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存款营销技巧存款是商业银行的主要负债业务科学选择存款营销 策略,既是商业银行积极参与同业竞争的客观需要,那么, 银行存款营销的技巧有哪些?当前,经济增速下行、利率市场化持续推进、互联网 金融快速发展和基准利率下调等因素对银行业机构带来了 巨大的挑战和压力如果把银行间的竞争比作是一场没有 硝烟的战争,存款业务作为商业银行的立行之本、信贷资 金的活水源头,毫无疑问便成了这场战争的必争之地那 么,该如何在利率市场化的情况下做好存款营销工作,下 面就我个人谈几点看法:随着利率市场化的逐步施行,存贷利差收窄,存款的 替代品逐步增加,直接融资比例攀升,存款营销工作,尤 其是城区存款、对公存款营销工作变得步履维艰结合实 际,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一是客户需求趋于多元化、个 性化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理财观念的转变,过去 通过开活期存折、定期存单的单一储蓄方式已经不能完全 满足客户的需求,如今的客户尤其是城区客户、贵宾客户 更追求的是一种个性化强、适用性高、盈利最大化的存款 产品二是存款营销凸显局限性、低效性近年来,随着 银监会“七不准四公开”、《巴塞尔协议III》、存款偏离度管 理中提岀的八条禁令等一系列监管制度及管理办法的出台, 以往依靠资产拉动负债增加存款、要求用信客户做存款回 报、季末存款冲时点的做法已被限制,存款的营销手段逐 渐减少,揽储成本和压力逐步加大。
三是同业竞争压力骤 增式、白热式随着银行数量急剧增加,微众银行的创立, 多家金融机构在县域设立分支机构,市场分额被瓜分,存 款营销难度加大以樟树市为例,近二、三年来,赣州银 行、九江银行等城商行纷纷进驻,今年又新增兴业银行樟 树支行、南昌银行樟树支行2家银行,全市银行业机构数 已达12家,预计明年上饶银行、浦发银行将在樟树设置分 支机构,市场竞争趋于白热化为此,要坚持问题导向,攻坚克难,全面做好存款营 销工作个人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一、紧盯客户需求,加快产品创新一要提高产品研 发的市场敏感性组建产品研发团队,深入市场调研,准 确分析当地市场特点,深挖客户需求,及时研发新的存款 产品,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以此吸引客户存款例如, 针对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公司业务客户的电商服务种类 众多这一特点,我行可在基础公司电商服务的基础上,根 据大型优质客户、平台类客户、园区类客户、集团类客户 的不同需求,逐户开发新的产品,使之通过电子互联网技 术解决客户个性化需求,以此来增加对公存款二要增强 产品推广的灵活性针对不同客户的存款需求,配备结构 性存款、结构化融资、企业定制理财等产品,为客户提供 期限灵活、收益较高的产品。
例如,通过加强与证券、基 金、信托、租赁等公司的合作,为符合条件的优质客户承 销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非公开定向债务融资工具、超 级短融等产品,为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承销中小企业集合 债券等债务类融资工具三要强化客户维护的粘合度,及 时做存款产品的售后回访工作,从客户角度分析产品收益 率、便捷性是否契合客户需求,不断创新完善产品,做好 专题研究,及时解决产品营销、客户维护中存在的问题, 以此来增强客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二、拓展营销手段,提高服务质效一是加大营销力 度,抓牢三大重点一抓重点客户,加大队财政、社保、 公积金、国资、城投、拆迁办、国土、交通等优质客户营 销跟踪力度;二抓重大项目,及时抓住市政府棚户区改造 拆迁补偿契机、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工程,积极走访市政 府、财政、拆迁办、国资公司等相关部门,加强政银企三 方合作,着力营销招商引资项目;三抓重要行业,药酒盐 金属家具是樟树的四大支柱产业,支行行长要率先垂范, 带队深入各个重点行业走访营销,增加走访频度,提高营 销技能,加强与重点行业财务总监等重要部分负责人的交 流与沟通,发挥关系营销的作用,建立稳定的银企合作关 系二是提供优质服务,实现四个全面。
通过加快网点转 型,提升服务环境,优化服务措施,提供便民服务,创新 服务形式等多种方式,让客户得到不同于其他商业银行的 优质服务,享受不同的服务体验以优质的服务,全面增 加存款增长率,全面提高市场占有率,全面稳定存款偏离 度,全面强化存款安全性三是发扬实干精神,解决三大 难题全行上下要沉下身子搞调研,加强监测,及时把握 存款尤其是城区存款、对公存款动向,着力解决财政账户 维护难,新增账户营销难,个私账户培植难三大难题,确 保存款的稳进稳出,在存量不减少的前提下,再图稳进三、完善内部机制,增强竞争实力一要组建营销团 队,打造“前店后厂”模式,由前台业务部门研究客户需 求,量身定制金融服务方案;中后台部门强化各条线联 动,加大政策和资源支持二要完善绩效考核制度,提升 员工营销存款的积极性和协调性充分利用绩效工资考核 方案的有力平台,进一步加大奖惩力度,表扬先进、激励 后进,形成各司其职、各尽所能、共同发展的良好氛围, 推动存款业务发展三要善于学习良好做法正确认识自 己,认识同业,分析市场,挖掘自身优势、特色的同时学 习竞争对手的优良做法,打造品牌,全面提升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