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氧气氢气及二氧化碳)总复习教学安排简案及典型例题评析

上传人:go****e 文档编号:230552867 上传时间:2021-12-27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438.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氧气氢气及二氧化碳)总复习教学安排简案及典型例题评析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氧气氢气及二氧化碳)总复习教学安排简案及典型例题评析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氧气氢气及二氧化碳)总复习教学安排简案及典型例题评析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氧气氢气及二氧化碳)总复习教学安排简案及典型例题评析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氧气氢气及二氧化碳)总复习教学安排简案及典型例题评析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氧气氢气及二氧化碳)总复习教学安排简案及典型例题评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氧气氢气及二氧化碳)总复习教学安排简案及典型例题评析(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习必备欢迎下载标题:(初中化学初中化学总复习教学分析与案例评析)离线考试发布时间:2014-6-18 8:20:47 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氧气、氢气及二氧化碳)总复习教学安排简案及典型例题评析。教学目标、进一步巩固H2、CO2、O2的实验室制法(原理、装置、收集、检验方法)、掌握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设计思路和方法、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三种气体的实验室制法的原理、装置、收集、检验方法教学难点通过复习掌握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设计思路和方法课型复习课教学手段实验实物投影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引入新课)我们已经学了H2、CO2、O2的实验室制法,今天我们来复习一下三种气体的制备收集

2、与检验。与同学们一起完成下表。配音从略气体氧气O2 二氧化碳CO2 氢气H2 反应原理反应药品高猛酸钾或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石灰石(或大理石)和稀盐酸锌和稀硫酸化学反应说明1、用过氧化氢或氯酸钾制取氧气时,需加少量的二氧化锰,以加快反应的速度。2、制取二氧化碳时,宜选用石灰石与稀盐酸,而不用碳酸钠(反应太快,不利于收集) ,也不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反应会逐渐停止)发生装置装置类型固+固加热型固+液常温型2KMnO4K2MnO4+ O2MnO2+2KClO32KCl + 3O2MnO22H2O22H2O + O2MnO2CaCO3CaCl2+CO22HCl+H2

3、OZnZnSO4+H2H2SO4+学习必备欢迎下载说明1、固 +固加热型:试管口应向下倾斜,以防止产生的水蒸气在试管口冷凝后倒流到试管底部引起试管破裂;试管中的导管伸入试管不宜过长,否则会妨碍气体的导出;铁夹应夹在距试管口1/3 处。2、固 +液常温型:长颈漏斗的下端应伸入液面以下,防止产生的气体从长颈漏斗中逸出;锥形瓶中的导管伸入瓶内不宜过长,否则会妨碍气体导出;可用试管、烧瓶、广口瓶等仪器来替代锥形瓶。收集方法收集方法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向上排空气法排水法或向下排空气法选择依据氧气不易溶于水,与水不发生化学反应且密度比空气的密度略大二氧化碳溶于水,并与水发生化学反应,且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氢

4、气难溶于水,与水 不 发 生 化 学 反应 且 密 度 比 空 气的密度小说明1、用排水法收集时,集气瓶要装满水,且导管要伸入集气瓶口,以便于操作和观察集气的情况2、无论是向上排空气法,还是向下排空气法,导管一定要伸入到集气瓶的底部,以便排尽集气瓶内的空气检验方法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通入澄清石灰水,产生白色沉淀CO2 + Ca(OH)2 = CaCO3+ H2O将 燃 着 的 木 条 伸入集气瓶内, 瓶中气体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氢气是可燃性气体, 点燃前 一 定 要 检 验 氢气的纯度,以防发生爆炸 )典型例题评析例 1:基础题学习必备欢迎下载(2002?昆明)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氧气、氢气、

5、二氧化碳的装置图;请根据下图回答问题(1)写出带有标号仪器的名称酒精灯集气瓶(2)上图中制气装置原理相同的是;收集方法相同的气体是(用名称填写 )氢气、二氧化碳氧气、氢气(3)在点燃前一定要检验纯度的气体是;只能用稀盐酸制取的气体是(用化学式填写 )H2CO2(4)写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2KClO32KCl+3O2考点:气体制取装置的探究;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解析:(1)根据装置图及仪器的作用,辨识常用仪器并正确写出仪器的名称;酒精灯集气瓶(2)根据气体发生装置收集装置选择依据进行解答实验室制氢气

6、用的药品是锌粒和稀硫酸,制二氧化碳用的是大理石和稀盐酸,都是用固体液体常温型装置;氧气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可用排水法和向上排空气法;氢气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可用排水法和向下排空气法;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3)根据气体的性质及制取气体药品来解答氢气具有可燃性,点前氢气与空气(氧气)的混合气体可能发生爆炸,点燃前要先验纯(4)根据实验室制氧气的反应原理写化学方程式实验室制氧气有三种方法,用加热方法有高锰酸钾制氧气,氯酸钾二氧化锰混合物制氧气,这两种方法的区别在于试管口是否有棉花高锰酸钾需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故答案为:( 1)酒精灯集气瓶(2)氢气、二氧化碳

7、;氧气、氢气(3)H2;CO2;MnO2学习必备欢迎下载2KCl+3O2(4)2KClO3点评:认识常见仪器,明确三大气体的实验室制取的原理、发生装置、收集装置及性质是解答此类题的关健例 2:基础巩固题1 以下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实验装置图,请回答有关问题 (1) 写出仪器的名称_, 写出实验室可用C装置制取的一种单质气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2) 某同学欲在实验室中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气体,他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序号 )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3) 现有如下资料:实验室用加热固体氯化铵和熟石灰的混合物制取氨气。氨气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且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极易溶于水, 形成氨

8、水溶液。 则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发生装置为 (填序号 ) :(4) 若用 D装置收集氨气,则气体应从端通人 ( 填 a 或 b) :(5) 用 F 装置吸收尾气时,则F 装置的好处是。(6)用 B装置比 C制取气体的优点是_ 。答案:1分液漏斗 2H2O2 2H2O + O2或 Zn + H2SO4 = ZnSO4 + H22、B或 C 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3、A 4、b 5、防止水倒吸6、控制反应速率【解析】试题分析:(1)仪器的名称分液漏斗,实验室可用C装置制取的一种单质气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2H2O2 2H2O + O2(或 Zn + H2SO4

9、= ZnSO4 + H2) ;(2)某同学欲在实验室中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气体,他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B或 C,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3)实验室用加热固体氯化铵和熟石灰的混合物制取氨气。故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发生装置为 A:(4) 氨气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且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极易溶于水, 形成氨水溶液。若用D装置收集氨气,则气体应从b 通入:MnO2学习必备欢迎下载(5)用 F装置吸收尾气的好处是防止水倒吸。(6)用 B装置比 C制取气体的优点是能控制反应速率。考点:常见仪器的名称;实验室制取氧气、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

10、和装置图;气体制取、收集装置的选择。点评:常规题型,难度一般,本题的难点在于,根据反应的特点,合理选择氨气的制取、收集等装置。例 3:基础衍伸题下列是初中化学部分重要的实验或实验装置。请按要求填空:(1)A实验玻璃管中产生的气体是;(2)B实验如果实验数据小于21% ,可能原因是、(写出两点);(3)C实验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4)写出用D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化学方程式。【答案】(1)氢气(或H2)(2)装置漏气加热时间短,反应不充分(或铜的量太少,氧气没完全反应;或未冷却至室温就读数等)(3)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4)CaCO3 + 2HCl = CaCl2 + H2

11、O + CO2【解析】试题分析:(1)电解水的实验:电解水口诀:正氧负氢(谐音记忆为:赡养父亲),氢二氧一,意思是与电源正极相连的产生的是氧气,与电源负极项链的产生的是氢气,并且氢气体积是氧气体积的2 倍,据图可知,管中排开水的体积更多,说明产生的气体更多,所以管产生的是氢气(2)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成功的关键几个因素:A、所用的红磷必须足量,过少则氧气没有全部消耗完,B、要等集气瓶(装置)冷却后才能打开弹簧夹,装置的气密性要好,(否则测量结果偏小) ,D、要先夹住橡皮管,然后再点红磷(否则测量结果偏大)。对于此题,由于使用的反应物是铜,所以如果实验数据小于21% ,可能原因是:装置漏气

12、加热时间短,反应不充分(或铜的量太少,氧气没完全反应;或未冷却至室温就读数等)(3)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一般情况下不能燃烧, 也不支持燃烧, 所以烧杯内的蜡烛会熄灭,而且蜡烛熄灭的顺序是由下而上熄灭,由此又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4) 制取二氧化碳用石灰石与稀盐酸,所以化学方程式是:CaCO3 + 2HCl = CaCl2+ H2O + CO2考点:电解水实验,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二氧化碳的制取以及性质例 4:定量分析初探学习必备欢迎下载某兴趣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收集并测量反应产生的气体及其体积。试填空。(1) 该发生装置可以制备初中化学常见的气体 ( 填写化学式 )。(2) 图

13、示装置对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的要求是:、。(3) 利用该装置测得反应生成气体体积偏大的最主要原因是:。【答案】 (4 分,每空1 分)(1)H2或 CO2或 O2(2) 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反应条件是不需要加热(3) 包含了滴入液体的体积【解析】分析:(1)首先观察图形,可知是固体和液体的反应,然后再考虑我们学过的化学反应有哪些适合;(2)观察图示可知,此装置适于固体和液体在常温下的反应;(3)滴入的液体占有一定的体积,导致生成的气体体积偏大解答:解:( 1)此反应适于固体和液体在常温下反应,我们所了解的:用锌和稀硫酸制取氢气; 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气体都

14、适合此装置故答案为:H2或 CO2或 O2;(2)观察图示可知,此装置适于固体和液体在常温下的反应故答案为: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反应条件是不需要加热;(3)滴入的液体如果具有挥发性,就会混入生成的气体中,使得测量的值偏大故答案为:包含了滴入液体的体积例 5:信息探究题过碳酸钠 (2Na2CO33H2O2) 广泛用于洗涤、 纺织、 医疗、 造纸等。 某兴趣小组展开了深入的学习: 【资料卡片】 :I 、制备研究:下图是制备过碳酸钠的工艺流程。学习必备欢迎下载请回答问题:(1)操作 A的名称是,若在实验室完成此操作,需要的玻璃仪器是烧杯、玻璃棒和。(2)生产中,反应及干燥均需在较低温度下进行,原因是

15、。(3)加入较多的氯化钠的作用是。、纯度测定:测定过碳酸钠样品(杂质不溶于水)中2Na2CO33H2O2的质量分数。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实验装置(部分仪器略去),并进行实验。【实验步骤】 :连接仪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将过碳酸钠样品(220g) 和少许黑色粉末均匀混合后置于装置A中,在量筒中加满水;连接仪器,打开分液漏斗活塞,缓缓滴入水;待装置A中不再产生气泡时,停止加水,并关闭活塞;待量筒中水面不再变化时,记录其中水面刻度;根据数据进行计算。【实验分析及数据处理】:(4)实验中,则开始收集气体。A刚开始出现气泡时B当气泡均匀连续出现时C若用带火星木条放在导管口部,复燃时(5)若量筒中收集

16、到气体的体积是224mL (换算后质量约为032g) ,计算过碳酸钠样品中 2Na2CO33H2O2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已知: Mr(2Na2CO33H2O2) 314,保留到01%【 反 思 】 :(6)量 筒 中 长 导 管 的 作 用 是【答案】(1)过 滤漏 斗(2)过 碳 酸 钠 受 热 易 分 解 ,从 而 影 响 产 量 和产 率(3)过 碳 酸 钠 在 NaCl 溶 液 中 溶 解 度 较 小 , 易 析 出 晶 体(4) A (5)m( 2Na2CO33H2O2) =2 09 g 95 0%( 6) 起 缓 冲 作 用 , 防 止 温 度 降 低 至 室 温 时 , 测 量 结 果 产 生 偏 差 ( 或 防 倒 吸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解析】试题分析:( 1)进行操作A后,得到晶体和母液,故操作A的名称是过滤,若在实验室完成此操作,需要的玻璃仪器是烧杯、玻璃棒和漏斗(2) 生产中,反应及干燥均需在较低温度下进行,根据卡片资料可以得出信息,原因是:过 碳 酸 钠 受 热 易 分 解 , 从 而 影 响 产 量 和 产 率( 3)根 据 生 产 流 程 图 ,加入的氯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