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力学综合复习教学讲义

上传人:youn****329 文档编号:232819970 上传时间:2021-12-31 格式:PPT 页数:57 大小:1.4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材料力学综合复习教学讲义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材料力学综合复习教学讲义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材料力学综合复习教学讲义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材料力学综合复习教学讲义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材料力学综合复习教学讲义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材料力学综合复习教学讲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材料力学综合复习教学讲义(5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图示为一端固定的橡胶板条,若在加力前在板表面划条斜直线AB,那么加轴向拉力后AB线所在位置是?(其中abABce)BbeacdAae. 因各条纵向纤维的应变相等,所以上边纤维长,伸长量也大。塑性材料冷作硬化后,材料的力学性能发生了变化。试判断以下结论哪一个是正确的:(A)屈服应力提高,弹性模量降低;(B)屈服应力提高,塑性降低;(C)屈服应力不变,弹性模量不变;(D)屈服应力不变,塑性不变。正确答案是( )低碳钢材料在拉伸实验过程中,不发生明显的塑性变形时,承受的最大应力应当小于的数值,有以下4种答案,请判断哪一个是正确的:(A)比例极限;(B)屈服极限;(C)强度极限;(D)许用应力。正确答

2、案是( )BA根据图示三种材料拉伸时的应力应变曲线,得出如下四种结论,请判断哪一个是正确的:(A)强度极限 (1)(2) (3); 弹性模量 E(1) E(2) E(3); 延伸率 (1) (2) (3) ;(B)强度极限 (2) (1) (3); 弹性模量 E(2) E(1) E(3); 延伸率 (1) (2) (3) ;(C)强度极限 (3)(1) (2); 弹性模量 E(3) E(1) E(2); 延伸率 (3) (2) (1) ; (D)强度极限 (1)(2) (3); 弹性模量 E(2) E(1) E(3); 延伸率 (2) (1) (3);正确答案是( )B低碳钢加载卸载 再加载路

3、径有以下四种,请判断哪一个是正确的:( )(A)OAB BC COAB ;(B)OAB BD DOAB ;(C)OAB BAOODB;(D)OAB BD DB。正确答案是( )D关于材料的力学一般性能,有如下结论,请判断哪一个是正确的:(A)脆性材料的抗拉能力低于其抗压能力;(B)脆性材料的抗拉能力高于其抗压能力;(C)塑性材料的抗拉能力高于其抗压能力;(D)脆性材料的抗拉能力等于其抗压能力。正确答案是( )A圆轴上装有四个齿轮,A为主动轮,传递的扭转外力偶矩MeA=60k。B、C、D为从动轮,传递的扭转外力偶矩分别为MeB=30kNm、MeC=15 kNm、MeD=15 kNm。四个齿轮自左

4、向右合理的排列是 。 A.A、B、C、D; B.B、A、C、D; C.C、B、A、D; D.B、C、A、D。 (B)两根长度相等、直径不等的圆轴承受相同的扭矩后,轴表面上母线转过相同的角度。设直径大的轴和直径小的轴的横截面上的最大剪应力分别为 和 ,剪切弹性模量分别为G1和G2。判断下列结论的正确性。(C)若G1 G2,则有(D)若G1 G2,则有() 承受相同弯矩Mz的三根直梁,其截面组成方式如图所示。图(a)的截面为一整体;图(b)的截面由两矩形截面并列而成(未粘接);图(c)的截面有两矩形截面上下叠合而成(未粘接)。三根梁中的最大正应力分别为max(a)、 max(b)、 max(c)。

5、关于三者之间的关系有四种答案,试判断哪一种是正确的。(a)(b)(c)zzzzB 在图示十字形截面上,剪力为Fs,欲求m-m线上的切应力,则公式中 , _ .A、 为截面的阴影部分对 轴的静矩, ;B、 为截面的阴影部分对 轴的静矩, ;C、 为截面的阴影部分对 轴的静矩, ;D、 为截面的阴影部分对 轴的静矩, ;D若对称弯曲直梁的弯曲刚度EI沿杆轴为常量,其变形后梁轴_.A、 为圆弧线,且长度不变。 B、 为圆弧线,而长度改变。C、 不为圆弧线,但长度不变。D、 不为圆弧线,且长度改变。A矩形截面的核心形状为 。 A 矩形; B 菱形; C 正方形; D三角形。 B T形截面铸铁材料悬臂梁

6、受力如图,轴Z为中性轴,横截面合理布置的方案应为 。ABCDA 悬臂梁受力如图示.关于梁的挠曲线,由四种答案,请分析判断,哪一个是正确的?(a)(b)(C)(d)(d) 图示简支梁AB,在中点处加一弹簧支撑,若使梁的C截面处弯矩为零,试求弹簧常量k.根据对称关系平衡关系C处挠度等于弹簧变形。叠加法求挠度 图示静不定梁承受集中力F和集中力偶Me作用,梁的两端铰支,中间截面C处有弹簧支座.在下列关于该梁的多余约束力与变形协调条件的讨论中,_是错误的.A. 若取支反力FB为多余约束力,则变形协调条件是截面B的挠度B=0;B. 若取支承面C1对弹簧底面的作用力Fc1为多余约束力,则变形协调条件为C1面

7、的铅垂线位移C1=0;C. 若取支承面C1对弹簧底面的作用力Fc1为多余约束力,则变形协调条件为C1面的铅垂线位移C1等于弹簧的变形;D. 若取弹簧与梁相互作用力为多余约束力,则变形协调条件为梁在C截面的挠度c等于弹簧的变形。 图示等直梁承受均布荷载q作用,C处用铰链连接.在截面C上_.A. 有弯矩,无剪力;B. 有剪力,无弯矩;C. 既有弯矩又有剪力;D. 既无弯矩又无剪力;等直梁受载如图所示.若从截面C截开选取基本结构,则_.A. 多余约束力为FC,变形协调条件为C=0;B. 多余约束力为FC,变形协调条件为C=0;C. 多余约束力为MC,变形协调条件为C=0;D. 多余约束力为MC,变形

8、协调条件为C=0; 铸铁水管冬天结冰时会因冰膨胀而被胀裂,而管铸铁水管冬天结冰时会因冰膨胀而被胀裂,而管内的冰却不会破坏。这是因为(内的冰却不会破坏。这是因为( )。)。A.冰的强度较铸铁高; B.冰处于三向受压应力状态; C.冰的温度较铸铁高; D.冰的应力等于零。BB 若构件内危险点的应力状态为二向等拉,则除(若构件内危险点的应力状态为二向等拉,则除( )强度)强度理论以外,利用其他三个强度理论得到的相当应力是相等的。理论以外,利用其他三个强度理论得到的相当应力是相等的。A.第一; B.第二; C.第三; D.第四; BB 一受拉弯组合变形的圆截面钢轴,若用第三强度理论设计的直径为d3,用

9、第四强度理论设计的直径为d4,则d3 _ d4。 (填“”、“”或“”) 图示拉杆头和拉杆的横截面均为圆形,拉杆头的剪切面积A( )。B 图示木接头中剪切面积为( )。D 如图示一矩形截面折杆,已知F50kN,尺寸如图所示,30。(1)求B点横截面上的应力(2)求B点30截面上的正应力;(3)求B点的主应力1、 2、 3、 。BB试判断下列论述是否正确,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1)杆件发生斜弯曲时,杆变形的总挠度方向一定与中性轴向垂 直。 ( )(2)若偏心压力位于截面核心的内部,则中性轴穿越杆件的横截面。 ( )(3)若压力作用点离截面核心越远,则中性轴离截面越远。 ( )试判断

10、下列论述是否正确,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4)在弯扭组合变形圆截面杆的外边界上,各点的应力状态都处于平面应力状态。( )(5)在弯曲与扭转组合变形圆截面杆的外边界上,各点主应力必然是1 2 ,20,30 。 ( )(6)在拉伸、弯曲和扭转组合变形圆截面杆的外边界上,各点主应力必然是1 0, 20, 30 。( )试判断下列论述是否正确,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7)承受斜弯曲的杆件,其中性轴必然通过横截面的形心,而且中性轴上正应力必为零。( )(8)承受偏心拉伸(压缩)的杆件,其中性轴仍然通过横截面的形心。 ( )(9)偏心拉压杆件中性轴的位置,取决于梁截面的几何尺寸和载

11、荷作用点的位置,而与载荷的大小无关。 ( )(10)拉伸(压缩)与弯曲组合变形和偏心拉伸(压缩)组合变形的中性轴位置都与载荷的大小无关。 ( ) 压杆稳定问题中的长细比反应了杆的尺寸,( )和( )对临界压力的合影响。截面形状截面形状约束约束 两根细长压杆a与b的长度、横截面面积、约束状态及材料均相同,若其横截面形状分别为正方形和圆形,则二压杆的临界压力Facr和Fbcr的关系为( )。A.Facr=Fbcr;B.FacrFbcr;C.FacrFbcr;D.不确定C C 材料和柔度都相同的两根压杆( )。A. 临界应力一定相等,临界压力不一定相等;B. 临界应力不一定相等,临界压力一定相等;C

12、. 临界应力和压力都一定相等;D. 临界应力和压力都不一定相等。A A 图示两端铰支压杆的截面为矩形。当其失稳时,( )。A.临界压力Fcr2EIy/L2,挠曲线位于xy面内;B.临界压力Fcr2EIy/L2,挠曲线位于xz面内;C.临界压力Fcr2EIz/L2,挠曲线位于xy面内;D.临界压力Fcr2EIz/L2,挠曲线位于xz面内。B B 图示三根压杆,横截面面积及材料各不相同,但它们的( )相同。A.长度因数;B.相当长度;C.柔度;D.临界压力。B B在下列有关压杆临界应力cr的结论中, ( )是正确的。A. 细长杆的cr值与杆的材料无关;B. 中长杆的cr值与杆的柔度无关;C. 中长

13、杆的cr值与杆的材料无关;D. 短粗杆的cr值与杆的柔度无关。D D关于钢制细长压杆承受轴向压力达到临界荷载之后,还能不能继续承载,有如下四种答案,是判断哪一种是正确的。 ( ) (A)不能。因为载荷达到临界值时屈曲位移无限制的增加; (B)能。因为压杆一知道折断时为止都有承载能力; (C)能。只要荷载面上的最大正应力不超过比例极限; (D)不能。因为超过临界载荷后,变形不再是弹性的。 B B 图示各杆横截面面积相等,在其它条件均相同的条件下,压杆采用图( )所示截面形状,其稳定性最好。(A)(A)(B)(B)(C)(C)(D)(D)D D 将低碳钢改为优质高强度钢后,并不能提高( )压杆的承

14、压能力。A. 细长; B. 中长; C. 短粗 D. 非短粗。 由低碳钢组成的细长压杆,经冷作硬化后,其( ) 。A. 稳定性提高,强度不变; B. 稳定性不变,强度提高;C. 稳定性和强度都提高; D. 稳定性和强度都不变。A AB B3例1 求图示单元体的主应力及主平面的位置。(单位:MPa)AB 12解:主应力坐标系如图AB的垂直平分线与 轴的交点C便是圆心,以C为圆心,以AC为半径画圆应力圆012BAC20aa(MPa)(MPa)O20MPa在坐标系内画出点312BAC20aa(MPa)(MPa)O20MPa主应力及主平面如图 102AB解法2解析法:分析建立坐标系如图60 xyO例2

15、 薄壁圆筒受最大内压时,测得x=1.8810-4, y=7.3710-4,已知钢的E=210GPa,=170MPa,泊松比=0.3,试用第三强度理论校核其强度。 解:由广义虎克定律得:AsxyxyA所以,此容器不满足第三强度理论。不安全。PF例3 图示钢板受力F=100kN,试求最大正应力;若将缺口移至板宽的中央,且使最大正应力保持不变,则挖空宽度为多少?解:内力分析如图坐标如图,挖孔处的形心FFM2010020yzyCFNPFM应力分析如图孔移至板中间时2010020yzyCFN 例4 图示空心圆杆,内径d=24mm,外径D=30mm,齿轮1直径D1=400mm, 齿轮2直径D2=600mm

16、, F1=600N,=100MPa,试用第三强度理论校核此杆的强度。80 F2zyxF1150200100ABCD外力分析:弯扭组合变形80 F2zyxF1150200100ABCD150200100ABCDF1MxzxyF2yF2zMx解:内力分析:危险面内力为:应力分析:应力分析:安全(Nm)MyxMz(Nm)xT(Nm)xM(Nm)71.3x71.25407.051205.540.6例5 图示桁架,在节点B承受载荷F作用。试用卡氏第二定理计算该节点的铅垂位移B。各杆各截面的拉压刚度均为EA。 (1)各杆的轴力和导数解:ABCDFaaa(2)卡氏第二定理求位移例6 用卡氏第二定理求B点的挠度。EI为常数。ABCFllFx2x1解:(1)弯矩方程及导数(2)卡氏第二定理求挠度例7 用卡氏第二定理计算图示曲杆B处支反力,EI为常数。FRABFRABX解:(1)选基本静定系(2)变形协调条件(3)力和位移的关系(4)求解例8 作图示刚架的弯矩图,EI为常数。llFFFXx1x2解:(1)选基本静定系统(2)变形协调条件(3)力和位移的关系(4)求解(5)作弯矩图4Fl/74Fl/73F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