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小学二年级语文《农夫和他的儿子》原文及教案

wd****9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38.08KB
约4页
文档ID:231989915
小学二年级语文《农夫和他的儿子》原文及教案_第1页
1/4

小学二年级语文《农夫和他的儿子》原文及教案古时候,有一个农夫,他有八个儿子这些男孩子从小就总是打打闹闹,争争吵吵,让农夫费了不少心日子一天天过去了,儿子们越长越大,可吵吵闹闹的毛病一点也没改,农夫为此日夜担忧有一天,农夫去请教村里最有学问的长者,请他帮忙想个好办法,让这些孩子能明白他们这样做是多么愚蠢长者让农夫把他的儿子都叫到一起,然后取出八根筷子,一人分了一根,说:“你们把筷子折断吧折断这么细的筷子还需要使劲吗?哈哈,真是可笑!”男孩儿们嘻嘻哈哈地说果然,他们轻松地就把筷子折断了长者又取出一捆筷子,说:“那么现在呢,你们谁能折断这一捆筷子?”大儿子抢先拿过筷子,两手用力折,脸都涨红了,筷子还是好好的,连弯都没有弯一下其他的男孩儿也很不服气地试了试,也没有人能把筷子折断农夫感激地看着长者,对儿子们说:“孩子们,你们想一想,细细的筷子捆在一起就有这么大的力量,何况是八个强壮的人呢!”这番话让孩子们明白了一个道理他们轻声地互相道歉,亲亲密密地搀扶着老父亲回家去了篇二】小学二年级语文《农夫和他的儿子》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这个故事,引导学生懂得团结的重要性,感悟“团结力量大”这个道理,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树立合作意识。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认识10个生字教学重难点:体会折一根筷子与折一捆筷子的不同,从而明白“团结力量大”这个道理教学准备:20根筷子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同学们,上课之前老师想和你们一起做一个游戏,你们愿意吗?(教师拿出一根筷子)谁能把它折断?你可真是一个大力士,还有愿意试一试的吗?(多找几名学生试一试,让学生体验折断一根筷子比较容易教师拿出10根捆在一起的筷子)这一捆筷子谁能把它折断?(多请几名学生上来试,这次让学生体验折断一捆筷子的不容易2、通过刚才的游戏,你有什么想说的吗?3、有一位农夫就是用这种办法让他的儿子们明白了一个道理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农夫和他的儿子》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1、先看文前的自学提示,带着这个问题自由读课文,边读边圈画生字词,多读几遍,想办法记住它2、课件检查识字情况1)出示生字,学生自由识记2)开火车读生字3)抽查学生的识字,自由指读生字4)总结识字方法:你是用什么办法记住哪个字的?蠢:春天来了,小虫子又蠢蠢欲动了歉:兼管欠账搀:免下两点伸出手,扶着奶奶快点走3、再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三、品读理解1、读了这篇课文,你对课文的哪部分最感兴趣?重点读一读。

2、请同学读,学生评读,教师指导朗读重点指导农夫感激的望着长者,对儿子们说的话3、分角色朗读课文四、拓展延伸听了父亲的话,农夫的儿子们互相道歉,亲亲密密地搀扶着老父亲回家去了1、请你想象一下,农夫的儿子们会互相说什么呢?2、他们回到家会怎样孝敬父亲呢?五、总结学习了这篇课文后,你受到了什么教育?明白了什么道理?【篇三】小学二年级语文《农夫和他的儿子》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农夫和他的儿子》这个故事,引导学生懂得团结的重要性,感悟“团结力量大”这个道理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读课文、认识10个生字教学难点:体会一根一根折筷子与折一捆筷子的不同教学准备:每个学生课前准备20根小木棒教学流程:一、实验导入1、让学生先拿出10根小木棒,分别一根一根地折2、再让学生把另外10根捆成一捆然后在折一捆3、让学生谈谈两次折小木棒的感受二、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思路三、理解感悟1、通过阅读引导学生重点理解筷子一根一根地折很容易,而捆在一起却很难这个事实2、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3、在会话表演中要注意说话得体,符合角色身份,注意文明礼貌四、拓展1、汇报学习本课后的收获。

2、课文结尾写儿子们轻声地互相道歉,他们会说些什么呢?五、检查识字六、推荐作业。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