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芦溪中学高三历史测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zh****71 文档编号:233057004 上传时间:2022-01-0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54.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芦溪中学高三历史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20年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芦溪中学高三历史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年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芦溪中学高三历史测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芦溪中学高三历史测试题含解析(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年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芦溪中学高三历史测试题含解析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历史发展的每一个阶及都会留下特殊印记,并成为历史见证。下列信息按先秦、汉、唐、宋朝排列正确的是竹筒隶书一牛挽犁素纱蝉衣水排心学文人画萍洲可谈商业街柳词雕版印刷春望釉下彩绘海上丝绸之路坊市刀形币小雅烽火工艺青铜鼎士A.B.C.D.参考答案:D【详解】中最晚的事物为东汉时期的一牛挽犁和水排,故为汉;中最晚的是开创于南宋的心学,故为宋;中皆为唐朝事物;刀形币为春秋战国时期事物,故为先秦;综上,选D。排除ABC项。【点睛】时间排序题一定要注意挑选出所出现事物中时代特定独有的和时间最晚的。2. 每一时期的流

2、行语反映了特定时期的历史特征。下列语汇与时代搭配错误的是()A“依靠信仰才能得救”宗教改革B“人非工具”启蒙运动C“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中国的改革开放D“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工业革命参考答案:C3. 1861年,冯桂芬在校邠庐抗议中提出:“采西学”、“制洋器”要“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该思想与下列哪一思想一脉相承A师夷长技以制夷 B学习西方的技术C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D倡西学、兴民权参考答案:C考点:洋务运动。由题目中的信息“1861年”“制洋器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本”可知这应为洋务运动所倡导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故排除A、B、D三项,选择C项。4. 新中国实

3、行的各版护照中,1950版、1953版、1958版护照均为中俄文对照;1971版、1975版改为中法英文对照,这一时期因私护照几乎为零;1980版将1975版的“本护照前往下列国家和地区有效”改为“本护照前往世界各国有效”;2005年签发的400万本护照中,80是因私护照。对此解读正确的是A20世纪50年代护照版本体现了“一边倒”外交政策B20世纪70年代的中法英文护照表明中美建交的实现C为扩大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合作,不再注明护照限定范围D中外交流频繁,因私护照增多,推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参考答案:A【试题解析】根据材料中“1950版、1953版、1958版护照均为中俄文对照”体现了20世纪50年

4、代我国外交“一边倒”的特点,故A项正确;中美两国建交是在1979年,故B项错误;中国不再注明护照限定范围,体现了中国的对外开放的特点,不仅仅是为扩大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合作,故C项错误;因私护照增多说明中外交流增多,与推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无关,故D项错误。5. 赵林在西方宗教文化中指出:“当路德把神圣的东西降低到世俗的水平时,他也同时把世俗的东西提高到神圣的地位驱散了罗马教会加之于神职人员头上的神圣光环,而将它们降至俗人的地位;另一方面,他也把日常生活中一切正当的手艺和职业提高到善功和圣事的高度。”对此话理解错误的是A.否定教会对神学的垄断地位,促进思想解放B.强调世俗生活是上帝认可的,否定天主

5、教会的善功论C.主张“因信称义”,强调信徒凭借信仰可以和上帝建立直接联系D.其主张分为精神和世俗两个领域,有利于动员社会底层群众参考答案: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宗教改革。根据材料“把神圣的东西降低到世俗的水平”“驱散了罗马教会加之于神职人员头上的神圣光环”可知他否定罗马教会对神学的垄断地位,进而促进了思想解放,故A项正确,排除;材料“把世俗的东西提高到神圣的地位”“把日常生活中一切正当的手艺和职业提高到善功和圣事的高度”体现了对世俗生活的认可,故B项正确,排除;根据材料表述得知马丁路德把信仰分为精神和世俗两个领域,有利于动员底层群众,故D项表述正确,排除;C项表述本身正确,但在材料中不能体

6、现,故本题答案为C项。6. 2016年“”指出,今年是中国航天大年,新火箭新飞船升空,同时还有新的发射场启用等。根据国家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需要,中国历史上曾拟定了57项重点任务的科技发展规划,其中特别强调发展当时最先进科技的重点项目这一规划最有可能制订于原子能 火箭和喷气技术 电子计算机 半导体自动化 精密机械 仪器仪表 新兴科技A新中国建立初期 B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初期C对内改革对外开放初期 D科技体制改革实行之后参考答案:B从原子能、电子计算机、自动化等看,都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代表性成就,半导体则是新中国建立初期重点发展的科技成就,故可以推断是在新中国1956年制订的科技十二年远景发展规划

7、。因此选B项。7. 市籍是春秋时期出现的一种特殊户籍,生活在都市中叫“市”的区划里从事商业的人拥有“市籍”,“市籍”是国家向商贾征收市租的依据。这反映了春秋时期A.政府规范商业管理B.“工商食官”制度已被打破C.各国实行抑商政策D.“市籍”成为国家征税依据参考答案:A【详解】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春秋时期政府划分“市籍”,并将其作为向商贾征收市租的依据,反映了政府规范商业管理,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工商食官是商周时期的官营手工业制度,指的是当时的手工业者和商贾都是官府管的奴仆,他们必须按照官府的规定和要求从事生产和贸易,材料并未体现;C选项错误,抑商政策起源于战国时期;D选项错误,“市籍

8、”是国家向商贾征收市租的依据,不是国家征税依据。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8. 一位历史学家宣称:“在1830年,无产者一词尚不为人所知;到1955年,该词差不多已经过时。”造成“无产者”一词过时的主要原因是( )A美苏两大集团对峙B30年代的经济危机C社会主义快速发展D资本主义自我调整参考答案: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参考答案:D试题解析:本题考查二战后资本主义的发展,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归纳能力。1955年,由于资本主义自我调整,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推行,成为资本主义的黄金发展时期,因此造成“无产者”一词过时,故D正确。9. 思想家陆九渊曾赋诗:“墟墓兴哀宗庙钦,斯人千古不磨心。涓

9、流积至沧溟水,拳石崇成泰华岑。易简工夫终久大,支离事业竟浮沉。欲知自下升高处,真伪先须辨古今。”其主张强调日积月累、循序渐进扫落枝叶,直奔主题于人生日常处直接体悟理愚夫愚妇与圣人同A.B.C.D.参考答案:B【详解】根据材料“墟墓兴哀宗庙钦,斯人千古不磨心”可知人见墟墓便兴起悲哀之感,见宗庙即兴起钦敬之心,这悲哀钦敬之心正是人所共有的千古不磨之心;故可知陆九渊扫落枝叶,直奔主题地点明心是天地万物的本源,正确。由材料“易简工夫终久大,支离事业竟浮沉”可知,易简质朴直达本心的为学之道才是永恒的大事业,旁求他索不着根本的支离之学只能浮沉不定,故可知陆九渊认为在人生日常处直接体悟理的存在,正确。是朱熹

10、的观点,与材料不符。是王阳明的观点,与材料不符。故正确,错误,排除ACD,所以选B。10. 从甲图到乙图,表明:A先进习俗必然取代落后习俗 B某些生活习俗具有深刻的政治意义C专制王朝由强大走向败落的历史命运 D专制与民主的斗争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参考答案:B 11. 某位启蒙思想家说:“立法权是国家的心脏,行政权是国家的大脑,大脑使各个部分运动起来。大脑可能陷于麻痹,而人依然活着。一个人可以麻木不仁地活动;但是一旦心脏停止了它的机能,则任何动物马上就会死掉。”这一观点突出强调的是A、立法权是国家的心脏 B、议会至上,以法治国C、行政权是国家的大脑 D、权力的制约与平衡参考答案:B12. 下图为近代

11、英国对华商品输出额(单位:英镑)变化示意图。这一状况的出现主要是由于()A中国赔款增强英国实力 B通商口岸增多科于中国出口C割让香港便于商品中转 D协定关税利于英国对华贸易参考答案:D本题考查鸦片战争与中英南京条约。根据所学,鸦片战争爆发时,英国已经是成为海上霸主、完成工业革命,是“世界工厂”,A项错误;根据南京条约议定五处为通商口岸,这一阶段并未增加,B项错误;香港的确可以便利中转,但不是英商对华商品输出增加的主要原因,C项错误;根据材料,18421844年,英国对华商品输出不断增加,主要原因是英商进出口贸易的关税由中英双方共同协商,便利了英商对华出口,D项正确。故选D13. 2008年在安

12、徽蚌埠出土了春秋时期圆口镂空龙耳罍,“罍”是我国古代一种酒器,流行于商周时期。礼记中说“庙堂之上,罍尊在阼(zuo,东阶),牺尊在西。”某校历史学习小组进行探究,对 “罍”作如下介绍,其中正确的是()A反映西周时期小农经济发达B折射了商周时期的礼仪文化C体现了青铜工艺的最高水平D演变为国家政治权力的象征参考答案:B考查古代的礼仪文化。由材料中“庙堂之上,罍尊在阼(zu,东阶),牺尊在西。”可知“罍”既是青铜礼器,也是祭祀之器,折射出商周时期的礼仪文化,B符合题意,故应选B。14. “然而欧美强矣,其民实困,观大同盟罢工与无政府党、社会党之日炽,社会革命其将不远(孙文:发刊词)。”为避免重蹈西方

13、覆辙,文章作者觉得必须实行A民主主义 B民族主义 C民权主义 D民生主义参考答案:D三民主义。从材料“其民实困,观大同盟罢工与无政府党、社会党之日炽”可以看出这是关注的民众的生计,是孙中山的民生主义的内容,故选D。15. 下图内容是著名学者虞和平对某一事件的评价,这一事件应该是( )A洋务运动B义和团运动C戊戌变法D新文化运动参考答案:考点:维新思想C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别图片等历史素材,回忆、再现所学知识,比较、分析,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图片信息,本题考查近代中国近(现)代化进程相关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判断选项,可知:符合题干图片信息“第一次”、“全面的资本主义现代化

14、”特征的,只有C项符合题意,属于资产阶级维新派(改良派)领导发起的。此题易误选D,D项虽属资产阶级激进派领导,但属于思想解放运动,而且,也不符合题干图片信息“第一次”。AB两项表述明显不正确,与“资本主义现代化”无关。故,本题正确答案选C。16. 戴维阿诺德所著地理大发现载:“像葡萄牙这样一个既狭小又贫穷的国家,在欧洲邻国的欺凌下根本不可能有机会在欧洲进行领土扩展”在此情况下,统治者作出的决定是 A.发动了大规模对土耳其的战争 B.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C.参与和支持海外探险活动 D.刺激商品经济的发展参考答案:C17. 明闽小记载:“闽种荔枝、龙眼家,多不自采。吴、越贾人,春时即赀(资)估计其园。吴、越日断,闻人日穙树主与穙者,请惯估乡老为互人他日摘焙,与(互人)所估不甚远。”这反映了A当地荔枝、龙眼加工技术落后 B商业资本介入农村生产领域C树主与穙者存在雇佣关系 D吴、越与圆形成市场一体化参考答案:H2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商业的发展及古代的经济政策B 解析:从材料时间信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