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科学材料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摘要:在幼儿教育中,使用可操作的材料,能使幼儿运用感官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探 讨实验证明,科学活动中及时为幼儿提供符合幼儿认知水平的、可操作性强的 材料,能够积极的引导幼儿主动探索,从科学活动中体验发现的快斥因此本文 探讨了在科学活动中科学材料的提供对于幼儿的作用关键词:科学活动;材料;思维;操作皮亚杰的认识结构理论认为:儿童认知和智力结构的起源是物质的活动同 时《纲要》中也明确指出: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位幼儿都能运用感官, 多种形式地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由此可见,科学材料的合理应用对于幼儿 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材料准备,便于操作科学活动是在幼儿的操作中来发现和获取知识的过程因此材料是否具有操 作性是我们准备和投放材料的前提,也是调动孩子积极参与、探索的基本特别 是针对小班幼儿如在小班《吹泡泡》一研的活动中,教师准备的材料有吸管、 清水、肥皂水、加入颜料后的肥皂水等,材料准备的很充分可到了孩子们操作 的环节,由于吸管的管口比较的光滑,肥皂水的浓度没有把握好,以至于在孩子 们操作时成功率不高,大部分的孩子都没有吹出泡泡这时孩子们的兴趣以及探 索的欲望就大大的降低了,有些孩子的思维甚至游离到了活动之外。
在活动之后, 我们研讨、反思,材料缺乏一定的操作性是导致活动效果不佳的关键在二研时, 教师更换了吹泡泡的工具,活动前反复试验肥皂水的配比在孩子们操作时,他 们有的惊喜,有的兴奋,有的在相互比较自己吹出泡泡的大小,还有的在为自己 吹出了“双胞胎”泡泡而激动不已同时,在操作和比较的过程中,孩子们发现 了清水和肥皂水的不同,知道了洗洁精、洗衣粉、肥皂等都能吹出泡泡在活动 结束时,孩子们还是乐此不疲的吹彩色肥皂水,让它们在“海底世界”背景图上 留下彩色“脚印”在两次内容一样的活动中,由于材料操作性的不同,活动的 效果以及孩子们的收获也是不同的由此可见,提供便于孩子操作摆弄的材料不 仅能激发兴趣,更能让他们从中去探索和发现,并且体验快乐二、 材料丰富,冃的性强“幼儿教育之父”福禄培尔认为科学材料的应用可以帮助达到教学目的,丰 富的操作材料,可以不断地吸引幼儿主动地探索但在准备材料的过程中,如果 一味的体现材料的丰富而缺乏一定的目的性的话,孩子们往往会无从选择或者操 作一会儿这个乂玩一会儿那个,深入探究的欲望不强因此,教师在投放材料时 既要丰富又要思考投放这种材料的冃的如在中班《纸花开了》的科学活动中, 我为孩子们准备了有报纸、牛皮纸、铜版纸、片纸、蜡光纸、宣纸、糖纸、玻璃 纸等不同质地的纸花。
活动分三次操作进行,首先请孩子们用报纸花放入水面, 观察“花开”的现彖,从而激起孩子浓厚的兴趣随后出示报纸、铜版纸、白纸、 蜡光纸、宣纸、牛皮纸等,让孩子们有目的地选择两种不同的质地的纸同时放在 水而,耐心观察它们的“开花”现象通过孩子们一次次的探索、观察,总结出 不同质地的纸花,它们的“开花”速度是不一样的在最后一次的操作中,我又 为孩子们提供了糖纸和玻璃纸在实验中,他们发现纸花不“开花” 了,有的孩 子甚至立刻就说出了这个现彖的原因,“糖纸和玻璃纸它们没有吸水性”在整个 活动中,教师准备的材料很丰富,但每一次材料的投放教师都做了深入的思考, 都有一定的冃的性孩子们在操作时深深的被实验材料吸引,探索的兴致很高三、 材料启发,拓展思维科学材料的提供必须具有引发幼儿思考的作用,具有一定的启发性在科学 教育活动中,每一种材料的投放,教师必须仔细斟酌,想想它们是否能激起幼儿 思考、探索的欲望只有在具有思考性材料的刺激下,幼儿才能表现出一种强烈 的探索欲望和积极思维的精神状态如在大班《磁铁的秘密》科学活动中,教师 首先给孩子们提供了标有红蓝两色的环形磁铁,让他们自由操作从中孩子们发 现红的和红的、蓝的和蓝的一碰就相互分开,而红的和蓝的一碰就牢牢地粘在一 起了。
这个发现就引起了孩子们的思考,从而激发了他们继续探索的欲望在初 步理解了“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原理后,教师进一步的提供了一块彩色环形 磁铁和普通磁铁,请孩子们通过实验和思考来标出不同磁铁上的两极两次的操 作,孩子们在实验、思考、小结的过程中,加深了对磁铁具有“同性相斥,异性 相吸”的特性的理解在活动的最后,教师为了拓展孩子的思维,又提供了若干 的塑料吸管,让他们思考、操作,如何利用吸管让磁铁浮起来新材料的加入让幼儿的探索进一步的深入了在幼儿的思考探索中,有的孩子成功了,有的孩子 失败了失败又让他们有了新的思考科学活动中材料的合理提供是帮助幼儿获取知识与经验的最有效的手段幼 儿通过与材料的相互作用、操作,可获得多种经验,使身心各方面的能力得到发 展因此,我们教师在选择投放的材料时,一定要多方面的考虑,并且要充分发 挥材料的作用,使幼儿充分地感知、操作、探索、发现、小结从而,让幼儿真 正的体验到科学实验带來的快乐参考文献:[1] 秦元东.幼儿园区域活动材料观的转变[J]・幼儿教育,2008( 12)・[2] 温宝兰.浅谈游戏对儿童人格的影响[A].湖北省儿童全而发展研究会第三 届第二次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J.2006[3] 王丽.以材料为载体培养儿童探究力[J]・学前教育研究,2009 (7).[4] 张晓琳;赵春梅;杨东玲•浅论幼儿与区域活动材料的有效互动[J] •学前教育 研究,2007(01)[5] 龚风娥.以“笔”为例谈科技教育活动的材料投放[J].科学大众,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