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语文必背古诗文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必背古诗文部编版七年级(上) 001 观沧海 东汉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002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 003 次北固山下 唐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004 天净沙秋思 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005《世说新语》两则 《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 入门不顾 006《论语》十二章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6.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8.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 1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1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12.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张》 007 峨眉山月歌 唐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008 江南逢李龟年 唐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 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 009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唐岑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010 夜上受降城闻笛 唐李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 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 一夜征人尽望乡 011 诫子书 三国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012 狼 清蒲松龄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013 寓言四则 《穿井得一人》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杞人忧天》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邪?” 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其人曰:“奈地坏何?” 晓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014 秋词(其一) 唐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015 夜雨寄北 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016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宋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 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017 潼关 清谭嗣同 终古高云簇此城, 秋风吹散马蹄声 河流大野犹嫌束, 山入潼关不解平 部编版七年级(下) 001 孙权劝学 节选自《资治通鉴》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002 木兰诗 选自《乐府诗集》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 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003 卖油翁 宋欧阳修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 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004 竹里馆 唐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005 春夜洛城闻笛 唐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006 逢入京使 唐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 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 凭君传语报平安 007 晚春 唐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 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 惟解漫天作雪飞 008 陋室铭 唐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009 爱莲说 宋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010 登幽州台歌 唐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011 望岳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012 登飞来峰 宋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只缘身在最高层 013 游山西村 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 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 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 拄杖无时夜叩门 014 己亥杂诗(其五) 清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 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015 河中石兽 清纪昀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 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