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城十绝”营销战略方案及实施策略调查报告

上传人:ss****gk 文档编号:232394666 上传时间:2021-12-3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70.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相城十绝”营销战略方案及实施策略调查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相城十绝”营销战略方案及实施策略调查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相城十绝”营销战略方案及实施策略调查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相城十绝”营销战略方案及实施策略调查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相城十绝”营销战略方案及实施策略调查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相城十绝”营销战略方案及实施策略调查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相城十绝”营销战略方案及实施策略调查报告(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相城十绝”营销战略方案及实施策略调查报告【摘要】苏州相城区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当地政府以民俗和民间 工艺为依托,不断加大文化的挖掘和整合力度,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 而传统民间工艺的保护和发展出现问题。本文对苏州“相城十绝”传统文 化进行深入挖掘和拓展,运用专业营销理论,为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提 出意见和建议。【关键词】“相城十绝”营销战略实施策略苏州相城区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当地政府以民俗和民间工艺为依托, 不断加大文化的挖掘和整合力度,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由御窑金砖、 黄桥铜器、渭塘珍珠、陆墓泥盆、苏派砖雕、元和绳丝、水乡草编、太平 船模、相城琴弓和阳澄渔歌组成的“相城十绝”是苏州相城

2、区文化整合的 品牌。苏州绳丝织造和苏州御窑金砖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 录。为了更好地挖掘“相城十绝”的文化内涵以制定出合理可行的营销战 略方案,特进行此次调研。一、“相城十绝”的价值研究作为江南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苏州相城区素有“中国民间工艺之乡” 美誉,拥有众多民间传统工艺,草编昆虫、螂螂罐、剪纸、风筝制作、阳 澄渔歌、砖雕以及绳丝它们如同一颗颗璀璨的珍珠,散落于相城大地。 作为其中的优秀代表,“相城十绝”的产生和发展有着实际的功能需求, 再现了江南原始的生产生活场景,蕴含着丰富的吴文化特色。同时,随着 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其潜在的市场产业化发展价值逐渐凸显,急待挖掘。(一)初始价值

3、分析作为历史悠久的民间传统工艺,“相城十绝”追根溯源都有其最初诞 生的价值,即初始价值。如御窑金砖,最先因相城区土质细腻、少有杂质 且碱性小等特点被朝廷相中作窑口,烧制而成的方砖质地密实,敲之作金 石之声,称为“金砖”,颇得历代帝王器重,是皇家建筑宫殿陵寝等专供 建筑材料,此地被赐名“御窑村”。此外,御窑还烧制板瓦、筒瓦等其他 建筑材料,也曾一度为皇家使用。因此,我们认为御窑金砖的初始价值为 皇家建筑材料。又如元和绳丝,用料讲究、色泽艳丽、制工精良,织物细 密精巧,图案明暗清晰,极富立体感,且正反如一,堪与苏绣中的双面绣 媲美,特别是绳丝织品还经得起揉、擦、揩,绝非一般丝织品可比。在明 清辉煌

4、时期,有“一缕绳丝一缕金”之喻,为“织中之圣”。元和街道西 的张花村时称“绳丝村”,家家有织机,技艺代代相传,名家辈出、名品 频现。历史上,常用以织造帝后服饰、御真(御容像)和摹绳名人书画。 近年,传承至今的元和绳丝传人凭借高超技艺为北京故宫博物馆成功复制 T仿清绳丝龙袍,得到业内人士盛赞。因此,元和绳丝的初始价值为 丝织材料。再如水乡草编,虽历史较短,但经由渭塘草编艺人吴招妹数十 年的推陈出新,米奇老鼠、螳螂、蜻蜓以及中国龙等作品不断问世,尤其 是人称“水乡芭比”的草编娃娃,因其灵动可爱、形神均佳而深受游客们 的喜爱。可见,水乡草编的初始价值为工艺品。“相城十绝”初始价值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

5、实用价值类:包括御窑 金砖(建筑材料)、相城琴弓(提琴部件)、元和绳丝(丝织材料)、苏派 砖雕(建筑装饰)、陆慕泥盆(螂螂罐)和渭塘珍珠(饰品);二是收藏价 值类:包括黄桥铜器、水乡草编、太平船模;三是其他价值类:阳澄渔歌 作为阳澄渔民们在劳作过程中逐渐产生的山歌,其形成之初是一种生活方 式的表现。(二)延伸价值分析传统民间工艺的保护与开发,仅仅停留在初始价值的开发利用上还远 远不够。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剧,“相城十绝”原 来的部分实用价值已随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而逐渐消逝,传统的珍藏价值 也可能无法继续满足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和收藏心理。因此,必须在对初始 价值了解的基础上,遵循

6、“相城十绝”各自的工艺特点,结合时代特征和 消费者的当下需求,不断推陈出新,拓展与延伸其价值。观赏价值:作为传统民间工艺,其观赏价值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 一是制作的成品,二是制作的工艺和工具。以御窑金砖为例,其表面色泽 均匀的青灰色,摸上去细腻光滑的手感,叩击时发出的清脆金属声响,“敲 之有声,断之无孔”,极具传统美感和文化韵味;制作过程需要选泥、水 池澄清、沉淀过滤、人工踩踏、文火焙烧以及窖水等数十道工序,环环紧 扣,而御窑遗址、古窑洞、切割打磨机等也有一定观赏价值。实用价值:民间工艺的发展要体现文化性,更应兼具实用性。近几年 的发展中,“相城十绝”在传承传统工艺的同时也在不断拓宽市场。如

7、御 窑金砖凭借其吸水性好、表面光滑等优点被制成“书法练习砖”;苏派砖 雕则利用其防水、手感好、色彩独特等优点被做成中国象棋等。这些新产 品的开发,使传统工艺在保证其艺术欣赏性的同时,实现价值的拓展。收藏价值:“相城十绝”中个别由于原料稀少、制作工艺繁复、生产 周期长等原因,拥有很高的基本商品价值,在历史上均为皇家御用的经历 更增加其文化历史价值,因此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不仅为私人收藏家所 钟爱,且被省市各级博物馆先后珍藏。如作品郑和宝船就被香港海事 博物馆收藏。“相城十绝”的延伸价值并非一成不变,而是一个随市场需求、大众 喜好、生活方式等因素不断变化的动态值。今年即将开建的御窑金砖博物 馆将拓

8、展延伸出传统民间工艺的文化和教育价值,对其知名度和美誉度的 提升具积极意义。就“相城十绝”的保护和开发而言,当地政府要充分挖掘“相城十绝” 的初始价值和延伸价值,最大程度扩大价值范畴,与民间工艺人共同关注 市场、紧跟潮流、与时俱进,敏感觉察消费者心理需求变化,及时实现功 能转型和延伸,才能保持“相城十绝”的蓬勃生命力。二、“相城十绝”的发展现状和问题比达4%.2005年,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到相城区考察,对苏州相城 的金砖、绳丝、泥盆、珍珠等十项民间工艺赞不绝口,欣然挥毫题名“相 城十绝”。近些年,相城区以文化“契合”创意和科技,将文化软实力不 断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去年九月,相城区还提

9、出要在全国第一个申报创建 “全国文化产业示范区”,加快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实现文化与产业的对 接,将相城区建设成为全国新兴文化产业聚集地。御窑金砖博物馆、陆墓 老镇改造、牧谷农庄等一批文化项目陆续启动,全年文化产业全区GDP占先后多项被列入国家级、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6 年,苏州陆墓御窑金砖、元和绳丝制作工艺均被正式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 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同年,广泛流传于吴语地区的民间山歌“吴歌” 被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陆墓蟋蟀盆制作技艺被苏州市 人民政府列入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近些年,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和鼓励下,“相城十绝”得到了良好 的保护和发展,涌现出

10、一批名品和工艺名家。苏派砖雕技艺传人刘一鸣为 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创作的苏派砖雕代表作品锦绣苏州和世界文 化遗产纪念墙、壁雕姑苏繁华图等受到业界广泛赞誉,2008年,荣 获“苏州市工艺美术大师”、“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等称号;陆墓泥盆传 人袁中平,其作品百子图蟋蟀盆获第二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胜 战计泥盆获第二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银奖、太白醉隐泥 盆获江苏省艺博杯工艺美术精品奖金奖等。民间工艺逐渐与市场接轨,走入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草编艺人吴招 妹创作出蔺草编织的草编娃娃,灵动可爱、形神俱佳,在市场上有“水乡 芭比”的美誉,在澳门艺术节现场展示时,被游客抢购一空,并被江苏省 档案馆永久

11、收藏,如今,已成苏州一项独具江南特色的旅游纪念品。黄桥 铜器传人也开始铸造小型熏香炉,颜色古朴、造型精致,兼有实用功能, 得到了游客的亲睐。经过7年多时间的发展,“相城十绝”凭借悠久的历文化史和适当的 媒体宣传在苏州乃至国内文化界初具名气,成为相城区文化产业发展的闪 亮名片。然而也岀现了不少问题。(一)传统工艺原料紧缺,部分技艺传承“碰壁”传统民间工艺的保护与开发中,保护是基础。“相城十绝”由于原料 和部分技艺传承等问题出现发展瓶颈。就原料而言,“相城十绝”中御窑金砖、陆慕泥盆、苏派砖雕三种工 艺有特殊要求。御窑金砖所用的澄泥土质细腻,少有杂质,碱性不大,再 加上精湛的烧制技艺,有“敲之有声,

12、断之无孔”的效果,被尊为盆中上 品。然而,御窑村一带特有的陈粘土资源颇为紧张,甚至面临枯竭。以前 取土的荒地、坟地都消失了,不少地方变成了湖泊、螃蟹塘;原先的土质 最佳处被纳入建设规划,金瑾指着远处几个简易棚告诉我们,当时那边挖 地基时,她跟建筑公司负责人谈了好久,高价把挖出的土买下来,就堆放 在几个简易棚里,供以后生产金砖用,维持几十年没有问题。惊叹金瑾长 远战略眼光的同时,我们却也不得不担心:十几年的时间固然不短,但相 对于需要传承发展的御窑金砖悠久的历史而言算什么,几十年之后怎么 办?陆慕泥盆和苏派砖雕面临同样问题,如果要制作真正的“相城十绝”, 必然要当地特殊的土质,但土地资源总有枯竭

13、的一天,快速城市化更是加 剧了枯竭的速度。随着一批传统工艺人的慢慢老去,“相城十绝”传承发展需要新鲜血 液成大势所趋。然而,除极少数家族传承自小耳濡目染的学习者之外,大 部分年轻从业者都是“半路出家”,工艺的技艺掌握仍停留于操作层面, 缺少日积月累的经验。而“相城十绝”作为民间传承工艺,很多工序的关 键往往在于阅历和经验,是“慢工”下岀的细活儿和精活儿。随着老一辈 的老去,这种较高的经验要求和年轻人从业时间短的矛盾越来越突岀。(二)营销战略普遍缺乏系统性和长期性“相城十绝”的继承者几乎都是土生土长的相城人,虽拥有精湛的技 艺和丰富的经验,但对宣传营销和市场运作并不在行。家庭小作坊经营的 模式更

14、影响了 “相城十绝”营销战略和方案的系统性和长期性。金梅泉是相城区陆墓御窑村人,祖上曾世代从事金砖制作,是陆墓地 区的制砖高手。他是御窑金砖的第五代传人,20世纪90年代承担御窑砖 瓦厂厂长,负责御窑金砖的生产和营销等全部工作。虽然烧制金砖的技术 无可挑剔,但毕竟没有营销的专业知识背景,制定营销战略和方案时存在 局限性。前不久,御窑砖瓦厂又传其女金瑾。另外,“十绝”中的黄桥铜 器、苏派砖雕、陆慕泥盆等经营模式大多是师傅带徒弟,徒弟出师后自立 门户,这就形成了相城地区众多的民间工艺“工作室”林立的局面。由于 业务的相似性和竞争性,同一类别的不同工艺人之间往往很少有横向或纵 向的交流与合作,这就导

15、致同一种类的工艺在营销上缺乏系统性,不能在 行业内产生影响。(三)缺乏耳熟能详的商业大品牌“相城十绝”的文化品牌深入人心,但消费者对具体的商业品牌却知 之甚少。相城琴弓,自20世纪90年代起以精湛技艺和一流质量成功打破 了世界老牌琴弓生产国德国和韩国的垄断,全面占领国际市场,成为当今 世界琴弓主要生产基地。在此基础上,本土生产的提琴也具有一流品质, 产生强生、友谊等50多个本土品牌。但是,消费者对国产本土品牌的知 晓度远远不够。在购买提琴时,仍不得不花大价钱购买德国或韩国的提琴。 再如渭塘珍珠以颗大、光泽、圆润等特点享誉海内外,近数十年间,相城 淡水珍珠养殖业从最初的散珠养殖逐步往制作珍珠饰品

16、、珍珠工艺品、珍 珠保健品多个方向发展,形成集珍珠加工、交易为一体的“中国珍珠宝石 城”。不少世界知名珠宝商来此采购原珠,但属于相城自己的本土珠宝品 牌寥寥无几。三、“相城十绝”营销战略方案及实施策略的对策与建议“相城十绝”的保护是基础,挖掘文化价值是核心,市场化运作是手 段,而树立文化“相城十绝”的品牌效益是最终目的。(一)适当引入科技以解决部分原料和工艺难题有人说,文化产业拒绝科技的参与。但在面对原料紧缺、操作技艺精 确度不够等威胁“相城十绝”生存的问题时,适当引入科技刻不容缓。以御窑金砖为例,目前相城区现代化建设加快,农田面积锐减,适合 烧制金砖的粘土面临枯竭。适当引用科技是保护与发展的必由之路,是保 证御窑金砖能够长期继承的基础和前提。科学研究与分析当地土质,探明 其构成,给出人工合成土或其他替代方案。其次对金砖技艺中的窖水环节 (即在烧制好的红色砖中按一定速度和流量注水,使其呈青灰色),对制 作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