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政治其它相关论文■当代工人阶级先进性问题探讨

ss****gk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97.21KB
约12页
文档ID:233062445
政治其它相关论文■当代工人阶级先进性问题探讨_第1页
1/12

政治其它相关论文■当代工人阶级先进性问题探讨【内容提耍】当代工人阶级的新变化使马克思主义工人阶级先进性理论面临着挑 战其实,只要我们对当代工人阶级的新变化进行科学分析,就会发现当代工人 阶级的新变化并没有改变工人阶级的历史地位无论是在西方国家还是在我国, 工人阶级依然是最先进的阶级马克思主义工人阶级先进性理论具有强大的生命 力摘要题】工人阶级硏究【关键词】工人阶级/新变化/先进性【正文】马克思主义认为,工人阶级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是人类社会最进步、最有 远见和最具发展前途的阶级,肩负着解放全人类和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历史 使命然而,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范围内工人阶级发生的新变化, 尤其是随着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劳资矛盾的相对缓和,工人阶级经济地位的逐步提 高和大量白领工人的出现,一些资产阶级学者认为:马克思所说的工人阶级正在 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中产阶级”的兴起,工人阶级已经丧失了其先进性 西方学者的这些观点具有极大的蛊惑性目前,国人中也存在着某些类似的观点 有人认为,改革开放以来工人的地位在下降,工人阶级主体意志已经衰退,它不 再是党的阶级基础;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先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 不是产业工人,而是掌握了先进技术的知识分子,等等。

这些观点的存在向我们 提出了一个重大的理论和现实课题,即如何看待当代工人阶级的新变化,如何认 识当代工人阶级的先进性?对吐,我们必须给予正确的冋答当代工人阶级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新的变化这是一个无法否认的客观事 实,也是一种世界历史性现象,无论西方国家还是我国都是如此在西方发达国 家,20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战后第三次科技革命和第三次产业革命带来的巨 大冲击,资本主义国家的雇佣劳动者阶级即工人阶级,和19世纪及20世纪初相 比,无论在内涵和外延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一是工 人阶级队伍的迅速壮大和索质的普遍提高1989年前民主德国洛塔尔•温特教授 在《目前资本主义的阶级和社会阶层》一书中认为,资本主义工业国自19世纪 中期至20世纪80年代,工人阶级数目已从1.37亿增加到2.41亿,他们在有就 业能力的居民中所占比例巳从58%增加到70%工人阶级在数量增加的同时,其 科学技术水平和文化素质明显提高工人受教育的平均时间大大延长,专业技术 人员和管理人员有了较大增加,知识化、技术化的趋势日益明显生产的标准化、 自动化日益降低着花费在劳动中的体力的数量和强度,工人阶级的劳动方式由体 力劳动向脑力劳动和半脑力劳动转化,工人阶级白领化趋向日益明显。

有资料显 示,20世纪初,美国白领工人的数量还微不足道,但到80年代,白领工人与蓝 领工人之比就已达到了 5:3.3订l](P303・304)二是工人阶级的职业结构发生了 深刻变化物质生产领域的工人相对减少,非物质生产领域的工人比重上升,其 中服务业工人人数的增长最为迅速,已成为工人阶级的多数在多数发达国家中, 传统意义上的产业工人在劳动力中的比重已不到30%,第三产业从业者在总量中 已上升到60-70%[2]三是工人阶级生存环境与外部特征的变化,即工人阶级收 入的增多与生活、工作、劳动条件的改善一方面,工人的实际工资有较大幅度的增加,享有越来越多的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屯冰箱、小 汽车等高档耐用消费品进入广大工人家庭另一方面,工人的劳动时间大大缩短, 随着收入和节假日的增多,生活出现了休闲化趋势,旅游、文化娱乐方面的消费 支出比重大大增加这些情况表明,当代西方工人阶级与其先辈相比有了很多不 同,工人阶级的社会地位在整体上有所变化在收入来源上,历史上的工人阶级 基本依靠工资维持生活,而当代工人阶级中的不少人除了在出卖劳动力方面获得 收入以外 还通过购买股票等途径获得其它收入 他们的身份因此而具有两重性: 作为雇佣劳动者,他们是被剥削者,作为股票持有者,他们又是股东;在企业管 理中,由于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人本管理”,注重调整企业内部的人际关系, 主张管理民主化,构建新型企业文化,使当代工人阶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参与到 企业的决策和管理活动中去。

与此同吋,工人阶级在政治上也得到了一定的民主 权力这些情况使昔日资本主义社会的劳资对峙、阵线分明的情况复杂化、模糊 化了建国以来,我国工人阶级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从1956年开始,随着社会主 义改造的完成,我国工人阶级开始占有生产资料,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改革 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工'IM匕、信息化、城市化步伐的不断加快,我国工人阶级变 化更为明显主要表现为:第一,工人阶级队伍更加壮大,分布领域更加广泛 据统计,建国初全国有职工809万人,1978年上升到1.23亿人,到2000年全 国职工人数已达到了 2.8亿随着城市化步伐加快和我国加入WTO,今后每年我 国将新增城市就业人口 1000万,其中会有大部分人加入工人阶级队伍目前, 我国工人阶级广泛分布于各个行业,其中城镇各种所有制企业及机关、事业单位 共1.476亿人‘乡镇企业职工1.3亿人[3]第二‘工人阶级中科技人员数量急 剧增加,工人阶级整体素质不断提高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工人阶级中知识分 子、脑力劳动者的比重越来越大,脑体结合的职工日益成为工人阶级队伍的主体 力量,知识分子作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大大提高了工人阶级的科技文化索质 据有关方面统计,目前全国约有专业技术人员3092万人,其中国有企事业单位 的专业技术人员有2165万人,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70%左右41](P308)第三, 工人阶级的构成明显复杂化。

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除原有的机关、 企事业单位的工人、干部、技术人员以外,伴随着社会结构的分化,出现了民营 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人员、个体户、私营企 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者6个新的社会阶层在这些新的社会阶 层中除个体户和私营企业主外大多数人都可归入工人阶级范畴;另一方面,工人 阶级中出现了数量庞大的农民工队伍和下岗失业者群体哝民从来就是我国工人 阶级的主要来源但建国后,在计划经济体制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下,绝大多 数农民失去了加入工人阶级队伍的机会和渠道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政治体 制改革的深入、所有制结构多样化局面的形成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的松动,大 批农民加入了工人阶级队伍据统计,到2000年底,全国乡镇企业共有2085 万家,从业人员达12820万人他们中的一些人虽然还没有完全切断与土地的联 系,仍具有“亦工亦农”的身份,但已有4000万人基本完成了由农民向工人的 职业转变与此同时,农民工也从20世纪80年代的几百万人发展到2000年的 6000多万人,其中跨省流动的约3000万人,长期稳定在城市就业的约4000-5000 万人,他们中的大多数也将融入工人阶级队伍。

[4](P243)下岗工人和失业群体 的出现是我国改革开放后的新现象,从其根源来说,这是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调 整的必然结果据有关专家统计,截止2000年9月,全国城镇不在岗职工(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加上下岗职工)人数达到2173.1万人其中,除35%的下岗职工找 到了较为稳定的工作之外,没有就业的下岗职工和登记失业人员为1412万人[5] (P⑵当代工人阶级的新变化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思想困惑无论是在西方国家还 是在我国都有人对马克思工人阶级先进性理论表示怀疑这种怀疑在西方国家最 为典型目前,西方国家流行着三种否定工人阶级先进性的论调:一是无产阶级 消失论其主要观点为:否认资本主义国家工人阶级的存在,认为无产阶级已被 其他阶级所吞噬和同化,阶级对立的结论已经过时;二是中产阶级论这种观点 把本来属于工人阶级范畴的绝大多数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及在商业和服务业 中从事非体力劳动的职员都称为中产阶级,以此来说明资本主义社会已“中产阶 级化”;三是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一体论这种观点认为现代资本主义已经具有 人民性,它与马克思所描绘的19世纪的资本主义已不同,不是资本家剥削工人 的社会制度,而是资本家与工人的利益融为一体的社会,并声称要用《资本家宣 言》取代马克思的《共产党宣言》。

[6]美国哲学家、社会学家马尔库塞就是这 种观点的代表人物之一1964年,马尔库塞发表了分析资本主义社会变化的名 著《单面人》在该书中,他分析了发迖工业社会的劳动过程对工人阶级影响的 4个要索:第一,机械化正在日益减少着花费在劳动中的体力的量和强度发达 资本主义在维持剥削的同时,对劳动的机械化日益完善,似乎把劳动中的个人整 合起来,改善了被剥削者的状况和地位第二,职业层级上出现了同化倾向,在 关键性工业企业中'同白领工人相比,蓝领工人正在衰落,非生产性工人的数量 正在增长第三,劳动性质与生产工具的变化,改变了劳动者的态度与意识第四,不少劳动领域由于采舟新工艺从而迸一步削弱了工人阶级对资本主义制度的 否定作用,工人阶级不再作为现存社会的活生生的矛盾而出现了由此,马尔库 塞提出了 “无产阶级消失论”和“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一体论”,认为“无产阶 级已经不是革命动力,……这个阶级正在消失,它已经和资本主义融为一体了” [7]与马尔库塞不同的是:西方一些左翼理论家虽不承认“无产阶级消失论”和“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一体论”,但他们却以工人阶级中白领阶层的增加为依据 提出了 “中产阶级论”禾口 “新工人阶级论”,并以此作为否定工人阶级先进性的 理论依据。

法国左翼政治理论家安德列•高兹、瑟奇•马勒和皮埃尔•伯勒维叶就 是如此[l](P304)由于国情和社会制度的差异,在我国因工人阶级的新变化而 引起的对工人阶级先进性的怀疑不像在西方国家那么突山,也没冇形成系统的理 论但是,这种怀疑和思想上的困惑在民众中同样存在人们发现:与西方发达 国家丁人阶级因社会经济地位提高而导致阶级意志哀退不同,伴随着改革开放而 来的是我国工人阶级社会地位的下降改革开放前,工人阶级(主要指国营、集 体企业的传统产业工人)在经济、政治等方面都处于十分明显的优越地位而今 天,传统产业工人无论是社会地位、职业声望和个人收入等相对而言都明显不如 从前,尤其与知识分子相比,传统产业工人的落差更为明显从政治地位上看, 知识分子党员比例已大大高出产业工人党员比例;人大代表中知识分子数量不断 增加,而产业工人代表数量却有所下降从经济收入上看,往往是学历越高,技 能越强,收入越多近几年来下岗失业的职工,绝大部分都是产业工人于是有 人发出了 “老大靠了边,老九上了天”的慨叹产业工人地位的下降使工人的主 人翁意识和使命感也有所削弱在一些企业中,尤其是在占总数1/3的那些尙未 脫困、改制未完的国企中,工人阶级的主体意识存在着某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主要表现为:其一,主人翁意识某种程度的淡化,劳动自觉性减弱由于企业制度、 经营方式、分配方式的改变,工人在企业中的民主参与、经营决策、技术改造、 利润分配等方面的作用和积极性明显减弱,尤其是在自动化和产品科技含量较高 的企业,工人生产的被动性就更大,主人翁意识淡化,他们在企业中的自我感觉 仅仅是一个普通劳动力和技术工人而已其二,集体意识弱化,小群体意识增强 现代的企业管理,强化了管理的形式和操作程序,只注意个人“技术的机械性协 作”,而放松了人和人的协作和感情交流,增强了人的孤独感;工人阶级的本质 意识一一大工业时代的那种劳动密集型形态下产生的集体主义观念有所淡薄,过 去那种带有传统感情色彩的联系逐渐减少了,而经济联系增长了 ;集体活动减少 T,小群体的意识和利益增强了其三,阶级使命意识某种程度上淡薄,失落感 增强由于现代企业突出技术、管理的重要性,突出经营者和科技、管理人员的 地位和作用,所以,尽管我们对作为一个整体槪念的工人阶级给丫很高的地位和 评价,但却由于忽视了工人个体在工人阶级主体中的地位和需求,这造成工人阶 级在改革中的历史。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