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广东省高考语文科考前指导(预测)

ss****gk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70.79KB
约7页
文档ID:232139750
广东省高考语文科考前指导(预测)_第1页
1/7

I高考复习策略(学生)一、 语言知识与运用(一) 语言基础知识语音、成语、病句、连贯等4道题如果一定耍变化,那就把语意连贯题换成近义词辨析题1. 字音辨析题:常见多音字标〃次读音〃正确的可能性大,标〃常读音"正确的可能性小形声字标 〃不同声旁读音〃的正确可能性大,标"同声旁读音〃的正确可能性小常见字标音正确的可能性小生 僻字一般不会标错音2. 词语运用题:一般有相同语素乂有不相同语素的词语,重点是分析理解不相同语素,通过组 词来理解,或找出反义词来理解,还可以分析形声字的形旁来理解语素都不相同的词语,重点从用 法方面考虑对词语的运用,重点是使用场合上的搭配虚词的分析,先分开解释,后组合理解;找 出配套的关联词语,前后联系来确定虚词的含义;在单句中的虚词,要分析前后词语的联系和所作的 句子成分;将关联词语与句子内容结合起来分析,在关系上保持-致熟语(含成语)辨析题:不能望 文生义,体会感情色彩,注意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3. 病句辨析题:检查句子的主干,是否缺成分一 一推敲词语运用,是否搭配一一心里默读, 看是否有不同的句式混用一一综合思考,是否符合逻辑二) 语言应用语言表达和运用部分是高考语文试卷中最有创新、最能创新的部分,变化往往出现在这部分,新 题型也往往在此产生。

应该是实用性技巧(压缩、变换、选用、简明、得体、准确)和文学性技巧(扩 展、仿用、鲜明、生动、修辞)相结合,都耍注意情景表达二、 古诗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1. 通读全篇,弄清“人”“事”“过程” “结果”“原因”2. 文言实词题:分析字形,辨明字义从字音相同推测通假字用互文见义对照解释前后词用 成语比较推导词义联系上下文,前后照应,保持一•致注意古今异义、活用和通假3. 文言虚词题联系文句的整体意义和上下文的意义,注意辨明上下文的关系借助语法分析, 看两句中该虚词词性和所作的成分是否相同4. 信息筛选题:看消题目要求,一字一词地琢磨注意题干中“直接”“都”等字眼5. 分析概括:找出文段中与选项解释相对应的语句,一一对应叙述或分析的错误只在某一小点, 主要是时空颠倒、无中生有、张冠李戴等6. 文句翻译题字字落实,直译为主做好换、留、删、补、调抓住句子中关键字词翻译,这 些字词是得分点注意词类活用、句式、通假、偏义复词二) 诗歌鉴赏题形象、意象、意境、诗眼(炼字)、手法、景与情等,应作为重点1. 弄洁作者所处的朝代和作品风格分析诗题的中人和事,理解诗的大意诗最后两句-•般是 运用议论、抒情,是诗的主旨和意境所在。

诗题、描述、议论、抒情-•致表述:这首诗采用了 (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技法+写出了 (意象)的(某某)特点 +表现了(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作用三) 名句名篇题狠抓准确记忆、书写清晰三、现代文阅读(一) 必考1. 注重整体阅读,抓住基本观点以及对观点阐述的文字标示文章中揭示主旨的句子、揭示文章 结构的句子,并用笔划出称代词、关联词、标志词阅读题目,找出选枝相对应的区域文章内容与 题kJ相互应证尊重原文,注意题干,防止答非所问2. 注意未然与已然、原因与结果、先与后、夸大与缩小、部分与全体的区别3. 注意弄清论点、论据和论证过程二) 选考1. 快速读憧原文,深入理解文意(作者记叙了哪些方面的内容)一一联系背景,整体把握文 B (文章涉及哪些社会问题?)一一舍末逐本,归纳要点,把握文章真意和神魂(作者的真正意图是 什么)一一按照题目要求,整理提取有效的信息2. 弄清文章是怎么写的:文章各段说的是什么内容,是从哪些角度说的;段与段之间是什么关系, 它们之间是如何照应的,乂是如何形成一个有机整体的把作者起承转合的行文思路看出来,把文章 的领起段、过渡段、中心段、归旨段、结语段分辨清楚。

3. 注意各类文本的文体特征4. 特别注意新增探究考点“背景和意图” 依本探源就是依据文本或显或隐的有效信息,如主旨句、过渡句、中心句、点睛句、负有作者 情感倾向的词句、暗示作者生平经历的词句、暗示社会环境的词句等,解读作品的主题,从而探讨作 者的创作意图内引外联就是利用命题人在题面上提供的作者与相关背景资料等信息,筛选辨析,联系旧知, 调动体验储备,探知创作背景,解读创作意图,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探究内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 神注意标题、作者、注释和文本中出现的反映时代特色的信息(衣着、语言、器物等)特别注意,题目不一定直接问意图和背景如传记所写人物的优秀品质既是我们应该学习的,也 是作者的创作意图乂如报告为过度消费,那就暗示写作意图为“应该理性消费” 0如果文本所写内 容为“强调要维护社会稳定”,则背景为“社会有不稳定因素” 四、写作注意训练标题作文和新材料作文的训练1. 审题要抓住题目的重点审准题目的写作范围与写作重点是否明确要求联系自身,题目要否自拟 明确各类作文的写作要领命题作文:揣透命题意图,切准题目含义,紧扣标题,精心构思,精心写作材料作文以写议 论文为宜把握材料主要意义,确定文章中心;开头简述材料并推出观点,中间运用论据展开论证, 并适当联系现实深入阐述:结尾照应材料,结束全文。

无论写哪-种题型的作文,都要审准题旨(此 乃重中之重),留意字数耍求、体裁限制1) 偏正短语型题目:正部是写作的重点,偏部限定写作范围如:生存的智慧,“智慧”是写 作的重点,“生存”限定写作范围,即“智慈”只能是“生存”方面的“智葱”2) 动宾短语型题目:动词是写作的重点,宾语是论述的对象范围如:战胜诱惑,“战胜”是 写作的重点(为什么要战胜,怎么样战胜),“诱惑”限定战胜的对象只能是“诱惑”而不是别的3) 主谓短语型题目:谓语是写作的重点,主语表示谓语论述的对象如:答案丰富多彩,“丰 富多彩”是写作的重点,“答案”则限制丰富多彩的对•象只能是“答案”,而不是别的事物4) 并列短语型题目:主要是关系型题目,写作时以--者为主,两个方面对比贫穿全文关系型 题目的主要关系有:①依存关系,如《看到自己与看到别人》;②主次关系《自我认识与他人期望》: ③取舍关系,如《材与非材》;④条件关系,如《人文素养与自我发展》(5) 单个词语型题目:其题目本身是一个字或词语名词要注意其本义,引申义和比喻义如: “脸”本义“人脸部”,引申义“表情,情感”(妈妈的脸指妈妈的关爱),比喻义“面貌”(城市的脸)形容词与动词话题,写作时根据立意,补出主语或宾语后,按后面的主谓短语和动宾短语的 方法确定写作范围与重点。

6) 完整句子型题bl :以谓语为写作重点,同时注意主语,宾语和修饰语对对象和范围的限制 如:细节决定成败,谓语“决定”是写作重点(为什么决定,怎么样决定),“细节”“成败”则表 示“决定”的范围对•象2. 构思展开联想:山课内到课外,首先打开思路,进行山此及彼的联想:山正面写到反面, 由自己写到别人,由古代写到现代,由中国写到外国,山动物写到植物,由自然界写到人类社会,由 学习写到生活,山社会活动写到思想认识,山文学写到艺术,由体育写到军事,山凡人写到伟人…… 但无论何种朕想,都必须注意回到话题中去,扣住话题以免中途“胞题” O3. 材料尽量用自己最熟悉的材料,为了做到材料新鲜,建议多使用近儿年出现的新人新事对 一些过于"新鲜〃、评卷老师可能不知道的,要适当地交代人物的身份和影响、事件的时间、地点等大 体情况4. 谋篇要出彩:开头要引人(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制造悬念,引人入胜;提出问题,引人注意; 说明情况,交待背景),结尾要有力(画龙点睛,发人深思;总结全文,照应开头;叙述结束,自然 收尾;打发情感,引起共鸣)5. 文体文体不限不代表没有文体,要写什么象什么记叙文耍三分之二的篇幅落足于叙述,议 论文反之。

写记叙文,最好将主人公设定为自己,用第一人称入文,不喊口号,情真意切写议论文 要注意事例贴切、事理的分析、引用后的引中,做到首尾呼应不写科幻、童话、寓言等6. 题目自拟题目注意出新,名言为题,比喻为题,设问句为题,数字为题等7. 内容不要触及敏感的政治事件(如乱说教育的不是,教师的不是,家长的不是等),不要单 纯发牢骚少用政治术语8. 语言优美,长短结合,铿锵上口;多引用贴切名言,警句;可引进部分时代新词汇;引用流 行的通俗歌曲歌词;弓I用百姓口头民谣(但取向一定要积极向上)严禁文白夹杂;不用别人看不懂 的方言多写增加文采的句子:(1)对称句一两两相对,相同或相反,不一定字数相同2)假设句: 通过对假设条件下可能产生结果的推测,来证明论点正确3) 〃名言+阐释+例证"句式4)排比 短句:主谓短语、动宾短语、偏正短语等9. 细节记叙文要生动,一定要有细节描写10. 格调要高推己及人,以情动人思维敏捷开阔,关注社会生活,富有时代责任感感,真 挚美好,弘扬真善美,挨弃假恶丑材料新颖简洁,语言清新畅美,文采飞扬,文思动人书写整洁 秀美,卷面美观大方n 冲剌阶段复习备考建议(教师)1. 始终将默写的效果作为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

2. 在重点对学生薄弱环节进行复习的同时,不放松对已经复习过的内容的梳理,梳理做过的试卷, 写过、看过的作文,梳理高考所有考点,帮助学生建立语文系统、网络观念3. 文言文一要重看教材,二可适当加大翻译和断句题的练习4. 重视提高作文水平作文训练耍教会学生正确观察社会、分析思考,讲洁道理的方式方法多 些审题、构思练习5.冲刺阶段的复习更要认真落实,不要单纯追求复习的速度,而要高度注意学生在复习当中出现 的问题,加强个别问题的集体评讲同本强基,追求效率,不肓目追求题量搞题海战术整理学生的 借题,可以考虑错题重考、重讲、重练6. 研究近儿年高考试题特别是近儿年的本地高考试题的变化,从而尽可能寻找出命题规律适 当借鉴外地高考试题7. 把课堂还给学生课堂是高三复习备考的主战场,多让学生自主操作训练,让教学真正落实到 学生的“学”8. 提倡“精练——核对一思考——交流”的复习模式9. 落实“人盯人”的制度从情感、心理和学习方法上培好语文优生10. 冲刺阶段学生身心疲惫、烦躁,教师耍注意调适学生的情绪节奏,给学生更多的关注、关心 和“温情”,多鼓励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更多的关心和支持,增强高考的信心附一:高考(广东卷)语文题型预测(仅供参考)一、 语言基础(12分,每小题3分)1. (字)字音(选择题)2. (词)词语(近义词、成语)使用(选择题)【一段文字内出题】3. (句)语病(选择题)4. (段)连贯(选择题)【论述性或记叙性文字】二、 古诗文阅读(33-35分)(一)文言文阅读(22分)阅读文段:记叙性文段。

小说或人物传记】•5.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选择题)(3分)【可能有双音节词】6.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选择题)(3分)【重点词语:因为之以其而且乃 于与则】7. 筛选文中的信息或文言句式(选择题)(3分)8. 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选择题)(3分)9. 翻译断句9-10分)(表达题)(1) 断句(3-4分)(2) 翻译(6分)(二) 古诗词阅读(6-7分)10. 表达技巧、意境、思想感情(三) 名句名篇11.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空缺的部分6分)【注意近三年未考篇目:氓、离骚、逍遥游、登 高、躬道难、虞美人、赤壁怀古】三、 现代文阅读【必考】(16-18分)阅读文段:论述文12. 多选题。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