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绵阳市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模式

gg****m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75.50KB
约16页
文档ID:232021066
绵阳市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模式_第1页
1/16

化、种绵阳市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模式绵阳市农作物秸秆处理的方式主要有秸秆肥料化、饲料 基料化、原料化和燃料化利用等五种,本文重点介绍三1. 秸秆肥料化利用以秸秆直接还田方式为主田、该方式又分为机械粉碎还田、直接覆盖还田、留高茬还 腐熟还田、堆派还田综合测算,按每个人工按80元/天计,若按其面积计算即投劳折资为45.4元/亩,若按其秸 秆量计算即投劳折资为136. 1元/吨一是机收碎草还田,是指机收田块,在实行机械收割时 将草粉碎还到田中主要有小麦、水稻和油菜作物秸秆,用 人工将粉碎的秸秆均匀地撒到田面,耗用人工为2小时/亩, 每个人工按80元/天计,则耗资20元/亩二是直接覆盖还田,是指人工收获田块,在实行人工收 获后将秸秆均匀地覆盖到全田或行间或厢沟中主要有小 麦、油菜、水稻和玉米作物秸秆,用人工将秸秆均匀地覆盖 到全田或行间或厢沟中,耗用人工为1天/亩,每个人工按 80元/天计,则耗资80元/亩三是留高茬还田,是指在人工收获过程中只收割植株上 部籽粒部分,让植株下部秸秆留在田中自然腐烂主要有油 菜作物秸秆,无需人工再次处理,不需要耗用人工四是腐熟还田,是指将人工收获的秸秆背回家垫在猪牛 圈下让其腐烂,然后担出还到田中。

主要有油菜和玉米作物 秸秆,用人工将秸秆背回家垫在猪牛圈下,耗用人工为1天 /亩,每个人工按80元/天计,则耗资80元/亩五是堆派还田,是指将人工收获秸秆规范地堆码在田边 地角让其自然腐烂,待到下季作物种植时撒到田面或作盖窝 盖种肥主要有小麦、油菜和玉米作物秸秆用人工将人工 秸秆规范地堆码在田边地角,耗用人工为0. 5天/亩,每个 人工按80元/天计,则耗资40元/亩2. 秸秆饲料化利用以三台县绵阳市隆豪农业有限公司为例,该方式是将本 地的鲜玉米等秸秆加工成青储饲料卖到省内外养殖基地作 为大牲畜越冬饲料4公斤玉米秸秆袋装微贮饲草相当于1 公斤玉米的营养价值,达到优质牧草标准,使秸秆喂牛羊的 ‘粗粮”变成了“细粮”该公司2015年已形成加工能力20000 吨当地农户每运输一吨玉米秸秆到企业加工(点),每吨 可获纯利100元,企业加工成产品后,每吨毛利润可以达到 150元左右困难是秸秆量大、分散、体积蓬松、密度较低、 收获季节性强造成运输成本较高;原料季节性强、不能满足 周年生产需要,流动资金使用集中,企业周转困难;加工设 备、窖池设施等投入较大3. 秸秆工业原料固化成型利用以江油市八一镇秸秆处理厂为例,投入资金1000余万 元,形成年处理周边3个乡镇秸秆能力2万余吨,年生产为 工业造纸纤维丝、蛋托、包装箱衬垫等环保产品1.2万余吨。

产品成本约为1050元/吨,产品利润150元/吨2015年收 购秸秆面积10300亩,收购秸秆数量5000多吨,采用工业 技术将秸秆生产成环保产品后获利45万元,若按其面积计 算每亩获利43. 6元,若按其秸秆量计算每吨获利90元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模式1. 田园自循环农作物秸秆直接还田肥料化利用模式 秸秆直接还田方式主要为机械粉碎还田、直接覆盖还田、留 高茬还田、腐熟还田、堆泯还田秸秆直接还田肥料化利用, 若按其面积计算,投劳折资为45.4元/亩,若按其秸秆量计 算即投劳折资为136. 1元/吨(详见65页附件)2. 区域中循环一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固化成型模 式该模式由企业根据市场导向选择将秸秆加工成市场需要 的环保产品采用工业技术将秸秆生产成造纸纤维丝、蛋托、 包装箱衬垫等环保产品,在秸秆原料不计价,只支付运输费 和人工费和满负荷生产的前提下企业获利45万元,若按利 用秸秆面积计算,每亩获利43.6元,若按其秸秆收购量计 算每吨获利90元1个厂可解决周边3—5个乡镇的农作物 秸秆(详见72页附件)3. 区域中循环一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能源化利用模 式该模式由企业根据市场导向选择将秸秆加工成市场需要 的能源产品。

主要生产工艺为将作物秸秆无害化处理后生产 为炭粉、农业炭肥和机质炭等环保产品在游仙区魏城镇的 美日佳公司、涪城区吴家镇的绿美佳公司、江油市厚坝镇的 润凯农业公司、安县塔水镇的九晟公司、安县桑枣镇的新安 资公司推广1个厂可解决周边3—5个乡镇的农作物秸秆(详 见72页附件)4•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饲料化利用模式该模式是将 本地的鲜玉米等秸秆加工成青储饲料作为饲料产品卖到省 内外养殖基地的方式目前,我市有三台县刘营镇的隆豪农 业公司、三台县花园镇的传琪农业公司、安县界牌镇的永丰 园牧业、雪宝公司的原野牧场采用该模式(详见74页附件)5.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作辅料生产商品有机肥模式 如梓潼县推广的农作物秸秆(鸡粪)一有机肥料一果蔬种植 —生态农业循环模式该模式在我市梓潼县的田宝生物科技 有限公司、盐亭县安家镇鹅溪村的绿康牧业有限公司、涪城 区关帝镇大坪村的沃其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采用该模式大 量粪便转化成有机肥,不再是污染源,反而成了 “香悖備” 梓潼县四川省田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还是四川省内第三大 有机肥生产企业附件12县域大循环模式江油市农作物秸秆不同处理方式的经济核算2015年江油市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为936430亩,秸秆 生产可收集量总计304808吨。

处理方式有5种:一是肥料 化-还田秸秆处理处理量为243175吨,占秸秆可收集量的 79. 8%;二是饲料化-喂养牛猪等牲畜处理处理秸秆量为 12928吨,占秸秆可收集量的4.2%;三是燃料化-烧火煮饭 等处理处理秸秆量为23014吨,占秸秆可收集量的7. 6%; 四是基料化-食用菌等种植经济作物处理处理秸秆量为5631吨,占秸秆可收集量的1.8%:五是原料化-加工成工业 产品原料处理处理秸秆量为20033吨,占秸秆可收集量的 6. 6%o五种资源化利用秸秆量为281767吨,占秸秆可收集 量的92. 44 %o基本实现了秸秆在县域内的大循环资源化利 用,改善了环境,发展了生产,变非为宝,提高了秸秆的资 源化价值一、秸秆直接还田的经济成本核算秸秆直接还田方式主要为机械粉碎还田、直接覆盖还田、留高茬还田、腐熟还田、堆泯还田全市采用秸秆直接 还田投劳折资总计为3309. 4万元,按其面积计算即投劳折资为45. 4元/亩;按其秸秆量计算即投劳折资为136.1元/吨二、秸秆固化成型的经济成本核算由企业实施,投入资金1000余万元,形成年处理周边3 个乡镇秸秆能力2万余吨,年生产为工业造纸纤维丝、蛋托、 包装箱衬垫等环保产品1.2万余吨。

产品成本约为1050元/ 吨,产品利润150元/吨2015年收购秸秆面积10300亩, 收购秸秆数量5000多吨,采用工业技术将秸秆生产成造纸 纤维丝、蛋托、包装箱衬垫等环保产品后获利45万元,若 按其面积计算每亩获利43.6元,若按其秸秆量计算每吨获 利90元三 秸秆炭化的经济成本核算由企业实施,投入资金700余万元目前年处理秸秆能 力为2万余吨,辐射6个乡镇,年产成品0.5万余吨主要 生产工艺为将作物秸秆无害化处理后生产为炭粉、农业炭肥 和机质炭等环保产品目前产品成本约为960元/吨,产品 利润1500元/吨2015年收购秸秆面积5600亩,收购秸秆 数量2800多吨,生产产品1000吨,总产值300万元生产 成本160万元,利润140万元若按其面积计算每亩获利250 元,若按其秸秆量计算每吨获利500元附件13盐亭县秸秆综合利用的现状问题与建议一、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现状农作物秸秆处理的根本出路在于综合利用主要包括: 秸秆综合利用肥料化、秸秆养殖饲料化、秸秆燃烧能源化、 秸秆制菌基料化等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秸秆禁烧及综合利用 工作,派出工作组进行宣传、督查、巡查,使该项工作有明 显效果。

但我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较低据调查和测算: 全县常年农作物秸秆总产量达52万吨其中:小麦秸秆12. 5 万吨,综合利用11.88万吨;油菜秸秆8. 84万吨,综合利 用8. 4万吨;水稻秸秆8.7万吨,综合利用8. 26万吨;玉 米秸秆16. 1万吨,综合利用15. 3万吨;其他秸秆5. 86万 吨,综合利用5. 56万吨常年有效利用量为49. 4万吨,占 总量的95%,其中:秸秆综合利用肥料化达36. 92万吨、秸 秆养殖饲料化5.2万吨、秸秆燃烧能源化7.28万吨露天 焚烧与任意丢弃量达2.6万吨如按每吨秸秆价值50元计 算,废弃秸秆直接造成经济损失约130万元左右随意焚烧 秸秆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有时还会引发山火部分农户将 秸秆长期弃置堆放或推入河沟,日晒、雨淋、泯泡腐烂,污 染水体,造成农业面源污染二、秸秆综合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一)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造成秸秆资源浪费据测定,小麦秸秆含氮0.617%、磷0.071%、钾1.017%、有机质70%左右;玉米秸秆 含氮0.869%、磷0.133%、钾1.112%、有机质70%以上秸 秆焚烧后化为灰烬,有机质和氮素全部损失,磷素损失约一 半,钾素虽然不会挥发,但随风吹水流流失,肥料资源浪费。

据对我县36个乡镇土壤样品肥力监测结果显示,由于连年 焚烧秸秆,目前土壤有效钾含量比10年前下降17%左右二 是破坏土壤结构,造成农田质量下降秸秆焚烧后,地表中 的微生物被烧死,有机质被矿化,土壤的物理性状被改变, 土壤板结现象加重,破坏了地力,加剧了干旱,农田质量大 幅度下降,千百年自然形成的生物平衡系统被破坏,严重影 响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发育三是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危害 人体健康焚烧秸秆时,大气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 入颗粒物等三项污染指数达到髙峰值,强烈刺激人的眼睛、 鼻子和咽喉,轻则造成咳嗽、胸闷、流泪,重则可能导致支 气管炎发生四是引发交通事故,影响道路交通焚烧秸秆 形成的烟雾,造成空气能见度下降,可见范围缩小,直接影 响交通正常运营,容易引发交通事故五是引发火灾焚烧 秸秆,极易引燃周围的易燃物,尤其是村庄附近,森林植被, 一旦引发大火,往往难以控制,危及群众人身、财产安全)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存在的主要原因体现在机一是农业机械缺口大、农机农艺不配套1•秸秆粉碎还 田机械缺口大、作业量满足不了需要目前全县拥有联合收 割机1018台,按照日均30亩/台,连续10天工作时间算, 仅满足20多万亩收割需要,且部分收割机未带切碎装置, 无法满足秸秆粉碎需要。

联合收割机拥有量偏小主要因为机 具成本回收期长,购置1台大中型自走式收获机械需资金10 余万元,除农机购置补贴外,仍需6〜7万元左右秋季收 获期10〜15天,每台机具作业300〜450亩左右,亩作业收 费120元,亩平均耗油3. 5公升,每公升柴油5.1元,每亩 平均燃油费18元,亩配备运输车、人工、维修费等平均支 出28元左右,每台机具每季作业纯收入1〜1.5万元,机具 成本回收期5年左右回收期长,制约了农业机械的发展2.农民家庭承包农田田块窄小,机具作业效率低下一台自 走式联合收割机正常作业时,每小时作业量达到5亩左右, 一天作业可达50〜70亩由于农户分散经营,地块垄行交 错复杂,且田间机耕道严重不配套,加之丘区有坡度,不利 于农业机械连片作业,因此一天的作业量只有10〜20亩, 效率大大降低,而人工收割部分秸秆无法处理,只能弃置田 外3•农机农艺不配套,收获损失率较高由于机播机收对 品种、播期、田管等农业技术有相应的要求,现阶段农业的 分散经营,各家各户种植时间和品种不一,导致结穗高低、 收获期不一等问题,不利于成片机收,一般收获损失率5% 左右,高的可达8%以上4.部分地块作业质量差,影响农民 秸秆综合利用积极性。

受地块、机械性能、操作技能等因素 影响,部分地块作业质量未能达到。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