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意高远技法高超

上传人:gg****m 文档编号:232313434 上传时间:2021-12-3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5.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立意高远技法高超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立意高远技法高超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立意高远技法高超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立意高远技法高超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立意高远技法高超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立意高远技法高超》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立意高远技法高超(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立意高远技法高超立意高远技法高超通讯区别于消息的价值在于对新闻事件的整体把握和深度挖 掘,在于对矛盾问题的剖析和阐释。这篇通讯从珠峰科考队员装备落 后这一事件入手,落脚到关乎国家科技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是以小 见大的典型范例。科技日报记者游雪睛、罗晖采写的通讯科考队员何时不再唾 “狗皮褥子”,通过报道珠峰科考队员出行前的简陋装备,揭示出我 国科技体制存在的弊端及其潜在危机,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在第 十六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获得通讯类二等奖。笔者认为,它的成功 之处有如下几点:以小见大主旨深刻通讯区别于消息的价值在于对新闻事件的整体把握和深度挖掘, 在丁对矛盾问题的剖析和阐释。这篇通讯从珠峰科

2、考队员装备落后这 一事件入手,落脚到关乎国家科技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是以小见大 的典型范例。通讯开篇即为我们展示了一幅令人堪忧的画面:“有着几十年历 史的狗皮褥子、使用过多次的野外帐篷、精确度误差15米的GPS 如果没有记者的关注,读者难以想象这会是珠峰科考队员的装备。记者在暴露问题的基础上深入调查了产生问题的根源:作为主渠 道的现行科技拨款体制严重滞后,是制约国家科技事业的“罪魁祸 首”。同时科技投入的资金渠道过于单一,缺乏来自社会各方面的资 金支持,也限制了科技事业的发展。另外,我国科技发展往往重视直接获利的项目,而忽视与人文相 关的科技问题,这种不平衡发展状况值得人们反思。科技创新与进步

3、是民族振兴和国家富强的巨大动力,这已经成为 全国上下的共识。就在各大媒体频繁报道我国各类科技成就的时候, 这篇通讯冷静地观察到了制约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绊脚石,立意难能 可贵。记者敏锐的眼光、高度的忧患意识和胸怀国家的使命感,使得 这篇通讯具有了高屋建範的全局眼光和指导工作的现实价值。角度新颖新闻性强一般来说,通讯对时效性的要求不很严格,因此很多人物通讯和 事件通讯读起来故事性明显大于新闻性。这篇通讯虽是社会观察通讯, 但选择了一个出色的切入点。第一段如同导语,概述事实,引人注冃, 后几段以消息的手法描写了珠峰科考队出发前的装备状况,为后文做 了铺垫。以新闻为引了,自然而然地牵出问题來,远比没有

4、由头地直接 分析问题更具可读性。这体现出记者高明的写作技巧。引语丰富“用事实说话”一位著名报人曾说,“深刻的揭露并不来自义愤填膺的呐喊,而 是來自真实全面的记述。”这篇通讯寓观点于事实,大量地使用了引 语,既符合全面平衡的报道原则,乂体现出作者的倾向。珠峰科考队员亲口道出了他们“寒酸”的物质条件。队长康世昌 说,“这是他经过数周的市场调研后,买到的市场上最便宜的亚星电 话。”“我们买了两部,每部7000多元人民币,比市场价便宜了差不 多1000元,虽说功能多,但都太贵。”研究员张镜锂表示,“他还将一如既往地带着他那个老家 伙(指狗皮褥子)。”地质组组长丁林则说出了装备落后的严重影响,“定位的准

5、确既 关乎科考队员的生命安全,更关乎科考成果对后來者的参考作 用。精确到厘米显然在科学上的参考价值将更大。”他们的话让抽象的问题具象起來,装备Z简陋可见一斑。接下來,一位科学家乂道破了矛盾的症结。“目前科研经费的拨 款方式不利于科研单位添置设备,课题组拿不出更多的经费购买 设备。”纵观全文,众多当事人竞相开口,由现象到本质,串成了 i条说明 事件前因后果的清晰脉络,具有很强的说服力,记者严肃的思考也借 以体现了出來。横纵对比突出主题有比较才有更深的理解和全面的把握。这篇通讯中不仅使用了较 多翔实的引语,而且还有意让它们在内涵上形成横向和纵向的对比, 以立体感来增强作品的表现力。首先是纵向对比。

6、院士陈述彭充满深情地表示,“当年我们作为 考察队员在珠峰地区科考吋,30多年过去了,科学家们的条件还 这么艰苦、这么原始,实在让人惭愧,也有些让人不可思议。”这种反 差让人震惊,表明科技装备的落后绝非一朝夕的问题,体制障碍已 经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其次是横向比较。陈院止说,“我们的野外科考队员所带的装备 不用与国外比,就是一些非专业的登山队也要先进得多。”“有人说 现在的外军士兵已经武装到了牙齿,争取有关部门的支持,好好 改善一下。”落后的程度从另一个角度呈现了出來。另外,“记者的震惊”同科研工作者的“心平气和、随遇而安” 形成了对比。在通讯结尾处,记者的情绪终于代替了当事人的叙述, 走到了

7、前台。“震中分明夹杂着遗憾、辛酸和反思,队员们的“知 足”也许是极度无奈后的一种不得已的反应吧!这个对比饱蘸情感, 升华了主题:如果缺乏一个稳定和坚实的制度保障,始终让科研一线 人员在物质拮据的状态下艰辛工作,那么受到影响的最终将是整个国 家的科技成果和前途命运,将是国家和民族的复兴大业。(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研究生)原文:科考队员何吋不再睡“狗皮褥子”令人震惊的落后装备掣肘珠峰科考(科技FI报记者游雪晴罗晖)有着几十年历史的狗皮褥子、使用 过多次的野外帐篷、精确度误差15米的GPS这就是即将伴随中 国珠峰科考队队员90多天的随身装备。3月18 R,即将出发的木次珠峰科考野外考察队队长、

8、中科院青 藏高原研究所康世昌研究员的办公桌显得异常凌乱,但有一个物件被 他小心地摆放在桌子的一角:一部深蓝色的“手机”,正在充电。看到 记者对他这个“宝贝”感兴趣,康世昌兴奋地说,这是他经过数周的 市场调研后,买到的市场上最便宜的亚星电话。他说:“我们买了两部,每部7000多元人民币,比市场价便宜了 差不多1000元,而且还送50美元的通话费。现在市场上的卫星电话 有好几种,海事卫星电话每部3万多,錶星电话每部一万五左右,虽说 功能多,但都太贵。听说这次30年來最大规模的珠峰科考还要用一些旧帐篷,记者 向康世昌求证。他说:“的确会用儿个I 口的,但大多数都是新买的。” 好像挺知足,发自内心的那

9、种。采访科考队大气物理组组长马耀明和生物与环境组组长张镜锂 两位研究员时,他们正在讨论要不要把狗皮褥了背上去。张镜锂表示, 他还将一如既往地带着他那个“老家伙”。据记者了解,一些科考队 员的狗皮褥了是退休的“老青藏”们用过的,之所以不舍得扔,除了 感情因素外,更重要的是,市场上那些轻便的防寒防潮垫价格都很贵, 对于经费紧张的珠峰科考,实在属于奢侈品。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的另一个装备方面的问题是,科考队员随身携 带的10多部手持GPS (全球卫星定位系统)设备的精确度在15米左右, 大部分都是以前买的,这次儿乎没有添置新的GPS设备。如果在大本 营配备一个GPS基准站,定位的误差可以达到厘米级。当然

10、这也需要 钱。张镣锂初步测算过,一个基准站加上每位科考队员的手持设备, 大概需要20到30万元人民币。地质组组长丁林研究员告诉记者,定位的准确度既关乎科考队员 的生命安全,更关乎科考成果对后来者的参考作用。此次科考很重要 的冃的在于,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参照。精确到厘米级显然在科学上的 参考价值将更大。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科学家此前告诉记者,目前科研经费的拨款 方式不利于科研单位添置设备。例如,很多项目都是儿年一个周期, 每年只拨付总额度的一部分经费给科研单位,而且需要当年用完。尽 管这样做有利于对科研经费使用效率的监管,但这些钱经过年度分解, 每年的经费扣除科研人员出野外的差旅等大额费用后,课题组

11、拿不出 更多的经费购买设备。多次参加青藏高原科考的著名科学家、中科院院士陈述彭在谈到 此次珠峰科考时,尖锐地提出了科考队的装备问题。“当年我们作为 考察队员在珠峰地区科考时,由于装备差,加之天天风餐露宿,每个人 都灰头土脸的,曾经被当地老百姓当作土匪抓起來过,一吋传为笑谈。 30多年过去了,可不能再让年轻一代的科考队员重蹈我们的覆辙。谁都知道野外科考是个艰苦的工作,尤其是在珠峰这样高海拔地 区,高寒、缺氧、生活条件差都是不言而喻的,每一个科考队员都是要 有点牺牲精神的。同吋这个极端的环境条件对科研仪器设备也提出了 高要求。因此,30年后对珠峰地区开展大规模科考,对于提高仪器设 备等科考装备水平

12、可谓是个难得的机会。“在现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年轻人还能愿意到艰苦的地方吃苦, 是值得敬佩的。但不能让科考队的装备再如此落后于时代的发展。” 陈述彭院上深情地说:“我们的野外科考队员所带的装备不用与国外 比,就是一些非专业的登山队也要先进得多。30多年过去了,科学家 们的条件还这么艰苦、这么原始,实在让人惭愧,也有些让人不可思议。 一定要改变野外科考队员是苦行僧这个形状。”“有人说现在外军士兵已经武装到了牙齿,他们的头盔里就装备 有液晶显示屏,与GPS等仪器相连,外界温度、所在精确位置、目标情 况等相关信息全都一目了然。我们不必攀比,但完全可以利用自 己的条件,争取有关部门的支持,好好改善一下。可以考虑借这个机会, 下决心装备一个国家级的高山科考队。”不知陈院士的这个愿望这次能否达成。据悉,此次珠峰科考队也曾试图争取一些有实力、热衷于社会公 益事业的企业的支持,但到冃前为止,依然收获甚微。然而,与记者的震惊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科学家说起这些吋的心平 气和与随遇而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