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行業壟斷對就業的影響及治理

gg****m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64.06KB
约6页
文档ID:232513321
行業壟斷對就業的影響及治理_第1页
1/6

行業壟斷對就業的影響及治理【摘要】通過對我國第二產業相關數據的研究分析,得出我國行政性壟斷行業一方面內部效率低、吸納社會就業能力不強;另一方面,行政性行業壟斷限制民間資本進入等,嚴重影響著社 會就業要改變官員執政觀念,轉變政府職能,完善社會主義民 主和法制建設,進一步探索和深化國企改革,是破除行政性行業 壟斷之根本途徑【關鍵詞】行政性行業壟斷國有化程度 就業吸納彈性國企改革行政性行業壟斷對其行業內部就業的負面影響分析由於行政性壟斷行業效率低下,企業產出減少,其用人需求 必然減少加之行政性壟斷行業市場化程度不高,在行業內部往 往還存在行政化配置人力資源的情況,行業產值增長與就業增長 之間的傳導機制運轉不暢,所以行政性壟斷行業的產值增加所能 拉動的就業數量必然低於競爭性行業以第二產業為例,為進一步說明行政性行業壟斷對其行業內 部就業的影響,筆者對不同行業間的就業吸納彈性與該行業行政 壟斷程度之間的關系進行瞭研究選取就業吸納彈性作為衡量該 行業經濟增長引起就業增長大小的指標,即E=(aL/L)/(aY/Y)其中al/l表示就業人數的變化率,公丫/丫表示產值增長率, 則就業吸納彈性E就表示產值增長率每增加一個百分點所帶來的就業增長率的大小而對於各行業的行政壟斷程度的衡量,筆者采用金國玉教授 提出的計算方法,即行業的壟斷程度可用行業國有單位職工人數 占本行業全部職工人數的比重來計量,具體計算公式為:行業壟斷程度二行業國有化比重二行業內國有單位人數/行業 全部從業人數根據《中國經濟普查年鑒2004》、《中國第二次全國經濟普查 數據公報》以及《中國統計年鑒》上相關數據,用以上兩式對我 國第二產業三個門類(采礦業、制造業、電力燃氣及水的生產供 應業)進行瞭測算,得到結果如表1:表1中E表示該行業的就業吸納彈性系數,M表示該行業行 政壟斷程度。

上述行業中,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以及石油 加工、煉焦及核燃料加工業雖然行業內國有單位人數比重不算太 高,但這三個行業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職工人數占合計總職工比 重均超過70% ,再加之這兩個行業在中國的實際現狀,可以將其歸為行政壟斷行業這樣在就業吸納彈性最低的10個行業中, 行政壟斷性行業就占據6席而就業吸納彈性排名前10位中, 無一表現出行政壟斷的特征由於受到“三率兩價”的影響,2004〜2008年間中國紡織業企 業經營模式出現瞭較大變化,使得紡織業的就業吸納能力大大降 低其他采礦業的高就業吸納彈性應得益於近幾年礦泉水行業的 迅猛發展所以這兩個行業E與M值的"異常”不足以推翻本文結行政性行業壟斷對其行業外部就業的負面影響分析行政性行業壟斷不僅對其行業內部就業負面影響明顯,對其 他行業乃至這個中國社會的就業能力都有巨大的制約作用然而 這其中的傳導機制十分復雜,恐怕很難計算具體的影響數值制約相關行業吸納就業能力,增大社會成本、降低社會產出, 加劇滯漲中國行政壟斷行業大都是關系國計民生的基礎性行 業,其產品價格的提升與產出的減少,帶來“負”的就業乘數效應 會導致相關行業吸納就業人數成倍的萎縮。

而且基礎行業的價格 上升所帶來的價格"傳導作用”會明顯提高社會總成本,致使AS-AD模型中供給曲線左移,帶來社會更低總產出和更高物價水平,加劇滯漲除此之外,由於高額壟斷利潤對消費者和下遊 相關行業利潤的掠奪,致使社會收入分配失衡,收入差距日益擴 大,邊際消費傾向降低,這不利於GDP的合理增長,也間接阻 礙瞭就業增長限制民間資本,阻礙中小企業生存和發展,壓縮就業空間雖然從《關於促進和引導民間投資的若幹意見》發佈以來,民營 經濟的經營環境不斷改善,但中國行政性行業壟斷依然對我國民 營經濟的生存和發展產生著較大負面影響:1、產業準入限制: 由於政府審批制度以及投資體制的規定,在一些傳統的壟斷行 業,民營資本仍然難以進入即使在國傢政策和相關法律沒有明 確限制進入的領域,對民間投資進入也存在一些不公平待遇和政 策歧視2、金融制度限制:由於我國信貸投資一直傾向於大中 型國企,雖然中央再三強調要優化民營企業的融資環境,但效果 並不明顯這嚴重制約瞭民營經濟的發展,在貨幣緊縮期浙江民 營企業大量倒閉便是最好的印證以創業帶動就業”的就業模式 在這樣的金融制度下更是舉步維艱3、利益集團的阻撓-『分利 聯盟”的出現。

近年以來,由各部委牽頭,所屬企業帶頭跟進, 轟轟烈烈的“國有化”運動與部分壟斷企業常常打著維護國傢利 益、國傢安全的旗號,激勵排斥行業競爭和民營經濟介入的行為 充分顯示出中國的行政壟斷企業的高度排他性,我們有理由認為 在中國,‘分利聯盟”正在形成與民營經濟所受限制相對應的, 是民營在解決就業方面無可替代的作用,根據對《中國統計年鑒2009》的數據整理後發現,民營經濟已經成為解決中國就業問題的主要承擔者到2008年底,民營經濟(包括個體經濟)吸 納的就業人數已經占到城鎮總就業人數的75%以上解決城鎮 新增就業人數占總新增就業人數的90%以上降低勞動力資源配置效率,加劇結構性失業由於壟斷行業 內部工資畸高,遠遠超過競爭性行業正常工資標準,這必然會帶 來以下幾個問題:仁弱化勞動力市場的調節功能:由於行政性 壟斷行業畸高的收入水平,擾亂瞭要素市場價格信息機制,致使 很多大學生放棄或者減少瞭原專業的學習時間,轉投壟斷行業這在我國經濟轉型的關鍵時期,無疑會加重我國的結構性失業程 度2、畸高的工資福利造就瞭激烈的就業競爭,大大增加瞭相關勞動力的就業成本這樣,就業成本增大,失業保障不斷提高, 也即就業的經濟成本與機會成本同時增高,而就業收益相對減 少,整個社會自願失業的人數上升。

而且,由於行政壟斷企業特 殊的治理機制 進入壟斷企業的過程逐漸衍化成一種“尋租”行為, 就業的‘代際效應”正在形成這種行為必定減少社會福利,加重 腐敗結論與建議無論從行業內部或是行業外部來看,行政性行業壟斷對就業 的負面影響都是相當大的,而且行政壟斷行為在中國所帶來的負 面影響遠不止於此行政壟斷企業在中國構成瞭特定的利益集,打破行政性行業壟斷的過程必定是漫長而艱巨的,必然要觸 及到改革,,深水區”至於具體的規制政策,許多專傢學者已建議 良多,在這裡,筆者僅提出個人的幾個觀點,作為建議和補充:轉變官員觀念及地方政府職能雖然學界對於行政壟斷的主 體究竟是政府還是企業爭論不休,但筆者認為行政壟斷的主體應 當是政府即便是企業,也應該是各級政府及其下屬部門主導下 的企業所以,要破除行政性行業壟斷,離不開政府的高度參與 和支持,以及政府自身的調節與改進具體來說,需要註意一下 幾個方面:仁 轉變官員執政觀念:常年以來,各級地方政府往 往忽視瞭自己公共服務的職能,爭當經濟建設的主體2、轉變 各級官員對市場缺陷的過分”認識,長期計劃經濟的習慣與對資 本主義缺陷的偏激認識,使得政策制定者往往誇大市場的缺陷,並以此為借口強化行政壟斷,推行“國有化”進程,阻礙要素自由 流動。

應轉變官員執政觀念與政府職能,使其真正變為服務型政深化政治體制改革一般來說,政策的制定者往往也是政策 的受益者,靠深水區啲人自己改革深水區”的辦法必然是不可 行的政府既然是行政壟斷的主體,對行政壟斷的規制或破除, 必然需要對各級政府行為的進一步規范和監督,大力推進社會主 義民主化、法制化進程進一步探索和深化國企改革筆者並不反對國企做大做強首要條件是國企的壟斷究竟是經濟壟斷還是行政壟斷,在當前的 國際環境下前者的益處是很明顯的要做到這點,當前國企普遍 遇到的過長的委托-代理鏈條、所有者缺位等問題必須得到根本 解決,中國法制化、民主化程度同時跟上,才有可能創造中國的 “淡馬錫”模式如果中國的國企能夠真正的做強”,那麼中國的 行政性行業壟斷就會成為一個偽命題,國企的壟斷地位不再由行 政權力來維持,壟斷企業也就不會為人所詬病,對中國就業的負 面影響也會消失,這才是解決中國行政性行業壟斷,同時保持我 國現有的社會主義制度,發揮社會主義優越性的根本之道作 者單位:四川師范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