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学科教育

上传人:gg****m 文档编号:233076448 上传时间:2022-01-0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4.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学科教育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浅谈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学科教育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浅谈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学科教育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浅谈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学科教育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浅谈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学科教育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学科教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学科教育(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论文关键词:职业价值观 大学生择业观论文摘要:通过对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问题以及对策的分析, 为进一步引导和加强大学生对职业价值的正确认识提供了依据。对高 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价值观就是从主体的需要和客体能否满足主体需要的角度,考察 和评价各种物质的、精神的现象及人们的行为对个人、社会的意义。 职业价值观反映了人们的需要与社会职业属性之间的关系O大学生的 职业价值观是大学生这一特殊的社会群体对于职业评价、职业选择、 职业价值取向等的总体看法,反映了大学生的需要与社会属性间的关 系。它对大学生今后的职业生活有着关键性的指导作用。随着

2、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高等教育事业改革 的不断深化,我国高等教育日趋大众化,使得当代大学生的就业问题 日益严峻,职业价值观也随之发生变化,呈现出新的特点和趋势。大 学生对择业的评价、选择变得更加复杂和多变,大学生择业观教育内 容和方法也面临新的挑战。1. 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现状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前,我国的职业观教育就己在国内萌发并在实 践中得到一定的发展,教育部门在国内很早就提倡择业观教育。20 世纪9。年代,国家教委成立了全国高等学校毕业就业指导中心,并 要求各地和各高校也要建立起相应的就业指导机构并开展工作。大学 生职业教育有了一定的成效。但是,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

3、教育体制和就业机制的变革,大学生对职业价值观的认识发生了一些 扭曲。1. 1职业价值观教育取得的成效我国大学生就业制度改革和职业观教育的不断深化,使我国大学 生在择业、就业过程中体现出以下几方面“增强”:职业选择的自主 性和心理承受能力增强。职业选择的自主性指大学生在职业选择的过 程中,进行自我判断、自我决策能力的大小。大多数当代大学生的自 我认知能力比较理性,在重视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更加注重个人综 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就业适应能力进一步提高,自主意识明显增强, 能够科学地确定择业方向,分阶段、有步骤地实施,自我调适能力增 强。自主创业意识增强。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完善为大学生自主创业创 造了良

4、好的环境,同时严峻的就业形势也在很大程度上激励大学生进 行自主创业。职业计划性增强。大学生对就业问题关注程度强烈,择 业准备期提前,不再是盲目就业,而是深思熟虑,结合自己的所学的 知识合理地为自己定位。1. 2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所存在的问题在择业观上急功近利、集体主义意识淡薄、利已主义的倾向明显。 一些大学生过分追求自我实现,一味向往环境好、待遇高、无风险、 “有很好发展前途”的单位。虽然大部分学生认同集体主义和社会主 义道德原则,但行为上却偏向“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的“合理 俐己主义。当代大学生信奉奉献与索取相平衡的原则,往往以自我利 益为中心,希望在兼顾个人利益的前提下,遵循集体

5、主义原则,他们 不会因为集体主义的梦想而放弃个人的合理需求。过于强调物质享 受,欠缺与艰苦作斗争的勇气。追求物质享受是个人发展的必要条件, 也是大学生的一种自然需要,但是现代大学生的物质享受超越了社会 发展的阶段。多数大学生虽然能够意识到去祖国需要的地方实现自我 价值的重要性,但是这些地方普遍艰苦的条件和待遇抹煞了他们的决 心和勇气。2. 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特点2. I职业价值观自主化。当代大学生在职业选择中崇尚自我,以个人发展为中心,注重个人奋斗,强 调自我价值的实现,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成为我国当代大学生的一个 主导需要。美国经济学家保罗 A萨缪尔森认为在社会完全平等竞 争的情况下,自身

6、价值的实现过程也是为社会创造价值的过程。职业 价值观的自主化暗示着大学生正积极寻求自我发展与社会发展相统 一的价值追求。2. 2 “先就业,后择业”的择业观逐步形成计划经济时代,人们一旦选择了某个职业就基本终生不变。然而,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每个人都可以根据市场需求,根据职业的工作性 质、地理环境、经济收入、社会地位、劳动强度和个人的兴趣爱好等 综合价值进行多次双向选择,直到找到自己最合适、最喜欢的职业为 止,就业过程从过去的“一步到位”到“逐步到位”,这已成为当代 大学生一种现实的择业方式。这也是现阶段在严峻的就业形势情况 下,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理性的表现,是大学生合理定位的表现。2. 3择业

7、倾向金钱崇拜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用人单位的经济效益、工资水 平、经济收入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选择职业的重要标准。2. 4求职意向多元化传统价值观的一大特点是注重职业的等级性,在它的影响下人们 选择职业的循序是先国营后集体,先大集体后小集体,就业的岗位是 先机关后生产一线。当代可供大学生选择的就业单位呈现多样化,外 资企业、民营企业、三资企业、乡镇企业等都成为大学生选择的主要 目标。近几年随着国家政府的支持,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 大学生自主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倾向自主创业,这种从就 业到创业,是当代大学生就业观念的一个根本性转变。 上一页12 下一页3. 影响当代大学生职

8、业价值观的因素3. 1社会因素在市场经济的发展条件下,当代大学生重视个人利益和个人经济 地位,他们持有的职业价值观是一种讲奉献也希望得到回报的有偿价 值观。价值观的多样化将大学生置身于多重选择的价值环境中,促进 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多元化趋势。1999年国家对大学生实行“双向 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政策后,计划经济体制下单一的国家分配模 式被打破,择业自主意识明显增强,“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 模式增加了大学生择业的自由度。但同时随着竞争激烈,大学生择业 压力和就业难度也相应增大,“稳定性被大学生排在不太重要位 置上。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阶段和普及化阶段的推 进,高校盲目追求扩

9、大规模和效益,整体上使人才培养缺乏必要特点, 培养质量也难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要求,专业设置存在盲目性,引发 了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人才供需的矛盾。高校扩招给大学生择 业带来的这些负面影响都不同程度影响了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3. 2学校因素学校教育是学生社会化的主要途径和手段。当前在一些高校存在 着德育教育形式脱离实际,职业指导体系滞后的局面,这必将影响大 学生正确职业价值观的形成。一方面,学校的德育教育普遍形式化。 有些高校不善于运用市场经济的正面影响大胆创新、实践,而是抱着 消极态度面对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有些高校大搞德育教育的形式主 义,不善于寓德育于人文、社会以及专业课的教学之中,德

10、育教育不 够细致深入,缺乏针对性。另一方面,学校的职业指导教育不力,一 些高校在职业指导教育中多是政策宣传,缺乏具体职业知识教育和价 值观引导。3. 3个人因素职业目标的确定与个人价值取向是紧密联系的,现代很多大学生 存在功利性的价值取向,功利性价值取向则片面强调个人需要,以个 人为主,追求经济效益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在当前激烈的就业竞争中, 大学生个人综合素质成为影响其职业选择的一个重要因素。就业素质 和就业能力欠缺导致择业的失败几率也比较高,进一步引起择业抗挫 折能力的弱化。影响大学生顺利择业的还有心理素质,不少大学生虽 然具有一定的知识和能力,但由于不懂苦干实干,缺少实践经验,容 易失败。

11、4. 建立科学价值观的对策4. 1加强学校科学职业价值观的教育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完善,需要把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高等教 育培养目标和大学生实际紧密结合起来。高校应该加强一下几方面的 教育:加强职业认知教育。职业任职教育可以使大学生客观深刻的认 识职业社会,明确选择职业的价值和意义,把自己的选择和社会实际 联系起来,做出科学选择。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价值观是 人们对人生重大问题的根本认识和处理问题的指导思想,指导着大学 生职业价值观的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 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 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

12、内容的社会主义 荣辱观四个方面内容。大学生只有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形 成真确的职业价值观。加强择业心理教育。良好的心理素质对大学生 的职业价值观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不仅能够使大学生掌握科学有效的 择业方法,还可以培养大学生坚忍不拔的意志,提高抗挫折能力和社 会适应能力。高校在学生教育工作中应高度重视学生心理素质的教 育,引导他们了解个人择业动机,克服各种不良择业心态,正确、乐 观的处理择业中的各种问题。4. 2发挥政府向导新形势下政策措施是社会利益关系的调节器,是一种价值 导向,体现着一定的价值目标和价值标准。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受到政 策措施的制约影响,因此必须有一套与大学生就业制度改革相适应的 政策措施。例如,按照就业市场化的要求,鼓励大学生到西部、基层 和艰苦地区工作,促进大学生的合理流动;对自愿到国家急需岗位工 作的大学生给以相应的政策鼓励;对自主创业的大学生制定扶持政策 和优惠措施以鼓励大学生积极创业。4. 3加强家庭引导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家庭是人们接受道德教育最 早的地方”。家庭作为大学生成长的重要环境,家长要转变教育理念, 更新教育方法,充分发挥自身言传身教的影响,不断提高自身思想道 德素质和文化素养,帮助大学生塑造健全人格,树立合理功利意识, 引导其确立适应市场经济的职业价值观。上一页1 2下一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