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网络理性何以可能-

gg****m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89.05KB
约18页
文档ID:232382895
网络理性何以可能-_第1页
1/18

网络理性何以可能?内容提要网络理性在互联网对中国公民社会的影响中具有基础 性的作用尽管中文网络上存在大量的非理性现象,经过 观察分析和问卷调查,发现“超大”论坛在公共问题的争 论中,注重事实和逻辑,允许多元观点,不造谣传谣,避 免极端立场,从而表现出了相对较高的理性特点其理性 机制源于高素质的会员、崇尚科学的氛围和严格规范的管 理网络理性应从多纬度理解,同时也面临着社会化机制 是否健全、能否向大型社区推广和影响现实行动的考验关键词网络理性理性机制“超大”论坛案例研究近年来,有关互联网能否及如何影响中国公民社会发 展的研究逐渐增多,有的学者探讨互联网如何增强了公民 社会和国家的能力,并影响两者之间的互动关系;有的学 者探讨了网络激进行动对中国政治变化的影响,将促进中 国的民主化进程;有的学者关注网络表达能否形成一个 “公共领域”或许,技术和制度因素在互联网与中国公民 社会发展中何者更重要,以及中国是否形成了 “网络公民 社会”或“网络公共领域”,尚难定论然而,不管中国公民社会最终采取何种发展路径或策 略,都离不开理性这种公民美德其实从公民社会的英文 同义上也可看出端倪,CivilS o一cmty引入中国之初,有 三种译法:“市民社会”、“民间社会”和“公民社会”。

这 三种译法并非完全对立,恰恰反映了公民社会的不同侧面,“市民丰十会”强调市场经济的源生作用,“民间社会”强 调有别于国家的独立性,“公民社会”强调公民参与其 实,CivilSocie ty还有一个基本的含义,即“文明社 会”公民社会的参与应是文明而理性的,既不冷漠,也不 狂热,如此才能实现国家与公民社会的良性互动因此,本文将论题设定为:互联网能否促成公民理性 的形成,进而推动中国公民社会发展?这一题旨的具体展开 即是:网络理性应如何界定?中文网络世界中是否存在整体 上相对理性的场所?如果存在,其理性生成机制又是什么? 相反,如果网络中的理性难觅踪迹,将影响政府对网络舆 情的判断,不利于政府和公众的互相信任和理性对话本 文希望通过对一个论坛的案例研究,能够给出一个肯定的 回答一一网络理性是可能的一、网络中的理性与非理性(一)文献回顾事实上,关于网络的影响及作用一直存在两种态度,在悲观论者看来,网络言论中大量的谩骂攻击、情绪宣泄、 群体极化、流言炒作等非理性或“网络暴力”行为,正是 网络公共领域不能成立的重要理由乐观论者则认为,近 年来一系列网络公共事件已经展现出网络言论所具有的表 达民意、舆论监督、参政议政等积极作用。

学界的研究也是见仁见智有学者对中国军事论坛做 了个案研究,提出了 “知情的民族主义” 一说,倾向于认 为这是一种理性的言论;有人认为,近年来一系列的国内 网络媒体事件,使得中国公民性的建构成为可能,理性是 其中的重要方面;有的学者展现了中国网民的意识形态与 政治派别的分化对立,并表现出对这种非理性现象的担忧, 同时也描述了网络政治讨论中的极化态度分布特征;人民 网舆情监测室舆情分析师撰写的《XX年中国互联网舆情分 析报告》指出:网络非理性情绪有滋长之势;有人对高校 BBS进行研究,认为论坛的言论存在一个由非理性到理性过 渡的过程;还有人重点研究了网络暴力这种非理性行为 总体而言,国内研究似乎更多强调中文网络非理性的一面至于网络理性如何形成的研究则相对较少,国外有学 者研究了 Facebo ok上的政治讨论,认为基于共同真实身份 的网络社区能促进互相信任和理性讨论还有的以加拿大 政府发动的外交政策讨论为例,认为有管理、有规则 的论坛讨论,能够促进理解和共识不过,网络言论的理 性能否不依赖于现实的共同身份基础?网络理性能否在自发 状态中(无需政府介入)形成?这样更具有普遍性的问题,现 有的研究尚未给出答案。

二)研究视角与研究对象那么,就中文网络世界而言,究竟是理性还是非理性 的呢?为何在“华南虎事件”中,网民表现出火眼金睛,而 在“胡斌替身案”中,相当多的网民又被谣言所蒙蔽?需要 注意的是,互联网的高度异质和流变,难以从整体上去描 述网络言论或者网民是理性还是非理性,两者不过是互联 网的不同侧面而社会科学研究中应该更注重差异,因而 我们需要追问,为什么有的网络社区是理性的而有的不是? 为什么有时网络言论是理性的有时又不是?为什么有的网民 能理性言论而有的不能?至于为何以论坛(BBS)为研究对象,原因在于,论坛相 比博客(微博)、聊天室、留言板、播客等其他网络应用形 式,尽管没有的时髦标签,但最具互动、开放和深度,是 最合适的言论场所,也是理性或非理性集中展现的平台 当然,并非所有的论坛都具有研究的价值,一些主要以私 人兴趣爱好为主题的论坛公共性不足,一些政府背景或商 业化的论坛,又容易受到权力或资本的影响,因此,木文 选择了一个具有较长历史、有大量公共讨论的民间论坛作 为研究案例,展示其理性特点,并分析其理性形成机制二、“超大"论坛:理性的吞说(一)论坛概况“超级大本营论坛” (It, cjdby, net,以下简称“超 大”论坛),成立于XX年11月,目前是同内最好的军事论 坛之一,注册会员数量几十万,每天人数约五千,日 发帖量两万左右。

从版面分类来看,是一个涉及军事、社 会、体育、娱乐等的综合性论坛,共有几十个版面,但人 气主要集中于若干军事版面和名为“原创茶馆”的社会时 政版面超大”论坛的性质及定位,集中表述在XX年通过的 论坛章程第一章总则当中:“第五条论坛指导思想:崇尚科学,理性思考,超然物外,有容乃大第六条论坛活动原则:爱国守法,热情参与,文明讨论,友好交流第七条论坛讨论范围:军事、社会、文化、科技等综合内容,以国防知识为主在“超大”论坛的章程中,除了通行的对会员和版主 的权利义务及相关管理制度的规定,还有颇具特色的贵宾 和评论员制度,会员只有具备较丰富的军事知识或其他专 业知识才能成为贵宾,此外,论坛还聘请有较高深的军事 知识或具有其他突出专业知识和能力的人员为评论员,作 为论坛专业人员之一,就自己所属专业知识领域的事项发 表评论和意见贵宾、版主和评论员,共同构成了 “超大” 论坛的精英群体论坛为开放注册,新注册的会员24小时 之后才能发言,除特殊时期的“原创茶馆”版之外,所有 版面无需登录即可浏览二)争论中的理性“超大”论坛的公共话题集中在“原创茶馆”版,在 这里,民主、民族、外交、历史、社会事件等往往是热门 话题。

在很多论坛,这些话题往往演变成互相谩骂和攻击 不过,在“原创茶馆”,尽管也存在激烈的争论,总体上依 然表现出较高的理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争论注重事实、数据和逻辑当论及争论议题 时,尽管各方言辞犀利,不留情面,辛辣的讽刺你来我往, 甚至‘五毛”、“美分”之类的互相指责和人身攻击也时有 发生,但在争论过程中,为避免轻易被“拍砖”,各方不得 不审视自己的论据可靠性和逻辑严密性,形成了 “言之有 据”、“谁主张谁举证”、“孤证不证”、“消息和数据需有可 靠来源处”等公认的评判规则任何言论的说服力和认同 度,取决于遵循这些规则的程度如果某会员经常发表罔 顾事实的偏激言论,往往被贬称为‘教主”,其他会员则乐 于看笑话,称为“围观”或事实和数据进行驳斥,称为 “打脸”,典型的“打脸”行为如某会员宣称“民主国家不 会使用警察暴力”,其他会员则贴出西方八国峰会时期警察 和示威民众冲突的图片;或者某会员称“印度的贫民窟至 少不会面临强制拆迁”,其他会员马上贴出孟买大规模强制 拆迁贫民窟的新闻事实其次,允许多元观点存在争论之所以常见,是因为 论坛总是存在不同观点,即便在多数意见占上风时也是如 此以央视国庆6 0周年阅兵直播失误事件为例,阅兵直播 结束之后,网络上立即涌现出对央视在逆光、机位设置、 构图取景、镜头切换等方面出现诸多失误的指责浪潮,作 为军事论坛的“超大”论坛一度也是群情激奋。

不过,随 着时间的过去,很快有会员提出不同意见:天气变化、现 场位置、队列整齐度、脚本限制等客观因素有影响;不能 只考虑军迷小众群体的审美要求而忽视大众;不能将此次 阅兵的直播效果与前几次阅兵经过后期剪辑的效果相比 可见,对阅兵期望更高的“超大”论坛,并未因失望和愤 怒而完全失去理性正因为如此,与其他论坛相比,“超大” 论坛上的群体极化现象并不严重,不少言论能够做到独立 思考而不是人云亦云其三,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超大”论坛的理性, 还突出表现在对流言和谣言的鉴别上,一些在其他网站流 传的谣言,往往在此被终结原创茶馆”版有一个题为 《这些流言已经被证明是误传》的辟谣帖,对在公众中流 传且常被媒体引用的大量流言(这些流言涉及政治、社会、 历史、地理、科技、生活各领域),通过严谨的考证和分析, 进行了有力的澄清,该帖已历时两年之久,还在不断补充 更新之中对于网络上各种层出不穷的爆料、未经证实或 没有来源的消息,如没有原文链接的媒体报道等,论坛一 般持存疑态度以近期的“钱云会”事件为例,当最初的 “五个人按住村长让卡车撞死”的传言出现时,就有会员 指出技术上无法操作,在整个事件的发展中,论坛的主流 讨论也始终表现得相对理性。

其四,避免极端立场和其他论坛一样,从意识形态 的角度看,“超大”论坛也存在左、中、右的不同观点,且 各有一些代表人物,不过大多数会员的立场和观点并不极 端例如,在对待政府的看法上,既有对某些政策和行为 的尖锐批评,又不是盲目反对政府的一切,而且在维护国 家和民族利益、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上基本一致论坛的这 种言论风格,得到了多数会员的认同和维护,形成了有别 于其他论坛的集体意识例如,曾经有人发帖,要求跟贴 者回答收入是否上涨了%,意在质疑统计局XX年城镇居民 人均收入增加%的数字,结果回帖者的收人大多符合政府 统计数字,更有会员直接讽刺:“楼主大失误啊,这贴在超 大发没什么效果,要去天涯发,回帖绝对一边倒”极端言 论无论左右,在论坛都不受欢迎,“左愤请去中华、铁血, 右愤请去天涯、凯迪”,是论坛对极端言论的典型回复有 意思的是,“超大”论坛在中华网论坛和铁血论坛往往被指 为偏右,在天涯、凯迪上又被指为偏左,正好反应了 “超 大”论坛不左不右的中间立场三)理性的自我认知以上从观察者的角度对“超大”论坛的理性进行了概括,为了进一步探究“超大”论坛的理性特点及形成机 制,我们于XX年8月对论坛的活跃会员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最终612人参与并提交了问卷,其中有效问卷564份,有效率%。

问卷采 用李克特6点量表形式,其中一些题目涉及到会员对论坛 的看法,可以作为论坛理性程度的佐证有关论坛的整体理性程度方面,%的会员认为论坛的多数会员是讲事实讲道理的,高达%的会员同意论坛整体 上是比较理性的;同时有%的会员也认为“原创茶馆”版 块是比较理性的有关“原创茶馆”版块理性的具体方 面,%的会员认为版块的大多数讨论具有一定的水平;% 的会员认为版块具有较高的辨析谣言、流言的能力;多数 会员认为很少存在真正拿钱发帖的"五毛”(%)或“美分” (%);谈到访问“原创茶馆”版块有何帮助时,绝大多数 的会员认为可以提高知识水平或视野(%)和有助于客观理 性的看待问题(%)由此可见,论坛的大多数会员,基本 认可论坛整体和“原创茶馆”版块具有较高理性的特点, 与之前的观察基本相符具体统计见表1三、网络理性的机制那么,“超大”论坛的理性特点是如何形成的,下面结合观察发现与调查统计的结果,对此问题进行探讨一)高素质的会员高水平的论坛往往离不开高素质的会员超大”论坛 拥有不少相对专业的会员,其中有现、退役军人、国防院 校学生及科研人员、军事杂志编辑和作者以及其他领域的 专业人员,构成了一个为数不少的资深军迷群体,他们大 多具有较高教育水平。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