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复习试题]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232111077 上传时间:2021-12-3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0.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复习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复习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复习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复习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复习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复习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复习试题](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复习试题 在平时做一份良好的检测题能有效的检查出你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至于,在考前要如何做练习呢?接下来,小编就和大家一起来做份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复习试题,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复习试题 一、用原文回答问题。 1、文中交代方仲永的籍贯、身份、姓名及家世的句子是: 2、第一段中刻画出方仲永的父亲贪利而自得,可悲可叹的愚昧无知之态的句子是: 3、方仲永五岁作诗能;十二三岁时作的诗已经二十岁就。 4、幼年时的方仲永有令人称奇的表现是:ABC 5、父亲不使学的原因的句子是: 6方仲永最终泯然众人的原因是: 7、点出仲永才能衰退的原因的三个字是:

2、8、揭示仲永由奇人转变为凡人的原因的语句是: 9、在作者看来,方仲永卒之为众人的原因是: 10、点明方仲永天赋消失的一句话是: 11、交代方仲永小时候是位奇才,长大后却变成一位平庸无奇的人的原因的语句是: 12、仲永变成普通人的个人、直接原因的语句是: 13、仲永变成普通人的道理、根本原因的语句是: 14、在第二段中表明作者写伤仲永目的的句子是: 15、在学业上,不管天生聪明与否,应该采取的正确态度是: 16、方仲永才能发展变化有三个阶段,请分别引用文中原句回答: 17、作者认为仲永之通悟是由于:,他的才能衰退是由于。至此作者认为在和的两个因素中,后天教育因素对于一个人的成才更为重要。 18、

3、不能称前时之闻中的前时之闻具体指:。 二、回答问题。 1、本文题目是伤仲永,文中的伤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伤? 2、世隶耕三个字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3、开篇一句交代了方仲永的那些方面? 4、文中邑人奇之的奇有什么含义? 5、从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中,可以看出仲永的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6、作者为什么极力渲染方仲永幼时的天资? 7、余闻之也久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8、文中的受之天指的什么?受之人又指的什么? 9、作为家长,在发现孩子天资聪慧时应该怎样做?方仲永的父亲是怎样做的?他为什么会这样做? 10、泯然众人矣一句流露出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11从最后一段的议论看,作者通过方仲永从

4、5岁到20岁才能发展变化的故事,意在说明什么道理? 12、本文中仲永由天资过人到平庸无奇的变化过程说明了什么?(仲永的故事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13、方仲永这一故事的结局是什么?读完本文,你悟出什么道理?(本文作者要讲述的道理是什么?) 14、你怎样看待方仲永的父亲的做法? 16、你认为资质聪明的人怎样才能成才? 17、你认为人的天资和后天教育培养是什么关系?哪方面更重要? 18、如果你天资聪颖,是一个方仲永式的神童,你将怎样做? 19、如果你学习成绩一般,你是否会自暴自弃? 20、请你结合本文内容写几组不少于五言的对偶句。 基础题:1.解释加点的字。(1)未尝识书具(尝:)(2)指物作诗立就

5、(就:) (3)不能称前时之闻(称:)(4)稍稍宾客其父(稍稍:) 翻译下列句子(1)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2)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木兰诗练习题 一、解释下列加点的词:木兰当户织(当:)不闻机杼声(杼:)惟闻女叹息。(惟:)问女何所忆(忆:)昨夜见军帖(帖:)军书十二卷(十二:)愿为市鞍马(市:)旦辞爷娘去(旦:)万里赴戎机(戎机:)关山度若飞(度:)朔气传金柝(朔:)策勋十二转(策勋:)赏赐百千强(强:)可汗问所欲(欲:)愿驰千里足(愿:)出郭相扶将(郭:)著我旧时裳(著:)雄兔脚扑朔(扑朔:)雌兔眼迷离(迷离:)双兔傍地走(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6、(安:) 二、默写填空:木兰替父从军的主要原因是_。 描写宿营地空寂荒凉的句子是_。 概括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句子是_。 形象概括木兰从离家出征至凯旋回朝全过程的句子是_。 “_,_。”用夸张的修辞方法描写了木兰的矫健雄姿。 描写边塞夜景的句子是_。 三、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下列各句的修辞手法: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2、木兰凯旋回朝,天子怎样对待她?她的要求是什么? 3、句子“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是什么描写?表现木兰什么特

7、点? 4、结尾一段吟唱附文,以兔为喻,赞颂了什么? 5、对木兰这一形象的意义,怎样贴切评价? 6、“爷娘闻女来阿姊闻妹来小弟闻姊来”运用的是什么修辞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7、“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雌雄?”用的是什么修辞方法?改为陈述语气。 8、用原文填空:表现木兰出征前紧张、周密准备的句子是_从侧面描写木兰战功显赫的句子是_描写伙伴惊奇的句子_表现木兰不贪图富贵利禄的句子_表现木兰归乡心切的句子_ 9、选出与例句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双兔傍地走()A、走马观花B、茶走味了C、车刚走D、走漏消息安能辨我是雄雌?()A、坐立不安B、安敢如此C、安的什么心D、安营扎寨木兰当户织()A、捷报飞来当

8、纸钱B、当着大家谈一谈C、他会当家D、旗鼓相当 10、出自本文的成语和_。 11、赞颂木兰谨慎、聪明、勇敢、能力不逊男子的议论句是: 12.你认为木兰替父从军,千百年来这一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的原因是什么? 阅读论语六则回答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论语(论)不亦说乎(说)不愠(愠)三省(省)罔()殆() 2.填空:论语是记录。是家经典著作之一。孔子,时期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 3.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愠:)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罔:;殆:) 择其善者而从之(从:) 4.翻译下列句子的意思:有朋自远方来,

9、不亦乐乎?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5.“而”的用法,有的表顺接,有的表转接,请区别下列句中“而”的不同用法: 学而时习之()人不知而不愠()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择其善者而从之() 6.宋开国丞相赵普曾说:“半部论语治天下。”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有什么目的? 答: 7、“温故”和“知新”是不是两件并列的事?该如何理解? 世说新语二则复习题 陈太丘与友期行1.注意下列字的读音:歆()辄()携()拯() 2.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过中不至(过:)去后乃至(乃:去:)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委:)君与家君期日中(家君:)元方入门不顾(顾:)

10、3.译句。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3)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4、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乘船5.释词:日中:()舍去:()无礼:()引之:() 6.当友人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时,元方是如何对答反驳的? 7.友人“下车引之”的用意是:。 8.“元方入门不顾”以表示:。 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俱乘船避难(俱:)幸尚宽(幸:) 纳其自托(纳:)遂携拯如初(遂:) 10、翻译句子(4分)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 本所以疑,正为此耳。 11、.用原文语句回答问题(4分)王朗让那人搭船的原因是什么? 华歆认为不应该抛弃那人的理由是什么? 12、你从本文中得到什么启示?(2分) 看了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复习试题的人还看: 1.初一语文试卷反思 2.初一语文试卷质量分析 3.初一语文分班考试试卷 4.2016初一语文期末试卷 5.2015-2016初一上语文期中考试卷 第 9 页 共 9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