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二年级语文期末试卷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232105079 上传时间:2021-12-3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1.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7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二年级语文期末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7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二年级语文期末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7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二年级语文期末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7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二年级语文期末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7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二年级语文期末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7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二年级语文期末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7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二年级语文期末试卷(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7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 二年级语文期末试卷 愿你发扬以前的刻苦努力学习一刻不放松,预祝:七年级语文期末考试时能超水平发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编的7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大家快来看看吧。 7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 一、基础和积累(24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A.阴霾(mn)眼睑(jin)苍穹(qing)悲怆(chng) B.娴熟(xin)抽搐(ch)沟壑(h)剽悍(pio) C.窥视(ku)创痍(y)庇荫(p)遒劲(qi) D.困窘(qing)狡黠(ji)妍丽(yn)阔绰(chu)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流泻眼花瞭乱一尘不染 B.驯良迫不急待梦寐以求 C.

2、赢弱养精畜锐不毛之地 D.蓦然姗姗来迟叱咤风云 3、下列加点词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A.我们的班长德高望重,这次被评为学校学生会主席。 B.学习成绩的提高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C.小明这次竞赛未能获奖,搞得自己声名狼藉。 D.日本文部省别具匠心地一再修改日本教科书,妄图掩盖战争的罪行。 4、下列横线上填入的语句最顺畅连贯的一项是 经过三年努力,_,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A.我们克服了学习上的各种困难。 B.我们不是把学习上的各种困难都克服了吗 C.我们把学习上的各种困难都克服了 D.学习上的各种困难都被我们克服了 5、下列修辞方法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教室里特别安静,仿佛连根针落在地上都听

3、得到。 B.树上黄鹂清脆而婉转的歌声,就像夏夜的雨声一样,一阵阵飘荡起来。 C.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是一幅青绿山水画。 D.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记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 6、下列作家作品及其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最后一课都德德国 B.荒岛余生笛福英国 C.马布封法国 D.伤仲永王安石宋代 7、按内容提示在横线上填空。 请看一看罗曼罗兰的,在那本书里流淌着一条大河,那条大河就是从贝多芬身上流出来,并且加以引申的。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需要镇静:,。”这是俄国诗人普希金的诗句。 岑参的逢入京使表达了诗人远涉边塞的思乡怀亲之情,其最后两

4、句是“,”。 8、根据下面画线句子的特点,再仿写两个句子。 课外阅读是提高语文水平的重要途径,可以使我们获得很多有益的启示,充实我们的生活。读三国演义,我们可以领略到诸葛亮舌战群儒的风采;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们能领悟到人生的真谛和生命的意义;_;_。 二、阅读和探究(5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一)(13分) “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

5、;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闻先生也总是头发零乱,他是无暇及此的。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不动不响,无声无闻。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他并没有先

6、“说”,但他“做”了。做出了卓越的成绩。 “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他又由唐诗转到楚辞。十年艰辛,一部“校补”赫然而出。别人在赞美,在惊叹,而闻一多先生个人呢,也没有“说”。他又向“古典主义”迈进了。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9、段和段中加点的字分别指代什么?(4分) “精神食粮”指代: “这”指代: 10、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写出闻一多作为学者的什么精神?(3分) 11、为表现闻一多作为“学者的方面”的成就,作者选取了什么材料加以表现?(3分) 12、段中“一部校补赫然而出”和“又向

7、古典主义迈进”的事例,说明了什么?(3分) (二)与女儿沟通音乐(16分) 像大多数女孩一样,我女儿喜欢听流行音乐,对当红的港台歌星如数家珍,书桌周围的墙面上贴满了偶像的彩照。对她的热劲,我虽然理解,但总有些不以为然,我对她说,对流行音乐这么热衷没多大意思,应该听一些古典的,那才是受用一世的。谁知她反击道:你只知道听贝多芬、莫扎特,都是些老古董。 有一次,她要我找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和德彪西的月光CD,她说音乐课上老师刚教过,觉得蛮好听的,要我再放给她听。这天她翻来覆去听了好几遍。 又一天,女儿在放Beyond的歌,当听到那熟悉的光辉岁月时,我忍不住跟着哼唱起来,一时间竟唱得热血沸腾,豪情激荡,

8、女儿在一旁很惊讶:爸爸,你也懂啊?我说:爸爸年轻时也是喜欢流行音乐的,特别喜欢这首光辉岁月,还有达明一派、草蜢、温拿、优客李林,还有刘文正、谭咏磷、张国荣、陈百强、徐小凤、奚秀兰,还有邓丽君! 当我说出这一串串乐队组合和歌星名字时,女儿先是直瞪眼,继而是拍手欢呼,激动过后,她问我:既然你这么喜爱过流行音乐,现在为什么不听了?我说:听了古典再听流行,觉得味道不够了,这可能和一个人的年龄、性情、经历和对人生的感悟有关。流行音乐是属于青春期的,所以年轻时一般都喜欢追星,但慢慢地要听一些古典的,古典不是老古董,古典是经典,是几百年来的艺术结晶,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一旦喜欢上,那种幸福迷恋的感觉肯定会超过

9、你迷流行音乐的感觉。当然,流行音乐中也有好的,有精品,比如刚才听的光辉岁月,一听到,我仍会激动,仍会要听,要唱。 从那天起,我和女儿在听音乐时的对立情绪缓和了许多。一天,她在听韩国当红组合HOT的歌,我听到有一首歌的旋律优美跌宕,很有感染力,就问这歌叫什么,女儿说是孩子啊。晚上回家后,女儿一见我就如发现新大陆似的对我说:“你知道吗?你上午听到的孩子啊这首歌的曲子是根据莫扎特第二十五交响曲改编的,我看过说明的。还有首希望,中间用了贝多芬的欢乐颂!” 又过了几天,女儿对我说,她最近听张学友的歌,发现在乐队伴奏中有羽键琴,“巴赫和莫扎特的音乐中不也有羽键琴吗?”我说是啊,羽键琴曾是一件流行的古乐器,

10、看来现在的流行乐坛也已注意吸取古典音乐的养料,你听,用了古典曲调和古乐器,味道和品位就不一样了。女儿频频点头。我又说:其实,古典音乐也吸取了其他音乐的养科,如巴托克、德沃夏克、柴可夫斯基等,在他们的音乐中,就采用融合了许多流传于民间的曲调,民间音乐也可说是一种流行音乐,流传的时间长了,再经过大师们的妙笔生花,于是就化成了古典音乐的一部分。所以古典和流行并不是绝缘的,好的音乐往往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13、女儿对流行音乐非常喜爱,从哪些地方体现出来?(用原文回答)(3分) 14、第段中加点字“这”指代什么?(3分) 15、“从那天起,我和女儿在听音乐时的对立情绪缓和了许多”,“我”和女儿之间为

11、什么会“对立”?“对立情绪缓和”的原因是什么?请用两三句话加以概括。(4分) 16、父亲认为古典音乐比流行音乐更胜一筹的依据是什么?(3分) 17、女儿与父亲在欣赏音乐方面获得了怎样的共鸣点,请用原文中的一句话来表述。(3分) (三)(13分)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8、解释下列词语。(3分) 犬坐于前()意暇甚()一狼洞其中() 19、下列“其”字均为代词,请

12、选出“其”所指代对象相同的一项(3分) 恐前后受其敌意将隧入以及其后也屠自后断其股其一犬坐于前 A、B、C、D、 20、翻译下列句子。(4分) 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变诈几何哉? 21、从狼的故事中,你得到什么启发?(3分) (四)(8分) 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啖菱,并壳入口。或曰:“啖菱须去壳。”其人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注:坐,因为。 22、解释加点的词语(2分) (1)仕于南方 (2)或曰:“啖菱须去壳。” 23、翻译下列句子(3分) 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24、本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3分) 三、体验和作文(40分) 也许,你的父亲(母亲)知冷知热,善解人意;也许,你的父亲(母亲)凶狠粗暴,惟我独尊;也许,你的父亲(母亲)严而不厉,教子有方你的父亲(母亲)是怎样一个人?你希望他(她)成为怎样的一个人?请以“爸爸(妈妈),我对你说”为题作文,要求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字数在600字左右。 下一页分享7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答案第 9 页 共 9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