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弯曲正应力分布规律

上传人:学*** 文档编号:231086285 上传时间:2021-12-28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3.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纯弯曲正应力分布规律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纯弯曲正应力分布规律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纯弯曲正应力分布规律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纯弯曲正应力分布规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纯弯曲正应力分布规律(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纯弯曲正应力分布规律 叠梁、复合梁正应力分布规律实验 一、实验目的 1用电测法测定叠梁、复合梁在纯弯曲受力状态下,沿其横截面高度的正应变(正应力)分布规律; 2推导叠梁、复合梁的正应力计算公式。 二、实验仪器和设备 1纯弯曲梁实验装置一台(纯弯曲梁换成叠梁或复合梁); 2YJ-4501A静态数字电阻应变仪一台; 三、实验原理和方法 叠梁、复合梁实验装置与纯弯曲梁实验装置相同,只是将纯弯曲梁换成叠梁或复合梁,叠梁和复合梁所用材料分别为铝梁和钢梁,其弹性模量分别为E=70GN/m2和E=210GN/m2。叠梁、复合梁受力状态和应变片粘贴位置如图1所示,共12个应变片。叠梁、复合梁受力简图如图2所示

2、,由材料力学可知 叠梁横截面弯矩:M=M 1+M 2 2 2112221111 Z Z Z Z I E I E M I E M I E M += = I Z1为叠梁1截面对Z 1轴的惯性距; I Z2为叠梁2截面对Z 2轴的惯性距。 因此,可得到叠梁和叠梁正应力计算公式分别为 2 2111 111 1 1Z Z I E I E Y M E Y E += = 2 2112222 2 2Z Z I E I E Y M E Y E += = 式中Y 1叠梁上测点距Z 1轴的距离; Y 2叠梁上测点距Z 2轴的距离。 复合梁 设: E 2 / E 1 = n 2 2111 Z Z I E I E M

3、+= I Z1为梁1截面对中性Z 轴的惯性距; I Z2为梁2截面对中性Z 轴的惯性距。 中性轴位置的偏移量为: ) 1(2) 1(+-= n n h e 因此,可得到复合梁和复合梁正应力计算公式分别为 2 21111 1Z Z I E I E MY E Y E += = 2 21122 2Z Z I E I E MY E Y E += = 在叠梁或复合梁的纯弯曲段内,沿叠梁或复合梁的横截面高度已粘贴一组应变片,见图1。当梁受载后,可由应变仪测得每片应变片的应变,即得到实测的沿叠梁或复合梁横截面高度的应变分布规律,由单向应力状态的虎克定律公式E =,可求出应力实验值。应力实验值与应力理论值进行

4、比较,以验证叠梁、复合梁的正应力计算公式。 四、实验步骤 1 叠梁、复合梁的单梁截面宽度 b=20mm, 高度 h=20mm, 载荷作用点到梁支点距离c=150mm 。 2 将载荷传感器与测力仪连接, 接通测力仪电源, 将测力仪开关置开。 3 将梁上应变片的公共线接至应变仪背面B 点的任一通道上,其它接至相应序号通道的A 点上,公共补偿片接在0通道的B 、C 上。 4 实验: 叠梁实验 a 本实验取初始载荷P 0=0.5KN (500N ),P max =2.5KN(4500N),P=0.5KN(500N), 共分四次加载; b 加初始载荷0.5KN(500N),将各通道初始应变均置零; c

5、逐级加载,记录各级载荷作用下每片应变片的读数应变。 复合梁实验 a本实验取初始载荷P0=0.5KN(500N),P max=4.5KN(4500N),P=1KN(1000N),共分四次加载; b加初始载荷0.5KN(500N),将各通道初始应变均置零; c逐级加载,记录各级载荷作用下每片应变片的读数应变 五、实验结果的处理 1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各点的平均应变,求出各点的实验应力值,并计算出各点的理论应力值;计算实验应力值与理论应力值的相对误差。 2按同一比例分别画出各点应力的实验值和理论值沿横截面高度的分布曲线,将两者进行比较,如果两者接近,说明叠梁、复合梁的正应力计算公式成立。 六、思考题 1如何理解叠梁中各梁受力大小与其抗弯刚度EI有关; 2复合梁中性层为何偏移?如何理解复合梁实验中出现两个中性层; 3比较叠梁、复合梁应力、应变分布规律; 4推导叠梁和复合梁横截面应力应变计算公式。 实验记录和计算可参考表1、表2、表3。 表1 表2 表3 3 /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