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小议池塘两茬培育鳙鱼种高产技术

ss****gk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67.13KB
约11页
文档ID:232064493
小议池塘两茬培育鳙鱼种高产技术_第1页
1/11

小议池塘两茬培育端鱼种高产技术摘要:利用池塘以两茬方式培育鳍鱼种,采用人工投饵为主、辅以施肥的养殖方式,第一茬单产292.4kg/亩,其中 鲸鱼种163kg/亩;第二茬单产502. 4kg/亩,其中爆354. 3kg/ 亩,获纯利1195. 6元关键词:池塘苗种培育爆鱼我国传统池塘培育鼬端鱼种的方式是6月份乌仔下塘, 经过约半年的施肥培育,到冬季清塘出池上半年鱼种池大 部分处于闲置状态为了有效利用资源,提高经济效益,最 大限度地挖掘鱼产潜力,我们在合川市白鹤水库鱼种池内进 行了两茬培育端鱼种的试验,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1材料与方法1. 1池塘条件试验池为白鹤水库坝下4#、5#、11#鱼种池,面积 分别为0. 34hm2、0. 27hm2和0. 16hm2o培育期水深在1. 3- 1.7米之间,池埋为浆砌条石,池底为砂砾石和淤泥,各池 均存在一定程度渗漏,保水力较差,水源系水库水,注排水 方便1. 2鱼种放养第一茬鱼种为上年所留下的未达到下库规格的冬片鱼 种,规格为6-8cm,共下翅鱼种483. 4kg,鲤鱼种84.3kg, 鲫、鲂191.8kg;第二茬鱼种为外购夏花鱼种下塘前每亩用75kg生石灰清塘,施足基肥7天后下池。

放养情况见表1、表2o表1第一茬鱼种放养情况表池号爆鱼种绣鱼种鲫鲂小计放养量密度比例放养量密度比例放养量放养量放养量 密度尾/667m2 尾/667m2 尾/667m2890540083. 15448088513. 85820 尾 150 尾 3234063901210520080. 154480110016. 93650 尾 120 尾 2646064851111860480081. 12234094716350 尾 70 尾 146205920注:鲫为40g左右的一龄鱼种,鲂为350g左右的一龄 鱼种表2第二茬夏花鱼种放养情况池号爆鱼种绣鱼种鲫鲂小计放养量密度比例放养量密度比例放养量放养量放养量 密度尾/667m2 尾/667m2 尾/667m230001245091.635006905.1180050068800136000001200096. 5 ——1400400508001245011330001336090. 2250010126. 88402503659014810注:鲫、舫均为寸片比较而言,第二茬夏花鱼种放养量偏大,平均密度达到12600尾/667m2o蝙鱼种接近于单养,平均占放养量的92. 8%,其中5#池没有搭配g连夏花,仅放养少量的鲫和鲂。

1.3饲料配制与加工本试验的饲料配方中粗蛋白含量偏低,并大量使用了 稻糠,饲料中粗脂肪含量,明显高于鲤鱼配方的含量利用 普通饲料粉碎机加工成粒径为1. 00mm粉料,几种饲料混合 均匀后投喂饲料营养成分见表3表3饲料营养成分名称比例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无氮浸出物灰分鱼粉 52. 750. 45--1.30豆饼 156. 000. 470. 655. 350. 90稻糠 405. 687. 162.814.814. 00麦联 202. 430. 531. 7711. 651. 10玉米面 101. 000. 430. 137. 170. 18次面粉 101. 620.410. 964. 731. 18合计 10019. 48.45.313. 71.661.4饲养管理1.4.1驯食第一茬鱼种在3月份水温上升到13C以上、 夏花鱼种下塘后第二天即可开始驯食驯食方法为,在鱼池 上风头一端,一边撒粉料,一边以声音刺激投喂面积约200 -300m2,2-3月水温低时日投饵2次夏花驯食时,日投饵 4次,每次每667m2用量2kg左右每次驯食时间20 — 30分 钟驯食第3天即有池鱼上浮于食场水面,主动摄食人工饵 料。

其后随着驯食时间的延长,上浮摄食的鱼群日渐增多, 食场也随之扩大1.4. 2投喂量和投喂次数待池鱼驯食后转入正常投喂 日投喂次数视水温增高而增加,当水温达到25C以上时增加 到6次10月随着水温的降低逐渐降低,投喂次数亦减少为 4—3次投喂量依水温高低和鱼体大小、吃食情况而定整 个培育期共投喂饲料11165kg,饲料系数1. 21o1.4.3水质管理由于鱼池前期水温较低,投喂量少,为 了保持池水肥度,于下鱼种前每667m2施基肥300kgo 4月 -10月每7天施Y区制绿肥150kg/667m2o试验期间每5-7 天注水一次,使池水的透明度保持在20-30cm之间1.4.4鱼病防治努力做到无病早防、全面预防、防重于 治试验期间每隔7-10天泼洒一次漂白粉,用量为Ippm 整个试验期基本未发生鱼病1.4.5测试项目水温、透明度每天测定,浮游动物每20天左右定量测定一次,鱼类体长、体重15天左右测定一 次,溶氧不定期测定1. 4. 6增氧5 — 10月各池设1. 5kw喷水式增氧机一台, 每天清晨3-6时开机2-3小时,保持最低溶氧在3. OOmg/L以上2试验结果2. 1产量及规格第一茬鱼种从1月17日下塘至6月15出塘,培育期 149天,水温20C以上68天,共产鱼种3229. 4kg,平均单 产292. 4kg/667m2,亩净产212. 7kg,端鱼种占总产的60. 63%, 成活率98. 7%;触鱼种占总产的23.98%,成活率98.9%。

表5鱼种出塘情况批次池号种类产量单产出塘数成活率尾均重体长kgkg/667m2 尾%gem第一茬 4#端 856155. 92656798. 832. 2216. 75M 309. 561. 2444099. 169. 719. 8鲫 148. 229. 381098.7183鲂 77.515.3150100517小计1391.21. 719678. 835. 4733160. 82089298. 535. 0116. 94鲤 31577. 2442098. 771.320.3鲫 126. 931. 164499. 1197鲂 62. 815.4120100523小计 1237. 7284. 52607698. 538.411# 端 469181. 41170098. 740. 117.6鲤 189. 576. 7232099. 181.720.9鲫 68.727. 834799. 1198鲂 38.315. 570100547小计 765. 5301.41443798. 745. 5第二茬 4#鳞 1743344. 56010095. 429. 016. 6鲤 445.988.1343098130.0023.3鲫 27253.8178098.9153鲂 1723449599347小计 2632. 9520. 36580595. 534. 51511.4370. 44738096. 731. 918. 1鲫 23758. 1138098.5172鲂 142.83538496372小计 1891. 2463. 54914496. 735. 9859. 2347. 9303609228. 316. 2M 228. 192. 3243097. 2107. 621. 2鲫 13554.782097. 6165鲂 8735.224397. 2358小计 1309. 35303385392. 328. 9注:成活率为全部数;尾均重指鲤蝙第二茬鱼种从6月22日夏花下塘至11月25日出塘,培育156天,水温20C以上116天,共产鱼种5833. 4kg, 平均单产502. 4kg/667m2,蝙占总产的70. 5%,成活率95. 1%; 鲤占总产的11.9%,成活率97. 7%o出塘规格,端平均体长为17cm,个体均重29.7g;鲤 平均体长22.3cm,个体均重118. 8go出塘情况见表5。

2. 2经济效益试验池面积共0.77hm2,两茬共产鱼种9227.8kg,其 中鲤端鱼种7659. 6kg,单价4. 50元,计34468. 20元;鲫鱼 987. 8kg,单价 8. 00 元,计 7902. 4 元;鲂 580. 4kg,单价 12. 00 元,计 6964. 80总收入 49335. 40 元总支出 35454. 45 元,其中鱼种支出6194. 45元,饲料12504元,人工7200 元,鱼药及肥料1100元,折旧、电费及其他8456元获纯 利润13880. 95元,每66752纯利1195.6元投入产出比为 1: 1. 39o3讨论3.1采用人工投饵为主、施肥为辅的方法,主养或单养 鳞鱼种,完全可以达到高产、高效优质的口的池塘养殖蝙鱼种,完全以施肥的方法,难以达到高产 效果端是喜肥水鱼类,有机腐屑和浮游动物是端的主要天 然饵料,但在池塘养殖中,天然饵料远远满足不了端摄食生 长的需要在试验期,浮游动物的生物量平均为0.45mg/L, 最高峰值仅为1. 54mg/L,从上述情况分析看,依靠天然饵料 达到高产是不可能的试验结果表明,本试验采用的方法可 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并在生产中易于推广和应用。

池塘投饵 养殖蝙鱼种,生长速度快慢及产量的高低主要取决人工饵料 的质量和合理的投喂在6-9月,日投喂饲料6次,端鱼 日生长高达3-5mm,明显超过常规培育方法的生长速度故 此,在池塘以人工饲料为主、以天然饵料为辅的方法培育端 鱼种,达到高产高效益是完全可行的3. 2饲料中少量添加动物蛋白,多量添加成本低、粗脂 肪含量高的米糠类原料,可起到降低成本的作用口前对鳍的人工饵料配方的研究报道不多,尚无系统 的资料可查本试验配方根据端喜食浮游动物的特点,在配 方中加入了 5%的鱼粉试验表明,该配方基本可满足端鱼种 的生长需要0庸鱼种饲料配制时,如若投粉料,粒径应小于 1mm,最好控制在0. 5 — 0. 8mm本试验饲料粒径有一部分大 于1mm,在清池时■发现池底有部分未被鱼类利用的碎料,造 成了浪费如有可能,爆鱼饲料应向微颗粒悬浮性饲料发展3. 3肥水是池塘养殖爆鱼种高产的基础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鱼类摄食和生长本试验在保证 按计划投饵的同时,合理施肥,保证了试验期间水质处于肥 爽和高氧状态在夏花下塘前每亩放基肥300kg,使池水呈 豆绿色,水的透明度在20-30cm之间,保证了夏花鱼苗下 塘后有足够的天然饵料。

高温季节进行分批汹制绿肥,追施 化肥,使水中保持着较为丰富的天然饵料在解剖爆肠道发 现,除大部分人工饲料外,其余是大型藻类及一些有机物质 由此可见池塘饲养鳍鱼种,天然饵料这一重要环节不可忽 视浮游植物生物数量的多寡关系到水中溶解氧的高低, 同时也是鲤鱼种生长所必须的尤其8月份后,随着鱼的个 体生长,密度加大,投饵量增多,水中耗氧量也相应加大 为了保证足够的浮游植物生物量,也不能忽视肥水这个重要 措施对于高密度、高产池塘,增氧机是不可缺少的外因条 件本试验从5月份开始,每口池塘设1. 5kw增氧机一台 每天凌晨3-6时开机增氧,使水中溶氧保持在3. OOmg/L以 上,保证鱼类正常摄食试验期间曾因停电无法开机,造成 鱼类浮头,上午2次投喂基本不摄食因此,若池塘不配备 增氧机,是无法实现高产的3.4充分利用池塘、合理搭配比例及密度是提高产量和 效益的重要措施在鱼种培育过程中,上半年池塘大部分处于闲置状态 本试验充分利用位于水库的优势,有效利用池塘进行两茬鱼 种培育,获得了较好的效益第一茬养殖净产量达227kg/667m2,大大提高了效益在池塘养鱼中,各种鱼搭配是否合。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