浅谈当代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教学

上传人:gg****m 文档编号:233076606 上传时间:2022-01-0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61.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当代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教学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浅谈当代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教学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浅谈当代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教学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浅谈当代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教学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当代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当代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教学(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当代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新课程改革是一次全面的、根本性的改革,其内涵十分丰富,洋溢 着时代的气息,充满了创新精神,它标志着我国语文课程的改革与建设进 入了一个新的时期。新课改意味着长期以来,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传授为主的传统教学 方式,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被动的接受式的学习都将彻底 打上历史的烙印。因此,语文课程标准让新观念、新方法走进小学语 文课堂,应是教学改革的核心,也是我们的必然选择。然而在实践中,真 正地让“语文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 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条路却很艰难

2、漫长。下面仅就在教学中应如何 深入地贯彻新课标的特点和精神从两方面谈一下自己的认识。一、要对课程改革充满期待,充满热情要对课程改革充满期待,倾注热情,努力去研究新课标,从理念上准 确把握理解新课标的精神。然后,要积极地大胆地去实践,只有实践才能 把新课标理念变为课改的实际行动,也只有实践才能把新课标转化为活生 生的教学成果。“人生能有几回搏?”我们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执着 地研究,不断地实践,立志在为课改作出贡献的同时,把自己锻造成新世 纪优秀的语文老师。二、要重视学习方式,强调感受、体验新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部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这是对把学生当作知识容器 这一传统观念的革命。加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成为了今后小学 语文教学改革的重心任务。(一)合作学习21世纪的学生应当“学会合作”,通过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来实现 问题的解决。这种生生互动的形式,凝聚了集体的智慧,“人人教我,我 教人人”,有利于优势互补,缩小个体差异。而语文学习,对小学学生来 说,更需要一种群体的合作精神。通过合作学习,发挥群体优势,语文课 堂教学模式进一步改善,小组的学习形式得到强化,学生间互动交流的频 率更高,因而研究的气氛更强烈。(二)探究学习“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凡是学生产生疑问的,都可以作为探究的 对象。探究性其实是人的与生俱有的本性

4、,提倡探究性学习实际上就是为 了纠正目前中小学校重知识的传授,轻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重教师的教, 轻学生的学等弊病。激励探究这种天性,为每一个学生的充分发展开放足 够的空间,就是为了还原人的本性,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完整的人。从课标中我们知道首先教师要真正地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由居高 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其次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 习惯。自主性的学习是合作和探究的基础,有合作和探究的学习一定是高 质量的自主学习。再次应给学生充分的独立体验的时间,教学生用多种方 式来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允许学生有自主选择的权利。最后还应尊重儿 童的的个体差异,思维和认知具有独特的视角,不同生活

5、经历、不同的个 性特点、不同的认知水平决定了学生视角的独特性,决定了学生不同的理 解和感悟。三、要更新观念,倡导新的理念要更新观念,对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理念,要准确理解,并在教 育、教学实践中全面体现。其中最重要的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重新认识教学内容。要改变教科书是教学的唯一内容的狭隘认 识。教科书是教学的基本内容。作为新世纪的语文教师,要有开发语文教 育资源的意识,有整合包括教科书在内的语文教育资源的能力。课前引导 学生观察、调查、查阅相关资料,为学习课文做好准备;课中引进相关文 字、音像资料,课后适当拓展、延伸或引导进行实践活动。二是重新认识语文教学。要改变以往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 新课标倡导“要构建自主、开放、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是学生、教师、 文本之间的对话的过程”等这些富有时代特征、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在 对话的过程中,师生不仅是平等的,而且应凸现学生主体的地位。在课堂 中,教师首先是参与者与学生平等交流,其次才是组织者、引导者、促进 者。课堂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场所,学生应畅所欲言,自主互动,让学生充 分地说出他们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所疑、所惑。问题让他们去提, 问题让他们去议,答案让他们去辩,结论让他们去得。只有这样,学生才 会享受到学习的乐趣,获得成功的喜悦。四、要视实践,实现开放式教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 “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