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汕尾市潭西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化学期末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zh****71 文档编号:232255036 上传时间:2021-12-3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70.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汕尾市潭西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化学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广东省汕尾市潭西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化学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广东省汕尾市潭西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化学期末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汕尾市潭西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化学期末试题含解析(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东省汕尾市潭西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化学期末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1. 根据相应的图象(图象编号与答案一一对应),判断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T0时改变某一条件有如图变化所示,则改变的条件一定是加入催化剂B反应达到平衡时,外界条件对平衡影响关系如图所示,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且abC物质的百分含量和温度关系如图所示,则该反应的正反应为吸热反应D反应速率和反应条件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则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A、B、C是气体、D为固体或液体参考答案:D【考点】化学反应速率

2、与化学平衡图象的综合应用【分析】A、加催化剂不会引起平衡的移动,反应前后气体系数和不变的反应,改变压强,平衡也不移动;B、压强不变,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着吸热方向进行;C、图象分析可知T2达到平衡,改变条件平衡逆向进行,逆向是吸热反应,正反应为放热反应;D、图象分析可知,降低温度,速率减小,平衡正向进行,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增大压强,速率增大,平衡正向进行,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说明反应前后调节减小,则D一定为固体或纯液体【解答】解:A、图象分析可知改变条件,平衡不动,不得条件可能是加入催化剂改变反应速率,不改变化学平衡,或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时,增大压强,速率增大平衡不动,故A错误;B、图

3、象分析可知,升温G的体积分数减小,说明平衡正向进行,正向是吸热反应,不是放热反应,故B错误;C、图象分析可知T2达到平衡,改变条件平衡逆向进行,逆向是吸热反应,正反应为放热反应,故C错误;D、图象分析可知,降低温度,速率减小,平衡正向进行,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增大压强,速率增大,平衡正向进行,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说明反应前后调节减小,则A、B、C是气体,D一定为固体或纯液体,故D正确;故选D2. 下列各组反应(表内物质均为反应物)刚开始时,放出H2的速率最大的是编号金属(粉末状)物质的量酸的浓度酸的体积反应温度AMg0.1mol6mol/L硝酸10mL60BMg0.1mol3mol/L盐酸

4、10mL30CFe0.1mol3mol/L盐酸10mL60DMg0.1mol3mol/L盐酸10mL60参考答案:D3. 1mol某烃能与2molHCl完全加成,其产物最多能被8molCl完全取代,则原烃可能为 A乙炔 B1,3-丁二烯 C1-丙炔 D环丁烯参考答案:B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往某溶液中加入稀NaOH溶液,无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说明该溶液一定不含NH4+B用加热的方法可以除去混在NaCl固体中的NH4Cl,说明NH4Cl会升华CSO2气体和Cl2均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说明两者均有强氧化性D浓硫酸可用来干燥H2、Cl2、SO2等气体,说明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参考答案:D5. 图

5、1和图2是A、B两种物质的核磁共振氢谱。已知A、B两种物质都是烃类,都含有6个氢原子。请根据图1和图2两种物质的核磁共振氢谱谱图选择出可能属于图1和图2的两种物质是 AA是C3H6 ;B是C6H6 BA是C2H6 ;B是C3H6CA是C2H6 ;B是C6H6 DA是C3H6;B是C2H6参考答案:B略6. 下列物质既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又能使溴水褪色,还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是 ( ) A乙酸 B乙酸甲酯 C丙烯酸甲酯 D苯甲酸参考答案:C略7. 石墨烯是仅由一层碳原子构成的新型材料,具有超强的导电性。下列元素与碳元素处于同一主族的是 AHe BO CSi DP参考答案:C略8. 已知:

6、分子式为CnH2n+2O (n1) 的醇类有a种结构,而分子式为CnH2nO2 (n1) 的羧酸类有b种结构,则a和b的大小关系为( )A. ab B. a10Vb B、Va=10Vb C、Va10Va 参考答案:D略13. 对于在恒容密闭容器中、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可逆反应N2(g)3H2(g)2NH3(g),能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A总压强保持不变 B密度保持不变 C各物质浓度相等 Dc(NH3)c(N2)c(H2)=213参考答案:A略14. 对于任何一个平衡体系,采用以下措施,一定会使平衡移动的是( ) A加入一种反应物 B升高温度 C对平衡体系增加压强 D使用催化剂参考答案

7、:B略15. 下列气体中,不能用排水法收集的是( )A.H2 B.NH3 C.O2 D.NO参考答案:B略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16. 从今年3月16日下午开始,大陆“海水受日本核辐射污染,碘可防辐射”等消息疯传,从绍兴、宁波、台州地区开始出现抢盐潮,接着蔓延到多个城市,人们抢购加碘盐是因为食盐中添加了碘元素。I人们在即将受到核辐射前的24小时内,需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碘片,成人推荐服用量为100mg碘,假设此碘盐碘元素含量为40 mg/kg,要达到上述碘含量要求,需服用该碘盐 kg,你觉得服用碘盐防辐射合理吗? II右图为某加碘盐标签的一部分。 已知:KIO3+5KI+3H2S

8、O4=3K2SO4+3I2+3H2OI2+2Na2S2O3=2NaI+Na2S4O6(无色)某同学欲测定此加碘盐中碘元素的含量,进行以下实验:步骤1:称取ag市售食盐,配成溶液,全部转移至锥形瓶中,加入适量新制KI溶液,滴入几滴稀硫酸,溶液变黄色,再加入3滴淀粉溶液。步骤2:取一支50mL碱式滴定管,用bmolL-1的新制Na2S2O3 溶液润洗23次后,装满溶液,调节液面高度至0刻度。步骤3:开始滴定直至终点,重复操作23次,实验数据记录如下:编号碱式滴定管读数消耗体积(mL)滴定前刻度滴定后刻度10如图一2023.9823.983024.0224.02(1)第一次读数为 mL。(2)滴定终

9、点的判断方法 。(3)经过计算,此加碘盐碘元素的含量为 mg/kg(用包含a、b的最简表达式表示)。(4)下列操作可能会导致测量结果偏低的是 。A步骤1中称取食盐时将砝码放在左盘,食盐放在放在右盘,游码读数为0.5gB步骤1所配食盐溶液未完全转移至锥形瓶C步骤2中滴定管洗涤后未润洗D步骤3滴定前滴定管尖嘴处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参考答案:I 2.5 (1分) 不合理 (1分) II(1)24.00 (2分) (2)溶液颜色恰好由蓝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2分) (3)508000b/a(2分) (4) AB (2分)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17. 已知化学反应:Fe(s)C

10、O2(g) FeO(s)CO(g),其平衡常数为K1;化学反应:Fe(s)H2O(g)FeO(s)H2(g),其平衡常数为K2,在温度973 K和1173 K情况下,K1、K2的值分别如下:温度K1K2973 K1472381173 K215167 请填空: (1)通过表格中的数值可以推断:反应是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2)现有反应:CO2(g)H2(g)CO(g)H2O(g),请你写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3的数学表达式:K3_ (3)根据反应与可推导出K1、K2与K3之间的关系式_,据此关系式及上表数据,也能推断出反应是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4)要使反应在一定条件下建立的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可采取的措施有_(填写字母序号)A缩小反应容器的容积B扩大反应容器的容积C升高温度D使用合适的催化剂E设法减小平衡体系中的CO的浓度 (5)图甲、乙分别表示反应在t1时刻达到平衡,在t2时刻因改变某个条件而发生变化的情况:图甲中t2时刻发生改变的条件是_图乙中t2时刻发生改变的条件是_参考答案:(1)反应是_吸热_反应(2)(3)K3K1,吸热_ (4)CE_(5)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