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课程结构提咼教学质量一 —中等职业学校艺术幼教专业《音乐》教材改革略谈论文关键词:宽基础活模块调整课程结构“单元式” 教学模块论文摘要:本文介绍了中等职业学校《音怎》教材(第二版) 的编写过程,从艺术幼教调整课程结构、提高教学质量的论点出发, 阐述了课程改革的具体内容及“单元式”教学模块的组合方法并提 出了新教材的使用意见一、编写《音乐》教材的背景中等职业学校艺术幼教专业《音乐》教材第二版,在2001年9 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音乐》教材的第一版是1995年9月出版的,由黑龙江省教材编 写小组承担编写该教材对当吋的幼教专业诸学科音乐教材进行了大 胆的改革和尝试为了精简课程,改革课程结构,我们将乐理、视唱练耳、声乐、 欣赏综合起来,编写出以“单元为模块”的实验教材它摒弃了沿用 多年,传统单科教学的模式,将音乐诸学科综合化,形成了与课程结 构改革相匹配的教材一《音乐》这种“单元式”教学模块的建立,符 合职业教育的特点,在相对少的课时内,在增加教学知识含量的基础 上,提高了教学质量,能够完成对学生必要的音乐理论与技能的训练 这本教材从出版至2001年9月之前,一直被认为是中等职业学校幼教 专业教学改革的重氨教材。
经过几年对《音乐》教材实验体系改革的探索,依据1995年至 2000年11月的“中等职业学校幼教专业课程结构改革实验课题组的 阶段性实验成果”,并听取了基层学校对改革后教材使用意见的反馈 高等教育出版社组织了对该教材的研讨,并于2002年对此教材重新修 订、调整和完善二、新教材以"宽荃础、活模块"为专业发展方向为了适应了新的社会需求,满足学生升学与就业的耍求,从艺术 幼教专业特点出发,2001年9月第二版的《音乐》教材把学生所学的 知识与今后的发展联系起来艺术类专业的学生需要音乐素质的培养, 《音乐》教材则为他们提供了提高专业素质的学习内容如影视、表 演专业的学生就应该有音乐方面的修养,而《音乐》教材能够帮助学 生掌握必耍的音乐知识;高考升学的学生要求有较宽厚的专业基础,在 教材中的知识含量及难度,可使他们进人考场女口:音乐专业的学生, 有一部分耍参加高考升学,而与《音乐》教材相配套的《音乐练习与 》着重体现了基本技能的培养与训练;幼教专业着重培养幼儿教 师,但在目前“择业多选”的形势下,要求学生多掌握一些专业知识, 可以对她们改选“文秘”“社区服务”“空姐”等就业方向大有益处在第二版《音乐》教材的编写研讨过程中,全体参编人员将教材 编写定位在“宽基础、活模块”的专业发展方向上,使教材适用于艺 术、幼教诸专业。
三、“单元式”模块的课程结构改革简介1. 调整课程结构的目的中等职业学校艺术幼教专业“课程结构改 革实验”教学计划对音乐课进行了必要的调整和改革实验”将幼教 专业传统的学科:乐理、视唱练耳、声乐、欣赏等单科教学综合为一体“音乐课”目的之一是减少课程门类,节省教学吋数、克服不必要的 重复、避免知识与技能训练上的分散、割裂现象,达到精讲多练的目 的;目的之二是从系统论观点看,只有必要的综合,才能真正使相邻学 科知识与技能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补充,把综合的作用落到实 处这一 “实验”的成果以教材和教学形式固定下来,推广出去,的 确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牛的整体音乐综合能力2. “单元式”教学模块的组合以往的课程改革多是针对单一课程 中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来进行的学科之间的衔接、进 度和相互交融、渗透等问题欠缺因此,《音乐》教材尝试了对音乐诸 学科教学内容进行“单元式”模块组合,在各单元内部进行课程内容 的改革单元式”教学模块的组合如下:由于音乐诸学科既有密切联系的一面,又有相对独立、自成体系 的一面,将传统的乐理、视唱练耳、声乐、欣赏的单科教学整合起来(变 单一为综合),编写的教材以单元为单位,每个单元包括:乐理、视唱 练耳、声乐、欣赏等四部分。
这四个部分的教学内容条块结合,即从 纵向看自成体系,横向看相互联系教学中以“单元突破,诸科联系” 为主线,即在每个单元教学过程中抓住教学重点、难点各个击破,然 后将歌曲贯穿于各单元之间,使它们既有相对的独立性,又相互衔接、 相互影响,使整个课堂教学不失为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单元式” 教学符合艺术幼教类专业教学规律和特点,它知识覆盖面广、实际操 作性强、材料集中、循序渐进单元式”教学模块的设计是按照艺术、 幼教教学大纲及专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定位的,能够培养出适应能力强、“一专多能”的艺术幼教专业毕业生四、新教材《音怎》的使用意见1•保证教材使用的系统性和完整性《音乐》教材共分20个单元, 每学期4个单元,二年半完成因为,新教材中乐理、视唱练耳、声 乐、欣赏四部分专业知识已经覆盖了音乐专业所涉及的主要内容和技 能,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不可任意删减某一单元的课程(可根据专业的需 要对课程进行精讲或略讲)要按照教学基本要求的课程设计,按知识 体系的衔接进行有序教学,以保证教材使用的系统性和完整性2•采用电化教学手段电化教学对《音乐》课的学习会产生良好的 效果《音乐》教材提供了全书20首教学歌曲的范唱与伴奏录音带, 这给声乐教学带来了极大的方便,我们建议广大师生充分利用电化手 段进行教学。
范唱可以给学生了解歌曲思想内涵和艺术风格、演唱技 巧等多方面知识提供第一手音响资料音乐课上师生共同听录音,探 讨对歌曲技能的学习,尤其是对歌曲进行细致、深人地分析、挖掘很 有意义当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按歌曲演唱的要求用伴奏带进行“模 唱”时,科学的发声和规范的电化教学会使教学质量不断提高,达到 整体优化的水准3•贯穿主线、突出重点①贯穿主线《音乐》教材中20个单元的 教学,一直以声乐为主线,由浅人深地将斥理、视唱练耳、欣赏等专 业基础理论课融合起来,从讲清、讲透理论知识出发,要求学生把理 论与声乐实践紧密结合②突出重点《音乐》教材所涉及的4个学科 教学内容就是音乐专业的骨千课程,它们虽然有机的联系起來,但每 单元教学耍注意突出乐理、视唱练耳等课程的教学重点,讲清难点 要求学生掌握的重点知识技能一定要通过精讲多练去完成,培养学生 娴熟的专业技能技巧4•建议将《音乐》教村与辅助教材配套使用这套教材从艺术幼教 专业特点出发,突出了知识性、系统性和实用性在《音乐》教材中 着重强调了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在《音乐练习与》和录音带部 分着重体现了基本技能的培养与训练《音乐》教材和《音乐练习与》各单元教学内容相对应、由 浅人深、循序渐进。
《音乐》录音带提供了全书20首教学歌曲的范唱 与伴奏本套教材形成了集学习指南、习题荟萃、音响示范于一体的 教学实用版本,是一条龙学习、训练的教学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