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营养学课堂笔记及期末复习参考

上传人:go****e 文档编号:230545882 上传时间:2021-12-27 格式:PDF 页数:17 大小:134.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植物营养学课堂笔记及期末复习参考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植物营养学课堂笔记及期末复习参考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植物营养学课堂笔记及期末复习参考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植物营养学课堂笔记及期末复习参考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植物营养学课堂笔记及期末复习参考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植物营养学课堂笔记及期末复习参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植物营养学课堂笔记及期末复习参考(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习必备欢迎下载第一章第一节:植物的组成一、植物的组成单宁、脂肪等(占15%)有机物碳水化合物:各种糖类(60%)有机物质(占干重 95%)蛋白质(占10%)(占鲜重25%)木质素(占25%)植物体灰分(占 5%) :P、K、Ca、S、Si、Fe、Mn 、B、Mo、Zn、Cu、Na、 Cl 水(占鲜重75%)二、物质组成的差异水分差异:不同植物种类;不同生育期;不同器官有机物种类差异:糖类植物;脂肪类植物;纤维类植物灰分的成分差异:不同植物种类;不同土壤条件;不同器官三、植物体的必需营养元素必需营养元素判断标准:完成植物生命周期所不可缺少的;缺少后会呈现专一的缺乏症;在植物营养上所起的作用是直

2、接的。大气影响营养元素:C、H、O 必需营养大量必需营养元素:N、 P、K 元素的种类必需矿质营养元素中量必需营养元素:Ca、Mg 、S 微量必需营养元素:Fe、Mn、Zn、B、Mo 、Cl 有益元素(不具有普遍性,只作用于个别植物)Si 禾本科Co 豆科植物Na C4植物Al 茶叶四、植物营养同等重要律:必需营养元素在植物体内不论被需求量多少,对植物的生长所求作用是同等重要的。植物营养不可替代律:一种必需营养元素的胜利功能不能被其他营养元素所完全替代。第二节:植物对养分的吸收一、植物吸收养分的形态离子态(主要吸收形式):NH4+、 NO3-、H2PO4-(酸性)、 HPO42-(碱性)、K+

3、、Ca2+、Mg2+ 分子态: Co(NH2)2(尿素)二、植物吸收养分的部位根:根冠区吸收能力强土壤施肥主要部位叶子叶面施肥次要部位学习必备欢迎下载三、植物的根部营养土壤中养分离子向根表面迁移:三种方式概念:指伸展与土壤中的根直接获取与直接触的养分。截留(是次要的)特点:仅在短距离内起作用。概念: 指土壤养分由于浓度差别引起的由浓度高的非根区向浓度低根区的扩散养分运动。(是主要的)特点:可远距离起作用。概念:指在根吸收水分过程中,养分随水到达根表面的运动。质流(是次要的)特点:可短距离内起作用,是间接的。根对离子养分的吸收质外体与共质体的概念共质体:指根细胞能发生质膜以内的空间,并由胞间连丝

4、连接起来的系统。质外体: 指植物根细胞共质体以外的所有空间,包括细胞壁、细胞间隙、木质空腔。细胞膜的结构与性质细胞膜的化学组成:类脂与蛋白质细胞膜的结构:流动镶嵌双脂层具有流动性,是液晶态,不是固态细胞膜的性质蛋白质起酶的作用蛋白质对离子运输具有专一性离子养分的跨膜吸收形式:简单扩散离子通道运输被动吸收顺浓度梯度特点不消耗能量没有选择性主动吸收载体运输(载体学说:分四步进行)、载体获得能量载体 +ATP 磷酸激活酶载体 -Pi +ADP 、磷酸化载体与某种离子结合,向膜内转移。载体 -Pi +离子载体 -Pi-离子、磷酸化载体离子解离与膜内载体 -Pi-离子磷酸酯酶载体+ Pi + 离子、 A

5、TP 形成ADP + Pi ATP 载体运输的特点:逆浓度梯度消耗代谢能具有高度选择性学习必备欢迎下载离子泵运输根对有机态的吸收吸收条件:分子量小分子结构简单脂溶性强胞饮作用:由于细胞内陷包围转移大分子有机养分到细胞内的吸收过程。四、植物的叶部营养叶子吸收养分的特点: (靠叶面施肥的施肥量有限,具浓度适宜, 所需的技术要求高)减少土壤对养分的固定于转化吸收速度快节省肥料,经济效益高尿素 硝态氮 铵态氮 叶部营溶液的物质组成KClKNO3KH2PO4 养的条件溶液的浓度(一般情况下100mg/L 1000mg/L )溶液的 pH 值(阳离子:微碱性;阴离子:微酸性)第三节:植物吸收养分的影响因素

6、一、土壤温度一般在 030的范围内,养分吸收随温度升高而增加。二、光照光照强度大,吸收速度快。三、土壤通透性通气良好,利于吸收。四、土壤pH 条件中性或接近中性条件,利于吸收。五、水分土壤水分适中有利于吸收(土壤饱和持水量6070%)六、养分浓度七、离子间相互作用拮抗作用:溶液中某一离子存在抑制另一离子吸收的现象。协助作用:溶液中某一离子存在促进另一离子吸收的现象。第四节:植物营养理论的建立及发展一、腐殖质学说腐殖质是决定土壤肥力的主要因素;(现代看,这是对的)腐殖质是土壤的唯一植物营养。(现代看,这是错的)二、矿质营养学说土壤中的矿物质是一切绿色植物的唯一养分。三、养分归还学说作物收获物必然

7、从土壤中带走一定量的养分;随着种植作物的延长,地力必然下降;学习必备欢迎下载要恢复养分,必须归还作物带走的养分;要提高作物产量,必须通过施肥。四、最小养分律决定作物产量的是土壤中相对含量最小的营养有效养分。五、限制因子律作物只有当各种生长因子都是最适宜时,才能生长最好。六、报酬递减律增加单位数量施肥量,增产量随着肥量的增加而减少。七、植物营养阶段性植物营养期:植物通过根系从土壤吸收养分的时期;营养数量阶段:植物营养期中的前期吸收少,中期多,后期下降;植物营养种类阶段性植物营养最大效率期:植物生长过程中对某一营养养分十分敏感,一旦缺乏造成不可挽救的后果;植物营养最大效率期:一般在生长盛期。第二章

8、:养分的运输与分配第一节:养分的短距离运输概念:养分由根的表皮细胞进入根内皮层细胞,进而进入导管的运输。(也称为横向运输)一、运输的途径两条途径:质外体途径:由细胞壁、细胞间隙到木质导管。(扩散)共质体途径:通过胞间连丝进入养分的运输。(主动,主要方式)两条途径的影响因素养分种类:K+、H2PO4-以共质体运输为主;Ca2+、分子总养分以质外体为主。介质养分浓度:低浓度时,以共质体运输为主;高浓度时,促进质外体运输。根毛密度:大;共质体运输比例大。细胞胞间连丝数量:多;利于共质体运输;(多或少是由种类决定)菌根侵染:菌根数量越多,越有利于共质体运输。二、根的运输部位根尖区:吸收能力强,输导系统

9、未形成,横向运输很少;伸长区:输导系统初步完成,凯氏带未形成,是养分质外运输的主要吸收区;根毛区:凯氏带已形成,阻碍质外体运输,以共质体运输为主;根基区:根外围木质化程度高,养分根向运输很少。三、养分进入木质部养分进入木质部的机理:双泵模型形成第一泵:养分由介质或质外体主动泵、ATP进入共质体第二泵:养分由共质体主动泵、ATP 进入木质部的导管影响因素:介质离子浓度:浓度适中,进入导管的离子多;温度:升高温度利于多数养分离子横向运输,不利于Ca2+、B、分子态运输;吸收作用:成正相关。学习必备欢迎下载第二节:养分长距离运输一、相关概念根压:由于导管中汁液离子浓度高度、水势低, 周围水不断进入导

10、管,而产生向上的压力。吐水:由于根压的存在,在夜间或阴天叶尖、叶缘泌出水来的现象。伤流:把植物从基部割掉,由于根压的存在,在切口处分泌出汁液。二、木质部运输(P198)动力与方向动力:根压、蒸腾作用拉力方向:单向、由下向上离子运输机理交换吸附:被导管上带电荷集团暂时吸附,吸附后的离子也可被其他离子交换解吸。释放:被周围薄壁细胞吸收后的离子也可以重新进入导管。再吸收:离子在向上移动中,可以被导管周围的薄壁细胞在吸收。蒸腾、根压对木质部运输的作用植物的生育阶段:苗期木质部运输主要靠根压,生长盛期主要靠蒸腾作用的拉力。昼夜变化:白天主要靠蒸腾作用拉力,黑夜主要靠根压。养分离子种类:以质外体运输为主的

11、离子(Na+)蒸腾作用影响大,以共质体运输为主的离子( K+)根压影响大。养分浓度:土壤中离子浓度高,蒸腾作用影响大。植物器官:蒸腾作用大的器官,运输进入离子多。三、韧皮部运输:虽然具有两个方向运输功能,但主要以下行为主。韧皮部的组成:筛管、伴胞、薄壁细胞组成。韧皮部汁液的组成:pH 高:偏碱性, HCO3-和 K+含量高有机物高不同矿质养分离子含量差异大:K、B 低,其他离子高韧皮部中养分离子移动性:移动性大:N、P、K、Mg (移动性大,含量高)移动性小: Fe、Mn、Cu、Zn、Mo 难移动: Ca、 B 木质部与韧皮部之间养分转移总体来说木质部浓度比韧皮部低得多,因此;韧皮部顺浓度梯度

12、、渗漏作用木质部(物理过程而不消耗能量)木质部顺浓度梯度、通过转移细胞韧皮部(生物、化学过程、需消耗能量)第三节:植物体内养分的循环与再利用一、养分循环木质部介质养分根细胞部分通过韧皮部地上部二、养分再利用: 植物某一器官或部位中的矿质养分可通过韧皮部运往其他器官或部位,而再度利用。三、植物缺素部位与养分再利用程度的关系移动大,再利用程度高的元素,缺素症首先表现在老器官;移动小,再利用程度低的元素,缺素症首先表现在幼器官。学习必备欢迎下载第三章:大量营养元素区别:大量营养元素:C、H、O、 N、 P、K 大量矿质营养元素:N、P、K 第一节:碳、氢、氧(做得笔记不多,请自行找课本看)一、碳(空

13、气中含CO2约为 0.03%)二、氢(营养功能;H+过量的危害)三、氧第二节: N 必需三大矿质营养元素:N、P、K 一、 N 在植物体内的含量与分布含量:占干重的0.35.0%,与植物种类、器官、生育阶段有关豆科 禾本科 木本科幼器官 老器官中期 前、后期(到后期N 主要集中于果粒)分布:植物体内的N 主要分布于幼器官、子粒、果实中,茎秆含量低。二、 N 的营养功能蛋白质的重要组成,含N1618% 核酸、核蛋白的成分,含1516% 叶绿素的组成元素酶的组成三、植物的吸收、同化和运输吸收的两种主要形态:铵态氮、硝态氮(少量为亚硝酸、氨基酸、尿素等)NO3-N 的吸收与同化吸收:吸收速度受硝酸还

14、原酶的制约(光照、温度、pH、通气)。吸收 NO3-去向:在根中同化;贮截在根液泡中;部分运输到地上部。NO3-还原成 NH3分两步进行第一步: NO3- + NADH 硝酸还原酶NO2- +NADP (细胞质中)第二步: NO3- + NADPH 亚硝酸还原酶NH3 + NADP (叶绿素中)总反应式: NO3- + 8H+ +8e- NH3 + 2H2O + OH-影响 NO3-在根与地上部还原比例的因素:NO3-的供给平衡水平:浓度低,利于在根中同化植物种类:木本还原能力草本植物温度:高,利于在根中还原植物苗岭:增加,利于在根中还原伴陪离子: K+促进 NO3-向地上部转移,Ca2+、N

15、a+则相反光照:强光利于向地上部转移NH4+ N 的吸收与同化吸收:在原生质膜上脱质子化作用NH4+H+ + NH3 NH3的同化氨基酸的合成两条途径谷氨酸脱氢酶途径(GDH 途径)学习必备欢迎下载COOH COOH COOH NAD+H+ C=O H2O C=NH NAD HC=NH2 氨基酸CH2 + NH3 CH2 CH2 转化作用转化CH2 CH2 CH2 为其他氨基酸COOH COOH COOH 谷氨酸酰胺合成酸和谷氨酸合成酶途径(GSGOGTA 途径)COOH COOH COOH COOH C=O HC=NH HC=NH2 HC=NH 谷氨酸合成酶作为其CH2 + CH2 CH2

16、+ CH2 他氨基酸供体CH2 CH2 CH2 CH2 COOH C=O COOH COOH 谷氨酰胺合成酶+ NH2 NH3 ATP ADP + Pi 同化氨两条途径的特点GDH 途径:氨浓度高时起作用,在解氨毒是起作用;(叶绿体中)GSGOTA :由于谷氨酰胺对氨的亲和力很强,在低浓度时起作用,使光合磷酸化结合。(线粒体中)结论:植物同化氨时,途径更普遍、更重要。NO3-与 NH4+营养作用比较两种【 N】都可以很好被植物利用,但对于不同作物的作用不同。Q:为什么旱作主要提供NO2-,水作主要提供NH4+?四、 N 素缺乏症与过剩症缺乏症:叶片缺绿甚至黄化;生长缓慢;植株矮小。均匀缺绿(首先表现在老叶)过剩症:茎叶徒长,病虫害多,易倒伏。第三节: P 一、植物体内磷的含量分与布总量:占干重0.21.1%;大多数0.30.4% 分布:与植物种类有关:油类作物豆科作物 谷类作物与不同器官有关:生殖器官营养器官,种子叶 根茎与不同细胞器有关:无机磷主要贮存于液泡中。二、磷的营养功能学习必备欢迎下载是许多大分子化合物结构的键桥:磷酸酯键:ROP 焦磷酸键:RPPR 磷酸双脂键:RPR 是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