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互联网领域违法行为查处问题研究1

gg****m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66.97KB
约8页
文档ID:232065736
互联网领域违法行为查处问题研究1_第1页
1/8

互联网领域违法行为查处问题研究顺河工商学组臧远随着科技和社会的不断发展,网络市场也进入了一个蓬 勃发展的时期由于职能部门监管的缺失,执法人员意识滞 后,法律法规不健全,互联网也成了滋生各种经济欺诈和不 法行为的乐园,不正当竞争、无照经营、违法广告、假冒公 司、传销及非法传销甚嚣尘上,严重破坏了市场经济秩序 维护互联网领域经济秩序、保护网络交易过程中各方正当利 益成为了工商部门日常监管的一个新课题违法行为的成因(一)网络本体的脆弱性互联网创立的目的是为了实现资料共享,避免单机中资料 灭失,设计之初对安全问题考虑的不够,且互联网市一中基 于TCP/IP协议簇为基础和标准的网络系统,这些协议有的 本身就存在致命的安全隐患,以其为基础的互联网,其脆弱 性不言自明二)法律法规不健全,监管无力目前,查处互联网领域违法案件,对违法行为定性的 法律依据基本出自《广告法》、《商标法》、《反不正当竞争 法》等,这些都是在电子商务活动出现前出台的法律法规 这些法律法规中虽然也有对某些网络违法行为的定性及 制裁,但是随着网络违法方式的发展、行为类型的丰富,现有法律法规已无法准确涵盖具体违法行为构成要件的特征,查处相关案件出现法律缺失,而这种缺失也直接导致了工商部门监管的无力。

三)违法的成本低.收益高在缺乏法律制度制约的网络世界中,利用网络进行的 违法行为成本低廉,收益较高,在这种利益的驱使下, 许多经营者不惜使用违法手段而这种违法行为对市场 经济秩序的影响及破坏越来越大,执法部门严厉查处刻 不容缓四)法律、道镶观念单薄网络使得人们的生活方式、习惯都有着很大程度的 变化,这就使得人们在现实中形成的伦理道德准则已不 能在网络环境下适用了;同时,在一些网络犯罪被揭露 后,虽被法律否定,但还会得到很大部分的青少年、计 算机爱好者的青睐和崇拜这两方面使得人们在进行网络犯罪时的心里成本过低网络犯罪的种类和表现形式◊网络入侵:散布破坏性病毒或放置后门程序犯罪◊网络窃密:盗窃、偷窥、复制、更改或者删除计算机信息犯罪非法经营◊网络侮辱、诽谤与恐吓犯罪◊网络色情传播犯罪◊网络信息污染犯罪◊网络传销、诈骗等网络非法经营犯罪其中“网络非法经营”所涉及的犯罪在工商部门查获 的网络犯罪案件中比重较大,下面介绍网络非法经营犯 罪的几种类型一)网络传销犯罪案例1 : 12月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东胜区公安分局破获了一起网络传销案犯罪嫌疑人创办青年创业网,为吸收更多会员加入做出承诺:每位会员入股两万元, 每天返利400元;会员每发展一名下线,奖励4000元; 下线发展一名下线,每天奖励16元。

在高额利润的诱惑 下,至少有上千人相继成为青年创业网会员,涉案金额超 过2000万元这是一个典型的依托网站进行非法传销的案例,犯罪 分子利用网络提供便利条件,使得非法经营犯罪更加隐 蔽,为虎添翼,进行网络非法经营,误导和欺骗群众执 法人员只能摧毁或屏蔽(服务器在国外)其网站,犯罪分 子很有可能已经转移阵地,此类犯罪所以屡禁不止二)网络非法经营证券案例2 :深圳市金股之王科技有限公司在多家地方电视 台、互联网门户网站及该公司网站发布广告,兜售金股之王 炒股软件在投资者拨打热线后,该公司业务员按照事 先编写的应答内容,夸张地宣扬公司推荐股票的惊人回报 率,不断强调公司服务的专业性和投资者个人的不足,诱使 投资者购买公司软件在投资者购买软件后,该公司客服人 员通过通知、短信的方式向购买软件的投资者推荐 股票及买卖点,通过非法开展证券投资咨询业务牟利,非法 经营数额达1700余万元on在“全民炒股”的今日,网络非法经营的黑手也伸向了炒股 热情高涨的股民,以高额利润回报为诱饵、以互联网络为平 台、以诈骗钱财为目的从事非法传销活动三)网络非法经营电信业务汕头某网络公司未取得经营许可,利用省内外部分基础电信运营企业提供的中继电路,通过向用户销售私自印制的 专用卡和含RJ45因特网接口的网络机,在我国境 内擅自以PC-PHONE方式非法经营国内、国际IP长途网络 业务。

这个公司通过发展代理商的模式在全国大量推行 “万人迷”网络此类活动严重扰乱了正常的电信业务市场秩序,危害国家安全,损害持证企业和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甚至有可 能发展成为有害信息进入我国并得以传播的便利渠道四)其他混合型网络经济犯罪2012年12月底,盛大文学向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网 安大队举报,“快眼看书”网站未经许可涉嫌大量复制传播盛 大文学旗下“起点中文网”享有独家信息网络传播权的作品, 侵权情节十分严重后经警方调查“快眼看书”搜索引擎内有 200余家加盟网络文学网站,在各网站内有大量的起点中文 网网络文学作品,给起点中文网造成了巨大损失这是一起网络侵犯知识产权案,网络犯罪中掺杂其他犯罪 行为,类似的还有侵犯肖像权等其他犯罪行为,使案情更加 复杂,欺骗性和破坏性更大三、网络犯罪的特点(一) 犯罪主体的多样性各种职业、年龄、身份的人都 可能实施网络经济犯罪二) 犯罪主体的低龄化网络犯罪人多数都在35岁以下, 甚至有很多是尚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的未成年人三) 受害人多、涉案金额大,案件涉及面广在我国多 发的网络经济犯罪案件来看,这一犯罪所涉及的范围、行业、 人员、地域,也是在不断地扩大。

四) 巨大的社会危害性网络的普及程度越高,网络犯 罪的危害也就越大,而且网络经济犯罪的危害性远非一般的 传统犯罪所能比拟,动辄就会造成上百万、上千万甚至上亿 元的损失五)极高的隐蔽性由于网络的开放性、不确定性、超 越时空性等特点,使得网络犯罪具有极高的隐蔽性存在的难点(一)管辖权限不确定网络信息技术的特殊性,经营主体通过网络发布违法信息,受其影响的终端用户遍及世界各地,确认违法行为 发生地是一大难题二)涉案主体关系错综复杂认定违法行为的实施主体困难:涉及网络犯罪的网络接入商、互联网内容提供商、网络服务商、网络主办者和上 网用户关系复杂,使得案件的欺骗性和复杂性提高三)取证困难虚拟世界中,信息量大,更新速度快,证据的真实性、 客观性、有效性和合法性需要仔细判定,这也给工商监管带 来很大难题五、应对方案随着电子商务监管的深入,工商部门对此类案件的查处力度不断加大为了保证案件的查办质量,经过不断地思索 探究,总结岀了一些注意事项和意见一)违法线索的甄别要从大量的线索中找出准确的线索,需要仔细耐心,也需要科学的方法可利用互联网集成搜索 从行业名称、地址、公司名、商品或商标等关键字入手,分辨信息,掌 握准确的线索。

做好证据的提取保全工作网络信息更新速度快,网站每天都会更新,如果事先 不主动保存证据,很可能导致违法线索、证据的消失三)网络巡查和市场巡查相结合由于网络违法隐蔽性较强,在现实的经营中都有较好 的伪装,单纯的市场巡查很难发现违法行为,必须两者 结合,进行有效查处四)加强工作配合注意加强同公安、新闻、通信等部门之间的配合,形成合力,提高办案效率五)增强网民的法制观念通过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普及,增强广大网民的法律 意识,可以让相关人员了解什么行为该做或不该做,从而 清洁网上环境,规范网上行为,减少网络犯罪的发生。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