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复习之微专题水循环和城市雨水综合利用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30511716 上传时间:2021-12-27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818.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复习之微专题水循环和城市雨水综合利用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考地理复习之微专题水循环和城市雨水综合利用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考地理复习之微专题水循环和城市雨水综合利用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考地理复习之微专题水循环和城市雨水综合利用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考地理复习之微专题水循环和城市雨水综合利用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复习之微专题水循环和城市雨水综合利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复习之微专题水循环和城市雨水综合利用(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微专题:水循环和城市雨水综合利用【高考母题再现】 【2015?新课标 I 卷】雨水花园是一种模仿自然界雨水汇集、渗漏而建设的浅凹绿地, 主要用于汇聚并吸收来自屋顶或地面的雨水,并通过植物及各填充层的综合作用使渗漏的雨水得到净化。净化后的雨水不仅可以补给地下水,也可以作为城市景观用水、厕所用水等。下图示意雨水花园结构,据此完成1-3 题。1. 铺设树皮覆盖层的主要目的是() A. 为植物提供养分 B.控制雨水渗漏速度 C. 吸附雨水污染物 D. 保持土壤水分2. 对下渗雨水净化起主要作用的填充层是() A. 树皮覆盖层和种植土层B. 种植土层和砂层 C. 砂层和砾石层D. 树

2、皮覆盖层和砾石层3. 雨水花园的核心功能是() A. 提供园林观赏景观B. 保护生物多样性 C. 控制雨洪和利用雨水D. 调节局地小气候【解析】试题分析:1、通过简图可发现该模式的底部为砂层和砾石层,铺设此层利于让经过上层土层处理的雨水下渗, 并把渗下的雨水导出流走。故该雨水花园地下部分含水量变化很大,为保证地表植物生长,必须保持土壤合适的水分条件,覆盖树皮可达到此目的。2、雨水下渗后种植土层和砂层可对雨水直到过滤作用,达到在一定程度上净化雨水的作用。B正确。3、根据题干文字提示可知,雨水花园的核心功能是增加雨水的下渗量并回收利用雨水,同时因减小了地表径流,可有效起到降低暴雨后城市内涝的频率和

3、程度。故C正确。考点:水循环【名师点睛】 该题以雨水花园结构示意图为材料,考查水循环。 读材料把握和提炼出几个关键词,“雨水花园、汇水、下渗、净水”来分析。通过对材料的整体分析,可以看出考察的主干知识是 “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及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分析水循环中蒸发、下渗、地表径流等主要环节的发生过程及其地理意义,探讨水循环有关地理原理规律对生活实践的指导意义。【难点中心】该题组通过读材料把握和提炼出几个关键词,“雨水花园、汇水、下渗、净水”来分析。 难点在于不能根据雨水花园结构图很好理解雨水花园各层次的作用,没有很好理解水循环的各个环节的作用,不会利用水循环原理来解释雨水花园。【答案】

4、1、D 2、B 3、C 精品p d f 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1 页,共 6 页 - - - - - - - - - - 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知识链节】1水循环的主要环节及影响因素环节影响因素蒸发受太阳辐射、天气状况、下垫面性质等因素的影响水汽输送、降水受大气环流、天气系统、地形地势等因素的影响地表径流受地表状况、地形地势、降水强度、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下渗与地表植被、降水强度、降水持续时间、地表坡度、土质疏松状况等因素有关2. 人类对水循环的影响在水循环的四个基本环

5、节( 水汽蒸发、 水汽输送、凝结降水、径流输送) 中,人类活动主要对径流输送施加影响,进而改变下垫面的特点。调节径流,加大了蒸发量和降水量。水利措施中修筑水库、堤坝等拦蓄洪水,增加枯水期径流,由于水面面积的扩大和地下水位的提高,可加大蒸发。农林措施中,“旱改水”精耕细作,封山育林,植树造林等能增加入渗,加大蒸发,在一定程度上可增加降水。修水库、 跨流域调水、 扩大灌溉面积, 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入海年径流量,但对海洋来说,从总量上变化不大,相对海洋给大陆的水汽输送量影响是比较小的,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蒸发量,使大气中水汽量增加、降水量增加。围湖造田,破坏了生态平衡,造成了不可弥补的严重后果,减

6、少了湖泊自然蓄水量,削弱了防洪抗旱的能力, 减弱了湖泊水体对周围地区气候的调节作用;同时严重破坏了水产资源,使产量大幅度下降。此外保护湿地资源(沼泽)、植树造林(绿色水库) 、保护草原(绿色蓄水池)是有利维护生态平衡的作用,反之,则会产生恶劣的后果。【技能方法】高考要求学生掌握好水循环的各个环节及其意义,分析水循环中蒸发、下渗、 地表径流等主要环节的发生过程及其地理意义,探讨水循环有关地理原理规律对生活实践的指导意义。理解和运用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是解答这类试题的关键。1. 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1) 水利措施修筑水库、 塘坝等拦蓄洪水,增加枯水期径流量,由于水面面积的扩大和地下水水位的

7、提高,可加大蒸发量。跨流域调水、 扩大灌溉面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蒸发量,使大气中水汽含量增加、降水量增加。(2) 农林措施“旱改水” 、精耕细作、封山育林、植树造林等能增加下渗;调节径流,加大蒸发,在一定程度上可增加降水。围湖造田则减少了湖泊自然蓄水量,削弱了其防洪抗旱的能力,也减弱了湖泊水体对周围地区气候的调节作用。此外, 保护湿地资源 ( 沼泽) 、植树造林 ( 绿色水库 )、保护草原 ( 绿色蓄水池 ) 会产生有利的影响;反之,则会产生恶劣的后果。2. 人类活动对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1) 破坏植被:地表径流量增加,使河流水位陡涨陡落;含沙量增加。(2) 植树种草:地表径流量减少,使河流水

8、位升降缓慢;含沙量减少。(3) 硬化城市路面:增加地面径流,使河流水位陡涨陡落。(4) 铺设渗水砖:减少地面径流,增加地下径流,河流水位平缓。精品p d f 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2 页,共 6 页 - - - - - - - - - - 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5) 修建水库:对流量有调节作用,使河流水位平稳;减少水库以下河段河流含沙量。(6) 围湖造田:对河流径流的调节作用减弱,水位陡涨陡落。【热身训练】(全国 20XX 届高三最后一次模拟(I卷) 文综地理)海绵城市

9、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图示事物主要作用( ) A 树木、 草坪大量吸收大气降水和地下水 B湿地公园、污水处理厂可以净化水质 C 河流、 湖泊可以调蓄多雨和少雨期降水量 D城市小区、拦水坝可以增加下渗水量2建设城市绿地采用下凹式绿地和植草沟,主要作用是( ) A 强化雨水的滞留能力 B 降低降水造成的水土流失 C 减轻土壤的盐渍化现象D加强生物和环境多样化【冲关演练提升】( 安徽省安庆市20XX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监测)下图为我国某城市为利用雨水而

10、设计的房屋效果图,收集到的雨水可用于洗车、冲厕等。完成下列小题。1图中所示的雨水处理方式,直接影响的水循环环节是( ) A 下渗 B径流 C 蒸发 D水汽输送2该类房屋的雨水处理方式,最突出的效益是( ) 精品p d f 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3 页,共 6 页 - - - - - - - - - - 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 A 补充城市地下水B减缓城市内涝 C 缓解城市缺水D提升居住环境质量(20XX 年高考地理原创预测卷)下图为我国某市2004-20XX 年用水量变化

11、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3该城市可能为( ) A. 济南B.青岛C.北京D.大连4该市用水量减少幅度最大的是( ) A. 生活用水 B. 农业用水C.工业用水D.生态用水5关于该市工业用水量减少原因叙述错误的( ) A. 工业技术进步,水资源利用率提高 B.工业用水价格提高,节约用水 C. 该市较多耗水量大的工业企业迁出到周边省份 D. 气候变暖导致工业用水总量减少(福建省福州市20XX年高三 5 月适应性考试文综)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下图是城市道路绿化带景观

12、图片,完成以下问题。6四幅图中的城市道路绿化带,最能体现海绵城市建设理念的是( ) A 图 a B图 b C图 c D图 d 7 “海绵城市”建设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正确的有( ) 调节地表径流调节水汽输送增加大气降水增加地表下渗 A BC D精品p d f 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4 页,共 6 页 - - - - - - - - - - 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湖南省湘潭市20XX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从20 世纪 80 年代开始,滇池流域生态遭到严重破坏, 加之沿岸城

13、市化、 工业化的发展, 作为我国六大淡水湖之一的滇池饱受污染之苦,水质富营养化速度加快。目前,湖底存有淤泥8000 万 m3-1 亿 m3 ,滇池外海水质降至劣五类。下图是历史上滇池水域的变迁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8. 据图判断,滇池湖水较深的区域可能是( ) A. 西南部B.西北部C.中部D.东部9. 滇池湖底淤泥可能来源于( ) 水土流失冲进来的泥沙沉积湖内的藻类等动植物死亡后的沉积大气干湿沉降,灰尘、颗粒物落入湖面以及降雨形成的沉积湖底火山喷发物淤积人类生产生活排放的废弃物 A. B.C.D.10. 目前,滇池外海淤泥疏浚三期工程正如火如荼的开展着,该工程的意义有( ) A. 使滇池的发

14、电能力增强B.利于改善滇池水质,消除富营养化 C. 增加了滇池的通航能力D.促进滇池水环境的良性循环精品p d f 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5 页,共 6 页 - - - - - - - - - - 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热身训练】【解析】试题分析:1. 树木、草坪的主要作用是吸收大气降水;湿地公园、 污水处理厂等均具有净化水质的作用;河流、 湖泊主要调蓄地表径流量,但不能调蓄降水量;拦水坝减缓地表径流汇水速度,城市小区减少下渗量。2. 建设城市绿地采用了下凹式绿地和植草

15、沟,在下雨时, 将雨水收集一部分,起到强化雨水的滞留能力, 城市里水土流失不严重,城市中土壤盐渍化现象很少发生,对生物和环境多样性影响不大,即选A 。考点:城市化和水循环。【答案】 1B 2A 【冲关演练提升】【答案】 1B 2C 1、图中所示方式,雨水不能形成地表径流,收集的雨水可用于洗车、冲厕等,然后顺地下水道流走, 直接影响到了水循环的地表径流环节,B 对。洗车、 冲厕后排放入下水管道,仍进入下渗、 蒸发环节, 影响较小, A、C 错。水汽输送是降水前的环节,收集雨水影响不到,D 错。2. 该种雨水处理方式,最明显的是缓解城市缺水问题,C 对。收集雨水使用后作污水排放,不是直接回灌地下水

16、,可以减少对地下水的消费量,不是补充城市地下水,A 错。收集雨水目的是节约水资源,不是减缓城市内涝,B 错。与提升居住环境质量关系不大,D 错。考点:水循环的环节,节约水资源的措施。【答案】 3C 4B 5D 3. 从年末常住人口数可以看出,该市常住人口逐年增加,已经超过2000 万,结合选项中四个城市,只有北京市人口超过2000 万。4. 读图可知, 生活用水和生态用水量增加,农业用水和工业用水减少,其中农业用水减少幅度最大。5. 该市工业用水总量下降,与工业技术进步、节约用水和工业企业外迁有关,而与全球变暖没有关系,即选D。考点:水资源利用。【答案】 6A 7B 6.a 图中既有绿化带又有排水设施,下雨时能及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最能体现“海绵城市”建设的理念。7. “海绵城市”增加了下渗,减少地表径流,但对水汽输送和大气降水环节影响不大。考点: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答案】 8A 9B 10D 8. 读图,根据图中湖岸线变化,宽度越大,说明湖水浅,反之表示湖水深。所以最深的区域可能是西南部,A对。B、C、D错。9. 滇池湖底淤泥可能来源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