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河北省承德市韩家店乡三岔口中学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zh****71 文档编号:233047101 上传时间:2022-01-0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657.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河北省承德市韩家店乡三岔口中学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20年河北省承德市韩家店乡三岔口中学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年河北省承德市韩家店乡三岔口中学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河北省承德市韩家店乡三岔口中学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年河北省承德市韩家店乡三岔口中学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2分)1. 图6为陆地环境主要构成要素的相互关联图。读图完成1314题。图613. 长江和塔里木河水文特征不同,图中起关键作用的是()A. B. C. D. 14. 不能表示黄土高原地貌特征形成的是()A. B. C. D. 参考答案:C A2. 亚洲的主要地形是( )A. 高原B. 平原C. 盆地D. 高原和山地参考答案:D【分析】本题级考查学生对亚洲主要地形类型的了解程度。【详解】亚洲山地、高原、平原丘陵和盆地各种地貌类型齐全,其中山地和高原约占75%。亚洲的主要地形是高原和山地,选项D符合题

2、意。亚洲山地面积广,且往往与高原交错在一起,许多高原面上有多组山脉,因此单纯的高原面积并不是最大的,A不符合题意。亚洲的平原和盆地面积也很大,但比重不与山地高原大,因此不是亚洲主要地形,B和C不符合题意。所以选D。3. 图8是“某区域4月上旬某日地面天气形势图”,读图回答2829题28“”符号表示的天气系统出现在图中A虚线处 B虚线处 C虚线处 D虚线处29能分别反映图中甲、乙两个地点风向与风速的一组天气符号是参考答案:C B4. 图5为我国五个省级行政区某年人口出生率、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总数的统计图,读图回答9-10题。9图中五地数据相比,正确的判断是A.上海市的人口死亡率最低 B.宁夏的

3、人口死亡率最高C.江苏年净增加人口数量最多 D.西藏的老龄化现象最严重10关于人口增长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西藏、宁夏的人口增长模式属于原始型B.北京的人口自然增长模式属于现代型C.经济发展水平与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呈正相关D.经济发达地区人口死亡率小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参考答案:9.C 10.B5. 衰退性产业转移主要是指在本地不再具有比较优势产业的外移;扩张性产业转移是指产业在其原地区仍然属于成长性产业,主要为了占领外部市场、扩大产业规模而进行的空间主动移动。下图是某产业在某地区生产成本和利润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23. 该产业在本地利润水平下降最快的时间及原因,正确的说法

4、是( )A. 之间,生产成本迅速上升 B. 之间,市场竞争加剧C. 之间,生产成本迅速上升 D. 之间,市场竞争加剧24. 该产业在本地出现明显“衰退性”产业转移的时间最可能是( )A. 以前 B. 之间 C. 以后 D. 以后参考答案:23. B 24. C23. 从图中看利润水平从期间下降最快,生产成本基本不变,原因可能是市场竞争加剧,故B正确。24. 从图中看之后生产成本开始上升,利润水平继续降低,开始出理衰退性产业转移,故C正确。6. 当太阳直射点在H点时,可能的日期是 A. 3月21日前后 B. 6月22日前后 C. 9月23日前后D. 12月22日前后参考答案:D7. 读我国四个农

5、业区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29.关于四个地区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乙地处云贵高原,以畜牧业为主甲、乙均是重要的粮棉产区丙、丁位于我国北方地区,其中丁地粮食作物以春小麦为主丁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属于商品谷物农业A. B. C. D.30.下列对甲和丙两个地区农业发展均有限制作用的主要因素有 ()干旱 洪涝 水土流失 风沙危害A. B. C. D.参考答案:29.D30.B试题分析:29.甲为河西走廊,是我国西部重要的粮棉产区;乙位于云贵高原,以种植业为主,种植业主要集中在山间小盆地;丙位于华北平原,该地的粮食作物以冬小麦为主;丁为三江平原,该地是我国重要的商品谷物农业区,主要种植以春小麦为主

6、的粮食作物。30.甲位于河西走廊,位于我国的西北内陆地区,易受干旱和风沙危害的影响;丙位于华北平原,该地春旱明显,且该地冬、春季节受风沙的影响也较明显。8. 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设计并做了如下实验,据此回答45题。4该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测试 A温室效应 B昼夜温差 C风的形成 D海陆热力差异 5下列地理现象的成因与该实验原理相同的是参考答案:D C本题考查热力环流。第4题,从沙石、水、昼夜环境、测定温度推断,该实验是为测定海陆热力差异进行的。第5题,海陆风的形成是由海陆热力差异造成的。9. 下左图为某区域示意图,下右图为乙岛的放大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40. 2011年2月甲国部分地区遭受了罕见的

7、雪灾,其中受灾较严重的城市可能有( )A. B. C. D. 41. 关于乙岛屿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虚线框内东南部地势较平,西北部地势较陡B. 该岛因火山喷发而形成C. 自然植被为落叶阔叶林D. 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参考答案:40. A 41. C40.读图根据陆地轮廓以及经纬度可知该国家为日本。日本中部多山地,沿海地区存在狭小的沿海平原。2月份日本盛行西北风,西北风经过日本海带来大量水汽,在日本的西北侧遇山地阻挡,受地形抬升作用,在山地迎风坡形成大量降水。所以雪灾较严重的城市应该是位于山地迎风坡的两城市,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41.根据图中陆地轮廓以及经纬度可知甲国为日本。A项,根据乙

8、岛屿中河流从东南流向西北可知,该地东南地势较高,西北部地势较低,故A项错误。B项,岛屿按造成因可分为大陆岛、火山岛、沉积岛以及珊瑚岛,日本属于大陆岛,故B项错误。D项,乙岛屿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自然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故C正确,D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C。10. 下列地区中,依靠冰雪融水、地下水灌溉发展成为我国著名灌溉农业区的是:河套平原 宁夏平原 河西走廊 成都平原参考答案:C11. 读下面的沙丘示意图,回答2021题。20.能正确表示移动沙丘的图是A.a B.b C.c D.d21.若想营造乔、灌木林带固定移动沙丘,造林地带一般应在沙丘陡坡一侧; 沙丘缓坡一侧; 沙丘移动的前方

9、; 沙丘移动的后方;A. B. C. D.参考答案:20.B 21.A略12. 某校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制作了一个地球仪,在该地球仪上量得赤道的长度为80厘米。该地球仪的比例尺约为 ( )A一百万分之一 B一千万分之一C五百万分之一 D五千万分之一参考答案:D13. 下图为地球星瓣图,图中a点为陆地相对集中的“陆半球”的极点(38N,0),与陆半球对应的“水半球”的极点应是图中的哪一点?A. B. C. D. 参考答案:C“陆半球”的极点(38N,0) ,与陆半球对应的“水半球”的极点应是(38S,180),对应图中的应是点。点在南美洲经度在西经70度左右,点在非洲南部,经度近0度,点在南印度洋

10、,经度80E附近,所以选C。14. 下列环境问题在柴达木盆地发生概率最大的是()A. 酸雨 B. 赤潮 C. 水土流失 D. 土地荒漠化参考答案:D酸雨一般在重工业发达地区,赤潮在海边,水土流失在水多植被少的地区.土地荒漠化发生在干旱少雨地区,柴达木盆地深居内陆,降水少,容易发生土地荒漠化,故选D。15. 分析下表,回答2122题。地区 城市人口(万人) 乡村人口(万人)地区人口总数(万人) 甲 35 65 100 乙 65 35 100 丙 80 20 100 丁 90 10 10021表格中的四个地区,城市化水平最高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22具有甲地区城市化状况特征的国家多分布在 A

11、北美洲 B欧洲 C非洲 D大洋洲参考答案:DB16. 29比较A、B、C三个平原地区,从农业角度来看,共同点是A光照丰富,雨热同期 B地形平坦广阔,地广人稀C农作物都有春小麦、玉米、甜菜 D土壤肥沃,黑土广布30导致B所在区域图西部荒漠化速度快的主要自然原因是A耕作与放牧的粗放 B远离海洋,降水少,风蚀严重C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肥力下降 D毁林和开垦草原现象严重参考答案:29-30 AB17. 当受该纬度带受副热带高压控制下的地区的天气特征是A高温多雨 B高温少雨 C温和多雨 D温和少雨参考答案:B受副热带高压控制下的地区的天气特征是炎热干燥。选择B项。18. 我国南水北调工程的主要目的是( )

12、A解决长江流域的洪涝灾害问题B连通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水系以发展航运C利用流域间的落差发电D缓解北方地区水资源不足的问题参考答案:D19. 读黄河流域图,回答下面小题。15. 图中甲、乙、丙三地,最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分别是A. 赤潮、酸雨、水土流失B. 海洋污染、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C. 生物多样性减少、气候干旱、洪涝灾害D. 泥沙淤积、水土流失、红漠化16. 图中乙地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土质疏松大风日数多降水集中且多暴雨植被破坏 不合理的灌溉地壳活跃,岩层破碎A. B. C. D. 参考答案:15. B 16. B【15题详解】根据图中提供的经纬度数值及地理事物的轮廓可以判断,

13、 甲位于渤海湾,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为海洋污染;乙位于黄土高原,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为水土流失;丙位于西北地区,为干旱地区,故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为土地荒漠化。结合选项可知,B项正确。【16题详解】乙位于黄土高原,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为水土流失,主要自然原因是土质疏松,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人为原因是植被的破坏。结合选项,B项正确;大风日数多和不合理的灌溉是西北地区荒漠化的问题,故错误。20. 近年来,新疆特色农业发展红红火火,棉花已是“三分天下有其一”,在全国稳稳当当坐上了第一把“金交椅”,“工业西红柿”占据亚洲“老大”位置,葡萄、枸杞、红枣、哈密瓜、香梨等特色农产品驰名中外,新疆的牛奶、羊绒、皮革及珍禽也是声名远播,被中外游客青睐。然而在这形势一片大好的背后,依然隐藏着一些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