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平中学学生违纪处理办法2016年9月为加强学校的规范化管理,建立和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管理、学 习和生活秩序,在《中小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为规范》的基础上, 制定切合我校实际的中学生违纪处理办法一、 关于一般违纪的界定:1、 迟到、早退的;不接受教育,不尊重学校老师的2、 不认真听课、不认真完成作业、经常抄袭他人作业,或长期不完成 作业等学习任务的3、 不遵守课堂常规,影响课堂纪律,故意扰乱课堂秩序、自习秩序, 影响同学学习和老师上课,致使教师无法实施教学和,影响极坏的4、 带、mp4等进校园的5、 在教室、楼道追逐打闹,乱喊乱叫、大声喧哗的6、 乱扔果皮、纸屑等杂物的;折损花木、践踏草坪、破坏绿化的;7、 故意损坏公物的;在楼道、教室墙壁内外、黑板、课桌凳(椅)等公 共财物上乱涂、乱画、乱刻的8、 乱窜班的9、 逃避卫生扫除劳动的10、 举止不文明、说脏话、叫外号、起哄的11、 在校内骑车的;以及不按指定地点停放车的12、 服装、发型不符合学校要求的二、 关于严重违纪的界定:1、 一般违纪行为重犯三次以上的2、 不接受批评教育、顶撞老师的3、 无故旷课3节以上的(包括早晚自习、早操、集体活动)。
4、 在校内打架斗殴,寻衅滋事,或强行索要他人财物的5、 抽烟、喝酒的;6、 敲诈、偷窃他人财物的6、 携带管制刀具等凶器进校园的7、 带打游戏、上网、乱打8、 出入网吧、游戏厅的;住校生夜不归宿的9、 早恋、在学校内造成不良影响的10、 在校外与不良少年勾结,结伙滋事的11、 其他严重违反《中小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为规范》的行为三、关于对违纪学生的处理办法:1、惩罚种类:学生违纪,根据情节轻重、认错态度、悔改表现,给予 以下处分:(1)批评教育(2)警告(3)严重警告(4)记过、记大过(5)留校察看(6)劝退2、处分办法:(1) 批评教育:对一般违纪者,由班主任对其警告并与家长沟通,使 其在班内检讨2) 警告:对严重违纪一次者,认错态度好,家长配合好的,给予警 告处分,使其在全校检讨,并记录在案3) 严重警告:严重违纪两次或两次以上者,或违纪程度严重者,给 予警告处分,并记录在案4) 记过处分:严重违纪三次以上者,并且有严重警告处分者,给予 记过处分,并记录在案5) 留校察看:多次严重违纪,并且态度恶劣,家长不予配合,情节 严重,影响极坏者,给予留校察看处分,并记录在案6) 劝其退学(转学):多次严重违纪,受过留校察看处分,经过多次 教育不改的,劝其改换学习学校。
7) 警告、严重警告处分学生综合素质评定不得定为A级,记过、记 大过处分学生综合素质评定定位C级或D级,留校察看、劝其退学处分 学生综合素质评定定为D级8) 警告、严重警告、记过、留校察看、劝其退学等处分要认真填写 《临平中学违纪学生处分决定书》并存档四、 关于打架这一严重违纪的处理细则:1、 双方发生矛盾,先动手打人者,给予警告以上处分2、 手持棍棒、砖头、凶器等打人者,或两人以上打一人者,受记过以 上处分3、 在校内唆使他人协助自己打人,唆使者与参与者同受记过以上处分4、 勾结校外人员参与打架者受记过以上处分,严重者交公安机关处理5、 他人发生矛盾,在场者不但不劝阻反而起哄,拉偏架,助威者(未 动手)受记过以上处分6、 高年级到低年级欺侮同学的,据以上规定加重处分五、 补充说明:1、 学生在校期间所受的处分(记过以上)必须依规定记入学生学籍档 案教育不改或在受分期间重新违纪的加重处分2、 毕业时未取消留校察看处分者,不发给毕业证书六、 违反校纪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可以从轻处分:1、 能主动承认错误,如实交代错误,检查认识深刻,有悔改表现者;2、 确系受他人胁迫或诱骗,并能主动揭发、认错态度好者;3、 在违纪过程中,主动有效地制止事件(事态)发生、发展者。
4、 违纪后,能主动承认错误,如实交待错误事实,检查认识深刻,有 悔改现者3、 确系他人胁迫或诱骗,并能主动揭发、认错,态度较好者4、 其他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予处分者七、 违反校纪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可以从重处分:1、 违纪后,认错态度不好,拒不承认错误者;2、 在调查中提供伪证,造成调查困难者;3、 对有关人员打击报复、威胁恫吓者;4、 同时触犯多条校规者;在本校曾经受过处分者;5、 指使、挑唆或伙同他人打架斗殴、煽风点火,向别人提供凶器、扩大事态、知情不报、故意隐瞒事实真相、勾结校外人士来校滋事的;6、 集体(团伙)违纪的首要组织者;7、 屡教不改或第二次违纪受处分者8、 严重干扰教学秩序,对抗老师教育管理,谩骂、威胁老师,侮辱教 师人格尊严,造成恶劣影响者;9、 已受记过处分又违纪者;八、 对违纪学生的处理办法对违纪学生视其违纪性质,情节轻重、认错态度分别给予处理一) 一般性违纪由班级按学校有关规定,在班级范围内处理二) 严重违纪由学校德育处或者校委会作出处分决定,在学校范围内宣布处理其处分等级如下:1、 全校点名批评或通报批评;(团总支处理)2、 警告;(团总支处理)3、 严重警告;(团总支处理)4、 留校查看或停课反省;(校委会处理)5、 劝其转学、退学或由家长领回家进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