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科技文阅读六

上传人:ss****gk 文档编号:231410223 上传时间:2021-12-2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科技文阅读六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现代科技文阅读六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现代科技文阅读六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现代科技文阅读六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现代科技文阅读六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现代科技文阅读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科技文阅读六(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现代科技文阅读六现代科技文阅读六现代科技文阅读生物全息律(1)在70年代末,我国学者首先发现了在生命系统中存 在生物全息律。“全息”是从全息照相技术中借用过来的,全 息照片的每一部分都能反映出整体的图案。生物全息律的表述 形式就是:生命机体的整体与部分之间具有相似性和对应性。(2)。植物叶片上的叶纹与整株植物的外形十 分相似,而任意一点的碎片在显微镜下显示出来的纤维纹也与 整张叶片的叶纹具有很相近的对应关系。动物身上有不少部位 与整个身体具有全息对应关系。比如鸡蛋的形状与鸡身躯的形 状十分相似。人的身体也存在着复杂的全息对应关系,人的脸 部的长宽比、肩部到盆骨这段身体的长宽比、耳朵和鼻子的长

2、宽比、自然张开的嘴巴和眼眶(除掉眼角数毫米)的长宽比等 比例关系都十分接近黄金分割。最近又发现,人体全身穴位的 排列次序与身体某些部位穴位的排列之间存在严格的全息对应 关系。(3)生命系统是物质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生物全息 律是物质运动规律的高级表现。没有无规律的物质运动,也没 有无物质的运动规律,物质、运动和规律是不可分割的。物质 运动序列由低到高分为五个阶段: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 运动、生命运动和社会运动。从19世纪细胞学说和达尔文进 化论的创立,到20世纪基因工程学说的诞生,人类对生命奥 秘的认识越来越清楚了。如果说,进化论从宏观角度证明了生 命基体与环境的统一性,细胞学说从中观角

3、度证明了生命系统 自身复杂机体的统一性,那么,基因工程学说则从微观角度证明了生命无限多样存在形式的统一性。对生命运动的统一性的 把握由宏观到中观到微观,显示了人类认识逐步深化的历程。 生物全息规律的发现则从新的角度证明了生命运动的统一性, 即生命机体整体结构与部分结构之间的统一性,它表现为两者 的全息对应的协同关系。生物全息律说明,生命在实现由低级 到高级发展的运动过程中,需要有一种自控制、自调节的功 能,这种功能的发挥必须以生命机体的全息结构为条。现代协 同学证明,无机界内部和有机界内部、无机界和有机界之间都 存在着不同形式的协同关系。从协同学观点看,生物全息律是 生命运动在结构上协同表现的

4、高级形式,它一方面是生命进化 的结果,另一方面又是生命向更高级水平发展的需要。1.放在第(2)段开头最恰当的一句式()A.生物全息律广泛存在于一切动物、植物界B.生物全息 律在一切动物、植物界无处不在生物全息律广泛存在与植物、 动物和人类之中D.生物全息律广泛存在于人类、植物和动物 之中2.选出不符合第(2)段内容的一项()A.人的脸部的长宽比例关系接近黄金分割。B.人的耳朵的 长与鼻子的宽的比例存在复杂的全息对应关系。植物碎片的 纤维纹与整张叶片的叶纹有相近的对应关系。D.鸡蛋与鸡的身 躯的形状具有相似性。3.第(3)段列举进化论、细胞学说和 基因工程学说的例子,用来证明什么?选出理解不正确

5、的一项 ()A.显示人类认识逐步深化的历程。B.说明人类对生命的奥 秘的认识越来越清楚。从宏观到微观证明生命与环境、生命 自身集体和生命无限多样存在形式的统一性。D.从新的角度证 明生命机体整体结构和部分结构之间的统一性。4.对第(3 ) 段中划线句子理解正确的一组是()生命机体有了自控制、自调节功能,就能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如果生命机体没有全 息结构,就不可能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如果生命机体没有全 息结构,生命就不可能有自控制、自调节功能。生命机体有 了全息结构,就有了自控制、自调节功能。如果生命没有自 控制、自调节功能,就不可能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如果生命 机体有了全息结构,就能够由低级向高级发

6、展。A.B.D.结尾一句中,“它” 指代的是()A.生物全息律B.从协同学观点看生命运动在结构上协同 表现D.高级形式6.第(3)段中所表达的主要观点是()A.生命系统是物质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生物全息律是 物质运动规律的高级表现。B.没有无规律的物质运动,也没有 无物质的运动规律,物质、运动和规律是不可分割的。生物 全息规律的发展,从新的角度证明了生命运动的统一性。D. 无机界内部和有机界内部、无机界和有机界之间都存在着不同 形式的协同关系。7.从全文看,下列理解正确的一组是()%1 人类社会运动是物质发展的最高形式,至少在当前是如此。%1 生物全息律也是物质发明的结果。生物全息律从宏观、

7、中 观和微观证明了生物机体的统一性。进化论从宏观角度证明 了生命机体与环境的统一性。细胞学说从中观角度证明了生 命系统真复杂机体的统一性。并不是所有的生物全都能够体 现出生物全息律。生物全息律是生物进一步发展的必要条。A.B.D.十二蝇眼导弹计算机(1)苍蝇长着只眼睛。头脊部的3只较小,是一种“单 眼”,只能感觉光的强弱。两侧的眼睛才是苍蝇的主要视觉器 官,是一种半球性的“复眼”。(甲)蝇复眼的每只小眼睛都 自成体系,(乙)有独立的光学系统和感光刺激的视细胞及通向脑的视神经。(丙)通过神经联系,各个小眼又互相配合, 使“睽睽众目”的复眼具有了特殊的视觉机能。(丁)(2) 蝇复眼的角膜是由众多小

8、眼的角膜晶体连在一起构 成的,而每个小眼的角膜晶体都相当于一个照相机镜头。根据 这种结构特点研制出的特殊用途“蝇眼照相机”,一次就能照 出几十、几百张相同的照片。(3) 70年代,建成了一组命名为“蝇眼”的高能宇宙射 线空气簇射探测器,也是模仿蝇复眼小眼排列方式及其视觉特 性制成的。控制器中67组880个光电倍增管“小眼”的视野 互相搭接,可以监视整个天空,并记录下射线宇宙的运动轨迹。(4) 蝇眼神经系统对视觉信息的处理,有其特殊的机能。 ()具有很好的运动视觉,其时间分辨率比人眼高倍多。由于蝇复眼中各个小眼的协同配合,构成苍蝇优良的飞行控制系统, 它在飞行过程中能够确定自身的飞行速度和目标的

9、准确位置并 迅速飞向目标。()有一个研究机构,每次将一雄一雌一对苍蝇放在一只特制的玻璃箱子里,用高速摄影机拍雄鹰追逐雌蝇的飞行轨迹, 并用计算机进行轨迹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虽然无论是雄蝇还 是雌蝇都具有跟踪运动目标的行为。但雄蝇追逐雌蝇是一种特 殊方式的以俘获目标为目的的跟踪行为,雄蝇具有比雌蝇更好 的飞行技巧。在追逐过程中,雄蝇经常处于雌蝇的下方,用复 眼背前区的小眼监视、跟踪雌蝇。背前区小眼的光感受器比较 发达,而且处于下方向上看,是以蓝天作为背景,提高了监视 目标时的对比度,更容易看到目标。这都是与跟踪行为相适应 的。研究还发现,雄蝇主要通过眼和脑随时确定与雌蝇的距离 变化及目标误差角,

10、去控制飞行的方向和速度。这就不难看出 蝇的跟踪本领是依赖于眼睛的特殊功能。根据研究结果,科学家们正在深入研究苍蝇跟踪本领的视觉机理,以期将其应用于 跟踪、制导等技术中去。根据蝇眼视觉原理研制的“蝇眼制导 系统”,必定会使导弹系统的命中精度大大提高。(6) 人眼看景物是“同时”被眼睛接受,同时向大脑 传送信息的。蝇眼看东西也如此。这就是“并行原理”。%1 而电视、电子计算机系统对图像和数据的接收和处理,则采 用“串行原理”,即按时间先后顺序进行的,都是把图像分成 许多的“点”,按时间先后顺序对这些点进行扫描和传送的。%1 进行信息的接收和处理的并行机构,比串行机构优越得多。%1 科学家们目前正在

11、深入探索苍蝇视觉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原理, 以便寻求研制新型并行原理的智能计算机的新途径。(7) 蝇眼的视觉机能十分发达,而与这功能相关的蝇脑 的结构远比人脑简单。人脑有100多亿个神经细胞,蝇脑只有 10亿个。从进化论的角度看,各种动物脑都有共同的渊源及 相似之处。对蝇脑功能的研究将有助于对复杂的人脑功能的了 解。同时,视觉机能的研究是脑研究的一个重要部分,它可以 解决脑科学中的许多题。因此,通过蝇眼视觉功能的探索而研 究蝇脑功能,将对脑科学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从而对一些装 备的智能化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1. “每只复眼由3000多个密密麻麻整齐排列的六边形和 四边形小眼组成。”这句话应插在第(

12、1)段的那一处?()A.在甲处B.在乙处.在丙处D.在丁处2.第(4)段括号 处省略了这一句话的主语,应填入的正确项是()A.蝇眼B.蝇眼神经系统蝇眼神经系统对视觉信息的处理 D.苍蝇3.第()段“这就不难看出蝇的跟踪本领是依赖于眼 睛的特殊功能”这句话中的“特殊功能”是指()A.雄蝇具有比雌蝇更好的飞行技巧。雄蝇主要通过眼和脑 随时确定与雌蝇间的距离变化及目标差角。B.雄蝇用复眼前区 的小眼监视、跟踪雌蝇。雄蝇通过眼和脑去控制飞行的方向与 速度。雄蝇背前驱小眼感光器比较发达。雄蝇通过眼和脑去 控制飞行的方向与速度。D.雄蝇处在下方向上看,以蓝天为背 景,更容易看到目标。雄蝇主要通过眼和脑随时

13、确定与雌蝇之 间的距离变化及目标差角。4.分析第(6 )段的段内层次关 系正确的一项是三全球气候变化美国华盛顿大学研究人员在科学杂志上发表报告说,尽管人类活动对于气温全面上升 确实起了作用,但这种气候变化绝大部分要归咎于自然原因。 他们对北半球近一个世纪以来的温度变化所作的详细研究的结 果表明,联合国和其他国际组织近来在一些报告中对全球气温 变暖原因的解释是靠不住的。报告的主要作者,担任华盛顿大 学的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大气和海洋联合所所长的约翰华 莱士说:“我们所作的研究已经清楚地表明,全球气候的不断 变化是怎样引起气候的短期变动的。反过来,这种变动又有助 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大气层的温室效应(

14、大部分是由于燃烧矿物 燃料产生的二氧化碳引起的)可能引起的气候变暖的程度。” 他告诫道,不能因为这个结果而放松对人类破坏环境行为的注 意。这些气象学家说,从197年到19 90年间,北半球冬季气 温(特别是美国阿拉斯加、加拿大北部和俄罗斯等地)上升了 0.3摄氏度。他们认为,这一气温上升有三分之一是由大气环 流的自然变动引起的。他们还认为,北半球地区从19 00年至 1990年近一个世纪以来的月温差约有一半也是由这种变动引 起的。华莱士说,“尽管人类活动与气温的全面上升可能也有 关系,但是我们认为,这种气候变化绝大部分应归因于自然变 动,与温室效应引起的气候变暖无关。由于地表吸收热量的能力(热

15、容量)比海洋低得多,地表冬季与夏季的温差非常大。 因此,当大气环流带动暖气团过北半球各大陆以及冷气团吹过 海洋上空时,北半球的平均气温往往比较暖和。”他说,尽管 科学家们尚不完全了解引起大气环流形式变化的真正原因,但 他确信,这与自然变化有关。1. 第二段中华莱士说的“全球气候的不断变化”和“短 期变动”分别是指()A.全球气温自19 7年以来全面上升。 月温差的变化。B.北半球从1990年以来月温差的变化。197 年以来冬季变暖。大气环流形式的自然变动。北半球近一个 世纪以来的气温变化。D.全球气象情况的自然变化。大气环 流形式的自然变动。2. 第二段中华莱士所说的“这种变动”,具体是指()

16、A. 暖气团、冷气团分别吹过北半球各大陆和海洋所造成的气温的 变化。B.若干年间气温上升幅度和月温差的变化。温室效应 引起的不同程度上的气温变化。D.对全球气候之所以变暖的认 识上的变化。3. 华莱士说的“北半球的平均气温往往比较暖和”的主 要原因是()A地表比较难以保存热量而海洋比较能保存热 量。B.地表吸收热量慢而海洋吸收热量快。.暖气团吹过大陆 而不吹过海洋。D.冷气团吹过海洋而不吹过大陆。4. 从全文看,华莱士等气象学家的研究成果是()A.近 一个世纪,特别是197年以来的气温变暖主要是人类活动。B. 不能放松对人类破坏环境行为的注意。大气环流形式的变化 影响着全球气候的变化。D.人为的“温室效应”并不是全球变 暖的主要原因。【答案及分析】十一生物全息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