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内蒙古旅游接待能力视角下的旅游产业竞争力分析

上传人:ss****gk 文档编号:232638528 上传时间:2021-12-3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5.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内蒙古旅游接待能力视角下的旅游产业竞争力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基于内蒙古旅游接待能力视角下的旅游产业竞争力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基于内蒙古旅游接待能力视角下的旅游产业竞争力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基于内蒙古旅游接待能力视角下的旅游产业竞争力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基于内蒙古旅游接待能力视角下的旅游产业竞争力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于内蒙古旅游接待能力视角下的旅游产业竞争力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内蒙古旅游接待能力视角下的旅游产业竞争力分析(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基于内蒙古旅游接待能力视角下的旅游产业竞争力分析近十几年来,旅游业一直作为各地区的支柱产业或者是主导产业蓬 勃发展,在地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也日益凸显。内蒙古自治区旅游业作为 草原旅游的代名词也在如火如荼的发展着,然而只有做到真正全面的了解 一个地区的资源价值、把握本地区的竞争优势和劣势才能更好的发展本地 区的旅游业。本文在全面分析内蒙古旅游资源价值、内蒙古旅游服务机构 竞争力、内蒙古旅游配套服务竞争力等几方面的竞争力状况的基础上,综 合得出了内蒙古整体旅游竞争力水平,并提出了一些今后发展建议。一、内蒙古旅游资源价值美丽的内蒙古自治区地域辽阔、资源丰富、草场广布、名族风情、草 原文化等旅游资源独

2、具特色,在全国来看也具有明显的发展优势。尽管较 全国来看,内蒙古旅游业起步较晚,但近些年来,在国家政策的号召下以 及全国旅游业蓬勃发展势头的影响之下,内蒙古旅游业取得了高速的发 展,目前,内蒙古旅游产业的发展已经初具规模,并将会成为内蒙古发展 经济的新的增长点。(一)旅游资源等级截止2013年的最新统计资料显示,内蒙古自治区精心打造出了包括 额济纳胡杨林景区和鄂尔多斯草原在内的8家自治区5A级旅游景区、包 含呼和浩特昭君墓旅游区和内蒙古博物院在内的13家4A级旅游景区以及 包含乌兰夫纪念馆和乌素图森林旅游开发区在内的29家3A级旅游景区。 在内蒙古众多旅游景区中,成吉思汗陵风景区已于2010年

3、被列入国家5A 级旅游景区的行列,从而成为了内蒙古首家国家5A级景区,随后,鄂尔 多斯响沙湾也被列入国家5A级景区的行列了。(二)旅游资源区位优势所谓的区位条件是指“旅游资源所在的地理区位以及与此紧密相关的 交通是否便捷、与主要客源市场的距离、旅游必需品的提供能力、区内和 邻近地区旅游业的竞争态势等。”内蒙古自治区自然资源丰富、边塞风光 绮丽、民族风情浓郁、人文景观独特,这些都成为了我区发展旅游业得天 独厚的优势条件。此外,仅2011年我区就接待入境旅游人数总计1515177 人次,这些游客中多数来自于距离我区较近的近程旅游客源市场,如日本、 蒙古、韩国、俄罗斯等地区,为我区带来近67097万

4、美元的旅游外汇收入。 我区已经形成了公路、铁路、航空全方位的立体交通网络,不仅可以满足 近程客源市场的需求,就连中程及远程客源市场来我区旅游的数量也在逐 年上升。2012年,全区各机场旅客吞吐总量已超过1100万人次,其中支线机 场旅客吞吐量超过600万人次,其客流贡献比例居全国首位全区公路运输 营业性客运量、旅客周转量、货运量和货物周转量分别比上年增长6. 9%、 9.5%、20.8%和20.5%。在与邻国的互联互通方面,内蒙古继续拓展国际运 输服务。2012年,新开通3条通往俄罗斯、蒙古的国际道路客货运输线路。 至此,内蒙古开通的国际客货运输线路达到28条。二、内蒙古旅游服务机构竞争力(一

5、)星级酒店服务能力内蒙古酒店业从起步到现在将近30个年头里,其发展速度和取得的 业绩都是惊人的,特别是在近五年来,星级就酒店的数量一跃从2007年 的176家发展到了 2011年的283家,然而即便是这个数字也远远低于新 疆地区的413家和甘肃地区的338家,排在全国星级酒店的20名。在我 区的这些星级酒店中,五星级酒店仅有7家,占到全区星级酒店数的2. 5%。(二)旅行社服务能力到2011年,内蒙古自治区共有旅行社总社786家,接待包括外国人、 华侨、港澳同胞、台湾同胞在内的入境旅游游客共计1515177人次,同时 还接待国内旅游人数5178万人次,o尽管我区旅行社在数量上达到了一定的规模,

6、但可能存在审批,管 理不严等问题,这样一些本不具备经营资格的旅行社进入到经营当中,这 势必会影响旅行社整体的服务能力。(三)娱乐设施服务能力目前,我区娱乐设施项目已经基本形成了类型多样化、布局合理化、风格乡土化、配置协调化的整体局面。从娱乐设施的类型上来看,我区已 经拥有多家电影院、KTV、剧院、体育场、赛马场、游乐场等多种娱乐项 目,可为前来我区旅游的游客提供多样化的旅游休闲娱乐项目。另外,这 些娱乐场所可以满足游客在游览过程中的即兴需求和随意需求的特性,游 客在参与这些旅游娱乐项目的同时可以尽情领略本地区的民族特色,尽情 享受地方民俗带给我们的乐趣。(四)咨询机构服务能力内蒙古自治区正在致

7、力于打造立体式的旅游信息服务平台。在内蒙古 旅游电子政务网上,游客可以了解到区内星级酒店、景点景区、旅行社、 餐饮业以及旅游购物等旅游者最关心的旅游目的地详细情况;也可以让游 客对于自己即将到达的旅游目的地的景观及风俗民情有基本的了解。除此 之外,内蒙古旅游政务网上还提供了天气预报、飞机航班、列车时刻和热 电话等一些便民服务。三、内蒙古旅游配套服务竞争力(一)道路交通条件旅游目的地的道路交通条件影响着本地区旅游者的可进入性。一个地 区的旅游可进入性是指是指旅游资源所在地同外界交通往来的的通畅和 便利程度也就是说不仅要便利游客的来访,而且要便利游客结束访问后的 离开。它会直接影响一个地区的旅游收

8、入。对于内蒙古地区的旅游可进入 性的研究这里引进区位可达性分析。李琦等三位学者在关于旅游区位可达性的研究中认为,客源区位吸引 度、交通区位通达度、声誉区位影响度这三个因素共同影响着一个地区的 区位可达性。他们还对这三个指标的下一级维度展开调查与测算,通过对 各影响因素指标赋予不同的权重,并采用了适当的数学模型,测算出了我 国31个省区的旅游区位可达性数据,其中,内蒙古自治区以13. 138的区 位可达数位居第21位,而位于第一位的广东的区位可达数达到了 8& 17, 这说明目前来说内蒙古自治区的旅游道路交通条件已然成为了旅游业发 展的短板,严重影响着本区旅游竞争力的提升。(二)邮电通信服务水平

9、曾经,扎兰屯市针织厂由于发不了一份传真而导致与美国商人合作生产羊毛衫计划被取消;鄂伦春旗大杨树镇 多次与外商洽谈合资生产、加工项目,皆因通信条件不行,外商扫兴而归; 额右旗某边贸公司经过多方努力,与外商联系到合资项目,还是因通信不 畅化为泡影。如今,内蒙古早已不再是偏远和封闭的代名词了。如今,内 蒙古自治区早已完成了全区乡乡通电话工程、呼和洁特一通辽直埋光缆工 程、京呼银兰光缆SDH扩容全面完工、乌兰浩特至阿尔山光缆工程也全面 完工。传真存储转发、语言信箱等电倍增值业务覆盖面进一步扩大;数字 同步网等支撑网建设速度明显加快;邮区中心局体制建设进一步加快。2011年,中国移动与内蒙古自治区政府签

10、署合作协议,将与内蒙古自 治区政府就数据中心、TD-SCDMA,无线城市等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进行 全面深度合作,以此提升内蒙古的信息化水平,助力内蒙古自治区从资源 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四、内蒙古旅游人力资源竞争力2010年,内蒙古自治区的旅游从业人员已经达到17. 9万人,旅游业 的间接从业人员则达到了 89.7万人,占到我区服务业就业总人数的20% 之多。若单纯从旅游从业人员数量上来看,我区的旅游服务队伍之规模堪 称庞大。然而从从业人员综合素质方面来考虑,我区旅游从业人员整体实 力还有待于提高。就拿旅行社这一块来说,截止到2010年,有1.7万人 考取了国家导游资格证,然而只有9015人换

11、取了 IC卡,而99%的导游又 都是初级导游,在仅有的90名中级导游和2名高级导游中还有一部分是 受到国家政策照顾的,说到海外领队,我区更是无一人具备资格。尽管目前政府已经在政策方面加大了发展旅游业的力度,制定了一些 鼓励发展旅游产业的政策,企业自身也意识到了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国内外 市场竞争中提升自己竞争实力的重要性,越来越多的高校及培训机构开始 注重旅游方面人才的培养,并且某些企业已经在跟高校合作,这样一方面 提升了在校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另一方面弥补了旅游企业在旺季是出现 员工不足的弊端,但是,由于旅游业本身的一些特点,其行业的员工流失 率竟然达到了 20%-45%,高校毕业的旅游管理专业

12、的学生最终能从事这方 面工作的也只是相当少的一部分。五、结论通过以上对内蒙古自治区旅游接待能力各方面因素的分析,我们可以 看到资源吸引力价值方面,我区具备相当强的竞争力,然而在旅游资源的 开发过程中,我们存在着诸如对旅游资源开发不合理、开发不到位,没有 充分发挥本区域资源应有的价值。从旅游机构的接待能力上来看,星级酒店和旅行社的发展规模似乎阻 碍了区域内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影响了旅游业的创收能力,降低了旅游业 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从旅游业配套服务设施来看,道路交通方面的因素 的确是影响旅游业竞争力的一个核心因素,应尽量避免交通因素成为旅游 业发展过中的短板这一现象的出现;就内蒙古旅游邮电通讯业现在的发展 速度来看,它必将成为旅游业发展的强劲的驱动因素,在未来旅游业的发 展中会显示它巨大的影响作用。不可否认,从以上对于内蒙古自治区旅游业人力资源竞争力方面的分 析可以看岀,这一因素已然成为了制约我区旅游业发展的直接因素。今后, 不论是政府、企业还是学校都更应该注重旅游从业人员综合素质的培养和 提升,从根本上控制和降低员工流失率。(作者单位:内蒙古财经大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