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福建省福州市晓澳中学高三物理模拟试卷含解析

上传人:zh****71 文档编号:230950361 上传时间:2021-12-2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3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2021学年福建省福州市晓澳中学高三物理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0-2021学年福建省福州市晓澳中学高三物理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2021学年福建省福州市晓澳中学高三物理模拟试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2021学年福建省福州市晓澳中学高三物理模拟试卷含解析(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2021学年福建省福州市晓澳中学高三物理模拟试卷含解析一、 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多选题)如图所示,竖直固定放置的粗糙斜面AB的下端与光滑的圆弧轨道BCD在B点相切,圆弧轨道的半径为R,圆心O与A、D在同一水平面上,C点为圆弧轨道最低点,COB=30现使一质量为m的小物块从D点无初速度地释放,小物块与粗糙斜面AB间的动摩擦因数tan,则关于小物块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物块可能运动到A点B小物块经过较长时间后会停在C点C小物块通过圆弧轨道最低点C时,对C点的最大压力大小为3mgD小物块通过圆弧轨道最低点C时,对C点的

2、最小压力大小为(3)mg参考答案:CD【考点】动能定理的应用;向心力【分析】由几何知识得知,斜面的倾角等于30物体从A点无初速度滑下后,由于克服摩擦力做功,物体在斜面上运动时机械能不断减小,到达的最大高度越来越小,最终在BE圆弧上来回运动,到达B点的速度为零当物体第一次经过C点时,速度最大,对C点的压力最大,当最后稳定后,物体在BE之间运动时,经过C点时速度最小,物体对C点的压力最小,根据动能定理求出最大速度和最小速度,再由牛顿运动定律求解最大压力和最小压力【解答】解:AB、物体从D点无初速度滑下后,由于在AB段要克服摩擦力做功,所以物体在斜面上运动时机械能不断减小,在斜面上升的最大高度越来越

3、小,不可能运动到A点,最终在BE圆弧上来回运动,不会停在C点故A、B错误C、物块第一次运动到C时速度最大,对轨道的压力最大物块从D第一次运动到C过程,由动能定理得: mgR=设此时轨道对物体的支持力F1,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1mg=m联立解得:F1=3mg,由牛顿第三定律知物块对C点的最大压力为3mg故C正确D、当最后稳定后,物体在BE之间运动时,设物体经过C点的速度为v2,由动能定理得: mgR(1cos)=设轨道对物体的支持力F2,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2mg=m联立解得:F2=3mg2mgcos=(3)mg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物体对C点的最小压力为(3)mg故D正确故选:CD2. 19

4、如图所示,总质量为460kg的热气球,从地面刚开始竖直上升时的加速度为0.5m/s2,当热气球上升到180m时,以5m/s的速度向上匀速运动。若离开地面后热气球所受浮力保持不变,上升过程中热气球总质量不变,重力加速度g=10m/s2 。关于热气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所受浮力大小为4830NB加速上升过程中所受空气阻力保持不变C从地面开始上升10s后的速度大小为5m/sD以5m/s匀速上升时所受空气阻力大小为230N参考答案:AD3. (多选)某兴趣小组用实验室的手摇发电机和理想变压器给一个灯泡供电,电路如图所示。当线圈以较大的转速n匀速转动时,电压表示数是U1,额定电压为U2的灯泡正常发光,灯

5、泡正常发光时电功率为P,手摇发电机的线圈电阻是r,则有 A电流表的示数是 B变压器的原副线圈的匝数比是U2:U1 C从如图所示位置开始计时,变压器输入电压的瞬时值表达式u= D手摇发电机的线圈中产生的电动势最大值是参考答案:AC4. (选修33、22模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温度降低,一定对外放热 B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 C热量能自发地从高温物体传给低温物体 D热量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给高温物体 参考答案:答案:C 5. 如图所示,在与水平面成300的斜向下的匀强电场E和沿水平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B的空间中,一质量为m的带电小球竖直向下做直线运动,不计空气阻力,则( )A

6、.小球带正电B.小球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C.小球运动的速度大小为D.小球运动速度大小为参考答案:C二、 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6分6. 氢原子的能级图如图所示,普朗克常量h=6.6X10- 34 J?s。处于n=6能级的氢原子,其能量为_eV;大量处于n = 4能级的氢原子,发出光的最大波长为_m。(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参考答案: (1). (2). 解:由公式:,即;波长最长即光子的能量最小,所以氢原子从n=4跃迁到n=3,由公式: 即 所以。7. 如图所示,MN表示两个等势面,一个负电荷在M面上的D点具有电势能为+2.410-3J,在N等势面上的F点具有的电势能为

7、+0.810-3J,如果将这个负电荷从C点移到E点电场力做功是_J。_等势面电势高;电场线AB的方向是_指向_参考答案: (1). (2). N (3). B (4). A由C移到E时,电场力做功W=-EP=2.410-3-0.810-3=1.610-3J;由M到N电场力做正功,由于移动的为负电荷,故说明M的电势低;N的电势高;电场线高电势指向低电势,故由B指向A;【点睛】本题考查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的关系,要注意明确电场力做功一定等于电势能的改变量负电荷在高电势处电势能要小;电场线总是由高电势指向低电势8. (选修34)(6分)如图复合色光经过半圆型玻璃砖后分成a b两束光,比较a b两束光在

8、玻璃砖中的传播速度Va Vb,入射光线由AO转到BO,出射光线中_最先消失,若在该光消失时测得AO与BO间的夹角为,则玻璃对该光的折射率为 。 参考答案: 答案: a 1/sin(各2分)9. 如图所示是饮水器的自动控制电路。左边是一个在水温较低时对水加热的容器,内有密封绝缘的电热丝发热器和接触开关S1。只要有水浸没S1,它就会导通;水面低于S1时,不会加热。(1)Rx是一个热敏电阻,低温时呈现高电阻,右边P是一个_(选填“与”、“或”、“非”)逻辑门,接在05V电源之间,图中J是一个继电器,可以控制发热器工作与否。Ry是一个可变电阻,低温时Rx应_(选填“远大于”、“远小于”)Ry。(2)请

9、阐述饮水机的自动加热原理:_。参考答案:(1)与;远大于。 (每空2分) (2)当水温较低时,Rx阻值较大,A为高电势,且有水浸没S1,B也为高电势,则QC之间才有高电压输出,电磁继电器有电流通过,将吸动S2闭合,发热器工作。(表述合理酌情给分)10. 如图所示,足够长的斜面倾角=37,一物体以v0=24m/s的初速度从斜面上A点处沿斜面向上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8m/s2,g取10m/s2,sin37=0.6,cos37=0.8,则物体沿斜面上滑的最大距离x=9m,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0.25参考答案:考点:牛顿第二定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专题:牛顿运动定律综合专题分析

10、:(1)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公式求出物体沿斜面上滑的最大距离(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结合沿斜面方向上产生加速度,垂直斜面方向上合力为零,求出动摩擦因数的大小解答:解:(1)由运动学公式得:=36m(2)由牛顿第二定律得有:沿斜面方向上:mgsin+f=ma(1)垂直斜面方向上:mgcosN=0(2)又:f=N(3)由(1)(2)(3)得:=0.25 故答案为:9m0.25点评:本题考查了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的综合运用,知道加速度是联系力学和运动学的桥梁11. 测得某电梯在上行起动阶段的速度如下表所示:(l)在坐标纸上描点如图所示,请在图中作出电梯在O6Os内的速度一时间图线; (2

11、)由所作图线判断,在06Os内电梯加速度的变化情况是_参考答案:12. 在“用单分子油膜法估测分子大小”的实验中,已知实验室中使用的油酸酒精溶液的浓度为A,用滴管测得N滴这种油酸酒精的总体积为V,将一滴这种溶液滴在浅盘中撒有痱子粉的水面上,在玻璃板上描出油膜的边界线,再把每小格边长为a的透明方格纸放在玻璃板上,测得油膜占有的方格个数为x。用以上字母表示油酸分子直径的大小是:d= 。参考答案:13. “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1)本实验的研究对象是 。(2)当作用力一定时(悬挂的小盘和盘内的砝码重力不变),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时,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平衡

12、摩擦力时,应将小盘用细绳通过定滑轮系在小车上B每次改变小车质量时,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C实验时,先放开小车,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D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可用天平测出小车的质量M和小盘及盘内砝码的质量m后,直接用公式求出。(3)若确保小车质量一定时,加速度a与合外力F的关系数据如下表:1.984.065.958.129.951.002.003.004.005.00根据表中数据在右侧坐标纸中画出aF图象。从图象可以判定 。参考答案:(1)小车 (2分) (2)B (2分) (3)如图: (3分) 当小车质量一定时,加速度与合外力成正比 (2分)三、 简答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11分,共计22分14.

13、 (16分)如图所示,物块A和B通过一根轻质不可伸长的细绳连接,跨放在质量不计的光滑定滑轮两侧,质量分别为mA=2 kg、mB=1 kg。初始时A静止与水平地面上,B悬于空中。先将B竖直向上再举高h=1.8 m(未触及滑轮)然后由静止释放。一段时间后细绳绷直,A、B以大小相等的速度一起运动,之后B恰好可以和地面接触。取g=10 m/s2。(1)B从释放到细绳绷直时的运动时间t;(2)A的最大速度v的大小;(3)初始时B离地面的高度H。参考答案:(1);(2);(3)。试题分析:(1)B从释放到细绳刚绷直前做自由落体运动,有:解得:(2)设细绳绷直前瞬间B速度大小为vB,有细绳绷直瞬间,细绳张力远大于A、B的重力,A、B相互作用,总动量守恒:绳子绷直瞬间,A、B系统获得的速度:之后A做匀减速运动,所以细绳绷直瞬间的速度v即为最大速度,A的最大速度为2 m/s。15. (4分)试通过分析比较,具有相同动能的中子和电子的物质波波长的大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