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地理-专题二十二:中国的国土整治复习资料-新人教版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232696410 上传时间:2021-12-3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85.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高考地理-专题二十二:中国的国土整治复习资料-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22年高考地理-专题二十二:中国的国土整治复习资料-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22年高考地理-专题二十二:中国的国土整治复习资料-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22年高考地理-专题二十二:中国的国土整治复习资料-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22年高考地理-专题二十二:中国的国土整治复习资料-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高考地理-专题二十二:中国的国土整治复习资料-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考地理-专题二十二:中国的国土整治复习资料-新人教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1年高考地理复习资料专题二十二:中国的国土整治高考考点1、水土流失发生的原因、危害及其治理2、荒漠化产生的原因、危害及防治3、大型水利工程建设及流域综合治理4、资源的跨地区调配5、山区开发面临的问题及综合开发途径6、农业低产区存在的原因及综合治理7、商品农业开展的条件、问题及开展趋势8、交通建设对于区域开展的意义,重大交通工程建设面临的困难及解决措施9、海岛、海域开发的意义、面临的问题及环境保护10、城市开展面临的问题、城市新区开展的模式重点讲解1、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及其治理2、西北地区荒漠化的成因与防治自然因素 平地覆盖着深厚的疏松沙质沉积物,大风日数多而且集中 成因 气候因素,特别是

2、年降雨量的变化往往影响着荒漠化的进程人为因素 主要表现为过度樵柴、过度放牧、过度开垦等人类不仅是造成荒漠化的主要原因,也是荒漠化的受害者 预防具有潜在荒漠化危险的土地防治核心内容 扭转正在开展中的荒漠化土地恢复已经发生荒漠化土地的生产力防治 有明确的整治目标针对不同自然条件和各种外力作用的性质,采取因地制宜的措施整治模式 要有健全而完善的治理实施系统建立早期预警系统,是预防荒漠化发生和开展的重要手段干旱、半干旱流沙地区:飞机播种、设置沙障固沙、钻孔深栽等造林技术世界领先治理措施和经验 宁夏中卫沙坡头采用方格沙障保护交通干线恢复自然植被是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实施“三北防护林生态工程,建立立体综合

3、防护体系3、长江三峡工程建设的意义和作用长江洪灾的原因 自然因素:流域面积广、支流多、干流汛期长、水量大防洪 人为原因:过度砍伐,陡坡开荒等造成水土流失的加剧和围湖造田等蓄洪:通过三峡水库拦蓄川江洪水,有效控制中下游洪水防洪效益 减淤:三峡大坝有拦蓄泥沙的作用,可减轻中下游的泥沙淤积量,提高排洪能力防洪:三峡工程的首位目标,同时会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原因:三峡位于我国地势二、三级阶梯的过渡地带,河流落差大,水量大发电 缓解华中、华东地区能源供应的紧张状况意义 减轻铁路运输的压力替代火电,净化环境航运:改善川江航运条件,通过能力提高,运输本钱降低其它效益:中下游城市供水和农业灌

4、溉、南水北调中线调水、库区水产养殖等4、黄淮海平原农业中、低产区分布及治理中、低产区分布冲积低平原和滨海平原地区耕地中存在一些限制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因素中、低产田的治理整治意义是黄淮海平原开展农业,尤其是种植业的关键所在低湿地的治理辛店洼为例自然条件特点地势低平;渍涝严重;成土母质为黄河沉积物,土壤质地较好;水资源丰富,水质较好治理模式鱼塘台田模式:挖塘:在水中养鱼、养鸭、栽种水生经济作物;筑台田:在田里种粮、果、棉、饲料作物等,饲养禽畜盐碱地的治理北丘洼为例盐碱地形成频繁的旱涝气候变化,强烈地影响着水盐运动春秋返盐,夏季淋盐,冬季盐分相对稳定调节和控制水盐运动的方法引淡淋盐:引淡水灌溉,降低作

5、物土壤根区含盐量土体脱盐井灌井排:抽取盐水、补充淡水土体脱盐、咸水淡化覆盖:选择适当覆盖物,抑制水分蒸发返盐控制耕作层盐分含量生物措施:营造防护林带,果与椿棉间作等控制耕作层盐分含量、稳固水盐调节效果核心和关键核心:治水;关键:脱盐5、南方低山丘陵区开展农业的优势和问题农业资源 优 势问 题气候资源光、热、水资源相当丰富,而且大局部地区配合较好季风活动及其在年际和年内的不稳定性,导致多种农业气象灾害发生,影响农业生产生物资源品种多样,植物生长速度快,更新能力强,具有较高的产品产出能力利用的生物资源品种单一,潜力没有得到发挥土地和土壤资源土壤的垂直分异明显,土地类型多样,为农业的分层立体布局提供

6、了有利条件水土流失引起生态环境恶化,红壤面积大,有机质少,酸性强,土质黏重,是南方低产土壤之一,需要大力改造水资源河流多,水资源丰富,有利于建立水电工程和开展灌溉农业水系发育使地表侵蚀切割强烈,因而地形复杂,增加了开发利用的难度评价:本区的生产条件并不存在根本缺陷,是我国农业开展潜力最大、开发难度较小的地区之一6、东北地区农林基地的开发区域概况东北区组成黑、吉、辽三省及内蒙古的东部气候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水热条件满足一年一熟主要农作物南部暖温带、种植冬小麦、棉花;中部中温带生长春小麦、大豆、玉米、高粱、水稻、甜菜、亚麻;北部春小麦、大豆为主地形山环水绕、沃野千里经济根底我国重要的农业基地

7、和重工业基地资源优势土地资源优势耕地面积广阔:占全国1/5,人均耕地全国最高;土壤肥沃:大局部是有机质含量很高的黑土、黑钙土;耕地集中连片,适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森林资源优势全国最大林区:集中分布在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森林蓄积量占全国的1/3;宜林地区广、森林树种丰富土地资源的开发黑土的利用存在问题:开垦使自然平衡破坏土壤冲刷土层变薄土壤肥力下降措施:加强对坡面、沟壑的治理,并植树造林;增施有机肥进行黑土培肥,保持黑土较高的生产力沼泽的保护分布:三江平原我国面积最大的沼泽区作用:东北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局部,是蓄水池、水源地;调节气候、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是丹顶鹤、天鹅等的栖息地,沼泽植物

8、又是一项重要资源商品粮基地的建设地位商品率达60%以上,占全国商品粮总量的1/4多主要农作物粮食作物:玉米、小麦、水稻、高粱、谷子等经济作物:大豆、甜菜、亚麻等三大粮食作物分布水稻:东部山区的山间河谷盆地和辽河、松花江流域的大型灌区小麦: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北部最为集中玉米:松辽平原最为集中开展方向在继续开展种植业,不断提高种植业本身生产能力的根底上,大力开展养殖业和农产品加工业,使农产品多层次大幅度地升值森林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现状是我国最大的木材供应基地,产量约占全国的40%;黑龙江省产量最多,占全国的18.6%,是我国最大的木材调出省问题采育失调:采伐大于更新,资源减少、材质下降森林覆盖率下降

9、,生态环境日趋恶化采伐以皆伐为主,对森林资源造成严重浪费,也不利于森林的天然更新合理利用与保护首要任务:培育和恢复森林资源方向:以营林为根底,综合利用为重点方针:保护、恢复、开展并重具体措施:坚持合理采伐、积极营造人工林、促进珍贵树种的更新、提高木材的综合利用率、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保护生态环境和防止生态环境恶化森林资源的开发存在问题低层次的木材采运业产值的比重较大,森林资源的利用率较低综合开发开展多层次的林产品深加工;从事野生动植物资源的采集、养殖、栽培;辽东半岛和辽西丘陵开展果园业;辽东和吉林东南部开展柞蚕生产和绢纺织工业综合开发模式山上建基地,山下搞加工,科技创高效吉林安图县7、西南地区

10、交通运输的建设西南区交通运输建设的地理背景大西南的组成:川、滇、黔、渝三省一市和桂、藏两区区位条件有漫长的国境线大局部仍为我国内陆腹地区位 远离东部经济兴旺地区,区内开放程度低毗邻国的经济较落后,对本区的交通建设及对外经济联系和合作不利是我国的战略前方,非常时期往往会带来有利的开展契机目前本区的区位优势明显加强,大西南的经济开展及交通建设有了新的契机 地势起伏很大,地跨我国地势三大阶梯自然条件资源条件自然条件 高原、横断山区、云贵高原、四川盆地地形各不相同 开展交通十分困难雪山、冰川、多年冻土、滑坡、泥石流等地质条件复杂总量大、种类多,分布集中,地域组合较好资源条件 油、气、煤、水、地热等能源

11、资源丰富 急需开展交通钒、钛、锡储量居世界首位农林资源与矿产资源平分秋色原有经济根底薄弱社会经济条件 目前经济仍处于较低水平交通运输是制约西南地区经济开展的主要因素加强交通建设,缓解交通运输紧张状况,是西南区经济开展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西南区交通运输建设与区域经济开展西南区开展交通运输的重要性以南昆铁路为例说明南昆铁路的根本情况:东起广西南宁,西至云南昆明,北接贵州红果,是西南地区最便捷的出海大通道有利于矿产资源的开发和物资输出经济上 有利于铁路轴线经济的辐射作用有利于旅游资源的开发和第三产业的开展意义 有利于加快西南脱贫步伐政治上 有利于稳固民族团结有利于西南地区的社会稳定战略上:有利于稳固国

12、防、保卫边疆我国铁路建设开展最快地区交通面貌的变化 公路网不断扩充和完善水运和航空也开展很快管道运输已开展成网加快交通运输建设,促进区域经济开展加强区际、省际铁路出口通道建设,促进区域经济合作通过河道整治和港口建设,发挥水运潜力,实行水陆联运,提高综合运输能力建设对外国际通道,开展对外贸易和边境贸易,促进区域国际合作重视援藏公路建设,续建青藏铁路,支援西藏民族地区和边疆地区的经济开展8、海南岛的开发地理优势地理区位优势位于华南和西南陆地和海洋国土结合部处在大西南走向世界的前沿,是开发利用南海资源的基地近傍香港,遥望台湾,内靠珠江三角洲,外邻东南亚位于西太平洋环形带上,处在日本到新加坡的中段直接

13、面向东南亚,靠近国际深水航道连接亚洲和大洋洲、太平洋和印度洋,海运交通位置重要热带资源优势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占全国热带土地面积的42.5%地形中高周低,环形层状地貌,土地利用类型多种多样光照充足,夏长冬暖,降水丰沛,国我国最大的热带物种基因库农作物可一年三熟但要注意冬春季的低温危害,夏秋季的台风影响海洋资源优势生物资源、渔业资源、油气资源、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合理布局产业海陆交界处的海岸带:重点开发地带丘陵和台地环带:海南岛面积最大的环带,开展热带农业山地丘陵带:恢复和保护热带森林植被,开展旅游业、特色工业开展特色经济培育和开展支柱产业,建成新兴的工业省份发挥“大温室的作用,建设热带高效农业基地

14、开发海岛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建成度假休闲旅游胜地海洋环境保护扶持生态环保产业的开展提高公众环境意识,减少和杜绝人为破坏环境问题加强海洋环境的管理和监测,及时了解海洋环境的变化9、西气东输工程建设我国天然气分布总体格局西多东少主要分布陆上主要集中在四川、陕甘宁、柴达木盆地、塔里木盆地四大气田:新疆、青海、川渝、鄂尔多斯我国天然气开发利用根本格局东部地区增产难度很大,供需矛盾突出;西部勘探开发进展快,产量多西部开发限制性因素经济落后,勘探开发资金短缺;天然气市场需求量有限;远离东部兴旺省区,根底设施和交通运输不能满足需要西气东输工程建设工程概况“西气东输工程是指新疆塔里木上海长江三角洲的输气工程。这条管道全长 4200 千米,途径新疆、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安徽、江苏、上海 9个省市区。可行性有可靠的资源和技术保证;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意义中西部地区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改善城市大气环境,推动化工工业开展;推动根底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时机;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不容无视东部地区改变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改善大气环境;促进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