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定西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wd****9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42.52KB
约4页
文档ID:231946696
定西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_第1页
1/4

定西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十二五”时期工作回顾“十二五”时期是定西发展极不平凡的五年五年来,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纷至叠加的自然灾害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市政府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目标,积极应对风险,全力攻坚克难,坚持补齐短板与促进增长统筹推进,调整结构与转型升级协同发力,社会建设与民生改善相互促进,“十二五”规划目标顺利完成,为到2020年与全省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我们主要做了八个方面的工作:(一)全力提质扩量,综合经济实力大幅提升扭住发展第一要务不放松,抢抓政策机遇,狠抓工作落实,推动经济发展质量效益同步提升预计“十二五”末生产总值达到305亿元,较“十一五”末增加149亿元,年均增长12.7%,经济发展步入起飞阶段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074亿元,是“十一五”时期的4.2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7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7亿元,分别是“十一五”末的2.1倍和2倍大口径财政收入达到43亿元,是“十一五”末的3.2倍;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分别达到24.3亿元和198亿元,是“十一五”末的3.4倍和2.2倍。

农业生产连续八年喜获丰收,粮食总产量突破160万吨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成倍增长,分别达到697亿元和557亿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19290元和5854元,比“十一五”末增加8300元和2811元二)致力精准施策,扶贫攻坚实现重大突破坚持把主要精力放在扶贫开发上,推动“双联”行动与“1236”扶贫攻坚行动深度融合,补齐全面小康短板五年来,全市减少贫困人口70.4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17%,贫困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高出全市平均水平2个百分点水电路房等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加强,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农村自来水普及率从不足50%提高到80%,解决了123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农网综合改造率达到90%以上,所有村社全部通电,自然村动力电覆盖率达到96%以上建成农村公路6600公里,建制村通畅率达到93%,通渭、临洮、漳县提前实现建制村沥青(水泥)路全覆盖改造农村危房11.45万户,易地扶贫搬迁14.3万人869个贫困村实现互助资金全覆盖,全市实施互助资金项目村达到1137个建成“蚁巢”青年等省级众创空间6个,实施“一村一电”工程65个,在218个贫困村建成电商服务网点通渭200户光伏扶贫完成试点任务,在全省率先并网发电。

强化贫困群众技能培训,年均输转城乡劳动力60万人次以上,实现劳务收入超百亿元倡导社会帮扶资源与精准扶贫有效对接,437户企业主动结对帮扶406个贫困村临洮、陇西分别被确定为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管理子系统建设和全省大数据平台建设试点县,全市精准扶贫大数据平台全面建成六盘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启动会议、全国“三西”扶贫现场会议在我市召开,定西扶贫攻坚的探索与实践在全国同类地区产生重大影响三)合力攻坚克难,灾后重建取得决定性胜利面对突如其来的地震、山洪泥石流等重特大自然灾害,全市上下万众一心,同舟共济,科学组织抢险救灾,努力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510”岷县特大冰雹山洪泥石流灾后重建任务全面完成,共实施重建项目293个,完成投资21.7亿元722”岷县漳县地震灾后重建任务基本完成,共实施重建项目1431个,完成投资116.6亿元,占规划总投资的98%重建城乡居民住房6.88万户,维修加固7.95万户岷县梅川、漳县大草滩等7个小城镇建设加快推进,15个重灾村和48个集中安置点建设任务全面完成省内异地安置区基本建成,1690户7713名群众顺利搬迁入住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项目全部建成投入使用,水利、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

4.15”临洮地震灾后重建已建成住房、学校等项目18个,完成投资5800万元,占规划投资的80%通过灾后重建,群众住房条件得到历史性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大幅跨越,公共服务保障能力显著提升,灾区面貌焕然一新四)积极调整结构,产业转型升级势头良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改造提升优势特色产业,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三次产业比由“十一五”末的31:25:44调整为25:22:53投入财政资金9亿元,支持优势特色产业开发中医药、马铃薯、草牧、蔬菜产业总产值分别达到122亿元、135亿元、130亿元和64亿元,是“十一五”末的6.4倍、2.4倍、2.3倍和4.3倍中国药都”“中国薯都”和全省草牧产业大市、高原夏菜基地建设成效显著中药材种植面积扩大到139万亩,总产量达到30万吨,静态仓储能力、饮片加工能力分别达到85万吨和35万吨,陇西一方等191个中医药重点项目落地建设马铃薯种植面积稳定在300万亩左右,年产脱毒原原种8亿粒,贮藏和加工能力分别达到350万吨和60万吨定西马铃薯专业批发市场建设顺利推进围绕中医药等产业转型升级,组建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9家,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1家安定、陇西分别创建为全国马铃薯产业知名品牌示范区和全国中药材种植产业知名品牌示范区,“定西马铃薯”“岷县当归”“扶正”荣获中国驰名商标,36个产品荣获“甘肃产品”称号,圣大方舟变性淀粉公司荣获省政府质量奖。

扶贫纪念馆、马铃薯博物馆、陇药文化馆基本建成草牧产业迅速发展壮大,草加工总量突破300万吨,玉米秸秆转化利用率达到60%,规模养殖小区发展到2200个,规模化养殖比重提高到43%蔬菜种植面积达到70万亩,总产量达到270万吨深入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6%,我市荣获2013年度工业强省二等奖实施甘肃招金贵金属冶炼等千万元以上工业项目785个,完成投资660亿元,是“十一五”时期的4.65倍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10户,其中产值过亿元企业30户发起设立“甘肃生物医药产业创业投资基金”,整合建立“助保贷”小微企业融资平台,累计为企业融资2.54亿元中天羊业、巨鹏食品等企业成功登陆“新三板”,大河中草药公司实现境外上市经济开发区和工业集中区建成区面积达到39.5平方公里,入驻企业1202户,完成投资450亿元推动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通渭书画产业园、漳县贵清山遮阳山景区及渭河源大景区建设加快推进西部国际汽车城、荣芳汽配城、陇西桥南家居建材城等20个专业市场建成运营,亿联国际商贸城、甘肃(南部)商品交易集散中心、金帆现代商贸物流中心等12个现代物流项目迅速推进,电子商务、生物医药、健康养老等新兴业态不断兴起,助推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

五)着力改善条件,城乡面貌发生深刻变化深入实施“3341”项目工程、“6873”交通突破行动、“6363”水利保障行动和生态屏障行动,千方百计改善发展条件城镇建设完成投资497亿元,是“十一五”时期的3倍多,市县城区建成区面积达到92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到30.4%,较“十一五”末提高7个百分点市区坚持新区建设与旧城改造并重,完成投资227亿元,建成区面积扩大到24平方公里,人口规模达到18万人新城区建成定西公园、关川河景观带、生态园、体育公园等一批公共服务设施,市级行政中心实现整体搬迁旧城区重点实施城中村、棚户区改造等项目,交通及公共服务设施不断完善,管理水平显著提高陇西县和安定区巉口镇等“一县四镇”省级新型城镇化试点完成总规和控规编制,试点工作有序展开兰渝铁路、宝兰客专加快推进,渭武高速定西段开工建设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267公里,建成二级以上公路875公里,县区之间实现二级以上公路连接,所有乡镇通沥青(水泥)路引洮一期工程建成通水,二期开工建设,146万城乡居民喝上了甘甜的洮河水,新增灌溉面积16.1万亩实施土地整治项目180个,完成投资8.83亿元退耕还林23万亩,造林封育84万亩,新修梯田146万亩,新增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1967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程度分别达到12.6%和51.1%。

强力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市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占比保持在80%以上,退出全省PM10不降反升行列河道“警长”长效管理机制初步建立,“美丽乡村”建设深入推进,人居环境不断改善六)坚持共建共享,民生福祉得到持续改善财政投入民生和社会事业发展资金398亿元,占财政支出的比重由35%提高到58%为民办实事50件,解决了一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建设保障性住房2.94万套,惠及近10万城镇居民改造建设幼儿园、中小学校1656所,改扩建校舍176万平方米,D级危房全部消除,教育“两基”达标通过国家评估验收,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和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均达到90%,高考二本以上上线人数突破万人大关,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市医院迁建等重点卫生项目顺利完成,新建村卫生室1100多个,争取中国初保基金会为基层医疗机构配备了价值1.8亿元的医疗设备在全省率先试行大病保险、分级诊疗和支付方式改革,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8%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陇西等5个县创建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计划生育优先优惠政策全面落实,低生育水平持续稳定认真落实就业扶持政策,新增城镇就业12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6.3%。

城乡低保人均补助水平年均分别提高13%和23.5%,较“十一五”末分别提高85.6%和186%发放各类救助资金45.7亿元,有效保障了城乡困难群众和特困群体基本生活深入实施科技惠民工程,安定等5县区进入国家科技进步先进县区行列建成“乡村舞台”456个,行政村农家书屋和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户户通”实现全覆盖,市县区本级数字广播电视覆盖率达到70%市文化艺术中心、博览中心基本建成,市县“四馆”免费对外开放,定西剪纸等3个项目入选非遗项目名录定西游泳馆、临洮体育训练基地等项目基本建成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进一步理顺食品药品监管体制,群众饮食用药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双拥共建成效显著,安定等6县区创建为省级双拥模范县区大力实施“天网工程”,扎实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平安定西建设全面推进,我市荣获全国社会管理综合治理优秀市、禁种铲毒先进市等荣誉称号,漳县等4县区被命名为省级平安县,全市“六五”普法考核获得全省优秀等次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地震、粮食、气象、通信等工作,以及妇女、儿童、老年人、青少年、残疾人、社会慈善等事业都取得新进步七)全面深化改革,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加快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创新,着力破除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

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调整、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477项顺利完成市县乡三级政府机构改革,精简机构22个三张清单一张网”全面建成,市县政府部门权责清单、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清单、扶贫清单和便民服务事项已向社会发布,数据交换共享平台建成运行组建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县区公共资源交易工作统一上划市级管理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启动实施陇西县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等全国试点深入推进,中药材产值保险等省级试点扎实开展行政综合执法试点全面推开,下移执法权1461项,执法力量实现集中下沉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有序推进,流转土地135万亩、林地12万亩组建水务投资集团,水务一体化改革加快推进基层医改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定西师专、定西卫校整体并入甘肃中医药大学,市医院加入兰大二院医疗集团合作办院,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稳步推进甘肃银行、兰州银行入驻定西,临洮农商行、定西农商行、金城村镇银行组建运营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互助资金担保增信等金融创新有效缓解了农村融资难问题国有企业改革取得新进展,陇西渭水酒业集团完成改制扎实推进商事制度改革,新增市场主体5.79万户,非公经济占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53%千亿元大招商”活动深入开展,成功举办中国 陇西中医药“一带一路”国际合作论坛、中国。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