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鲁教版音乐八年级备课供参考

W****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64.50KB
约16页
文档ID:232712996
鲁教版音乐八年级备课供参考_第1页
1/16

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第一单元备课 月亮颂(一) 总要求1. 学习演唱歌曲《月之故乡》和《弯弯的月亮》2. 通过欣赏和演唱不同艺术形式的与月亮有关的音乐作品,感受音乐及相关文化艺术在塑造月亮题材时的审美特征二) 具体要求1. 能够熟练而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月之故乡》与《弯弯的月亮》2. 通过欣赏《二泉映月》《月儿高》《月夜》《花好月圆》以及诗词的意境美,了解不同体裁形式的作品的不同表现手法3. 通过欣赏艺术歌曲《月夜》,了解钢琴伴奏的重要作用4. 通过演唱、演奏、配乐诗朗诵、吟诗、赏画等音乐活动,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第一课时:感受与鉴赏 《二泉映月》《月儿高》 表现 歌曲《月儿高》 第二课时:感受与鉴赏 《月夜》《花好月圆》 表现 歌曲《弯弯的月亮》 创造 1.以月亮为主题进行音乐活动2.钢琴伴奏的作用 音乐与相关文化 音乐与诗、画的联系 第一单元 第一课教学内容1 唱歌:《月之故乡》2 欣赏:《二泉映月》。

3 欣赏:《月儿高》教学准备钢琴 录音机 磁带 等教学目标1 学会歌曲《月之故乡》,并用心体会歌曲的内在情感2 通过欣赏小提琴曲《二泉映月》,了解西洋乐器演奏中国民族乐曲时所体现的音乐风格,可与二胡独奏的《二泉映月》相对比,了解二者的不同之处3 欣赏琵琶独奏曲《月儿高》,了解琵琶音乐中的美丽月色教学过程1唱歌《月之故乡》(1) 播放歌曲《月之故乡》,请学生仔细聆听,听后用语言描述歌曲所表达的情绪2) 随录音哼唱歌曲,进一步熟悉歌曲旋律3) 让学生注意歌曲的调号(可用提问的方式引出)4) 由教师范唱,可先让学生学会曲谱(注意变化音),再填上歌词演唱5) 再次聆听录音,提问:A这首歌曲的速度是什么?这种速度对表现歌曲的情感有何作用?B歌曲的旋律有何特点?有没有重复的乐句?它分为几部分?(6) 在钢琴伴奏下,全体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演唱形式可采用独唱、齐唱、领唱等 2、欣赏(1)小提琴曲《二泉映月》A聆听小提琴曲《二泉映月》,启发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作品表达的情绪,如:忧伤、欢快等并请学生哼唱出乐曲的主题B聆听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并在音色、表现手法、风格上与前者进行比较,让学生充分了解这首乐曲的内涵。

C通过欣赏这首乐曲,了解作曲家阿炳的坎坷一生2)琵琶独奏曲《月儿高》A聆听录音,《月儿高》表现了怎样的一幅画面?B《月儿高》的旋律有何特点(舒展、紧凑)?琵琶的银色为何(明亮、暗淡)?C再次聆听录音,熟悉乐曲的主题旋律 第二课教学内容1. 唱歌:《弯弯的月亮》2. 欣赏:《月夜》3. 欣赏:《花好月圆》4. 音乐活动:演唱、演奏、配乐诗朗诵以月亮为主题的艺术作品5. 听乐 吟诗 赏画:了解音乐与姊妹艺术的密切关系教学准备钢琴、录音机、磁带打击乐器(碰铃、响板、三角铁等)、古诗、图片等教学目标1. 学唱《弯弯的月亮》,体会歌曲中的幽幽思乡之情2. 通过欣赏《月夜》和《花好月圆》,了解外国艺术歌曲和中国民族管弦乐不同的旋律特点、表现手法以及风格特征3. 借多种形式的音乐活动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和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4. 通过听乐 吟诗 赏画,让学生以音乐、古诗、美术三位一体为出发点,更深刻地体会不同形式的艺术之间的密切关系教学过程1. 唱歌《弯弯的月亮》(1) 播放录音,请学生体会歌曲的情景,并与《月之故乡》相比较,说说二者表现的情绪有何不同?(2) 老师范唱,引导学生注意切分节奏在歌曲表现中的作用以及反复记号的运用。

3) 让学生跟着钢琴唱谱,然后填词唱熟歌曲4) 采取多种演唱形式演唱这首歌曲,如对唱、齐唱等2. 欣赏(1)《月夜》A简介德国作曲家舒曼的生平、创作特征和艺术歌曲的概念等B播放录音,请学生描绘出歌曲的意境C再放录音,请学生细心聆听钢琴伴奏在歌曲中的烘托作用以及它与歌词的完美融合,并说出来D请学生跟着录音哼唱主旋律并熟记2)《花好月圆》A播放录音,让学生感受欢快的气氛B介绍中国民族管弦乐的特点、风格特征等C请学生将《花好月圆》与前几首欣赏曲目在风格、情绪上进行比较,找出各自的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不同之处D再听录音,请学生设计打击乐,为乐曲伴奏3. 音乐活动4. (1)请学生搜集一些关于月亮的歌曲、散文演唱或配乐诗朗诵2)请学生搜寻一些关于月亮的美术作品,选择合适的音乐,在音乐氛围中赏画3)请学生搜集一些古诗词,如书上所示,选择合适的音乐,配乐诗朗诵,并注意两者韵律的配合第二单元备课 说唱天地(一) 总要求1. 通过唱歌《重整河山待后生》,初步掌握曲艺音乐的演唱风格2. 在欣赏相关曲目的过程中,初步了解曲艺音乐的特点3. 通过唱歌、欣赏,逐步培养学生热爱曲艺音乐的感情二) 具体要求1. 唱熟和背熟《重整河山待后生》。

在欣赏京韵大鼓之后,要求学生模仿京韵大鼓的演唱形式和演唱风格来演唱这一首歌曲2. 在《贺新春》《风雨归舟》《布谷鸟咕咕叫》《蝶恋花 答李淑一》四首曲目的欣赏过程中,使学生初步感受京韵大鼓、单弦牌子曲、四川清音、苏州评弹等曲艺音乐的音乐风格特点,并具有初步的辨别能力3. 通过对《武松打虎》的欣赏,使学生了解山东快书的演唱特点和演唱风格4. 要求学生能区别以上五种曲艺音乐种类所使用的方言、伴奏乐器第一课时 感受鉴赏 京韵大鼓《贺新春》 表现 唱歌《重整河山待后生》第二课时 感受与鉴赏 单弦牌子曲《风雨归舟》 四川清音《布谷鸟咕咕叫》 苏州评弹《蝶恋花 答李淑一》山东快书《武松打虎》表现 用山东快书的说唱形式来说唱《武松打虎》的片段 创造 1.辨别曲艺曲种使用的方言和乐器 2.用京韵大鼓的演唱方式来演唱《重整河山待后生》音乐与相关文化 曲艺与曲艺音乐第一课教学内容1. 歌曲《重整河山待后生》2. 京韵大鼓《贺新春》教学目标1. 学会歌曲《重整河山待后生》,初步掌握用京韵大鼓的的演唱风格来演唱2. 欣赏京韵大鼓《贺新春》,初步了解京韵大鼓的音乐特点。

教学过程1. 教师用语言引入本课的教学内容——学唱歌曲《重整河山待后生》2. 教师范唱,或听录音,CD,或看录像、VCD,引起学生对这首歌曲的兴趣3. 边听录音边哼唱第一段哼唱二三遍后进行乐谱分析,逐句分析旋律、节奏、词曲关系等再哼唱一二遍4. 边听录音边哼唱第二段哼唱二三遍后进行乐谱分析,逐句分析旋律、节奏、词曲关系等再哼唱一二遍5. 第一、二段连续歌唱6. 提问:请想一想,《重整河山待后生》的旋律音调,与哪一种说唱音乐比较接近?7. 欣赏京韵大鼓《贺新春》,并简要分析京韵大鼓的音乐特点(含伴奏乐器、引子过门、旋律音调等)8. 按照京韵大鼓的风格特点有表情的演唱这首歌曲并逐渐背唱第二课教学内容单弦牌子曲《风雨归舟》、四川清音《布谷鸟咕咕叫》、苏州评弹《蝶恋花 答李淑一》、山东快书《武松打虎》教学目标1. 欣赏以上四首曲目,并联系上一节课京韵大鼓《贺新春》,初步理解五种曲艺种类的音乐风格2. 复习、巩固歌曲《重整河山待后生》,并背唱学着用京韵大鼓演唱形式来演唱教学过程1. 教师用语言引入本课的教学内容——欣赏单弦牌子曲《风雨归舟》、四川清音《布谷鸟咕咕叫》、苏州评弹《蝶恋花 答李淑一》、山东快书《武松打虎》。

2. 逐首欣赏分别简单介绍(1)各曲种流行地区、演唱形式、伴奏乐器2)各曲目内容、音乐特点3. 综合比较京韵大鼓、单弦牌子曲、四川清音、苏州评弹、山东快书的音乐特点、方言种类、伴奏乐器,并回答课本第21页的问题4. 复习歌曲《重整河山待后生》,背唱5. 学着用京韵大鼓的演唱形式(边击鼓边歌唱)来演唱《重整河山待后生》6. 如果有时间,将五首欣赏曲目各曲中的一部分再听一遍,让学生来辨别曲种7. 试着用鸳鸯板和山东方言演唱一段山东快书第三单元(一) 总要求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了解本单元的编写意图,了解欧洲巴洛克至20世纪初专业创作音乐的简单常识1,扩展对西洋音乐的认识使学生记住一些名曲的主题,分时音乐家肖像二) 具体要求1. 通过欣赏有代表性的曲目,初步了解欧洲专业创作音乐发展的基本脉络,了解欧洲巴洛克音乐、古典音乐、浪漫派音乐、印象派音乐、20世纪初期现代音乐的简单特征2. 熟知教科书上列举的代表性作曲家及其作品的主题3. 了解咏叹调、小夜曲、音乐瞬间等专有名词的含义4. 认识教科书上的音乐家的肖像,并在课外收集其他音乐家的肖像5. 课外收集本单元列举的作曲家的有关生平、乐谱、音响材料第一课时 感受与鉴赏 器乐曲 《G弦上的咏叹调》 《哈利路亚》《惊愕交响曲》《G大调弦乐小夜曲》《欢快的农民集会》 表现 唱歌 《哈利路亚》前四小节旋律 创造 写乐曲说明 音乐与相关文化 欧洲专业创作音乐发展的基本脉络;代表性作曲家;咏叹调、小夜曲、音乐瞬间等专有名词的含义第二课时 感受与鉴赏《音乐瞬间》《进行曲》《斯拉夫舞曲》 表现 唱歌 学唱《摇篮曲》《斯拉夫舞曲》主旋律第三节课 感受与鉴赏《透过林间树叶的钟声》《俄罗斯舞曲》 创造 音乐知识测验 音乐与相关文化 音乐家肖像第一课教学内容1、 欣赏:《G弦上的咏叹调》《哈利路亚》《惊愕交响曲》《G大调弦乐小夜曲》《欢快的农民集会》2、 唱歌:《哈利路亚》前四小节旋律。

教学准备钢琴 录音机 CD等教学目标1、 通过欣赏这些曲目,了解欧洲巴洛克音乐、古典音乐的简单特征以及代表作曲家的生平及其主要作品2、 了解“咏叹调”“小夜曲”等专有名词的含义3、 细心聆听并熟悉这些作品的主题旋律以及风格特征教学过程(一) 组织教学师:同学们,还记得我们曾经学过的《管弦和鸣》吗?它介绍的是西洋乐器以及器乐音乐,这节课老师和你们一道去领略西洋音乐的发展历程同学们,你们还认识这些乐器吗?引导学生阅读课本上关于欧洲音乐的文字介绍教师播放录音带上设计好的乐曲音色音响片段,遂一提问二) 欣赏1、《G弦上的咏叹调》(1)播放录音,熟悉作品;简介作曲家的生平及其代表作品以及这部作品的创作始末2)讲解“咏叹调”的含义3)再次聆听音乐,请学生用语言描绘出这部作品所表达的情绪以及听音乐后的感受4)边听音乐边写“乐曲说明”2、《哈利路亚》(1)简介作曲家的生平及其代表作品(2)介绍这部作品的来源 歌词的大意(3)聆听音乐,请学生感受其风格和宏伟的气势(4)请学生跟着录音学唱。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