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法医学专业就业前景

gg****m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64.59KB
约7页
文档ID:231437188
法医学专业就业前景_第1页
1/7

法医学专业就业前景近年来,一系列反映法医工作者的影视节目的热播在社 会上掀起了一股法医”热,使得不少有志学子将法医学作 为将来的奋斗目标和事业方向,更有不少家长认为 法医行 业就业有保障,工作稳定,收入也高,结果相当多的高中毕 业生纷纷选择报考法医学本科专业那么我国法医学专业就 业前景究竟如何?本文试从目前我国的法医学高等教育现 状及从业情况方面来进行阐述并提出一些浅见我国独特的现代法医学专业教育模式宋代宋慈的《洗冤集录》是世界上最早的法医学著作, 标志了我国古代法医学在世界的领先地位,然而由于传统儒 家文化和鬼神世界观的影响,我国的法医学发展长期停滞不 前,而西方世界经过文艺复兴及自然科学的迅速发展后,在 近代时已经远远超过中国我国现代法医学直至1913年民 国政府发布《解剖规则》时才正式宣告形成,较西方晚了 上百年法医学发展至今,形成多个分支学科,包括法医病理学、 法医临床学、法医物证学、法医毒物及毒理学、法医人类学、 法医齿科学等社会上普遍认为法医学就是“解剖尸体”, 实际上它并不等同于解剖学或病理学,法医工作者主要解决 涉及与人身伤、病、残及其他生理病理状况等有关的医学问 题,从而提供相关的线索或法律证据等,后二者主要是研究 人体结构或发现人体组织的病变而为治疗提供依据。

由于不 同的国家司法体制存在差异,故在提到“法医”时所指的工 作内容也有所不同,比如美国的法医是法医病理学工作者, 主要解决与法律相关的涉及死亡的案件,明确死因、死亡时 间和方式等;而中国的法医则更像一个“杂家",从现场勘查 照相到检查伤者,从检验血痕到化验毒物,从解剖尸体到检 查骨骸,几乎无所不为工作内容的差异源于截然不同的培 养模式,仍以美国为例,从事法医学工作者首先需经过4年 的理工科大学学习,再接受4年医学院的教育,毕业后首先 取得病理医师资格,才能取得法医病理医师资格,病理医师 资格的取得须通过进修病理解剖学或临床病理学或二者兼 修,考试合格者可得到一资格证书,具备这一条件再进修法 医病理学,通过考试才能获得法医病理医师资格相比之下, 目前我国的法医学专业学生的培养时间就要短得多,高中毕 业后进入医科大学的法医学专业,进行5年的本科学习就可 以了新中国的法医学工作者的培养大致分为两个阶段和两 种模式:第一阶段是法医高级师资人才及司法系统法医工 作者的培养1951〜1956年间,卫生部分别委托南京大学医 学院、沈阳医学院,由法医学家林几(中国现代法医学奠基 人)及陈东启等主持开办第一、二届全国法医学高师班,为 各高等医学院校开设法医必修课培养了法医高级师资人才。

1952〜1956年上海法医研究所先后办班三期,培养法医 300多名,分配至全国各地公、检、法系统期间我国 的法医学事业处于停顿阶段第二阶段是法医学本科专业确 立,这在世界上首创了招收法医学专业学生的法医学教育 模式1983年,教育部联合公、检、法、司、卫等部门在太 原晋祠召开“全国高等法医学专业教育座谈会”,形成了《关 于加强我国高等法医学教育的初步意见》,确定中山、华西、 西安、上海、沈阳、同济六所部属医学院设立法医学专业, 招收法医学专业学生两种模式:一是直接录取高考学生为 法医学专业学生,毕业后直接分配到用人单位工作,二是 从临床医学毕业生或已从事临床工作的医生中抽调,进行短 期进修学习后(甚至没有进行任何系统的法医学专业知识的 学习和培训)就直接从事法医学工作我国法医学本科专业招生大幅增加目前国家开设法医学类法医学本科专业的院校由最早 的6所增加到10所,即北京的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山西的 山西医科大学,辽宁的中国医科大学、中国刑事警察学院, 上海的复旦大学,安徽的皖南医学院,湖北的华中科技大学, 广东的中山医科大学,四川的四川大学,陕西的西安交通大 学,学制为5年(最初几届为6年)。

上述各高校于1985年 以后陆续开始招生,每届40人左右,故每年约培养法医专 业本科生400人,截至2016年底的24年来共招生约9600 人,其中2000人尚在校,毕业约7600人然而我国法医学 专业本科生的招收实际上已经失控,高等教育改革后,自 1999年高校全面扩招,有些省属医学院校不具备招生条件也 在招收法医学专业学生,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93家医 学院校中,约有23所在招生如仍以每年招生40人计,这 多出来的13所院校在1999〜2016年10年间至少招生5200 人,而校方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实际招生人数远超过40 人,不少学校甚至一年就招100人以上由于缺乏公开的数 据来源,目前对这些学校的招生人数已经难以统计招生规 模的盲目扩大,一方面使得生源的质量不断下降,一方面 使高校的师资和物资配置都难以达到要求,直接的后果是导 致教学质量的下降,并为学生毕业后就业难和质量差打下 伏笔基层法医学专业人员需求量较大战斗在第一线的基层公安部门对法医学专业人员的需 求,历年来一直较大,许多基层公安局都没有法医或者法 医人手紧缺,但是由于经济方面的原因,很多法医本科毕业 生宁可选择失业也不愿意到基层去。

教改及扩招以来,每 个学生家庭投入的学费及杂费等约1〜2万元/年,5年的学 习共5〜10万元,到基层的收入却低至600〜1200元/月, 好一点的也不过约2000元/月,而其它仅学习3〜4年的理 科专业学生,或是同样学习5年的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就业 后不少可以轻松达到2500〜3500元/月甚至更高更不要说 在国外的法医是绝对的中产阶级了投入之大与收益之少的 无情对比,造成了极大的心理落差,不能说不是基层法医人 手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尽管近期的全球金融和 经济危机 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毕业生们的求职预期,但到基层工作仍 然只是在最不得已时的一个选择而已法医学本科生就业面缩窄,择业意愿的地域差异性明显, 就业竞争激烈2016年以前的法医学本科专业毕业生主要就 业单位为公安局、检察院、法院、司法局、保险公司等,其 中大部分进入司法系统从事法医工作,极少数进入保险业 和医疗相关行业,个别考研转换到其它专业方向在选择就 业的地域时,大多数学生都愿意到沿海或是经济发达地区去, 因为这些地方的待遇相对内地而言要明显好得多2016年 2月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以 下简称《决定》)规定2016年10月1日以后“侦查机关根 据侦查工作的需要设立的鉴定机构,不得面向社会接受委 托从事司法鉴定业务。

人民法院和司法行政部门不得设立鉴 定机构自此除公安机关外的司法行政机构基本停止录用 法医专业学生,使得学生们的就业面严重受限,主要就业 单位变为公安局、社会鉴定机构、公司企业等另外,由于 择业时的选择面相对集中于某些地区、扩招造成毕业生成 倍增加,这都使得就业竞争十分激烈,大量学生不得不继续 读研以暂时避免就业压力,对相当多的学生而言“毕业即失 业”就业前景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加大就业的基本面变化使得法医学专业就业不再有保障,收 入也不再稳定由于进入司法行政机构成为公务员的竞争激 烈,大量毕业生转向社会企业《决定》的实施为 这种改变 提供了新的机遇:自2016年10月1日《决定》实施以来, 新的法医学鉴定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据司法部司法鉴定 管理局统计:2016年,除西藏自治区外,全国审核登记的 法医类、物证类、声像资料司法鉴定机构共1385个,至2016 年底增至1772个,增长率为%;执业司法鉴定人共17692人, 至2016年底增至22601人,增长率为%据笔者所做不完全 统计,截至2016年我国的社会中介司法鉴定机构在4000 个以上,从事法医学鉴定的人员在12000人以上这些机构 的出现为法医本科专业学生提供了一部分工作岗位,但是由 于市场竞争激烈,这些机构的收入情况差异也相当大,不 稳定性也明显,有的机构甚至很快倒闭。

法医学工作者素质参差不齐我国独特的法医学教育发展史是法医学从业人员的素 质参差不齐的主要原因很多法医没有经过系统化的法医专 业教育,同时由于基层法医工作者人力资源严重不足,至今 仍有不少法医系由临床医生经过短期法医学培训即转而从 事法医工作,更有非专业人员滥竽充数现象,部分地区部分 法医甚至连医学背景都没有这种没有接受过法医学专业的 系 统和正规教育的法医从业者,大多缺少法医学的专业理 念和严密的逻辑思维;而我国的法医学教育模式与国外的差 异又决定了学生们相较国外的培养模式下必然有相当的差 距,如缺乏实践经验就直接上岗执业专业素养的不足为工 作的失误埋下不可忽视的隐患,近来的许多社会矛盾皆以法 医工作者的不慎或失误为导火线普及择业教育,加强政策指导与其事后调控,不如在高中阶段就普及学生们的择业 教育,使其了解各个专业的行业概况,社会需求和就业前景 等,而在高考仍作为指挥棒的今天,择业教育往往被忽视, 许多学生直到。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