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可视化在小学低段识字教学的应用研究天台县始丰小学课题组*一、课题的提出(一) 问题提出的现实背景随着教育现代化的推进,多媒体技术从“走进”到“融入”课堂,使得课堂的教学生态 发生了深刻的变化C如何挖掘和利用教材中的视觉信息已成为当下语文教师关注的一个问题 知识可视化强调的是图解形式的视觉表征在知识的创造与传递的应用有关研究表明,人类 关于外在世界的信息80%以上是通过视觉信息获得的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已经走进 了 “图文时代”,如何使小学语文教学在亲近“图像”的同时,又不迷失语文学科教学的价 值取向,是每一位语文教学工作者必须直而的一个严肃话题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识字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识字是学生阅 读、写作、表达的基础,识字量的多少直接影响着学生的阅读、写作和表达低段的学生对 于阅读都有一定的兴趣,但是如果识字量的匮乏肯定会导致学生对阅读产生障碍,甚至失去 兴趣识字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新课改以来,相继出现了 “集中识字、分散识字”等多 种识字方法但现状仍不容乐观,教师花了大量时间教学生字,但学生的回生率和错误率仍 旧是很高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如:低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他们还处于短时注意期 间,有意注意的时间比成人要短很多,那他们在课堂上就不能像成人一样整堂课都在接受新 知识。
再者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的影响这就迫切地需要找出一条行之有效的方法来解决这 些问题二) 课题的研究意义从现代教学理论观点来看,学生应是学习的主人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应起 主导作用,来教会学生独立获取知识识字教学中有效使用知识可视化技术,使整个教学过 程做到有“扶”有“放”,“扶”是为了 “放”知识可视化技术的介入,让识字教学的形式 更加丰富、教学的手段也更加多样、教学的反馈更加及时不过,只有充分发挥知识可视化 的优势,跳出教材、跳岀学科,注重生活中学习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最大限度地拓展学习内 容,丰富识字方法,使识字教学富于时代气息,才能构建开放而富有活力的新型的识字教学 模式本课题研究对于教师可以更好的贯彻实施新课程标准,对于培养学生自主识字,合作识 字和创新精神、实践能力都将会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是具有探索性和实用价值的课题其 次,本课题研究有助于探索出一条符合本地特点的低年级识字模式,对小学低段语文识字教 学改革是一个很好的尝试因此,本课题组试图通过对该课题的实践,探讨出如何有效利用知识可视化技术来优化 小学低段语文识字教学,从而能更好地提高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效率,全而提高教学质量。
★本课题系天台县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负责人:齐笑笑 执笔:张蔷从 成员:戴露莎、张海娟、陈松华二、 课题的界定“可视化”一词源于英文的"visualization",原意是“可看得见的”,也可译为“形象化” “可视化”作为专业术语的出现始于1987年2月,当时美国国家口然科学基金会(National Seienee Foundation,简称NsF)召开的一个专题研讨会给出了 “科学计算可视化”的定义、 覆盖的领域以及发展方向这标志着科学计算可视化作为一门学科在国际范围内己经成熟⑴知识可视化(knowledgevisualization)是在科学计算可视化、数据可视化和信息视化 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兴研究领域,是指应用视觉表征手段,促进群体知识的传播和创新⑵ 知识可视化作为一种信息技术,最初是被当作一种教学技术而提岀如他们指出知识可视化 指的是所有可以用来建构和传达复杂知识的图解手段除了传达事实信息之外,知识可视化 的目标在于传输见解、经验、态度、价值观、期望、观点、和预测等,并以这种方式帮助他 人止确地重构、记忆和应用这些知识知识可视化工具的教育价值知识可视化研究的是视觉表征在促进至少两个人之间知识的创建和传递中的作用。
通过 提供比信息可视化更加丰富的表达用户所知道内容的方式,以提高人们之间的知识传播和创 新因此,基于计算机支持的知识可视化工具具有以下的教育价值:1. 促进右脑的发展,培养创造性思维借助于可视化手段能同时刺激人的左右两个脑半 球,让人的思考、记忆、分析,发挥灵感的同时,发挥出所有的潜能,并促进灵感的产生和 创造性思维的形成2. 优化认知结构视觉信息可以和大脑小己有的知识网络联系起来,从而优化认知结构3. 作为一种学习工具起到如下作用:①知识结构化/网络化工具②知识储存与检索 工具③知识结晶化/提炼/精致化(智慧凝练与聚合)工具④知识表征/转化工具⑤知识 内化/建构工具⑥知识交流与协作工具⑦知识扩展/应用工具⑧知识创造工具⑨知识 评价工具4. 是一种有效的快速学习方法①开动你的所有感官②学会略读③学会记忆和储存基于上面对知识可视化以及它无容置疑的优势的介绍,结合小学语文学科特点和存在的 一些问题,及国内外己有的研究基础,课题组试图充分利用学生的思维优势和认知资源,基 于计算机支持,借助于知识可视化与语文识字教学结合的契机,提出本课题研究,为改进小 学语文低段识字教学捉供一种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为计算机支持的知识可视化方法在教 学中的应用做点尝试。
三、 课题研究对象、方法及步骤(一) 研究对象:一、二年级的学生(二) 研究方法:本课题以教学实践研究为主,辅以调查法、个案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等实 施行动方案四、 课题研究的内容计算机支持的知识可视化的教学应用研究需要从理论基础、软件工具和实践应用三个角 度来进行(1) 理论基础方面,从认知心理学、生理学、知识管理等几个层面进行研究,具体从 双重编码理论、图示理论、脑科学研究理论、知识的心理学表征以及它与教育技术的关系等 几个方面展开2) 软件工具方面,两种典型的知识可视化工具一概念图和思维导图,尽可能深入地 对它们做研究,包括它们的由来、在教学中的应用、制作工具以及它们的制作步骤3) 实践应用方面,借助开发的软件,运用知识可视化工具培养小学生语文视觉素养 研究,教学设计策略研究,设计知识可视化的语文教学模式,并开展教学实践提炼课例, 让教师看得懂、用得上、见效果基于同类课题研究基础及理论成果,本课题研究重在实践应用上的突破一)运用知识可视化工具设计教学流程教学设计是指语文教师为达成一定的教学目标,对教学活动进行的系统规划、安排与 决策从教学指导的基本要素(学习目标、学习内容、组织有效的学习、学习评价)出发,提 出知识可视化工具在教学指导中的应用策略图示如下:卜教学目标设计知识可视化A> 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措施设计■>教学评价设计1 •知识可视化作用于教学目标,找准识字方向。
根据这一思维导图设计识字教学设计方案,识字教学就如有了指路的明灯首先在教学 目标的设定方面我们教师会先口己解读课文,通过阅读课文了解哪些生字对于学生来说比较 难记,我们再采用一定的方法将他逐个击破例如:二年级上册第3课《植物妈妈有办法》 中,有两个形近字“娃和洼”,对于学生來说这个是难点,他们很容易就混淆了采用知识 可视化工具,记住这两个字就事倍功半因此首先教学目标要确定为:通过多媒体演示让学 生准确区分“娃和洼”并且在此基础上拓展记忆“蛙、哇”等形近字具体的教学内容操作 如下:在学完全部生字后,呈现“娃和洼”先让学生找找发现,学生很快就会发现部首不一 样于是老师接着将给学生展现一段多媒体演示变化字体,让学生看到部首变化的过程,变 成一个新的字时旁边加一句学生易记的歌谣:有女是娃娃,有水是水洼,有口大声哇,有虫 是青蛙有了视觉的刺激再加上朗朗上口的歌谣,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识字 兴趣他们也就不由自主地记住了这几个字2•知识可视化作用于教学内容,加深识字印象识字教学的特点是以文本为支架,通过阅读文本认识生字,因此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 我们可以围绕课文中的生字,找准生字的特点来进行教学内容的设计。
大家都知道汉字是表 意文字,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提出了系统的“六书”汉字造字理论:象形、指事、会 意、形声、转注、假借我们可以充分运用汉字的这些造字特点进行审美教育,让学生通过 知识可视化技术直观形象地了解一些汉字的演变过程,从而体会汉字的创造之美,感受汉字 的演变美,加深学生对汉字的印象在低年级识记的生字中,有一部分是象形字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i出,日月是也” 如果仅仅凭借静止的文字与图画,再配以抽象的解说,一定不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而 借助知识可视化技术则能沟通物象与文字之间的关系,通过图象与文字活动的变化再现文字 演变的过程,从而使学生比较形象地明白一些现代字是由实物一一古文字(象形字)一一今 文字这样演变来的知识可视化技术就有一个直观、形象的优势课上利用视频创设情景,播放与生字相关 的录像利用课件显示要学习的生字,说明生字的由来,利用知识可视化技术显示金文、小 篆中生字的写法,播放汉字演变的视频,录像一位老师执教的《识字6》,他的课件岀现 和运用就是非常精彩的,在教学生字“鸥、滩、舰、帆”时,创设了这样的情境,播放一段 海边上的视频,视频中有海鸥、沙滩、军舰、帆船,老师先请学生说说在海边看见了什么? 学生一一说出了以上四种事物,多媒体课件就出示了这几个词,(这四个生字以拼音的形式 出现)然后,老师就让学生做选字游戏,再让学生说说选字的原因,很多学生说出了 “海鸥 是鸟,所以是鸟字旁”,“因为军舰是船,所以是舟字旁”,“因为舰的旁边有个见,所以是这 个字”等等,在学生猜对“帆”时,老师就指岀,为什么军舰和帆船都是船,而帆是巾字旁, 学生就根据视频中看到的,指出帆是布的,所以是巾字旁,这个环节的课件运用,真是恰到 好处,精妙绝伦。
以媒体为介,将实物与文字相结合,加深了印象,提高了学生识字效率 在教学理解成语时,教师还可以运用信息技术播放成语故事视频,将成语故事直观形象地展 示在学生面前这样,利用知识可视化技术演示视频,会令原本枯燥的汉字教学,变得生动 有趣,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加深了对汉字的印象3. 知识可视化作用于教学措施,点燃识字兴趣兴趣是由外界事物的刺激而引起的一种情绪状态,它是学生学习的主耍动力低年级的 学生,他们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还比较短,他们的注意状态仍然取决于教学的直观性和形象性, 很容易受新奇的刺激活动而兴奋起来,计算机集文字、图形、图像、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体 于一体,使生字教学过程变得生动活泼,更具吸引力针对这种优点,教师可以在识字前, 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故事情境,尽可能地调动学生识字的兴趣在识字教学中,教师可 以与学生共同创设“识字列车” “汉字王国” “汉字天地”等故事情境,这样,每一个生字就 成了 “字宝宝”的角色通过知识可视化技术,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创设学生乐学的故 事情境在教学《小小的船》一课时,执教老师没有急着进入生字教学,而是利用课件展示岀这 样一幅画面:蓝蓝的夜空,星星一闪一闪的在向我们眨眼睛。
一个美丽的小姑娘坐在月亮船 上,荡来荡去,还唱着动听的歌曲: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月儿两头尖……这个课件 立刻把学生的注意力从课间与同学闲聊或玩耍中转移到课堂上来,使学生更快更好地进入到 学习状态中而传统的黑板板书则没有这样的效果而且,学生在欣赏画面、欣赏音乐的同 时,还能够注意到课文中的部分生字,如“船、闪”等,这就激发了学生学习这些生字的兴 趣4. 知识可视化作用于教学评价,巩固识字效率我们老师每次在上完课后都会感慨:这一课的生字这么多让学生怎么记呀?确实一年级 识字量大,识字任务重那如何才能让孩子们积极主动、高效地掌握方法识好字呢?我们在课堂上可以利用知识可视化工具采取积极的评价与鼓励,激发孩子的潜能和自信心,在一次 次小小的成功中推动孩子识字写字能力的大大提高在识字课堂上,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