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天山》疑点解答

上传人:卢卡****7 文档编号:231040045 上传时间:2021-12-28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5.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月的天山》疑点解答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七月的天山》疑点解答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七月的天山》疑点解答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七月的天山》疑点解答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月的天山》疑点解答》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月的天山》疑点解答(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月的天山?疑点解答【疑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七月的天山?一文有这样一句:融化的雪水,从高的山涧、从峭壁断崖上飞泻下来,像千百条闪耀的银链,在山脚下汇成冲激的溪流有的人认为银链的链改为练会更好。从语境来看,这名话是说春水从山涧倾泻而下形成一条条细长的白色瀑布。白布,可以说成白练。练,洁白的熟绢之义。如:练巾白色的头巾;练衣白色布衣江白如练等。链,作为名词只有两个意思:一是本义铅矿;二是链条,如:铁链等。虽然链条有细长之义,但用来形容山涧瀑水不太适宜。至于练与链的关系,也有把链假借为练的。例:明朝魏禧?大铁椎传?有如锁上练,练通链,链子的意思。但练假借为链的情

2、况是没有的。况且这是小学课本中的现代文,语言必须标准,更不谈不上通假现象。其次,从瀑水的质地来说,银链显得沉重僵硬,而银练那么显得活泼柔美。所以认为,此处的链改为练,银练是否更符合作者所表达的本意呢?【解答】第一、从语境来看,这段话是说春水从山涧倾泻而下形成一条条细长的白色瀑布。白布,可以说成lsquo;白练rsquo;。lsquo;练rsquo;,洁白的熟绢之义。这段话说的是雪水从山涧上向下倾泻不错,但这不是春水,课文题目说七月的天山、课文第一句话说七月的新疆、最后一句话说虽然天山这时并不是春天,都可以说明。问题不在于课文写的是否为春天的天山,我们关心的是作者碧野是否一定要把所看到的景象描写

3、成你所说的一条条细长的白色瀑布。?现代汉语词典第版?这样解释瀑布:从山壁上或河床突然降落的地方流下的水,远看好似挂着的白布。词典中的解释,透露了这样一个信息,那就是瀑布需要远看,近看恐怕不容易看出来效果。因此,我们说作者没有用什么与瀑布有关的字眼是和他的着眼点、他的观察位置有关系的。作者在文章中说像千百条闪耀的银链,正好提供了相关的信息,那就是他是相对地近这些水流的,如果他能够看出布或者练的感觉,那应该是在相对较远的距离、远看的时候,可要是远看的话,这千百条恐怕就不容易分清楚了,远看应该是完整的、分不清细条特别是千百条,这数字可不小哇的布。所以我们说,练的改法,恐怕和作者的观察位置、描写内容不

4、相符合。第二、虽然lsquo;链条rsquo;有细长之义,但用来形容山涧瀑水不太适宜。这个理由,严格说来是不成立的,因为没有提供证据。说用来形容山涧瀑水不太适宜等于没有论证。在多数人看来,山涧中的雪水在一开始融化之时总不至于像长江大河那样很大吧,特别是在天山上,雪水由少及多,渐渐汇成较大的水溜总是典型的情况,因此,说这些汇成大水溜的小水细长也没有什么不可以的吧,这应该比说瀑布更适宜一些。进一步要追问的是,银链是不是就一定不能修饰、形容山涧瀑水呢?我通过 Google网站搜索了一下,湖南吉首市有一处瀑布,名曰银链瀑布。闻名华夏的贵州黄果树瀑布群中就有银链坠潭瀑布,也有的文字是银练坠潭瀑布,这至少

5、透露出一种信息,那就是银链在有的人看来可以修饰瀑布。另外,一些文人墨客,也在作品中用银链来限定修饰水,比方黄火青?毛泽东视察大沽炮台遗址?海河像一条银链,横在河滩的尽头。类似的表达还有不少,不一一列举。由此不难看出,银链是可以形容山涧瀑水的。第三、从瀑水的质地来说,lsquo;银链rsquo;显得沉重僵硬,而lsquo;银练rsquo;那么显得活泼柔美。银链显得沉重僵硬这个断语,我们不能同意。一个物件是否沉重僵硬,有时不是由其质地决定的,有时它要由和它比照的另一个物件来确认,沉重、僵硬要看和谁来比。即便是按纯粹的金属特性来说,学过化学的老师都知道,银这种金属质地相比于铜铁来说,要软得多。我们说

6、是不是沉重、僵硬要看和谁比,是有现实依据的。比方,苗家姑娘挂在颈项或手腕上的银链,给人的感觉是既不沉重也不僵硬,相对来说,还有一种柔和、灵动的感觉。再如和个别民族关系不大的首饰,你像银镯、银手链,都不能说沉重、僵硬吧?在高山深谷中流动的细长的雪水,说是银链不但不显 沉重、僵硬,恐怕还要轻柔得多呢!第四、关于银练这个词语。银练这个词语,在我所检索的元代以前的材料中没有见到。那时的语料显示,即便是强调练之银白,也不会用银字,而常以皎、白代之,比方,儿家本住南阳县,二八容光如皎练又取雄黄及二尺白练绢,有时练与黄搭配,不限与白相关的词语。我在元明时代的语料中,发现了为数很少的几例银练,比方你看那剑戟如

7、银练,旗幡彩带飘,是好气势也?全元曲?,不过,我不太肯定这几例中的银练就是银白色的白绢,因为,当时的银链也写作银练,比方说时迟,那时快,一丈二的绒绳,六尺的银练子,套好了挽手藏在背后清?三侠剑?。当然,就是银练能够在文献中使用,这个词语放在闪耀的后面仍旧存在问题,因为?七月的天山?作者说的闪耀指的是光亮动摇不定,忽明忽暗,这个银链虽然白,但还不至于给人有光亮闪耀的感觉。而银链那么不然,金属的银链自然可以随光线的照射而反射出相应的光亮,我们在今天都还说银链闪闪。天山的雪水能够反射日光,不正像那闪耀的银链吗?换句话说,用了银练,雪水的灵动就显示不出来了。最后、我来说说练与链的关系。你说lsquo;链rsquo;假借为lsquo;练rsquo;,这个话应该调整一下,即lsquo;练rsquo;假借为lsquo;链rsquo;。魏禧?大铁椎传?有如锁上练,练通链这个例子是对的。这样看来,把lsquo;链rsquo;假借为lsquo;练rsquo;就错了。其实我想说的是,这篇课文中用银链跟什么通假、假借就没什么关系,而且,我们也没有说过这种关系。所以况且这是小学课本中的现代文,语言必须标准这话也就可以不去探究了。综合上面的看法,我觉得,银链比银练更符合当时所描写的情景,将其换成银练是不适宜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