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达标测试卷(含答案)(2)

上传人:大** 文档编号:231804554 上传时间:2021-12-2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达标测试卷(含答案)(2)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达标测试卷(含答案)(2)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达标测试卷(含答案)(2)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达标测试卷(含答案)(2)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达标测试卷(含答案)(2)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达标测试卷(含答案)(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达标测试卷(含答案)(2)(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达标测试卷【时间:70分钟 满分:100分】 一、【考点】字音辨析1 下面加点字的读音相同的一组是( )。A颠簸 波涛 B慷慨 梗概 C荞麦 桥墩 D菜畦 佳节二、【考点】字形2 选字组词。裁 载 下( ) ( )衣 ( )缝 ( )重燥 躁 干( ) 暴( ) 急( ) 枯( )磁 滋 ( )石 ( )味 ( )场 ( )养三、【考点】字义3 给加字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上序号。异:A两样,不同 B特别 C另外的,别的(1)爸爸从异地给我寄来一份生日礼物。( )(2)多年不见了,看不出他有什么异样。( )(3)我目光追随着爬行的小虫,作了一次奇异的游历。( )四、【考点

2、】词形词义4 补充词语,并选合适的词语填空。 (1)把下面的四字词语补充完整。 ( )( )千里 襟( )带( ) 断断( )( )平( )( )味 高( )一( )硕大( )( )(2)他在这儿( )工作了两年。 (3)空气是那以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 )。 (4)生活是一杯( )的白开水,生活是一篇悦耳动听的乐章,生活是汹涌澎湃的惊涛骇浪。 五、【考点】词语运用5 用“望”字组词,恰当地填写在下面的括号里。宇航员在天际遨游时( )地球,映入眼帘的时一个晶莹的球体。我们不能( )地球被破坏以后移居到别的星球去。我们的家乡,在( )的田野上。六、【考点】修辞排序6 写出下列句子所用的

3、描写方法。 (1)桑娜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 ) (2)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 ) (3)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 ) (4)郝副营长深情地说:“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 ) 七、【考点】关联衔接7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这次回到故乡,我又看到了那阔别多年的老师,那熟悉的可爱的乡音和爽朗的笑声。 B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我明白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C学习了青山不老一课,我不禁忍不住流下了感动的泪。 D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八、【考点】句式转换8 按要求改写句子。(1)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河。

4、(改为比喻句)_(2)在爸爸的启发下,让我解决了这道难题。(修改病句)_(3)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来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_,既_,又_,既_,又 _。 (4)天边的明月升上了树梢,惊飞了栖息在枝头的喜鹊,清凉的晚风仿佛吹来了远处的蝉鸣声。(根据意思写词句)_九、【考点】回顾积累9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江南春这首诗是_代诗人_所作,作者为了突出江南春天的特点,选取了莺啼、_、_、_、_、_、_、_这些具有江南特色的景物。这首诗一、二句写的是_景,三、四句写的是_景,表达了诗人_。(2)五行指的是_。(3)五彩原指_,后来泛指各种颜色。十、【考点】课文综合1

5、0根据所学内容填空。(1)成语“_”可以再来形容诗文、书法、歌唱等自然流畅,不受约束;成语“_”可以用来形容公园里的假山结构巧妙。(2)伯牙鼓琴的故事选自_一书。人们通常把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叫作“_”,用“_”一词比喻知音难见或乐曲高妙。(3)月光曲一文讲述了德国著名音乐家_创作月光曲的传说故事,表现了他_的演奏技艺和对劳苦人民的_。十一、【考点】口语交际11传承传统美德,弘扬民族文化。传统的“孝”比较强调长幼有序、顺从父母,新时代,“90后”孝顺观有了新的特点。阅读以下材料,写出你的两点发现。A节日里我会给爸妈写小卡片,感谢他们的付出,告诉他们:我很爱他们。B我认为“孝”跟“顺”不是一码事,爸

6、妈也有错的时候。比如,我一用电脑,我爸就不高兴,但需要的时候我还是会偷偷用的。C我偶尔会和妈妈聊聊明星的八卦,这是有科学依据的哟,专家证明现代人压力很大,适度的八卦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心理调节方法。_十二、【考点】非连续性文本阅读12阅读非连续性文本,完成练习。材料一: 图书漂流,是一段文明美丽的奇妙旅程,起源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欧洲,读书人将自己读完的书,随意放在公共场所,如公园的长凳上,捡获这本书的人可取走阅读,读完后再将其放回公共场所,再将其漂出手,让下一位爱书的人阅读。这种好书共享的方式,让知识因传播而美丽”。如今,图书漂流的方式已不再局限于投放户外一种,越来越多富有想象力的书友在投放图

7、书时,设定了自己的漂流规则,使漂流过程变得丰富多彩。材料二:图书漂流海报六年级图书漂流活动活动安排:3月10日3月15日:投放图书。地点:学校阅览室3月18日6月30日:漂流注意:1放漂图书要求:非教材、教辅类,内容健康。2漂流要求:每本书停留时间不超过一周爱护图书。认真阅读,填写漂流卡。(1)从材料一中选出恰当的内容来做图书漂流活动的主题,并填在材料二的方框里,当然你也可以自已确定一个图书漂流主题:_。 (2)根据两则材料的内容,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用“正确”“错误”表示。 本次图书漂流活动的参与者是全校师生。( )图书漂流起源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欧洲。( )(3)读了上述两则材料,对于图

8、书漂流,你最想深入了解的地方是什么? _十三、【考点】现代文阅读13阅读。 一诺千金我做女孩子时曾遇上一个男生开口向我借钱,而且开口就是借两元钱。在当时,这相当于两个月的零花钱。我有些犹豫,因为人人都知道那男生家很穷。我的为难令那男生难堪,他低下头,说借钱有急用,又说保证五日内归还。我不知怎么来拒绝他,只得把钱借给了他。时间一天天过去,到了第五天,男生竟没来上学。整个白天,我都在心里责怪他,骂他不守信用,恍恍惚惚的,总想哭上一通。夜里快要睡觉时忽然听到窗外有人叫我,打开窗,只见窗外站着那个男生。他脸上淌着汗,手紧紧攥着拳头,哑着喉咙说:“看我变戏法!”他把拳头搁在窗台上,然后突然松开,手心里像

9、开了花似的展开了两元钱的纸币。我惊喜地叫起来,他也快活地笑了,仿佛我们共同办成了一件事,让一块悬着的石头落了地。他反复说:“我是从旱桥奔过来的。”后来才知道,他当时借钱是急着给患低血糖的母亲买葡萄糖,为了如期归还借款,他天天夜里到北站附近的旱桥下帮菜农推车。到了第五天拂晓他终于攒足了两元钱,乏极了,就倒在桥洞下睡着了,没料到竟酣睡了一个白天和黄昏。醒来后他就开始狂奔,所有的路人都猜不透这个少年为何十万火急地穿行在夜色中。那是我和那男生的唯一的一次交往,但他给我留下的震撼却是长久和深切的。以后再看到“优秀”、“守信用”之类的字眼,总会联想到他,因为他身上奔腾着一种感人的一诺千金的严谨。那个男生后

10、来据说果然成就了一番事业,也许他早已忘了这件事,可我总觉得那是他走向成功的源头。去年秋天的一个傍晚,天降大雨,那是一场罕见的倾盆大雨,我打着伞去车站接一个朋友。我们约定,风雨无阻。我在车站久等也没见朋友露面,倒是看到一个少年,没带伞,抱着肩瑟瑟地站在站牌边守候。我把伞伸过去,他感激地说谢谢,告诉我说,他也是在这儿等一个朋友。车一辆辆开过,雨在伞边上形成一道道雨帘,天地间白茫茫的,怎么也不见我们所盼望的人。我对少年说,他们也许不会来了,可少年固执地摇摇头。又来了一辆车,突然,车上跳下一个少年,无比欢欣地叫了一声,伞下的少年一下蹿了出去,两个人热烈地击掌问候。那份快乐是如此坦荡无愧,相互的欣赏流淌

11、在那一击中,让目睹那画面的我感到一种灵魂的升华。我终于没能等到属于我的那份欣喜,我失望而归,却在家里接到朋友的电话。她说雨实在太大,所以我想说,当时约定时为何要说风雨无阻,完全可以说大雨取消。既然已说了风雨无阻,区区风雨又何足畏惧。不过,我什么也没有说,只是轻轻地挂断了电话。因为对于并不怎么看重诺言的人,他会找出一千条为自己开脱的理由,而我,更愿腾出时间想想那两个相会在暴雨中的少年。(1)第自然段中的“十万火急”的意思是:( ) A.急着给患低血糖的母亲买葡萄糖。B.一个男生开口向我错钱说急用。C.为了如期还款而狂奔。D.急着去见多年未见人朋友。(2)根据文章见内容,下列情况最可能出现的是( ). A.男生开口向我借钱,我觉得两元钱不多,所以借给了他。B.为了还钱,男生在街上表演“变戏法”挣钱。C.男生第五天没来上学,是因为生病了。D.男生借我两元钱,是为了给患低血糖的母亲买葡萄糖。(3)本文一共写了三个什么内容?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出来。 _(4)“可我总觉得那是他走向成功的源头”一句中“那”是指什么?为什么说“那”是他走向成功的源头? _(5)文中关于“一个少年”和“从车上跳下来的那个少年”的描写极其生动感人,请任举一处为例,说说它令人感动的原因。 _(6)文中关于大雨的描写简洁而生动,试找出来写在下面并体会其作用。 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