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领域:数学活动一一圈的测量活动目标:1. 探索圈的测量方法;2. 通过滚动、包围、两个对应点间测量等方法测量圈的周长和直径,对比感 知圈的大小;3. 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并能大胆交流活动重点:探索学习包括测量、对应点间测量以及滚动测量的方法活动难点:滚动测量的方法活动准备:经验准备:幼儿已经学会自然测量物质准备:大小相近两个圈、绳子、记录表、笔、纸筒、彩纸、剪刀、双面 胶、多媒体课件等活动过程:一、 感知圈类物品1. 小朋友,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有趣的东西,我们一起看看出示PPT) — 起说说是什么?2. 它们都是什么形状的?中间怎么样?(空的)对了,这些东西都是像圈一样, 圆圆的,中间是空的评析:通过迁移幼儿已有经验,帮助幼儿充分了解圈类物品,知道圈类物品 的共同特征:四周围绕,中间是空的本环节旨在让幼儿理解圈的基本概念二、 比较圈的大小1. (出示一大一小两个圈)这儿有两个圈,它们有什么不同?(一个大,一个小)2. (出示大小不明显的两个圈)这两个圈呢?谁大谁小?你怎么知道的?(比一比、 看一看)3. 我们还可以用什么办法准确地知道它们谁大谁小呢?(测量)(评析:通过一大一小和大小不明显的两个圈.激发幼儿比较圈的大小的兴趣。
一大一小的两个圈一看就知道,但是两个大小不明显的圈很难看出.除了用重叠 比一比的方法.还可以用测量的方法.这样就引出活动的主题:圈的测量三、 探索圈的测量方法1. 你知道有哪些测量工具?(尺、绳子、小棒、吸管等等)2. 上次我们用绳子测量了书、椅子等东西,今天我们也用绳子来测量这两个 圈,比一比谁大谁小,把结果记录下来幼儿操作)(评析:大班幼儿己经有自然测量的经验,但是对圆弧形的圈类物品还没有 测量过本次活动运用绳子作为测量工具,因为绳子柔软,可塑性大,利于幼儿 对圆弧形进行多种方法测量同时,通过记录测量结果,可以培养幼儿良好的科 学态度和科学实验的严谨性四、 交流学习圈的测量方法1. 谁来说说你测量的结果是什么?(红圈大,黄圈小;黄圈大,红圈小)2. 现在有两种答案,那你们说说是怎么测量的?(1) 绳子沿着圈围一圈(幼儿演示)这样就可以测量出圈一周的长度了2) 量圈中间的长度中间的长度怎么量就准确了呢?(看课件)(先在圈上画一个固定点,然后在它的对应的地方再画一个点,用绳子的一头 对准一个固定点,另一头对准另一个固定点,然后在绳子上做上标记,就测量出 了两个对应点间的长度3) 除了这两种方法,还有谁有不同的办法?还有一种方法也能测量圈呢,一起看下。
看课件)这是什么方法?(滚动的方法)怎么测量的?(在圈上画一个固定点,固定点对准绳子的顶端,然后沿绳子慢慢向前滚动, 滚到固定点的时候停止,在绳子上做个标记,这样就测量出了圈滚动一周的长 度4) 现在请小朋友试一试用滚动测量的方法来比较一下,这两个圈到底谁大谁 小幼儿再次操作)(5) 现在你知道哪个圈大,哪个圈小?(红圈大,黄圈小)小结:测量圈有用绳子围一圈的方法、有从中间两个对应点测量的方法,还 有滚动测量的方法评析:在幼儿的交流中,出现了两种答案,教师没有给予正确答案,而是先 让幼儿交流探索出的测量方法幼儿发现了两种测量方法:围一圈测量和两个固 定点之间的测量,还有一种滚动测量的方法是老师通过课件演示引导幼儿了解到 的,在随后的实践操作中,教师要求幼儿运用滚动测量方法来验证到底哪个圈 大.哪个圈小,找到正确答案本环节是活动的重点•滚动测量的方法又是活动 的难点,重点难点在交流讨论和实践操作中顺利化解对于幼儿操作结果的判 定.教师让幼儿通过自己的实践进行了验证.体现了幼儿在前,教师在后的教育 理念五、 生活实践活动1. 马上要过节了,中班的弟弟妹妹要用纸筒做节日礼物,可是这个纸筒不好 看,他们要请你们帮个忙,用彩纸把纸筒外面包起来。
想一想需要多长的彩纸就 可以正好把纸筒包起来了?你有什么好办法?好,一起来做一做吧2. 评价看,这两个纸筒包的怎样?(一个彩纸多出来了,一个没有全包住)怎样就正好了?(要量准确了)对了,我们要把彩纸在纸筒上量准确了,再剪下来粘贴,就可以正好包住了3. 现在一起把漂亮的纸筒送给弟弟妹妹吧评析:学以致用幼儿学会了圈的测量方法.怎样运用在生活中?于是设计 了为纸筒装饰的环节纸筒其实就是一个立体的圈.要测量出彩纸的长度,这就 用到了圈的测量的方法:围一圈或滚动的测量方法本环节体现了从生活中来, 到生活中去的教育思想六、延伸活动在区域活动中提供尺、吸管、小棒等测量工具,让幼儿用不同测量工具进行 圈的测量评析:不同的测量工具有不同的测量方法绳子是一种柔软的测量工具,可 弯可直,而尺、吸管、小棒等不能弯曲,用这样的测量工具怎样对圈进行测量, 值得幼儿深入探索同时,幼儿可以用尺进行精确测量,进一步提升了测量的能 力,更引发了幼儿对测量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