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切实践行科学发展观努力创建省教育强镇 连州市九陂镇

gg****m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75.93KB
约13页
文档ID:232171524
切实践行科学发展观努力创建省教育强镇 连州市九陂镇_第1页
1/13

切实践行科学发展观,努力创建省教育强镇——连州市九陂镇申报广东省教育强镇自评报告创建省教育强镇,是推进教育现代化,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综 合素质的有力手段多年来,九陂镇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 导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政策, 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积极拓展办学思路,全面 实施素质教育,办学条件不断改善,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创建省 教育强镇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现将我镇创建广东省教育强镇工作情 况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九陂镇位于连州市南部,俗称连州“南大门”,东南与阳山县 黎埠镇接壤,西南与连南瑶族自治县三排镇相邻,北部与连州镇 相连,107国道和清连高速公路贯穿全境,交通十分便利目前全镇总积为160平方公里,下辖13个村委会共150个村民小组, 总人口 3. 1万人九陂镇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源远流长的人文历史奇 异秀美的潼川三峡自北向南流经我镇,唐朝大文豪韩愈曾游历至 此,留下千古绝句《宿龙宫滩》,并赋《贞女峡》大诗感慨镇内 资源丰富,商贸繁荣,油茶溢香,有“茶油之乡”、“煤碳之乡” 之称传统民间文化艺术活动“唱春牛”等,在市、县艺术界绽 放出迷人的光芒,文化底蕴浓厚的湼川三峡和龙潭旅游渡假村吸引着八方来客。

近年来,我镇党委、政府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 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团结协作,真抓实干,以“抓 项目、强基础、提产业、惠民生、促和谐”为工作主线,以“创 先争优”活动为动力,进一步创新思维,转变发展方式,攻坚克 难,促进了镇域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较好地完成了工作目标任务,提升了城镇综合实力2012年全镇 实现生产总值37014万元,农村人均纯收入达到6818元随着近年经济的发展,九陂镇党委、政府坚持“科教兴镇”、“文化强镇”的发展理念,兴学重教,不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 调整学校布局,优化资源配置,加强学校管理,建设优质规范化 学校,继续完善村文化室、农家书屋建设,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教 育事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教育综合实力不断提高,镇文化软实 力不断得到增强,人民群众综合素质得到整体提升目前,全镇 拥有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公办完全小学1所,教学点9个,公 办幼儿园1所,民办幼儿园1所,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1所,在 校中小学生1253人,中小学、幼儿园在职教师135人,入园入学 幼儿414人,全镇形成了学前教育规范发展、基础教育牢固扎实、 成人教育形式多样的良好局面。

二、主要做法及工作成效)履行政府职责,促进教育事业不断发展我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始终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切实加强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强化政府职能,履 行政府职责,举全镇之力,全力创建广东省教育强镇1. 党政重视,优先发展教育近年来,我镇党委、政府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确立了 “科教兴镇"、“文化强镇”的战略思想,把教育纳入 我镇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确保教育做到“三优先”1) 优先规划教育发展我镇把教育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制定了《九陂镇领导班子成员联系学校工作制度》,并 把教育发展作为镇、村主要领导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为实现学 校的中长远发展规划,镇党政一把手和分管教育的领导每年主持 召开2次以上研究教育工作专题会议,经常深入学校检查,现场 办公,指导、帮助学校描绘教育发展蓝图,切实解决教育的热点 难点问题2) 优先安排教育资金我镇党委、政府在镇财政仍然困难 的情况下,千方百计筹集资金,加大对教育的投入2012年我镇 正式启动创建省教育强镇以来,累计投入资金2273. 3万元用于改 善办学条件对教育资金的优先考虑和巨大投入,极大改善了我 镇的办学条件,学校面貌焕然一新,教育事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 大发展。

3) 优先保障教育用地在现今百业俱兴,土地资源日益紧 缺的情况下,为适应学校布局调整的需要,政府和当地村委优先 提供学校建设用地2003年至今,党委政府共为学校征地约12370 平方米,使各中小学占地面积均达到规范化学校标准,其中扩建 九陂中心小学征地6324平方米,扩建联一小学征地1800平方米, 新建规范化中心幼儿园征地约4246平方米2、精心组织,营造创强氛围“今天九陂办强教育、明天教育振兴九陂”是我镇党委、政 府的坚强信念,“重教兴学,科教兴镇”已成为我镇领导班子共识 2012年,我镇提出创建广东省教育强镇的奋斗目标后,镇党委政 府高度重视“教育创强”工作,并把它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为了 加强对全镇教育“教育创强”工作的领导,成立了由镇党委书记 杨华任组长,党委副书记、镇长唐齐强、分管教育的党委委员潘 贤菊任副组长,镇各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创建广东省教育强 镇工作领导小组,下设“教育创强”办公室,负责教育创强日常 工作,全面统筹协调各有关职能部门和镇的“教育创强”工作, 督促解决“教育创强”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制定《九陂 镇创建广东省教育强镇实施方案》,对“教育创强”工作加以分解 细化,明确责任,落实措施。

2012年8月召开了镇班子会议,专 门研究教育创强工作;9月召开“九陂镇庆祝第28个教师节暨表 彰大会”,镇主要领导作动员讲话,掀起了 “教育创强”的热潮 我镇还充分利用镇政府、村委会、学校宣传专栏等阵地,出版“教 育创强”专栏,在镇村人流较多的地方、各主要路口、学校等悬 挂创建教育强镇的宣传标语、横幅,向群众派发宣传资料等,引 导广大群众积极参与、支持“教育创强”工作,使“教育创强” 工作做到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形成了 “干部以创建教育强镇为 目标,教师以创建教育强镇为己任,群众以创建教育强镇为光荣” 的良好社会氛围3、广泛筹资,改善办学条件近年来,我镇党委政府努力改善学校办学条件,打造温馨和 幸福的校园,切实为办人民满意的学校尽自己最大的职责在镇 财政并不宽松的情况下,多渠道、多形式筹措资金,全力改善办 学条件一是积极争取上级政府和主管部门的支持二是充分利 用我镇外出乡贤热爱家乡、热爱母校这一优势,争取社会各界热 心人士的支持三是充分发挥中小学校友会的作用,发动校友捐 款,并利用他们的影响力,牵线搭桥,广筹资金2012年投入338 万元维修校舍,2013年投入1935. 3万元扩建镇中心小学、联一小 学,新建镇中心幼儿园,增添一批教学设备设施,完善校园文化 建设和数字化校园建设。

目前,我镇中心学校(九年一贯制学校)、 联一小学(完全小学)、镇中心幼儿园、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均达到 了规范化学校的标准4、科学布局,优化资源配置我镇原有的3所初中及14所小学分散在各行政村,不少学校办学规模小,设备设施不足,师资力量薄弱,制约着教育的发展为实施“科教兴镇”战略,实现创建省教育强镇的目标,我镇党 委政府根据上级有关指示精神,结合本镇实际,通过深入调查研 究,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撤并方案,进一步整合教育资源,优化学 校布局,使教育“散、小、弱”向教育现代化发展转变,全镇教育 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2000年以来,我镇有步骤地调整学校布 局,先后将长塘小学、水塘小学、岩头小学等规模小的学校撤并 到附近的行政村完小,2001年又将爱民中学撤并至九陂中学,使 原分散管理的两间中学合二为一,优化了教育资源配置2003年, 随着镇行政区域合并调整,我镇又重新规划学校布局,科学制订 新一轮学校布局调整方案,并于2005年将镇域内的龙潭中学撤并 至九陂中学,实行集中办学经过全镇人民的共同努力,我镇中 小学的布局调整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于2013年1月将九陂中 学撤并至中心小学,办成九年一贯制学校。

至2013年9月,全镇 原有17所中小学,调整为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完全小学1所, 教学点9个,全面完成了学校布局调整任务5、以人为本,强化师资队伍镇委、镇政府大力实施人才发展战略,狠抓教师队伍建设, 不断改善教师的生活条件,努力提高教师的福利待遇,激发广大 教师的工作热情,切实做到“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一是建立奖教激励机制在镇财政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政府坚持每年拨出专项资金,在教师节慰问在职及退休教师,奖励教育工 作先进集体、先进教师和优秀班主任;每年召开九陂籍高考优秀 学生、家长座谈会并给予奖学金;每年春节前,镇、村主要领导 到学校慰问教师,让教师感受人文关怀特别值得称赞的是,九陂 籍乡贤黎建村先生每年捐献3万多元成立“九陂镇奖教奖学基金”, 对本镇年度取得优秀成绩的教师和学生给予奖励,这一善举受到 群众拍手好评二是落实教师福利待遇配合上级政府部门落实 教师工资按时按月发放,确保教师工资基本实现“两相当”,教师 的收入逐年提高同时,镇财政每年都安排专项资金组织全体教 职员工进行体检,确保教师身心健康,并切实保障教师的社会保 险、医疗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等各项福利待遇,使广大教师安教乐 教,扎根山区。

目前,我镇已按编制标准配齐配足幼儿园、中小 学教职工,教师学科结构与中小学课程基本匹配二)强化教育管理,规范学校办学行为镇党委、政府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加强对教育的 管理,规范学校办学行为,全面实號素质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 康成长1、 加强教育,抓好师德师风建设在教师队伍中开展以“正 风行动”为主题的师德教育活动,强化集体意识、责任意识、团 结意识、竞争意识,促使教师知耻守正,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 统,抵御社会上的不良行为,以高尚的情操影响和教育学生,真 正做到爱而不放,严而不松,在爱与严之间找到切合点,树立安 教、乐教、勤教为荣的高尚师德近三年,师德师风建设取得了 良好效果2、 加强管理,规范学校办学行为我镇不断加强对学校的管 理,切实落实上级相关政策,严格执行教育收费规定,实行划片 招生,镇中小学生免试就近入学,学校不设重点校和重点班,新 生入学严格按照常态班的原则进行编班,自觉接受社会及群众的 监督近三年,学校无出现任何形式的选拔性考试行为和违规乱 收费现象3、创新方法,提高德育工作水平我镇始终坚持“德育为首、 教学为主,育人为本”的办学思想,通过强化管理,推进学校德 育工作全面发展,不断创新德育工作方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 量。

一是切实做好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我们认真贯彻落 实“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力的宣传,发挥兼职法制副校长的作用,大力整治校园周边治安环境、游乐场所,净化学生的生活环境二是拓宽途径,构建教育网络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育人网络,使学生时刻处于一个在家家长教、在校老 师导、在公共场所有政法部门和社会人士指点的良好环境三是充分发挥基地作用,培养学生良好品格我镇各校多次组织学生到德育基地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并组织学生参加社会 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家乡、了解社会,激发学生树立为家乡建 设而奋发学习的远大理想4、推进课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我镇各校严格执行广东省九年义务教育课程计划,开齐开足课程课时,按省教育厅要求从 小学三年级起开设英语课,小学四年级起开设信息技术课,认真 上好图、音、体等课程,严格按照省规定安排中小学作息时间 我们始终坚持以教学为中心,推进新课程改革,积极开展舞蹈、 音乐、美术、书法等第二课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5、注重体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我镇各中小学认真贯彻《体育工作条例》和《卫生工作条例》,体育工作制度健全落实镇内 各学校正常开展“两课两操"活动,切实保证学生每天1小时体 育锻炼时间。

每年举办全镇小学生田径运动会,为学生搭建一个 彰显个性,挖掘潜能的平台镇中小学利用课外活动,开展篮球、 乒乓球、羽毛球、跳绳拔河等比赛,每年“六•一”、“国庆” “元 旦"等节日进行文艺表演,让这些传统的文体项目在校园内焕发 了青春活力,更好地活跃了学校的校园文化。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