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排放及控制技术讲解

上传人:学*** 文档编号:231080665 上传时间:2021-12-2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2.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汽车排放及控制技术讲解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汽车排放及控制技术讲解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汽车排放及控制技术讲解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汽车排放及控制技术讲解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汽车排放及控制技术讲解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汽车排放及控制技术讲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车排放及控制技术讲解(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汽车排放及控制技术讲解 汽车排放及控制技术 课程论文 课程名称汽油机尾气排放技术的改进学生姓名马攀 学号1241103019 系、年级专业机械与能源工程系2012级 车辆工程专业 指导教师伏军 2015 年1 月1 日 目录 第1章绪论 (1) 1.1环境污染与保护 (2) 1.2汽车排放污染物和危害 (3) 第2章汽油机燃烧过程及主要排放物 (4) 2.1汽油机的燃烧过程 (4) 2.2汽油机的主要排放物 (4) 第3章汽油机节尾气处理措施及改进 (5) 第4章结果分析与讨论 (8) 第5章结论 (10) 致谢 (11) 汽油机尾气排放技术的改进 污染已成为严重的社会公害。在汽车密集的城市,

2、汽车排放污染对人们的生活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影响,严重地威胁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同时也危害着一些动、植物的生存和生长,破坏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因此,解决汽车的排气污染成为亟待认真研究的重要课题。随着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汽车保有量急剧增加,汽车排放对大气的污染已成为世界公害,直接危害着人类的健康,并破坏着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已引起了各个国家的高度重视。人类的生存环境已经遭到严重污染,生态平衡日趋恶化,且直接危害到人们的健康,而汽车已成为主要的污染源。因此,必须严格控制汽车的排放污染,研究汽车排放污染的防治技术也成了当前的重要课题。 1.1环境污染与保护 当人类向着政府大自然的目标前进时,一部分破坏生态环

3、境的历史也同时被记录下来。环境是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制约因素。让我们想一想,人类过度地消耗资源和污染环境,已经给地球造成了怎样的灾难。我们每个人在这样的灾难中负有怎样不可推卸的责任。当脆弱的生态难以维系,人类的消费将如何持续?当地球患了绝症,人类又能生存多久?人类既是环境灾难的制造者,也是环境灾难的受害者,更是环境灾难的治理者。我们每个人都可以通过选择绿色的生活方式来参与环保: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绿色消费,保选购;重复使用,多次利用;垃圾分类,循环回收;救助物种,保护自然。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要求越来越高的效率,于是汽车产业在节奏中应运而生并以惊人的速度飞快发展着。然而,随着汽车数

4、量增多,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却是不容忽视的汽车尾气是空气污染的一个重要因素。日前,全世界拥有汽车约8亿辆,平均7人一辆,汽车是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但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便利也要付出代价,那就是污染。汽车排出的有害气体在当前己取代了粉尘,成为大气环境的主要污染源。据不完全统计,世界每年由汽车排入大气的有害气体? 一氧化碳(也就是人常说的煤气)达2亿多吨,太致占总毒气量的1/3以上,成为城市大气中数量最大的毒气,而且它在大气中寿命很长,一般可保持二、三年。所以它是一种数量大,累积性强的毒气。 在美国洛杉矾,进入40年代后,随着工商业的发展,人们发现每当夏季和早秋,洛杉矾城市上空就会经常出一种

5、不寻常的浅蓝色的烟雾,有时持续几天不散,使大气能见度大大降低。1943年9月8日,洛杉矾城区就被这种神奇的浅蓝色烟雾笼罩了整整一天,使上千人中毒,当时人的眼睛发红、喉部疼痛,有的还伴随有不同程度的头昏、头痛,最后有400多人死亡。一夜之间,草木枯黄,使当时的洛杉矾失去了优美的环境。对洛杉矾烟雾的来源及形成条件的调查历经数年。起初人们认为这种烟雾是由化工厂排放的废气二氧化硫造成的,后来经过7一8年的研究才弄清楚,造成这种浅蓝色烟雾的根源是由汽车排出的废气对大气的污染。汽车排气才是洛杉矾光化学烟雾事件的真正凶手。 人类环境迫切需要有能改善这种状况的解决办法,既要解决人类的交通工具问题,又要使得此种

6、交通工具不至于对人类的需求产生负面影响!要求我们从多个方面对这个问题进行思考、定夺! 一方面,要从如何降低能源消耗入手同时关注汽车尾气、噪音、产热的问题;另一方面,要研制出节能无污染的“绿色”替代品! 1.2汽车排放污染物及危害 机动车尾气成分非常复杂,有一百种以上,其主要污染物包括:一氧化碳(CO)、氮氧化物(NOx)、碳氢化合物(HC)、铅(Pb)、苯并芘(B8P)等,这些污染物不仅污染环境,对人体也有巨大危害。 (1)一氧化碳(CO) CO是一种化学反应能力低的无色无味的窒息性有毒气体,对空气的相对密度为09670,它的溶解度很小。吸入过量的CO会使人发生气急、嘴唇发紫、呼吸困难甚至死亡

7、。长期吸入CO对城市居民身体健康是一个潜在威胁。其生成主要受混合气浓度的影响,在局部缺氧或低温条件下,燃烧中的碳不能完全氧化生成C02,而CO作为中间产物生成。 (2)氮氧化物(NOx) NOx是在内燃机汽缸内大部分气体中生成的,NOx的排放量取决于燃烧温度、时间和空燃比等因素。氮氧化合物进人肺泡后,能形成亚硝酸和硝酸,对肺组织产生剧烈的刺激作用,增加肺毛细管的通透性,最后造成肺气肿。 (3)碳氢化合物 碳氢化合物尽管在汽车尾气中含量不多,但其构成成分中含有一种已被世界公认的强致癌物质。 (4)铅 汽车主要靠燃烧汽油(柴油)行驶而汽油是一种易燃易爆的液体,为了防止爆炸,人们往往在汽油里添加一种

8、抗爆剂四乙基铅。汽车尾气中的铅很容易通过血液长期蓄积于人的肝、肾、脾、肺和大脑中,进而产生慢性危害,尤其是铅,一旦进入人的大脑组织,便紧紧粘附在脑细胞的关键部位,从而导致人的智能发育障碍和血红素制造障碍等后果。 第二章汽油机燃烧过程及主要排放物 2.1汽油机燃烧过程 汽油机燃烧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着火延迟期、明显燃烧期和补燃期。汽油和空气按一定的比例组成的混合气,进入气缸后被压缩受热。火花塞跳火放电时两级电压在15000V以上,电火花能量40-80mj,局部温度可达2000摄氏度以上,致使电极周围的欲混合气热反应加速,当反应积累的热积累使反应区温度急剧升高而使火花塞电极附近的混合气着火,即形成火

9、焰中心。从电火花跳火到形成火焰中心阶段称为着火延迟期,还有明显燃烧期是第二阶段,补燃期是第三阶段。 2.2汽油机主要排放物 汽油机最理想的燃烧是指混合气完全燃烧,汽车的排放物应为二氧化碳、氮和水。但是汽油实际工作时,混合气燃烧往往是不完全的,燃烧生成物除了以上三种之外,还有碳氢化合物、一氧化碳、铅化物及二氧化硫等,这几种排放物会对大气环境造成污染,对人体造成危害。 第三章汽油机尾气处理措施 3.1 机前净化技术 机前净化技术是在混合气进入气缸之前,对燃料和空气采取的措施。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介绍。 3.1.1 燃油处理技术 燃油处理技术是通过提高汽油的品质或添加一些添加剂使汽油充分燃烧,以此

10、减少有害物的排放。 在提高汽油品质方面,除了需要采用含铅汽油外,还要降低汽油中的硫、苯及烃类物质的含量。此外,在燃油中使用添加剂可以减少进气系统和油路中产生的积碳,改善发动机的燃烧效率,降低HC、CO的排放量。在发动机采用无铅汽油后,为提高汽油的辛烷值,在燃油中添加抗爆剂,如醇类、醚类,可改善汽车发动机的性能,降低废气中的CO的含量。这种混合燃料又被称之为汽醇燃料或M燃料。 3.1.2 替代燃料的使用 车用汽油机的替代燃料主要是:液化石油气、天然气、醇类燃料等。液化石油气辛烷值高、抗爆性好、热值高、安全可靠,且热效率较高;但是CO和NO 的排放较高,发动机冷启动困难,加速性能下降。天然气在主要

11、成分是烷烃,主要有压缩天然气和液化天然气两种。其主要特点是化学性质稳定、热值高、抗爆性能好、燃烧效率高。醇类燃料主要应用甲醇和乙醇两种,因其本身含氧量较高,燃料燃烧的更加充分,减少了环境的压力,但是因为能源利用率较低、成本较高等原因,很难广泛应用1。 3.1.3 燃油蒸发控制系统 燃油蒸发控制系统可有效降低燃油箱中汽油蒸发排入大气所造成的污染,以活性碳罐的使用效果最为有效。工作原理:当停车期间,利用活性碳罐活性,吸收汽油蒸汽,防止向大气扩散;当发动机运行后,电控单元控制活性碳罐电磁阀打开与进气管的通道,利用进气真空度将活性碳罐中吸附的汽油蒸汽吸入进气管道中与进气一起参与燃烧。这不仅降低了HC的

12、排放,还提高了燃油的有效利用率2。 3.1.4 进气系统的技术改进 提高进气系统的充气效率,使混合气混合更为均匀,发动机的进气系统多采用以下技术: ()采用多气门技术,保证较大的换气流通截面。这不仅可以增大充气系数,而且对于火花塞的中心布置、泵气损失减少、有害排放物降低等有很大的帮助。 ()采用进气涡流电控系统,加强油气混合,实现可燃混合气的快速、充分燃烧。该系统电控单元采集发动机转速、节气门开度、冷却水温等信号,控制进气管路中涡流控制阀的旋转角度,引导气流偏转产生涡流,提高火焰的传播速度,降低HC的排放。此技术多应用在采用稀薄燃烧技术的发动机上。 ()采用可变进气系统,以适应发动机高、低转速

13、不同工况进气量的需求。目前采用的可变进气系统控制,主要有这么两种控制方式:可变流通面积控制方式和可变流通长度控制方式。控制原理均是利用进气谐振的效果,提高充气效率,在发动机不同转速条件下实现性能的最优化,可提高发动机动力性、经济性3。 3.2机内净化技术 3.2.1燃烧系统的优化 燃烧室系统的优化主要围绕两个方面:改善缸内的气流及采用紧凑的燃烧室形状。要增强缸内混合气的涡流和紊流,可采用螺旋进气道或利用可变的截止阀增强缸内涡流扰动,提高火焰的传播速度。紧凑的燃烧室可通过减少不参与燃烧的缝隙容积的措施,即将活塞第一环槽的位置上移减少活塞头部到活塞顶部的距离,使燃烧室更紧凑,以降低HC的排放。 3

14、.2.2 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优化 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优化,给发动机提供适应工况要求的燃油空燃比。闭环反馈控制的应用,满足了三元催化转化器对空燃比的要求。不仅可以降低燃油消耗率,还能很好的改善发动机的排放特性。现在多用精度更高的线性宽域氧传感器替代传统氧传感器,能在更宽的范围内对空燃比进行反馈,使发动机排放性能更佳4。 3.2.3 点火正时的优化 点火提前角对发动机的动力性、经济性和排放性能有重要影响。最常用的排放控制是推迟点火提前角,以降低HC和NO的排放。但是推迟点火提前角会使平均有效压力下降和油耗上升,所以应综合考虑发动机排放特性、动力性及经济性来确定最佳点火提前角。 3.2.4 稀薄燃烧

15、技术 使发动机的空燃比较之传统发动机14.7:1理论空燃比提高到15:1-27:1,随着空燃比的增加,尾气中的NO、CO等浓度会明显减少,HC的排放也有一定的降低。此技术是降低汽油机排放、提高发动机性能的主要研究方向。在稀薄燃烧技术应用的同时,通常与分层燃烧技术、紧凑的燃烧室形状、火花塞结构及布置。 3.3 机外净化技术 在改进发动机本身设计及优化其运行参数来降低污染物的排放,难度越来越大。需要兼顾发动机动力性、经济性、排放性等要求的发动机结构越来越复杂,成本急剧上升。 3.3.1 三元催化转换器 三元催化转换器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排放后处理装置,安装在排气管上。其最高转换效率发生在理论空燃比14.7:1附近的很小的范围之内,为了实现空燃比的精确控制,通常在排气管道中安装氧传感器,形成闭环控制。但在低温起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