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一政治必修二要背知识点总结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232119504 上传时间:2021-12-30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1.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高一政治必修二要背知识点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2021年高一政治必修二要背知识点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2021年高一政治必修二要背知识点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2021年高一政治必修二要背知识点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2021年高一政治必修二要背知识点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年高一政治必修二要背知识点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高一政治必修二要背知识点总结(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word文档 下载可编辑高一政治必修二要背知识点总结高一政治必修二要背知识点总结第一课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我国的国家性质(国体)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对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对分子实行专政。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和自由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监督权。公民必须履行的政治义务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服兵役和参加兵民组织。如何参与政治生活?(1)参与政治生活把握基本准则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

2、原则。坚持权利和义务统一的原则。坚持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2)有序参与遵循法律、规则、程序。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正确处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什么要有序的政治参与?决定着我们能否真正地享受民主生活。这是对我们政治素养的检验。我们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政治生活的基本内容)。参与社会公共管理活动。参加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关注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中学生应怎样参与政治生活明确政治生活的作用。学习政治知识。贵在实践。第二课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直接选举优点它更能直接地反映民意,实现选民的意志;更好地调动公民参与管理国

3、家事务的积极性;有助于加强选民与当选者的联系。局限性在选民人数众多的情况下,直接选举的组织工作和技术工作都有相当大的难度,选举的成本也比较高。间接选举优点选举的成本比较低,便于组织。局限性影响了选民意愿的表达。等额选举优点可以比较充分地考虑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局限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选民的自由选择,影响选民的积极性。差额选举正式后选人名额多于应选名额。优点为选民行使选举权提供了选择的余地,在被选举人之间也形成了相应的竞争。局限性如果竞争不加以规范,容易导致虚假宣传、金钱交易等情况发生。我国采取的选举方式我国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采取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选举方式。如何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积极参

4、加选举,增强公民参与感、责任感,增强公民意识、主人翁意识。公民行使选举权应出于公心,以人民利益为重;要了解候选人的品德和能力表现,在理性思考、判断的基础上,审慎投票。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1)间接方式民主选举(2)直接方式(各自意义书P20)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社会听证制度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意义有助于决策充分反映民意,体现决策的民主性有利于决策广泛地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的科学性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推动决策的实施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高一政治必修二要背知识点总结最广泛的民主实践:农村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基层群众自治制

5、度)村民委员会的性质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是村民民主管理村务的机构。(村民自治的基础自己选举当家人)居委会性质城市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民主管理机构,是城市居民的自治组织。民主监督的方式(各自意义书P228)信访举报制度(重要途径和有效方法)。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舆论监督制度。监督听证会、民主评议会、网上评议政府等。为什么实行民主监督?(1)原因国家性质决定;公民享有监督权。(2)意义有利于改进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有利于维护国家利益和公民的合法权益;有利于激发广大公民关心国家大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某划策的主人翁精神。如何行使民主监督权

6、一方面,公民要敢于和同邪恶势力进行斗争,勇于使用宪法和法律赋予自己的监督权另一方面,要负责地实行民主监督,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如何负责地行使监督权要求我们在依法行使申诉、控告或检举权利时,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如实反映情况,不能捏造、歪曲事实,诬告、陷害他人;还要求我们不能以举报为名制造事端,干扰检察机关的正常工作,不能围堵、冲击国家机关,拦截公务车辆。)第二单元为人民服务的政府1、政府的性质我国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卫者。政府的职能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政府的

7、工作宗旨为人民服务。工作的基本原则对人民负责。为什么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国家性质。我国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人民利益的捍卫者和执行者。怎样对人民负责/对人民负责的要求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依法行政P43-44对政府权力为什么要监督?(1)必要性权力是一把双刃剑。为防止权力的滥用,需要对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2)重要性政府接受监督是坚持依法行政,做好工作的必要保证。如何监督?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一靠民主二靠法制二者缺一不可)建立健全行政监督体系政府接受监督有什么意义?政府只有接受监督,才能更好地作出正确决策。提高行政

8、水平和工作效率防止滥用权力保证清正廉洁。权为民所用,建立起一个具有权威和公信力的政府。*政府的管理和服务是否被人们自觉的认可和接受,是区别有权威和无权威的政府的标志。第三单元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性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的国家权力机关(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性质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审议议案、表决各项决定、提案权、质询权)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是民主集中制我国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大会制度的优越性(为什么)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由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的。b.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是中国人民的奋斗成果

9、和历史选择,是适合我高一政治必修二要背知识点总结国国情的好制度。C.意义它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他动员了全体人民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它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它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是由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1)党的性质工人阶级政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2)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3)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意义(1)我国国家性质和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的。(2)才能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维护国家统一、民族的团结,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才能最广泛、

10、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4)执政方式依法执政(基本方式)、科学执政、民主执政(5)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后三个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基本内容友党关系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的领导是政治领导,即政治原则、政治方向和重大方针政策的领导。(法律平等、组织独立)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根本活动准则遵守宪法和法律。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人民

11、政协。度的优越性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有利于展社会主义经济和文化;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推动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实现。民族团结为什么?(1)原因民族的团结、民族的凝聚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是国家统一的基础。民主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2)意义结合材料。(1)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怎么做?(1)国家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信仰自由政策(2)公民自觉履行宪法规定的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

12、的义务;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新型的民族关系付诸行动;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与片面强调民族特点,忽视国家整体利益,甚至制造民族纠纷的言行作斗争。*我国已经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自治机关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2)为什么?原因P77历史特点、现实情况、社会会和政治基础优越性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我国的宗教政策(1)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基本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

13、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高一政治必修二要背知识点总结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内涵公民有信不信、有信哪种、信哪派、什么时候信的自由。第四单元当代国际社会主权国家是当代国际社会最基本的成员,是国际关系的主要参与者。基本要素人口、领土、政权、主权(最重要)基本权利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管辖权(内涵P89-90)义务不侵犯别国,不干涉他国内政,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等。当代国际社会的主要成员国际组织。类型政府与非政府间;世界性与区域性、一般性的与专门性的。当代国际社会最具代表性的国际组织联合国。宗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积极作用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促进经济发展、社会的

14、发展,以及实行人道主义援助等方面发挥的积极的作用。但是,联合国也有其局限性。*中国是联合国的创始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为什么?(1)重要性国家利益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权益,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2)表现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而利益对立则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任何国家都不应以维护本国利益为理由,侵犯别国的主权和安全,干涉别国的内政。侵犯别国的主权和安全,干涉别国的内政(3)任何国家都不应以维护国家利益为理由,侵犯别国的主权,干涉别国内政的行为,是非正义的、错误的,应当受到谴责和反对。(4)坚定的维护我国的利益的原因国家利益的重要性国家利益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权益,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利益与人民的根本利益相一致。维护我国的国际利益就是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完全正当的、正义的。*我国国家利益的主要内容安全利益、政治利益、经济利益。当今时代的主题和平与发展。(1)全球发展的最突出的问题是南北发展不平衡。(2)解决世界和平与发展问题主要障碍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解决有效途径必须坚决地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改变旧的国际秩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