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推进“六个公路”建设通畅经济社会发展脉络摘要:公路建设是发展,目的在于“打通脉络”,使人体大小动脉、 静脉和毛细血管四通八达,从而实现经济社会活动中人、财、物的流动渠 道更为畅通、便捷公路养护管理更是发展,而且是可持续发展,就好比 是疏通清除脉络中的“梗阻”,让血管不至于硬化、堵塞,从而使人体必 需的养分通过血液安全、畅通、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各个器官和组织因此, 搞好公路养管工作,巩固公路建设成效,提升路网服务保障功能,打造“畅、 安、舒、美”公路环境,対公路运输业和全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科学 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关键词:六个公路建设 经济 社会发展一、深化养管体制改革,理顺责任分工,着力构建“畅通公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吹响了全面深化各领域改革的号角,2014年全国 交通运输工作会议对深化交通领域改革做出了进一步的安排和部署作为 具有显著社会公益性质的公路养护管理行业,多年來,全国各地围绕体制 改革作了大量探索和实践,但由于各地道路实际、行政体制和经济社会发 展现状的差异,始终难以形成“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可借鉴的,或者说 切实可行的模式现阶段,宁夏沿用的养管体制仍是“统一领导,分级管 理,以条为主,条块结合”的管理模式。
具体来说,就是在自治区交通厅 下设置公路局,负责管理全区的公路养护工作,其中高速公路、国省干线 公路实行垂直管理,在全区各市共设5个公路分局,在区交通厅和区公路 局的真接领导下负责所在辖区公路养护及管理工作各公路分局下设养护 中心,具体负责本辖区公路的养护和管理工作县乡村公路(统称农村公 路)由各县(区)交通管理部门管理,即实行块块管理县(区)交通局 设置公路管理段,负责木县(区)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在此种管理 模式下,县一级公路养护管理业务工作主要由自治区公路局下达指标、督 导检查和考核,县(区)交通局协同督查县(区)公路养管工作中存在的经费渠道、业务考核、人事组织不统 一的问题,长期影响和制约着农村公路养管工作的可持续发展要提升养 管工作效能,切实巩固建设成果,提高农村公路的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 理顺养管体制是关键:改革模式一:实行单一的“条条”模式;模式二:实行单一的“块块” 模式;模式三:仍沿用现有条块结合模式二、立足服务对象需求,强化 基础保障能力,着力构建“平安”公路安全是公路运输的底线,构建“平安”公路,应该从以下儿个方面着 手抓好:一要以路血为中心,及时、规范处治翻浆、沉陷、坑槽、车辙等 严重病害,确保路面平坦顺直,切实降低因路面坑凹不平引发的道路交通 事故,让各级公路“行得通”。
二要以桥涵及沿线设施为中心,不断完善 公路安保设施要严格落实项目建设中安全设施设计、施工、验收“三 同时”原则和要求,从源头上把好安全关口项目建成后,要积极采用先 进的检测手段和方法,开展经常性的桥涵检测,全血掌握全县各级公路桥 涵结构、承载能力等实际,对存在隐患的危桥(涵)尽快予以维修、加固 或改建,确保桥涵安全运营要加大同公安、教体等部门和各乡镇的配合, 重点做好道路急弯、陡坡以及临水路段等交通黑段(点)、校园周边交通 环境的整治工作,分阶段落实公路生命安全防护工程,不断补充完善道路 标线和红绿灯、人行道、减速带等交通渠化标志,栽设完善示警、指路标 示标牌和波形防护栏等设施,着力增强各级公路的安全保障能力,让各级 公路“无隐患”三要防患于未然,不断提升应急处置能力要把应急处 置能力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來抓,强化公路工程全周期概念,站在公路 使用、受益者的角度,从建设、管理养护等多方而统筹考虑,超前谋划, 为抢险救灾、战备保障预留空间三、贯彻依法治路要求,文明规范执法,着力构建“法制公路”要牢固树立和积极践行寓服务与执法、寓执法于服务的理念,强化公 路执法效能,推动公路执法工作法制化、规范化、人性化发展。
要强化执 法队伍建设,以《公路法》、《路政管理条例》、《公路安全保护条例》、《行 政许可法》等为主要内容,加强路政执法人员教育培训,提升执法能力, 规范执法言行,增强文明执法、规范执法水平要进一步加大公路法律法 规宣传工作,创新宣传方式,充分利用乡镇集市、寺庙集会、广场活动等 时机,大力宣传行业法规,争取群众、服务对象的理解要突出便民利民 要求,严格落实“绿色通道”政策,扎实开展“一门受理、多证联办”工 作法⑤和网上业务受理,精简执法程序,努力缩短办理时限,最大限度方 便服务对象耍进一步巩固法制基础建设年活动成效,推进执法证件、服 饰、外观标示、车辆“四统一”活动,认真做好执法卷宗整理归档工作, 定期组织案卷评查,切实转变政风行风,提升执法服务形象四、突出以人为本宗旨,紧扣行业宗旨,着力构建“文明公路”要服务发展大局围绕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贯彻“以人为木、以 车为本”宗旨,统筹事关公路运输的人、车、路和周边环境等因素,在开 展路面养护、路肩保洁、路域环境整治,实施路面病害养护、路政案件查 处时,加强同沿线乡镇、林业、水务等部门间的紧密协调联系,紧密结合 植树造林、农水建设和农民群众生产生活,争取支持,增进合力,助力各 项建设,惠及民生,而不能脱离县域发展抓管理。
要大胆改革创新,积极 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要切实发挥市场主导作用,逐步建立政府与市 场合理分工、协调有力的养管新模式,探索形成专业化、社会化相结合的 养管体制,推动实现各级公路“建即有养,管必到位”九、坚持创新引领,加快信息系统建设,着力构建“科技公路”要加强养管专业人才队伍建设,鼓励学习、培训和探索实践,注重技 术借鉴、改革和创新,推广使用养护新技术、新方法、新材料、新设备, 提高养护管理工作科技含量要根据工作需要,逐步添置养护专业设备, 积极采用废料收集热再生利用技术、路面灌缝、密封和修补新材料、新设 备,淘汰传统落后养护方法,提升养护工作效率和质量要创新养管工作 机制充分借鉴外省区、市县先进经验,发挥市场主导地位,引进市场竞 争机制,逐步推开养护招投标管理,推行养管分离,建设具体完备、易于 操作的考核评价体系,不断提升养管效能六、坚持以人为木,倡导和谐发展理念,着力构建“绿色公路”要更加注重节能降耗,按照环保高效原则,尽可能优化公路养护施工 技术方案,有效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要把养管工作融入到新农村建 设和“美丽乡村”创建活动中谋划,以“文明美化路段”创建为抓手,认 真扎实开展“一苗圃、一段绿、一院景”即“三个一”工程,引领带动公 路绿化美化工作。
要按照适地适树和乔冠结合的原则,积极做好行道树补 植、修剪管护等工作,在路肩、边坡地带栽花种草,固十•防水,确保道路 两侧“两季有花,三季常绿”,进一步巩固主干道路大绿化大整治成效, 全血构建美观和谐、绿色生态公路总之,上述“六个公路”相互关联、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公路管理 发展的有机体系,也是今后一段时期平罗县公路养管改革发展的冃标和遵 循笔者认为,深化公路养管领域改革,提升公路服务保障功能,应以推 进“六个公路”为统领,以体制机制改革为突破口,以科技创新为动力, 以信息化建设为龙头,突出管理服务,建设更为安全、便捷、畅通、和谐 的公路环境,通畅经济社会发展脉络,使建成公路发挥应有的社会效益和 经济效益,更好地服务于县域经济和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