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语文教学目标(一)识字与写字教学本册识字 200 个,写字 150 个,把字写端正.在强调写字质量的同时,仍可适当要求提高写字的速度,并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二)阅读教学1,连续加强阅读基本功的训练.2,发觉语言规律,学习表达方法.3 ,把握每个单元丰富的人文内涵,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落到实处.(三)口语交际教学1 ,激发爱好,引起同学沟通的欲望,表达双向互动.2,不断提高同学的口语水平,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四)习作教学1,进一步明确学校生作文的性质.学校生作文的性质是练笔,是习作,不是创作.2,培养观看,思维,表达三种才能.(五)综合性学习综合性学习,要提高同学策划,规划自己学习的才能,用多种途径,方式解决实际问题的才能以及语文的综合运用才能.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人教新课标五年级语文教案案1,《草原》学案学习目标:1,熟识 4 个生字,会写 14 个生字.正确读写“地毯,渲染,勾画,茫茫,低吟,潇洒,飞奔,襟飘带舞,拘谨,羞怯,回味,天际”,懂得带点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存文中漂亮的语句,背诵第一,二自然段.3,感受内蒙古大草原美好的风光及风土人情,体会蒙汉两族人民之间的深.4,想一想漂亮语句的含义,体会表达特点,学习作者情形交融,直抒胸意,精笔细描的表达方法.学习预备:1,课前在中国版图上找到内蒙古的位置,范畴,并初步明白有关草原的自然风光和民族风情,例如,服饰特点,生活特点.2. 收集古今文人描写大草原的诗词,文章.自学提纲:1) 自同学字,书写难字:勒,吟,襟,貌,羞,涩,涯2) 用词素分析法,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等方法懂得词语:渲染,勾画,茫茫,潇洒,襟飘带舞,回味,飞奔3) 默读课文,想想课文是从哪两个方面来写草原的?4) 自读第一部分 〔1 自然段〕 .这段文字特殊漂亮,读着读着,让人似乎置身于宽敞的大草原之中.说说你觉得哪些语句写得美?勾画出相关的句子,摸索:①写出了 〔 〕 特点,表达了 〔 〕 感情.②写法上有特点?5) 自由朗读课文其次部分, 找一找草原人民的热忱表现在哪些地方?你是怎么体会出来的?检测练习:1,生强调需要留意的读音及难写易错字.重点强调:多音字:蒙,好,行,似. 难写易错字:吟,貌,襟.2,沟通懂得的词语.迂回,潇洒,拘谨,襟飘带舞.3,我知道课文是从( )( )两方面来写草原的.争辩更正:第一部分1,重点指导以下重点句子的感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高兴.“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1) )出示图片:懂得“一碧千里”.(2) )你能否说一些四个字的表示“绿”的词语来?(郁郁葱葱,青翠欲滴 ,, 借机懂得“翠色欲流”意思.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漂亮,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画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1) )演示“绿色渲染” “墨线勾画”.(2) )图片出现,感情朗读,体会“漂亮”的感觉.这种境域,既使人称赞,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秀丽的小诗.请你学着这样的说法,用上“既 ,, 又,, 既,, 又”说一句话.2,有感情朗读:从天到地,从小丘到羊群,到骏马,大牛,草原的无限乐趣令人高兴, 令人称赞,令人回味无穷.让我们一起仔细品尝,用心赏读吧.3,熟读成诵:多么漂亮的景色,多么生动的语言,让我们把这一切永久印记在脑海之中吧,请同学们练习背诵第一段.其次部分:重点指导以下重点句子的感悟:(1) )突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上显现了一群马 ,, 车跟着马飞过小丘, 观看了几座蒙古包.(2) )“也不知道是谁的手,总是热乎乎地握着,握住不散.大家的语言不同,心可是一样.握手再握手,笑了再笑.”(3) )“干部向我们敬酒,七十岁的老翁向我们敬酒.我们回敬,主人再举杯,我们在回敬.”(4) )这时候,鄂温克姑娘戴着尖尖的帽子 ,, 我们同行的歌手也连忙唱起来,歌声似乎比什么语言都更嘹亮,都更感人,不管唱的是什么,听者总会露出会心的微笑.懂得:蒙汉情深何忍别,天际碧草话斜阳.①逐句逐字地懂得:②连起来说说这句话的意思:③假如当时你就在现场,你的心情是如何的?你想说什么?试着写一写自己的心情和想对草原人民说的话.2,《丝绸之路》学案学习目标:1,熟识 9 个生字,读记,懂得“高耸,栩栩如生,不计其数,浩浩荡荡,五彩缤纷,崇山峻岭,美轮美奂,遐想”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明白西部丝绸之路的辉煌历史.沟通有关丝绸之路的故事.3,抓住文章主要内容,懂得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丝绸之路的重要作用.学习重难点:独立阅读课文,明白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丝绸之路的重大作用,激发同学明白丝绸之路和西部历史的爱好.学习预备:搜集关于“丝绸之路”的资料自学提纲:1. 自同学字,懂得以下词语: 高耸,栩栩如生,不计其数,崇山峻岭,美轮美奂, 遐想.2. 读通读顺课文,用四要素 〔 时,地,人,事 〕 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3. 安眠国的将军是如何欢迎来自中国的使者的?4. 两国都相互赠送了什么礼物?5. “没想到,一条道路将远隔千里的我们联系在了一起,这真是一条宏大的路呀。
这句话的含义是 〔 〕 .为什么说这是一条宏大的路? 检测练习:1,重点强调需要留意的读音.矗,骞,循2,沟通懂得的词语:栩栩如生,美轮美奂,遐想,五彩缤纷3,用自己的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3,《白杨》学案学习目标:1,学会 6 个生字,正确读写“戈壁,清楚,浑黄一体,高大挺立,触摸,介绍,边疆,深思,陷入”,懂得带点词语.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爸爸介绍白杨树的那段话.3,能抓住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体会白杨的特点和爸爸的心愿.4,感受借物喻人的写作特点,学会用借物喻人的手法写物.学习重点:通过白杨树的外在特点感悟其内在品质.学习难点:体会写法,感悟树的某些特点与人的某些品质之间的相通,相像之处.学习预备:搜集有关新疆自然,经济,文化,建设兵团等方面的资料.自学提纲:1. 自同学字,书写易错字:晰,伞,疆,陷.2. 按“外形特点→内在品质→借物喻人”的提示把课文分成三段.找出文中描写和争辩白杨树的句子,仔细研读完成下面的联系3. 自读课文 1—3 自然段,白杨树的外形特点是 〔 〕 .4. 自读课文 4—12 自然段,用“﹏﹏”勾画文中爸爸的话,白杨的内在品质是〔 〕 ,〔 〕 ,〔 〕 .5. 自读课文 13— 16 自然段,从哪些语句看出文中的爸爸在表白自己的心, 用“ ”画出.爸爸的心思是 〔 〕 ,爸爸的心愿是 〔 〕 .6. 白杨与爸爸有什么相像之处?作者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检测练习:1,重点强调需要留意的读音及难写易错字: 易错音:戈,清楚字形易错的:新疆.“疆”字不要丢“土”,与“僵”区分.分辩.与“辨论”区分2,沟通懂得的词语.浑黄一体,高大挺立,分辩.3,我知道白杨树的外形特点是 〔 〕 ,白杨的内在品质是 〔 〕 ,〔 〕 ,〔 〕 .争辩更正 1,联系白杨生长的环境 〔 大戈壁〕 体会白杨高大挺立的特点.2,联系白杨恶劣的生长环境,联系生活体会白杨内在品质,, 从来,,〔 高大直立 〕哪儿,, 哪儿,,〔 生命力强 〕不管,, 仍是,, 总是,,〔 坚强不屈 〕 3,前后联系,体会爸爸的心思,心愿(只知道 ...... 不知道...... )不畏艰苦 听从需要心思(只知道 ...... 不知道 ...... )扎根边疆 无私奉献(只知道 ...... 不知道 〕心愿:几棵小树 ,, 成长起来→期望孩子强壮成长,成为其次代边疆建设者4,研讨写作特点(借物喻人,托物言志)4,《把铁路修到拉萨去》学案学习目标:1. 默读全文,明白青藏铁路是一条怎样的铁路,建设者在修建中遇到了哪些困难.是怎样克服的.2.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建设者对修筑铁路和西部大开发的满腔热忱.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3. 熟识本课 14 个生字,搜集和沟通青藏铁路和西部大开发的相关资料.学习重点:把握主要内容,弄清建设者们是如何克服冰冻土层,恶劣天气和极度缺氧这些困难的,并从中受到感染.学习难点:修建风火山隧道中的施工困难及科技攻关的方法.学习预备:青藏铁路有关资料图片,西藏风光短片自学提纲:1,同学自学课文,留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默读课文,说说青藏铁路是一条什么样的铁路.建设者在修建青藏铁路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是怎样克服的.3,“把铁路修到拉萨去”这句话在文章中显现了几次?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将收集到的有关西部大开发的资料,讲给同学听.检测练习:1. 指名同学朗读课文,检查个别难读的字音是否读准.如械〔xia〕 ,不读 jia “凶狠”读准后鼻韵.2,沟通懂得的词语银装素裹,七零八落,杯水车薪,废寝忘食,不翼而飞3,青藏铁路是一条 ( )的路.由于( )4,建设者在修建青藏铁路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是怎样克服的.5,把铁路修到拉萨去,这句话多次在文中显现,起到什么作用? 争辩更正:1,他们遇到了哪些困难?◇难以把握隧道施工温度. “由于温度太低,混凝土无法凝固.他们拿来暖风机,给隧洞增温,洞壁的冰岩又遇热融解,造成洞壁塌滑.”◇恶劣天气和极度缺氧.“风火山一带经常狂风大作 ,, 转瞬之间乌云压顶,大大小小的冰雹劈头盖脸地砸下来.”“尽管对缺氧已有预备,施工中显现的情形仍是始料未及 ,, 筑路大军的生命面临严肃威逼.2,他们是怎样战胜困难的?◇“科技人员昼夜在隧洞里实地观看,发觉冰岩温度变化的规律.经过反复观测,分析和试验,他们最终找到了喷射混凝土的正确温度,降服了逞凶一时的冻土.”◇“指挥部的灯火彻夜通明.能不能建一个大型制氧站? ,, 风火山,这只巨大的拦路虎一次次地下了傲岸的头。
3,“把铁路修到拉萨去”这句话在文章中显现了几次?作用?5,《古诗词三首》学案学习目标1. 能正确读,写课文的七个生字,懂得“牧童,蓑衣,莲蓬”等词语.2.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在三首诗词中你最宠爱的一首.3. 借助字典和课后注释懂得诗词中字词的意思以及整首诗词的意思, 想象诗歌描写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4. 通过古诗词的学习,体会儿童无拘无束,自由闲适的思想感情,感受童年生活的乐趣和欢快.自学提纲一,在我初读诗词的时候,我会懂得这些字词的意思.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弄:逗弄.蓑衣:棕或草编的外衣,用来遮风挡雨.蒿:撑船用的竹竿或是木杆.棹:船桨.怪生:怪不得.茅檐:茅屋的屋檐.相媚好:诗中指相互逗趣,取乐.亡赖:同“无赖”,“亡”读 w,诗里指顽皮,顽皮.二,再朗读诗词,同时做做这些事: 1.读句子,悟句意,品诗情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字词——铺:铺开.弄:逗弄.诗意: 六七里方圆的原野铺满了青青的野草, 三四声悠扬的笛声和着微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