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生物《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复习题-新人教版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30521461 上传时间:2021-12-27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239.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生物《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复习题-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二生物《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复习题-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二生物《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复习题-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二生物《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复习题-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二生物《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复习题-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生物《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复习题-新人教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名师精编欢迎下载山西省永济市涑北中学高二生物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复习题新人教版复习课1. 下列组合中,依次属于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一组是()一块稻田中所有三化螟幼虫、蛹和成虫崇明岛东滩的全部生物东方绿舟的全部生物及无机环境九段沙湿地的全部动物及绿色植物ABCD2校园中的全部花草树木可以看成一个()A种群B生物群落C营养级D 生态系统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对种群数量特征描述的是()A我国的人口将逐渐步入老龄化阶段B20XX年,广东省人口的出出率为1.329% C橡树种子散布能力差,常在母株附近形成集群D 由于薇甘菊入侵,松树种群死亡率较高4建 立数学模型的一般步骤是()A提出合理假设观察研究对象

2、用数学形式对事物的性质进行表达检验和修正B观察研究对象提出合理假设检验和修正用数学形式对事物的性质进行表达C观察研究对象提出合理假设用数学形式对事物的性质进行表达检验和修正D观察研究对象用数学形式对事物的性质进行表达检验和修正提出合理假设5下列关于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和“S”型曲线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某种群迁入一个新环境后,在一定时期内出现“J”型增长B在自然界中,种群不可能按“J”型曲线无限增长C当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种群的增长方式呈“S”型曲线D在一定时期内,某种群的增长先出现“S”型曲线6如图所示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J”型增长,在有环境阻力条件下呈“ S”型增长。下列有关种群数量

3、增长曲线及其应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当种群数量达到e 点后,增长率为0 B种群增长过程中出现环境阻力是在d 点之后C防治蝗灾应在害虫数量达到c 点时进行D渔业捕捞后需要控制剩余量在b 点7某海滩黄泥螺种群现存量约3000 吨。正常情况下,每年该种群最多可增加300 吨,为充分利用黄泥螺资源,又不影响可持续发展,理论上每年最多捕捞黄泥螺的量为()A3000 吨B1650 吨C15000 吨D不超过 300吨8下列关于群落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植物群落垂直分层现象与光照有关B动物群落垂直分层现象与埴物有关C植物群落水平分布现象与地形有关D动物群落水平分布一般都是均匀的9如图所示,植物群落生长的

4、分层现象,对此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精品p d f 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1 页,共 4 页 - - - - - - - - - - 名师精编欢迎下载A分层现象是植物群落与环境条件相互联系的一种形式B决定这种现象的环境因素除光照外,还有温度和湿度等C种植玉米时,因植物群落分层现象的存在,所以要合理密植D在农业生产上,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现象,合理搭配种植的品种10 如图所示,四种生物种间关系示意图,能正确表示地衣中的藻类和真菌、大小两种草履虫、狐与兔、细菌与噬菌体四种种

5、间关系的依次是()ABCD11有一片长着马尾松和山毛榉的针、阔叶混交林,对两个树种的存有量逐年进行统计, 并把马尾松存有量与山毛榉存有量的比值记作C,作曲线如图所示。请指出两种树处于竞争状态的年份阶段和在a 年的优势树种分别是()A1e,马尾松B1b,马尾松Cbc,山毛榉Dce,山毛榉12某水池有浮游动物和藻类两个种群,其种群密度随时间变化的 趋势如图所示。若向水池中投放大量专食浮游动物的某种鱼(丙),一 段时期后,该水池甲、乙、丙三个种群中仅剩一个种群。下列关于该 水池中上述三个种群关系及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和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甲种群B甲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

6、系,最终仅剩下丙种群C丙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甲种群D丙和乙既 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丙种群13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A年龄组成为稳定型的种群,种群数量在近期一定能保持稳定B用每平方米草地中杂草的数量表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C捕食关系对维持群落的稳定有重要作用D人类活动不会使群落演替的方向改变,但可以改变演替速度14在一个阴湿山洼的草丛中,有一堆长满苔藓的朽木,其中聚集着蚂蚁、蚯蚓、蜘蛛、老鼠、蛇、青蛙等动物,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A生态系统B生物群落C种群D食物网15关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生物部分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生产者属于自养型真核生物B 消费者是

7、异养生物C分解者不仅限于腐生细菌和真菌D 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三者紧密联系精品p d f 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2 页,共 4 页 - - - - - - - - - - 名师精编欢迎下载16在一个光照和水肥充足的小岛上,各种植物生长茂盛。在树上有飞翔的小型益鸟、猫头鹰, 地上有鼠、蛇及蛙和等动物在活动,还有许多昆虫、真菌和腐烂的动植物尸体。下列对此说法错误的是()A这个小岛能构成一个生态系统B 小型益 鸟是第三营养级C在该岛上的食物网中,猫头鹰获得能量最多的食物链是

8、“草鼠蛇猫头鹰”D这个小岛上的分解者是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17如果一个生态系统中有四种生物,并构成一条食物链。在某一时间分别测得这四种生物(甲、乙、丙、丁)所含有机物的总量,如图所示。在一段时间内,如果乙的种群数量增加,则会引起()A甲、丁的种群数量增加,丙的种群数量下降B甲、丙、丁的种群数量增加C甲、丁的种群数量下降,丙的种群数量增加D甲的种群数量下降,丙、丁的种群数量增加18下列农事活动,与调整能量流动关系有关的是()合理密植中耕除 草施肥喷农药摘心ABCD19我国北方处于平衡状态的某森林生态系统,其碳素循环如图所示,箭头和字母分别表示碳素传递方向和转移量。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夏季, ab

9、 + c + e B秋季, e + fg C春季, g = b + e + f D冬季, dc + f 20下列属于生态系统功能过程描述的是()生产者的遗体、残枝,败叶中的能量被分解者利用,经其呼吸作用消耗在植物鼠蛇这条食物链中,鼠是初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蜜蜂发现密源时,就会能过“跳舞”动作“告诉”同伴去采蜜根瘤菌将大气的氮气转化成为无机氮的化合物被植物利用,最重新回到大气中ABCD21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图,请仔细分析后回答: 生 态 系 统 中 , 食 物 链 交 错 连 接 成 食 物 网 的 原 因 是_。该食物网中, 蛇和鼠的关系是_;鼠和食草昆虫的关系是 _。若该生态系统的能

10、量流动效率平均为10%20% ,那么第一营养级 的 同 化 能 量为2 107kJ , 则 鹰 最 终 获 得 的最大能 量 值 是_。要使鹰的数量最多,它应处于_营养级。生态系统的成分中,图中只体现了两种成分,未体现的成分是_ 。若分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情况,应从系统中_ 开始。若第二营养级所同化的能量为2124.7kJ ,第三营养级同化的能量为271.7kJ ,则能量从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传递效率为_。22为观察生态系统稳定性,设计4 个密闭、透明的生态瓶,各瓶内的组成和条件见下表。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和观测后,发现甲瓶是最稳定的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组成光水草藻类浮游动物小鱼泥沙精品p d

11、 f 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3 页,共 4 页 - - - - - - - - - - 名师精编欢迎下载生态瓶编号甲乙丙丁+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注: “+”表示有;“”表示无。乙瓶中,藻类的种群密度变化趋势为_,原因是 _。丙瓶比甲瓶有较多的的机物,原因是_ 。丁瓶与甲瓶相比,氧气含量_,原因是 _。 根 据 观 测 结 果 , 得 出 结 论 : _; _ 。精品p d f 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4 页,共 4 页 - - - - - - - - -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