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置连接(气体制取、检验、净化)

上传人:慢*** 文档编号:230849014 上传时间:2021-12-2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8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装置连接(气体制取、检验、净化)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装置连接(气体制取、检验、净化)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装置连接(气体制取、检验、净化)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装置连接(气体制取、检验、净化)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装置连接(气体制取、检验、净化)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装置连接(气体制取、检验、净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装置连接(气体制取、检验、净化)(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实验装置连接(气体制取、检验、净化)一、实验基本装置1、发生装置2、收集装置3、量气装置4、净化装置 5、尾气处理装置 如图所示:将装置连接在A和C装置之间,可以防止C装置中的液体倒吸到气体发生装置A中而损坏仪器,起缓冲作用。二、气体检验、除杂试剂常见气体检验气体 试剂方法O2CO2H2COCH4 水蒸气HCl干扰问题1、CO2对CO还原CuO生成CO2的检验的干扰2、H2O对H2还原CuO生成H2O的检验的干扰3、HCl的存在对CO2检验的干扰常见气体除去方法少量气体试剂方法O2CO2H2CO水蒸气HClSO2注意:在仪器连接题的解答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事项:(1)仔细审题后辨认清楚是除杂质还

2、是验证题。(2)若除杂质题,一般先除去二氧化碳,再除水蒸气。若为验证题,一般先验证水蒸气的存在,再验证二氧化碳的存在。(3)除杂质水蒸气或干燥中性、酸性气体,常选浓硫酸。验证水蒸气的存在,常选用白色的无水硫酸铜。(4)除杂质二氧化碳,常先用氢氧化钠溶液。验证二氧化碳的存在,必须选用澄清的石灰水。(5)导管连接时,一定要长导管进入液体,短导管排出变式一: 要检验某混合气体中是否有CO2应如何操作?_。要检验某混合气体中是否有H2O应如何操作?_。要检验某混合气体中是否有CO应如何操作?_。要检验某混合气体中是否有H2应如何操作?_。变式二:要检验某混合气体中是否有CO2和H2O应如何操作? _。

3、要检验某混合气体中是否有CO2、CO应如何操作? _。变式三:要除去某混合气体中的CO2应如何操作?_。要除去某混合气体中的H2O应如何操作?_。要除去某混合气体中的CO应如何操作?_。要除去某混合气体中的H2应如何操作?_。变式四:要除去某混合气体中的CO2和H2O应如何操作? _。要除去某混合气体中的CO2、CO应如何操作? _。要除去某混合气体中的H2O、H2应如何操作? _。综合性气体制备实验的设计顺序:三、知识运用典型例题1、如图所示装置(不可倒置)有多种用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用排空气法往装置内收集H2时,气体应从A端通入B.若要除去H2中CO2可在此装置中装入NaOH溶

4、液,气体从B端通入C.若用排空气法往装置内收集CO2时气体应从A端通入D.若用水将此装置中O2的排出,水应从B端进入2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1)图中标示仪器的名称是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时,发生装置可选择图中的 (填字母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采取上述方法制取的二氧化碳中常含有氯化氢气体和水蒸气。为获得纯净、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可选用如图所示的F装置和G装置进行除杂和干燥,导管口连接的正确顺序是:气体( )( ) ( ) ( ) D。 (4)若将装置A和D连接制取并收集氧气,其中装置A中的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目的是 。证明氧气已收集满的方法是 3、一种气体可能含有N2、H

5、2O(气)、CO2、H2和CO中的一种或几种,某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装置研究该气体的组成(A中试剂足量):该同学观察到的现象为:A、E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B、F中无水硫酸铜变蓝,C中浓H2SO4无明显变化,D中氧化铜转化为一种红色物质。于是他得到如下结论:气体中 肯定不含CO2; 肯定含CO; 肯定含H2O(气); 肯定含H2; 可能含N2。你认为不正确的结论是 (填序号)。为使实验得到正确结论,须将上述实验中的仪器装置重新连接,你认为合理的排列顺序是 (填代号)。 4、有一气体发生装置A产生的无色气体可能含有H2、CO、CO2、HCl中的一种或几种,现将气体通过以下装置实验现象如下:B处由紫

6、色变成红色;C处有白色沉淀生成;D处有白色沉淀生成;F处由黑色变成红色;G处由白色变成蓝色(已知:白色无水硫酸铜与水反应生成蓝色五水合硫酸铜,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uSO4+5H2O=CuSO4?5H2O);H处无现象(1)由长颈漏斗加入的酸是 ,锥形瓶中装入的固体是 和 的混合物(2)装置A中产生的无色气体肯定含有 (3)E装置中浓硫酸(选填“能”或“不能”) 换成浓氢氧化钠溶液(4)E装置是为了排除对验证 的影响(5)如果B装置中的试纸不变色,则可省去 装置(填装置代号)5、科学研究小组的同学在用一定浓度的硫酸溶液处理废金属材料(主要是生铁、镀锌铁皮)时,溶液发烫并闻到了刺激性气味,这种反常

7、现象引起了同学们的思考。从组成物质的元素角度分析,他们猜测气体可能是SO2、CO、CO2、H2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确定该气体的成分,他们进行了如下探究。查阅资料:I. SO2、CO2都能与碱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CaSO3难溶于水;II. SO2能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并使它褪色,上述其它气体不能。实验探究:(1)甲同学为了验证处理废金属材料产生的气体中是否含有CO2,把它直接通入澄清石灰水,并观察实验现象。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做法不合理。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因 。(2)同学们设计了一套合理的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铁架台已略去)。请你从下列试剂中选择所需药品并完成实验(药品可重复选用):澄清石灰

8、水,氢氧化钠溶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浓硫酸,无水硫酸铜,碱石灰 (假设每步反应都是完全的)写出E装置中试剂的名称或化学式 。若观察到 (填装置序号)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证明原气体中有CO2;若观察到 现象, 证明原气体中有H2无CO。6、水蒸气通过灼热的焦炭后得到的混合气体有哪些成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对此进行了实验探究提出猜想:(1)只含一氧化碳、氢气(2)含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氢气和水蒸气(3)只含二氧化碳、氢气和水蒸气(4)只含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氢气查阅资料:a无水硫酸铜遇水由白色变为蓝色b碱石灰是固体氢氧化钠和氧化钙混合物c浓硫酸具强烈吸水性,常用作些气体干燥剂实验过程

9、:同学们设计了如图一所示装置,并进行了实验(部分夹持仪器已略去)(1)装置A中无水硫酸铜变蓝,装置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得出结论为混合气体中有_B中变化方程为_(2)装置C中药品为_作用是 装置D中药品为_作用是 (3)E中氧化铜变红、F中无水硫酸铜变蓝、G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混合气体中还存在的气体是_,仪器H在实验中的目的是:_实验结论:猜想_正确实验反思:经过讨论,同学们将图一中装置CH进行了简化,只用图二所示装置并自选必要试剂就能完成探究其中,干燥管中碱石灰作用为_烧杯上能观察到现象是_最后一步实验操作及现象是_7、实验室里用下列仪器制备CO2(用含有少量硫化亚铁的大理石和盐酸反

10、应)并测定其式量。将橡皮塞B塞在A烧瓶口,准确称其质量为m1g。(2)连接制备和净化气体的装置, 其接口连接顺序是: 接,接,接,接。将导管G 插入 A中,用向 排空气法收集CO2。验满方法?CO2集满后,用橡皮塞B塞在A烧瓶口,准确称其质量为m2g将A烧瓶口橡皮塞取下,向烧瓶中注满水,再将烧瓶中水倒入量筒中测出水的体积为V1mL,将其换算成标况时气体体积为V2mL。列出CO2式量的计算式 。四、练习1、实验室用图所示装置制取纯净、干燥的氢气,并进行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发生装置生成的氢气可能含有氯化氢和水)回答下列问题:(1)装置B、C内所盛的液体分别是浓硫酸和氢氧化钠中的一种,则装置B内所盛液

11、体应是 ,装置C的作用是 。(2)为检验氢气还原氧化铜有水生成,装置E中所盛试剂是 ,反应后装置E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3)为证实生成的气体中混有氯化氢气体,装置B应改盛 溶液。(4)氢气还原氧化铜的主要操作步骤有:加热氧化铜检验氢气纯度停止加热通入氢气停止通入氢气。正确的操作顺序(序号)是 。(5)实验过程中,通入D装置的氢气如果不纯(混有空气)就可能发生 事故2、为验证某混合气体由H2、CO和HCl组成,请从图2中选用适当的实验装置设计一个实验,并回答下列问题:(注意:图中装置不得重复使用,有的装置可不选用。)(1)所选用装置的正确连接顺序是(只要求写出图中装置的序号) 。(2)选用的

12、第一个装置的作用是 ;选用的第二个装置的作用是 。(3)首尾装置中出现的现象分别为 , 。3、一种气体可能含有N2、H2O(气)、CO2、H2和CO中的一种或几种,某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装置研究该气体的组成(A中试剂足量):该同学观察到的现象为:A、E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B、F中无水硫酸铜变蓝,C中浓H2SO4无明显变化,D中氧化铜转化为一种红色物质。于是他得到如下结论:气体中肯定不含CO2;肯定含CO;肯定含H2O(气);肯定含H2;可能含N2。你认为不正确的结论是 (填序号)。为使实验得到正确结论,须将上述实验中的仪器装置重新连接,你认为合理的排列顺序是 (填代号)。其中C中浓42SOH的作用是 ,F中无水硫酸铜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