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从五尺道到通江达海

ss****gk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53KB
约8页
文档ID:231433578
从五尺道到通江达海_第1页
1/8

从五尺道到通江达海视线顺着贵州这片古老的土地被中原主流文明 发现、认识、容纳的轨迹延展,不难发现,作为硬件 设施和对外交往渠道的交通,是这一进程中不可或缺 的组成部分从一定程度上讲,贵州交通的发展历程 就是一部贵州的开发史五尺道:中原主流文明发现贵州之始通常情况下,一个局部地区的位置重要与否,总 是与一定时期全局形势发展和周边变化相关联的贵 州第一次引起中原主流文明的视觉注意就是如此那是战国时期,秦楚围绕黔中郡展开争夺,才把 目光扫视到了今贵州东部和东北部的局部地方这可 能算是贵州最早与中原发生政治军事联系的起点尽 管黔东北这一隅在黔中郡并不占主要地位,但总算开 始成为全国政治军事角逐的目标之一了往后,楚国为了扩张领域,于公元前279年遣将 军庄?率兵经黔入滇,才“发现”贵州(黔中、黔西地 带)这块一直在“沉睡”中与世无争的“新大陆”地 图1上偌大一个夜郎国,只在庄?途经的且兰(今福泉)、 夜郎(今安顺)、宛温(今兴义)三个地方有名字;沿线其 余地方均无地名,线条未至的地方更是一片空白不 难想象庄?这个“第一人”当年是如何寂寞地逢山开路、 遇水架桥、艰难跋涉秦朝时,贵州这片土地正式被纳入主流文明认同 的版图。

秦始皇派人在西南夷修五尺道,这条路从四 川经贵州的赫章、威宁通云南,可以说是与今天的贵 州省域擦边而过,于是有了地图2上左边那条纵线虽是擦边而过,五尺道的修建却炸响了开发贵州 的第一声春雷这是有史以来中国中央王朝对贵州的 第一次开发,哪怕动作极小,也总算使封闭的贵州有 了一条沟通外界的小小动脉,让人窥见了华夏中心地 区文明进入边远贵州地区的可喜足迹到汉武帝时,唐蒙想通过夜郎攻取南越,动员巴 蜀一带士兵数万人修路入夜郎这个浩大工程朝廷耗 费巨资,历经数年道路仍然没有修通,仅仅形成贯通 贵州南北大道的雏形近20年后,汉武帝重提征讨南 越,道才开通,形成地图2上右边那条纵线可惜,中央政权对贵州的认同从此以后相当长的 时期里一直止步不前三国时代诸葛亮的南征,唐代 后期收复播州(今遵义)等,只涉足黔西北和黔北南宋朝廷在广西横山寨设置了专门购马的榷场,从大理 购进军马,也仅途经黔西南和黔南地区从古代中央王朝的视觉来看,贵州实在太遥远当他们在黄河流域热闹异常地演出一幕幕政治军事争 雄的活剧时,贵州这块远离主流文化中心的遐荒,还 静静地躺在万山丛中,过着一种与外部世界无争的生 活这儿,高峰刺天、危岩嵯峨、关山险阻,北国群 雄鞭长莫及。

对于中原来说,这儿还是一个神秘陌生 的地方驿道:明清两代开发贵州的基础时越数百年,及至明朝建立以后,进一步发展了 统一的政治形势为了加强对西南各省的统治,明王 朝特别着眼于云南的开发和边防的巩固,使今天贵州 地区的战略地位突出起来,于1413年设置了全国第十 三个布政使司贵州建省,是贵州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自此以后,贵州各方面都起了显著变化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出于政治军事的考虑,把目光投向贵州朱元璋按古制六十里设一驿,每驿储粮 若干,又在驿道沿线设置卫所统治水西(今黔西北地 区)的贵州宣慰使霭翠的支持,使得明朝大军在1381 年顺利通过水西地区,迅速进军云南贵州通往省外 的驿道干线也全面开通,湘黔、滇黔、川黔、黔桂四 条驿道在贵阳交汇接下来,贵州境内的部族对明王朝作出了更积极 的回应奢香夫人主持修筑“龙场九驿”,从今天的修 文经黔西、大方至毕节,沟通了几条驿道干线地图3上,贵州境内的驿道已经纵横交错,内部 形成一张网,网上的路还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伸出境 外贵州被完整地纳入全国驿道交通的网络,总算在 一定程度上与主流文明连成一体在这张地图上,贵州各地分布了大大小小的州府, 间隔有序的城镇和驿站在驿道上点缀着。

这时的驿道 主要走向为后来的公路奠定了基础驿站和驿道是明清两代开发贵州的基础,一路上 有行军作战、运输粮秣的队伍,还有传送情报的差使、 巡视的官员和赴考的生员,以及带着布帛、丝绸、海 产、瓷器等或者贵州土特产的商旅队伍外地的先进 技术、先进工具和新的农作物品种渐渐在贵州这块土 地生根发芽近代贵州交通:告别2150余年的跋涉清末民初,贵州的马匹、背兜还在百步九折的古 驿道上行走的时侯,我国东中部的许多地方已经开始 有了铁路、轮船为代表的近代交通运输业据记载,出现在贵州省的第一部汽车并不是“开” 进贵州的L927年,时任贵州省主席的周西成从香港 购进一辆美制七座轿车由于当时贵州省还没有公路, 这辆汽车由水路溯都柳江而上,运至黔南的三都县, 然后拆散了人背马驮,历时50多天才运到贵阳重新 组装起来以后,这辆车也只能在贵阳城的几条街上遛 一遛但是,这毕竟为贵州的交通史翻开了划时代的 一页地图4,这张地图就离我们今天比较近了与地 图3—样成网状的线条,却代表了不同的内容,这是 民国初年以来贵州主动拥抱近代文明的成果:公路取 代了驿道近代交通的发展使贵州进一步与全国联系 紧密1926年,周西成主持制定了《贵州省全省马路计 划大纲》,提出修建贵北(黔川)、贵南(黔桂)、贵西(黔 滇)、贵东(黔湘)四大干路和其它一些支路,以期能够 通江达海。

该大纲指出:“吾黔地处边疆,道路崎岖,运输迟 滞,坐是产业幼稚,天产未有开发,民智闭塞,文化 难于灌输,长此不图,何以生存此则整顿交通,视 为吾黔当务之急可见,当时贵州人就认识了交通对 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贵州开始主动建设公路,拥抱 近代文明在根据大纲开展的筑路工程中,采用了近代工程 勘测技术,这是贵州历史上第一次1928年春,贵阳 安顺路段成为贵州最早通车的长途公路就在这张公路线路图紧锣密鼓地“描绘”时,1933年1月,湖南军阀何健应贵州军阀王家烈的邀请,派 部下周一平率3架飞机入黔,克服高原的云层、地形 给飞行造成的困难,顺利降落在刚落成2个多月的贵 阳团坡桥机场这次具有历史意义的降落掀开了 20世纪贵州大地上公路、铁路、航空发展的序幕第二年,黔桂公路作为贵州第一条跨省公路通车 10年后,贵州第一条跨省铁路黔桂线铺就贵州在驿 道上艰难跋涉2150余年后,马蹄声才渐渐隐去政治军事的需要使贵州离中央政权第一次这么近:1935年,国民政府统一西南,黔川、湘黔、滇黔三条干线连通,湘黔、滇黔公路成为京(南京)滇公路末段, 乘汽车就可直达南京抗日战争时期,贵州作为大后方,成了军事物资 中转的重要通道,其中有名的“二十四道拐”就是二 战时期国际交通线上的“生命线”。

贵州交通在中华民 族生死存亡的关头做出了不朽的贡献现代贵州交通:走向通江达海新中国成立到2990年的41年间,贵州在历次西 部开发的推动下前进,但是这种前进显得相当缓慢 20世纪90年代起,交通建设的步伐才逐渐加快今天,置身中国地图前,细心的人会发现,在全国铁路网上,有一条东起福建厦门、西抵广西南宁的 南环大干线正在形成,而南昆线则把这条大干线引上 了云贵高原,成为又一条沟通西南与华南、华东沿海 的捷径置身世界地图前,又会有新发现,与南昆线北端红果相接,贵州1997年动工兴建水柏铁路,北接国家 修建的内昆铁路这样,连接荷兰鹿特丹港与我国连 云港的大陆桥(欧亚铁路)到陕西宝鸡后就可以调头南 下,直达防城港,入北部湾贵遵高等级公路、贵新 高等级公路的修建,使贵州站到了海边、江边:由贵遵 高等级公路、崇遵高速公路北上重庆入江,几个钟头 便可顺流扬帆;由贵新高等级公路南下广西出海,一 日之内便可赶潮起锚20世纪初的愿望在20世纪末实现了,贵州开始 以响亮的声音对不沿海、不沿江的劣势说“不”,正在 拂去地缘的封闭和交通基础设施的滞后1997年开通的龙洞堡机场使长期滞后的贵州航 空事业实现大步跨越。

立体的现代化交通网在贵州的 形成,帮助贵州不仅与全国同步迈向进一步文明之路, 还不断向世界展示出自己的风采地图5上,辐射状的结构给人以另一种视觉感受 经过“十五”期间的大规模交通建设,以省会贵阳为 中心,贵州“一横一纵四联线”的交通骨架网正在形 成,初步建成了以铁路、干线公路为主,航空和内河 航运等相互配合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使古老的黔道 交通沧桑巨变,焕然一新十一五”,贵州将勾勒出以二横二纵四连线” 高等级公路为骨架的交通网络图交通改变了贵州形象,为贵州经济社会的快速发 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贵州交通的发展历程昭示,地 理决定命运,交通改变地理!。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