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融通群辩深化课程改革

上传人:gg****m 文档编号:233035156 上传时间:2022-01-0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74.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注重融通群辩深化课程改革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注重融通群辩深化课程改革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注重融通群辩深化课程改革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注重融通群辩深化课程改革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注重融通群辩深化课程改革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注重融通群辩深化课程改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注重融通群辩深化课程改革(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注重“融通-一群辩”深化课程改革人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公开课的教学体会王菊艳为了配合学校教学内涵建设年的活动,本学期人文学院的张幼良院长、黄斐与黄亮副院 长策划开展了多项有关活动,其中之一就是进行全院教师的公开课教学活动。学院近期的网 页报道写到:“ 5月7日下午,人文学院第十届研究性教学活动在成道楼A105教室举行,学 院全体教师参加,学校教学质量管理办公室主任顾永安、何东亮教授、周敏老师莅临指导。 教育系费振新、音乐系诸炜、中文系王菊艳、历史系沈潜分别进行了示范教学。”这也是我院 每个学期都要进行的研究性教学活动的延续。比如上个学期,为了配合学校青年教师授课比 赛的选拔活动,我院的研究性教学

2、就是听几位青年教师的公开课。本学期的此次观摩课,主 要以中年教师为主,由一位教授和三位副教授来上课,有近六十名学院教师前来听课,教学 活动取得了较为圆满的成功。四位教师各展所长,风格各异。其中,我讲授的课程是中国古 代文学(4),下面,我把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些做法与想法加以总结,以求教于诸位专家学者与 教师同仁。一、知识的“融通”:立足古代文学 适当联系现代与外国文学内容中国古代文学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位课程,要开设四个学期,我讲的是第四段。本学 期我在中文系2012级师范班和文秘班开设了此课,内容是讲解元明清文学知识。按照教学进 度要求,我的公开课讲的是明代文学的最后一节,即戏曲家汤显祖的传奇

3、代表作牡丹亭, 授课班级是中文系文秘122班,重点讲了戏曲的第三个问题:分析女主人公杜丽娘的形象。 我将课程内容与校级教学改革立项项目中国古代文学课程“融通一一群辩”教学模式的研 究结合起来,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中国古代文学课程“融通一一群辩”教学模式的内涵2012年5月,我所申报的教改项目“中国古代文学课程融通-一群辩教学模式的研 究”被学校立项,项目的类别是“课堂教学方法”改革。其中,“融通”指不同学科知识的融 会贯通,现代汉语词典对“融会贯通”的解释是:“参合多方面的道理而得到的全面的透 彻的领悟”。20世纪初期,清华大学的梅贻琦校长就强调大学的教育在通而不在

4、于专,他倡 导的教学理念是“中西融汇、古今贯通、文理渗透”,显然更看重通识教育。我们主张在中国 古代文学教学中将人文社会科学的不同知识交融起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将诸如历史学、 文化学、教育学、语言学、民俗学等内容适当穿插在教学活动中,并结合当代社会生活分析 古代文学问题,从而让学生对文学现象的领悟更为全面透彻。就本门课程而言,还可将中国 古代文学知识与其他文学知识联系起来分析。“群辩法”是美国的戈登(WilliamGordon)及其同事提出的,最初用于工业生产,后 来被推广于课堂教学。“群辩法”指在集体中大家交流不同的意见,运用移情、想像和情感的 能力,利用非理性的力量理解新的知识,此法有助

5、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适用于集 体之中,鼓励不同学科与观点的交流融合。要求在教学中要求注重讨论,还要注重联想与想 像、质疑与研究等专业能力的培养。“中国古代文学课程融通群辩教学模式的研究”就是要立足于中国古代文学学 科知识,在融合人文社会科学多种知识的基础上,尤其是在中国古代文学与现代文学、外国 文学作品的比较中,让学生学会广泛联想,自主学习,敢于质疑,重点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 与创新能力,也包括写作能力,因为文学创作与想像和情感密切相关。(二)公开课上分析杜丽娘形象时“融通”的教学实践1、简介汤显祖的戏曲代表作牡丹亭汤显祖(15501616),字义仍,号海若,江西临川人,生活于明代中后期

6、,是重要的戏 曲流派“临川派”的代表作家,其代表作被称为“临川四梦”,其中,牡丹亭和紫钗记 是爱情梦,邯郸记与南柯记是功名梦。牡丹亭也是“古典四大名剧”之一(其他 三部是元代的西厢记、清代的长生殿和桃花扇),此剧是明传奇中的杰作。“传奇” 一词在唐代指的是文言短篇小说,在明代指的是用南曲演唱的长篇戏曲。牡丹亭改编自宋 话本杜丽娘慕色还魂,虽然假托宋代的故事背景,实际反映的是明代人们的思想风貌。故 事写南安郡太守杜宝的独生女儿杜丽娘,自小被父母严格管束,每天勤做女红,为将来做贤 妻良母准备。为了让女儿知书达理,杜父还请了六十岁的陈最良做老师。在古老的诗经关 雎这类情诗的启发下,在后花园美丽春光的

7、感召下,已觉青春寂寞的16岁的杜丽娘渴望得 配佳偶,她在与丫鬟春香偷偷“游园”之后,梦中就出现了青年才俊柳梦梅,双方萌生爱意, 两情缱绻。醒后杜小姐因相思过度而生病,并病重而亡,被埋于后花园的牡丹亭畔。离世之 前,擅长丹青的她画好了自己的真容,死后被放在墓边。三年之后,岭南书生柳梦梅前去临 安赶考,途经南安郡时,拾得此画,遂与杜的鬼魂相遇相恋,后在冥王、判官与花神的帮助 之下,杜丽娘死而复生。柳梦梅在金兵入侵的战火纷飞之时,前去扬州寻找正在抗金兵的杜 宝,但杜父担忧官声受损,执意不认女儿。得知柳梦梅高中状元,又由皇帝赐婚于杜家,杜 宝才认可了这门亲事,故事以一家团圆的结局告终。2、杜丽娘爱情追

8、求的动人之处本次公开课我分析了女主人公杜丽娘的形象,主要讲了两个问题,第二个问题就是分析 杜丽娘爱情追求的动人之处。要点如下:此剧歌颂了至情的爱情理想,突出爱情的巨大精神 力量,可以超越生死;写出了美好的青春、爱情与美丽大自然的和谐交融;情节离奇,有浪 漫主义的感伤之美。戏曲中体现杜丽娘内心的主要词句是:“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我常 一生儿爱好是天然”;“这般花花草草由人恋,生生死死随人愿,便酸酸楚楚无人怨!”语言表 达了她痴情爱美、渴望自由的心声。戏曲共五十五出,著名的惊梦是第十出,其中的一个曲牌是皂罗袍:原来姓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任般景致

9、,我老爷和奶奶再不提起。(合)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 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贴)是花都放了,那牡丹还早。此曲写出了杜丽娘青春的忧伤,既有对后花园美丽景致的描写,也有内心寂寞情怀的流 露,还有对父母拘束自己的不满。美丽的春景春花,破败的井台断墙,对比映衬,抒发了女 主人公珍惜青春又无奈于命运的复杂心情。她的生存环境比崔莺莺还要令人窒息,但仍念念 不忘梦中情人,说明追求真挚的爱情是人之天性。在讲课和诵读时,我注意引领同学体会作 者的曲作内容和语言魅力。3. 现代文学和外国文学中三位女性爱情描写的片段提问与讨论:评价这四位女性的爱情追求,同时指出她们的性格缺陷。注重中国古代文 学

10、与现代文学、外国文学作品的比较。多媒体上演示的三部婚恋题材作品的故事片段文字:(1)林黛玉:曹雪芹 高鄂著红楼梦(第三十三回)(对着史湘云和袭人)宝玉道:“林姑娘从来说过这些混帐话不曾?若他也说过这些混 帐话,我早和他生分了。”林黛玉听了这话,不觉又喜又惊,又悲又叹。所喜者,果然自己眼力不错,素日认他是 个知己,果然是个知己。所惊者,他在人前一片私心称扬于我,其亲热厚密,竟不避嫌疑。(2)周繁漪:曹 禺 著雷雨(第二幕)周繁漪萍,我盼望你还是从前那样诚恳的人。顶好不要学着现在一般青年人玩世不恭的态 度。你知道我没有你在我面前,这样,我已经很苦了。周萍所以我就要走了。不要叫我们见着,互相提醒我们

11、最后悔的事情。周繁漪我不后悔,我向来做事没有后悔过。周繁漪你既知道这家庭可以闷死人,你怎么肯一个人走,把我放在家里? 周萍你没有权利说这种话,你是冲弟弟的母亲。周繁漪 我不是!我不是!自从我把我的性命,名誉,交给你,我什么都不顾了。我不是他 的母亲。不是,不是,我也不是周朴园的妻子。(3)简爱:英夏洛蒂勃朗特著简爱(第二十三章)(简爱误以为罗切斯特要娶英格拉姆小姐,情急之下对他说)“你以为,就因为我贫穷, 低微,不美,矮小,我就既没有灵魂,也没有心吗?你想错了!我跟你一样有灵魂,也完全 一样有一颗心!要是上帝曾赋予我一点美貌、大量财富的话,我也会让你难以离开我,就像 我现在难以离开你一样。我现

12、在不是凭习俗、常规,甚至也不是凭着血肉之躯跟你讲话,这 是我的心灵在跟你的心灵说话,就仿佛我们都已经离开了人世,两人一同站立在上帝的跟前, 彼此平等一就像我们本来就是的那样! ”4、杜丽娘与三位女性形象比较得出的结论红楼梦、雷雨和简爱中的三位女主人公都表现了对爱情大胆的追求,但又 有不同的内涵与性情。我把杜丽娘形象的分析与这三位女性比较,得出的结论要点如下:(1) 林黛玉:更加蔑视世俗,尊重自我,主张志同道合、心灵相通的婚恋观。黛玉曾对宝玉说:“我为的是我的心”,小说写宝黛的木石前盟、黛玉的题帕诗、葬 花词,包括前面的引文,都体现了他们追求的是知己之爱。西厢记和牡丹亭的男女 主人公表现的的只是

13、爱情上的叛逆,而红楼梦写的是封建社会叛逆者的爱情。(2) 漪:有五四时代新女性要求平等自由的风采,作者肯定其勇敢、反叛的性情。周萍是周繁漪的继子,所以这场爱情注定带有惊世骇俗的特点,繁漪十分主动大胆,不 顾“性命,名誉”,她说:“我不后悔”;“我的良心不叫我这样看”,只是她的确是选错了对象, 性情懦弱而缺少担当的周萍,辜负了她的一片真情。而她的偏执、不顾一切,也导致了悲剧 的发生,最终逼疯了自己。在牡丹亭里,梦中与幽冥世界的杜丽娘更加可爱,而现实中 的她缺少这种反叛的可贵性情。(3) 简爱:突出西方女性对独立人格的看重,对生活的质疑与理性思考。作为一个平民女子,一个普通的家庭教师,她的为人没有

14、俗气,不卑不亢,而且富有才 华与思想,因而引起了庄园主罗切斯特的注意。她说:“我不是鸟,没有罗网捕捉我;我是个 有独立意志的自由人。”比起黛玉的多愁善感与繁漪的过分执着,简爱比较冷静克制,所以, 她的结局也是美满的。这段发生在桑菲尔德庄园的美丽恋情,明显带有西方文化的色彩,而 杜小姐的爱情追求显然带有东方文化含蓄温婉的特征。以上这些内容,在我和同学们的讨论中逐渐明朗。我还启发同学谈谈四位女性的性格缺 陷。例如,还阳后的杜丽娘有着“夫贵妻荣”的思想,而男方中状元、请皇帝主婚的结局也 落入了戏曲故事的俗套。林黛玉过于抑郁感伤,不易相处;周繁漪偏执而不够理性;简爱 的结局也有些俗气,写她继承了遗产后

15、再嫁给意中人。同学们敢于谈论自己的看法,能够联 系以往的知识分析,这样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就更为深入。二、能力的“群辩”:质疑教材观点 培养研究能力我认为一个真正的好学生,不是只会死记硬背教科书和笔记知识,而是善于从学习中发 现问题并敢于质疑。所以,公开课中我讲的第一个问题是讨论关于杜丽娘形象的不同说法。 我们教学班手中的教材是北京大学游国恩教授主编的中国文学史,此书是1964年初版, 2002年有了修改版。此外,高校中文专业的古代文学课程,常用的教材还有北大教授袁行需 主编的中国文学史。我还选择了徐朔方的明代文学史一书中的观点,他是浙大研究明 清戏曲的知名学者,根据有关内容,请同学们来比较三种关

16、于杜丽娘形象分析的观点,要求 学生对学者们的观点予以评价。多媒体课件显示的文字如下:(一)学者分析杜丽娘的研究观点举例提问和讨论:请同学们谈谈对这以下三位学者研究观点的评价,尤其是比较一下游国恩 与袁行需两部教材观点的区别。1、游国恩等主编的中国文学史(四)(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78、80页)杜丽娘是我国古典文学里继崔莺莺之后出现的最动人的妇女形象之一(作者借此) 概括了封建社会青年争取自由幸福爱情的斗争的艰巨性。杜丽娘在惊梦、寻梦、写真 等出里倾诉自己美貌的被埋没和爱美的性格不能表现,带有个性解放的时代特征,它揭露封 建礼教对青年一代的扼杀比以前任何的爱情剧都更为深刻。2 .袁行需主编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