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新(共32张))

上传人:n**** 文档编号:232315907 上传时间:2021-12-30 格式:PPTX 页数:31 大小:2.1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新(共32张))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2018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新(共32张))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2018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新(共32张))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2018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新(共32张))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2018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新(共32张))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新(共32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新(共32张))(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空白演示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r adipisicing elit.贯彻新发展理念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第一页,共31页。学习目标1.认同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2认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并科学理解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措施要求 。第二页,共31页。自主学习(3分钟)1新发展理念的内容是什么?2新发展理念注重解决那些问题?3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措施有哪些?第三页,共31页。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2、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些突出问题尚未解决,发展质量和效益还不高,创新能力不够强,实体经济水平有待提高,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脱贫攻坚任务艰巨,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群众在就业、教育、医疗、居住、养老等方面面临不少难题。思考:结合我国面临的发展难题问题,谈谈转变发展理念的意义? 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 转变发展理念是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然选择,是破解发展难题的客观需要。转变发展理念,有利于解决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进一步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第四页,共31页。思考:新发展理念着重解决的问题?(1

3、)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是发展的基点。(2)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3)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4)开放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5)共享经济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第五页,共31页。合作探究:提示(1)该市的发展既发展了经济,又保护了环境,统筹了城乡发展,增加了城乡居民收入,缩小了城乡差距,人民生活明显改善,经济社会和谐发展。(2)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要以人民为中心,贯彻新发展理念。第六页,共31页。思考:为什么要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如何建设?第七页,共31页。第八页,共31

4、页。提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主要矛盾已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主要矛盾的变化,从根本上决定了必须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现代化经济体系必然是能有效应对风险的经济体系,而有效化解当前经济运行中的风险,需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任务正是振兴实体经济。第九页,共31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大力发展实体经济概念解读:实体经济实体经济是指人通过思想使用工具在地球上创造的经济。包括物质的、精神的产品和服务的生产、流通等经

5、济活动。包括农业、工业、交通通信业、商业服务业、建筑业、文化产业等物质生产和服务部门。也包括教育、文化、知识、信息、艺术、体育等精神产品的生产和服务部门。实体经济始终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第十页,共31页。 传统的观点认为,实体经济就是指那些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部门或行业,最典型的有机械制造、纺织加工、建筑安装、石化冶炼、种养采掘、交通运输等。 其功能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点: 1. 提供基本生活资料功能。 古往今来,乃至永远,人们总要吃饭、穿衣、行动、居住、看病、休闲等,而保证这些活动得以继续进行的基础,则是各式各样的生活资料。那么,这些生活资料是由各式各样的实体经济生产出来的。如果实体经济

6、的生产活动一旦停止了,那么,人们各式各样的消费活动也就得不到保障。 2. 提高人的生活水平的功能。 同样,古往今来,乃至永远,人们不仅要生存,而且更要发展,亦即人们不仅要生活,而且还要生活得更好。保证人们生活得更好的物质条件,是由各式各样的更高水平的实体经济创造出来的。如果实体经济的更高级的生产活动一旦停止了,那么,人们就从根本上失去了提高生活水平的基础。 3. 增强人的综合素质的功能。 再同样,古往今来,乃至永远,人们不仅要生活得更好,而且还要使自己的素质得到全面的增强,如果实体经济的一些特殊活动形式一旦停止了,那么,人们也同样会从根本上失去增强综合素质的根基。 结论:第十一页,共31页。

7、虚拟经济(Virtual economy)是相对实体经济而言的,是经济虚拟化(西方称之为金融深化)的必然产物。虚拟经济除了目前研究较为集中的金融业、房地产业,还包括体育经济、博彩业、收藏业等,虚拟经济发展过度将会带来泡沫经济。简单地说虚拟经济就是直接以钱生钱的活动。第十二页,共31页。 2018年10月1819日,第五届中国国际大数据大会在京盛大开幕。会议的主题:让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马云说,虚拟现实千万不能变成一个虚的产业,只有跟实体经济紧密结合,才有真正的未来。他表示,数据时代,无论是VR技术还是AI、区块链、IoT等技术,这些技术再先进、再流行,资本再喜欢,但是如果不能和制造业、和

8、服务业相结合,不能推进转型升级,不能推进社会向更加绿色、更加可持续、更加普惠的发展,不能让人们的生活更加健康、更加快乐,这样的技术就变得毫无意义,不会也不可能有广阔的前景。第十三页,共31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第十四页,共31页。思考:中国的改革已进入第40个年头,中国的城市和乡村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然而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一些乡村所面临的低收入、高污染、空心化等问题日益凸显,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块短板,也引发了一些民众的困惑。有人认为人类社会发展到了一定阶段,一定会进入一个从农业社会转向工业社会、转向城镇经济的过程,因此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乡村一定会衰落。那么中国

9、是否会面临这样的问题?第十五页,共31页。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6年年底农村的人口占42.6%,总的加在一起不到5亿9千万,但这部分人口是指常住人口,并不包括户籍在农村、自身到城里去务工经商的那部分人,所以你要把户籍人口都加进来。公安部有统计,我们的农村户籍人口大概要占到全国总人口的58.8%,那也就是整个农村户籍人口在8亿1千多万人,拿到全世界给任何一个国家讲,都是一个天文数字。 正因为这样,中国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农村是不能让它衰败的!因为有几亿人口要在那里生存和发展,应该让他们和住在城里面的人一样,享有同等的幸福生活。 十九大报告中讲到,“三农”问题是关系到国

10、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因为你GDP涨得再高,人也离不开吃饭,所以农业作为国民经济基础的地位,就像报告里讲的,是国计民生的根本问题,这个地位它是不会改的。要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明确地提出了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饭碗里主要应当装中国粮,不是进口粮。第十六页,共31页。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第十七页,共31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要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要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加强重点区域和重点领域合作,形成东北地区协同开放合力。要以东北地区与东部地区对口合作为依托,深入推进东北振兴与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的对接和交流合作,使南北互动起来。” -习近平在黑龙江考察讲话第十八页,共31页。第十九页,共31页。第二十页,共31页。第二十一页,共31页。第二十二页,共31页。第二十三页,共31页。第二十四页,共31页。第二十五页,共31页。第二十六页,共31页。第二十七页,共31页。第二十八页,共31页。第二十九页,共31页。第三十页,共31页。第三十一页,共31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