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语文试题练习题教案学案课件聋校语文课堂教学的教学语言

高****
实名认证
店铺
PDF
83.02KB
约7页
文档ID:230526493
语文试题练习题教案学案课件聋校语文课堂教学的教学语言_第1页
1/7

聋校语文课堂教学的教学语言以口语为主导的多种语言季佩玉一、教学语言及其重要性(一)教学语言是指在聋校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和聋童使用的语言教学语言在聋校有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还有手指语和手势语此外, 在传递语文信息的教学活动中,体态语能辅助口头语言的语义,帮助聋童理解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意思所以体态语是聋校语文教学活动中必要的非语言手段二) 教学语言是传递教学信息的语言,包括传授知识, 培养聋童语文能力,发展聋童抽象思维,陶冶聋童情感因此,教学语言必须承载正确的教学信息,能被聋童接受,正确理解教学活动中沟通交流的内容,读懂课文, 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达到聋童具有语言文字能力的目标三) 教学语言在聋校直接关系到语文课堂教学效果,关系到语文教学质量,关系到聋童语言文字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因此, 聋校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应该把它提到教师的重要素质的高度去认真对待在教学活动中正确地、有效地使用教学语言,应该作为聋校语文教示教学技能、教学水平的重要标志四) 聋校的教学语言经过我国聋教育工作者近半个世纪的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 国家教委在1993 年 10 月 12 日颁布的全日制聋校课程计划(试行)中明确指出: “聋校的教学语言应以口语为主,凭籍课文,使用手指语、手势语、板书等多种语言形式,使学生在学习知识、形成能力的同时,发展语言能力。

它是我国聋教育工作者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出的宝贵经验,符合聋童实际,有中国特色近年来,随着聋校语文教学改革的深入,在“以聋童发展为本”的理念指导下,为提高聋校语文教学质量,提高聋童的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对教学语言在语文教学活动中的科学性、有效性进行了进一步的实践和研究,不断完善和发展已有的认识和经验二、聋校语文课堂教学中使用教学语言,必须遵循以下原则(一)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七条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以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为基本的教学用语用字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二)正确认识聋童的各种语言及其社会性主流社会共同语汉语言文字是聋童融入主流社会的第一需要三)教学语言必须服从和服务于聋校语文教学任务,形成和发展聋童语言文字能力的需要,体现语言文字教学的普遍规律,有利于培养和提高聋童的语言文字能力三、聋童的各种语言及其社会性(一) 口头语言是用口说用耳听的语言婴幼儿学语言, 都是从学说话开始的口头语言是主流社会沟通交流思想的工具,是思维的工具 聋童具有学习口头语言的潜能,口头语言又是聋童顺利学好书面语言的基础口头语言对聋童来说,语音上的差异很大,但聋童可以借助手指语正确表达语音意识和语音思维,用文字正确地转换成书面语言。

所以, 口头语言应该是聋校语文教学的任务和语文课堂教学语言二)书面语言是用手写用眼看的语言书面语言是用文字符号把口头语言定型化精品p d f 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1 页,共 7 页 - - - - - - - - - - 精品学习资料 - - -p d f 精品资料 - - - - - - - - - - - - - - -地记载下来,成为主流社会广泛用以沟通交流思想的工具,且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书面语言将无形的口头语言用文字符号记录成有形的书面语言,这对聋童学习语言、掌握语言十分有利, 而且是聋童融入主流社会沟通交流思想的最实用的语言所以, 书面语言也是聋校语文教学的任务和语文课堂教学语言三)手指语是用专门设计的汉语拼音字母手指指式,按汉语拼音方案连接若干指式拼成普通话音节,连接若干音节拼成普通话的一种语言形式汉语拼音是汉语的代码,为主流社会某种特殊用途服务的工具手指语对聋童来说可以用它正确表达语音意识和语音思维,大多数聋童用差异的语音加上手指语同样地发展着语言。

由于语音和汉字是统一的,聋童能将由手指语表达的语音思维用文字正确地表达出来,写成书面语言 也可以将由手指语表达的音节,输入电脑(或)转换成正确的书面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与人沟通交流,还可以借助汉语拼音认识路名、商店名等 手指语是聋童学习说话学习语文极为有用的辅助语言,也是课堂教学中很有用的辅助语言四) 手势语从长期观察和研究聋童(聋人) 大量的手势语表达事实中,笔者和聋童(聋人)用手势语交往中得到结论,手势语表达有两种基本状态:一是入学前的聋童(或刚入学的聋童) 、文盲聋人的手势语,都是用指点事物,模仿、比画事态,姿势、动作、表情等十分形象的表达方式基于手势语没有书写符号,他们也没有用文字书写的条件,所以这种沟通只能是形象的、浅层次的通情达意二是在聋校接受教育的聋童(包括聋校毕业生、有文化的聋人) 的手势语, 在聋校集体生活的沟通中手势语得到了很快发展,但他们的手势语会产生两种结果:一种是语文教学质量高,聋童在学说话, 学语言文字, 学文化的过程中,他们的语言文字能力得到不断地发展和提高,他们的手势语不断地和语言文字融合起来,手势语的表达方式局限、词汇贫乏、语法粗疏等问题不断得到改善,手势语发生质的变化,他们可以用手势语、 用口说、书空等进行广泛的深层次的沟通交流。

他们可以将手势语和口语、书面语互相转译,他们的手势语进入了“自由王国”当然,他们对于重大事件,与他本人切身利益相关的大事,还是要求阅读文件,精确、完整地获得信息另一种是语文教学脱离聋童实际,不得法,聋童的语言文字能力没到位(半文盲聋人),他们虽然能用手势语和老师、同学、 聋人朋友沟通交流由于手势语的构词特点和句法特点难以表达出汉语言文字的字序、词序所以他们仍不能写出完整、通顺的书面语,阅读能力也很差,不能适应主流社会沟通交流的需要主流社会中使用手势语沟通交流存在于聋教育工作者与聋童(聋人)、聋人工作者与聋人、聋人相遇或聋人集聚时聋人与聋人之间,如在聋校学习期间,在召开聋人会议,举办聋人活动期间相对来说,这种时间和机会是有限的、短暂的聋人更多的时间是处于主流社会的群体之中, 而主流社会群体中会打手势语的人极少,大家都忙于工作、经营, 没有学习手势语的需要和积极性偶尔学些手势语,有的是为了好奇, 更多的是为了特殊任务因此,聋校的聋童如果只会打手势语,而不具有主流社会的共同语的能力,他们仍消除不了在主流社会的生活中、 工作中、 学习中的沟通交流障碍基于手势语对帮助聋童理解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有积极作用,所以它是聋童学习语言文字有用的辅助语言。

随着年级的升高,当聋童的语言文字的阅读、表达能力的发展,他们的手势语不断地和汉语融合,起了质的变化,手势语越来越成为常用的教学语言五)体态语是非语言表达方式是用表情、手势(不完全同于手势语)、体态、图画、使用教棒等传递动态的、直观形象的有关信息,强化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提高接受信息的效果毛泽东同志提出的教学十大教授法中也提到“以姿势助说话”在主流社会中人们也常用体态语来提高口头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体态语对帮助聋童学习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 理解教学活动中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意思,提高朗读课文的语感,体会课文的内容和思想内涵,活跃课堂教学氛围,调动学习积极性,都有十分有益的作用因此,体态语是精品p d f 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2 页,共 7 页 - - - - - - - - - - 精品学习资料 - - -p d f 精品资料 - - - - - - - - - - - - - - -聋校语文教学活动中的极为有用的非语言表达方式,是课堂教学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四、教学语言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使用(一)处理好几个关系1、教学语言和语文教材的关系聋校的语文教学活动,说到底是帮助聋童读懂语文教材中的一篇篇课文,培养聋童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发展思维,接受思想道德教育,陶冶情感。

课文又是聋童扩大阅读,发展表达能力的借鉴 所以,教学语言和语文教材有密切关系聋校语文教学中使用教学语言,必须以帮助聋童读懂课文内容为出发点和归宿因为聋童在学语文过程中,不能像普通儿童那样“读书几遍,其义自见”,在相当一段时间内需要教师的帮助,所以聋校的语文课堂教学语言紧扣教材是十分必须的如果教学语言脱离教材,对聋童读懂课文徒劳无益,脱离教学的无用的信息,抛开教材和脱离聋童的废话,就不是教学语言2、教学语言和教学目标的关系教学语言是为完成语文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服务的教学语言除了帮助聋童读懂课文内容外, 还有传递与课文内容有关的信息,启发聋童学习兴趣,指导聋童朗读, 组织聋童进行阅读训练和表达训练等所以,教学语言必须内容正确,多方位地去完成教学任务,实现聋童具有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的目标3、教师教的语言和聋童学的语言的关系这是聋校语文教学中特有的问题这个关系的主要矛盾在于聋童学得的语言是否跟得上教师教的语言, 特别是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因为聋童这两种语言能力尚在形成和发展之中如果教师不意识到这一点,不认真地去准备教学语言,很容易造成教师教的语言超越了聋童学得的语言能力,聋童无法正确地接受教学语言传递的信息,严重影响教学效果。

4、 教学语言之间的关系聋校语文教学语言有口头语言、书面语言、手指语、手势语、体态语,这几种教学语言在教学活动中使用不是孤立的,而是综合的, 所以必须科学地把握好它们之间的关系,才能收到良好的语文教学效果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关系,口头语言先于书面语言书面语言是口头语言的定型化和符号化,用文字符号记录口语在语文教学中的口语和书面语是口语与书面语统一的语言,以书面语为基础,以口语的形式表达,实现口语和书面语的完美融合手指语是在汉语拼音基础上产生的,在有声语言的主导下组成的,是汉语的代码 它和口语、书面语是统一的,口语用口说, 手指语用手指指式表达;书面语用文字符号记录口语,手指语也可以用汉文字符号(拼音文字)记录(转换)成书面语手势语有自身的构词特点和语法特点它形象、 表意可以帮助聋童理解口语、书面语的意思,当聋童的手势语与汉语言文字融合之时,相互间可以互译体态语依附于口语表达、朗读课文和课堂教学活动之中二)教学语言的实施1993 年 10 月国家教委颁布的全日制聋校课程计划(试行)中提出的“聋校的教学语言应以口语为主,凭籍课文,使用手指语、手势语、板书等多种语言形式,使学生在学习知识、形成能力的同时,发展语言能力。

正确阐明了教学语言为完成教学任务的宗旨,也正确阐明了综合使用各种语言的关系下面结合聋校语文教学改革实际,具体介绍如何使用教学语言1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在语文教学中的教学口语和教学书面语是统一的语言,它的内容是用书面语写下来的,而借口语进行传递,是一种口说的书面语精品p d f 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3 页,共 7 页 - - - - - - - - - - 精品学习资料 - - -p d f 精品资料 - - - - - - - - - - - - - - -口头语言(教学口语)(1)口头语言包括教师和聋童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运用的口头语言聋童的口头语言包括有些聋童能说被人听懂的口头语言,有些聋童口说得不清, 用手指语辅助语音的口头语言聋童接受教师的教学口语信息,是通过聆听、 看口形或视听相辅、看手指语、看手势语等综合方式;看口形、聆听和体态语的综合方式教师接受聋童的口语信息,也是通过这些方式单一用听觉聆听对方的口语信息,取决于聋童的听力状况,目前来看仅是少数,视听相辅的多些, 大多数聋童主要靠视觉参与下的以口语为主导的综合教学语言方式。

视觉的参与就要求教师和聋童在运用教学口语相互传递信息时,必须符合视觉对口形、方位、 空间、光线、速度、晃动幅度等要求,即口形清晰简洁,必须在聋童。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