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审题公开课

上传人:慢*** 文档编号:231411910 上传时间:2021-12-29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2.6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歌审题公开课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诗歌审题公开课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诗歌审题公开课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诗歌审题公开课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诗歌审题公开课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诗歌审题公开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歌审题公开课(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诗鉴赏审题技巧微专题复习考试目的 找出复习“盲点”,查漏补缺。 模拟高考考场,增强应试心理。在试卷的舞台上展示你的优秀!好题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得分值很低分值高(11分)平均分5分左右诗歌考情分析提升空间很大!本 课 目 标1.回顾试题,强调审题的重要性。2.强调审题技巧。(重点)3.规范作答,提效增分。(难点) 闲 居 司马光故人通贵绝相过,门外真堪置雀罗。我已幽慵僮便懒,雨来春草一番多。请简要赏析闲居一诗中的前两句。(5分)审题审题 不清,语语句不通。古代诗歌阅读的审题学案习题学生答案请简要赏析闲居一诗中的前两句。(5分)审审清题题干,先点后析,分析准确答案示例:点明手法:对比(1分)解析

2、:诗人自己闲居洛阳,故人不来过访,却纷纷奔向权贵(改革派),门外一派冷清,门可罗雀。表现了作者因失意(失势)赋闲在家的生活状况(2分)效果:直接抒发了作者内心抑郁不平之情。(2分)2请指出两首诗在抒情方式上的异同。(6分)古代诗歌阅读规范作答客中初夏 司马光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闲 居 司马光故人通贵绝相过,门外真堪置雀罗。我已幽慵僮便懒,雨来春草一番多。无视题视题 干答题题要求。符合题干要求,有点有分析,有条理。总结 纠错1.读题时,审题不清(问什么、答案区间)2.思考时,忽略答题流程3.下笔时,答题不规范 没有条理 书写潦草 不能按分答题 知识漏洞

3、,不用术语、误用术语 小组研讨:古诗鉴赏如何快速有效审题?要求:写到纸上,与同学交流应对技巧古诗鉴赏审题技巧: 考点、答题区间、答题要求。 诗歌的结构(特别是律诗)、答 题模式、分值。 勾画关键词显性要求 隐性要求快速审题训练一 1.王维出塞作:这首诗的颈联与唐代诗人李贺雁门太守行的颔联对战争的描写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6分) 2.陈与义临江仙:词的上阙,作者是怎样抒发情感的?请简要分析。(6分) 3.王禹偁官舍竹:诗中官舍竹有怎样的特点?作者借此表达了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5分) 4.苏轼行香子:本词上阙前三句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5分)要点:区间考点答题要求采分点的个数2.岑参发临洮

4、将赴北庭留别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相比,本诗描写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对全诗的情感抒发有怎样的作用?1.宋词无名氏阮郎归 词上半阕的景物描写对全词的感情抒发起了什么作用?请结合内容分析。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中人物什么样的情绪?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阐述。 表达技巧、思想内容、结构作用表达技巧、结构作用、思想内容高考链接: 快速审题二第25次调研考试诗歌 清明 万宽 满城风絮一层纱,寂寂青山不见家。 料得百年身作土,人间孤月映梨花。 8.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请简要分析。(6分)我来评分:审题不清,知识点漏洞规范审题、作答点析到位,层层次清晰,

5、却未审审清题题干参考答案:虚实结合一、二句实写暮春风絮满城,青山寂寂的景象。描绘出了出清明时节的凄清的景象。三、四句想象百年之后,只余孤月梨花的凄楚。虚实结合,更增清明时节的感伤之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写暮春风絮满城,青山寂寂的景象,抒发清明时节的感伤之情。渲染烘托,写暮春风絮满城,青山寂寂的景象,营造出清明时节的凄清气氛。想象,通过想象百年之后,只余孤月梨花的凄楚,表现了诗人清明时节的伤感之情。(任答一种分析到位即可得满分)本课小结: 强化审题、规范作答、提效增分。少丢分就是提分,无遗憾就是完美!好题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作业: 完成学案第3题。 根据高考题查漏补缺。敬请批评指正,谢谢!敬请批评指正,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